我们都是古代人,你知道吗?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ei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尔克斯辞世,很多人表示痛心疾首,除了常见的哀挽悼念,还有一个痛心点来源于对自己的痛悔:因为马老小说里的人名太长,所以从来没有看完过他的书。
  当然,这本身也有点莫名—人走了,书可都还留着啊,要想看总能找来看的。就算老先生还活着,你也未见得能看完小说再去跟他的肉身讨论一番吧?


  Anyway,我们都懂这种刻奇。但说回我们这次的正题,读书这事儿好像的确很难偷懒:眼睛看出去就那么几行字,接收到大脑里也要好一会儿。比如俄国大文豪的书们—如果大伙儿都领教过的话—想要看完一遍基本得来回看好几遍,认人名儿、明确人物关系这都是体力活,接下去还有领会作家的思想境界这种拼智商的脑力活动。
  于是现代技术又打算造福这个领域了。波士顿一个名为Spritz的开发组声称,他们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省力且快速地阅读,虽然方法看起来有点非主流:把文字像银行通知叫号一样匀速播放出来,阅读者只需要移动眼球就够了。据说这样可以将人们的阅读速度提高三倍以上。Spritz的网站上有这样一句对新阅读时代的预测:“《地球战栗》(Atlas Shrugged)一天搞定?没问题!”
  呃,这就又需要严肃点来讨论阅读的意义这个问题了。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反复强调纸的魅力墨的香气好像有点矫情,但就算你是对着一块电子屏来读《百年孤独》,也是因为想要领教马尔克斯的浪漫情怀和文字魅力才对吧。这个过程理应是种享受,做甚要在脑子里给自己绷一根速读的弦啊?3小时看完?谁要和你比!又不是考前复习冲刺。
  而且速读的人—即使速读技术非常成熟—也并不是理解文章速度快。说起来,所有的这些方法论用来看攻略或者复习题集尚且说得过去,因为可能有用(其实也没用);但对纯粹意义的阅读来说,阅读的过程才是Key Point吧?
  从这个角度上反观我们的生活,总能发现技术或者时代的进步让一些事情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可能忽略了这个事情本身的意义。
  除了老生常谈的邮件不如手写的信动人,手机发的颜文字看不出感情之外,诸如那些看不清楚时间的智能手表之类的技术进步也蛮让人迷惑的。我们不禁要问,那它们作为手表的尊严和品格在哪里?还有,每隔三天就要给手表充一次电?那我还不如浑身绑满诺基亚呢!
  还记得当年维生素片带给人类社会的震撼吗?既然服食药片就能快速科学地补充维生素,真希望Spritz研发小组也都放弃了鲜美的水果和蔬菜。
  有时候当然也是纯属怀旧,比如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电脑和电视上看各种电影和剧集了之后,也很想念小时候算好时间捧着半个西瓜等待《西游记》开播的心情,尤其是现在动辄一夜狂刷24集剧,其中一大半还快进了的情况下,疲倦的身心都在颤抖着质问自己的灵魂:“我这是图啥呢?!”
  这么想来,《小灵通漫游未来》里有的场景在现在看来确实不接地气,下班回到家对机器人大喊一声我要吃韭菜饺子,一会儿韭菜饺子就上桌了……先不说为什么不让机器人做点真正好吃的,在这个追求手擀面、土鸡蛋、现磨咖啡的穷讲究的大环境下,还是人工美食更厉害一点啊。
  也许这种行为会被死理性派们揪着领子问:“你们能不能体会一下技术宅的良苦用心?”—但在这个很容易被技术裹挟疯狂前进的时代,大概还是应该多感受一下“纵有前路漫漫千万里,若有陌上花开,也可缓缓而行”的吧?毕竟人类的触角千千万,并不是快捷方便就秒杀一切呢。
  说回到读书这件事,最近Sprtiz也在改进它们的宣传,现在它们的广告词已经默默变成了“《地球战栗》真的能一天读完?理论上……真的能。”
  并不是快捷方便就无敌
  短信段子
  有文章指出,互联网二十年,许多职业产生了又消失,其中包括闪客、威客、外链发布员和短信段子写手,虽然写手们已经湮灭在时代的洪流里,但是他们的遗产无疑是丰富的,每逢佳节,我们总还是能收到类似于“春节快到,拜年趁早: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儿女孝,六拜幸福绕,七拜忧愁抛,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的短信,想到曾经我们为了方便拜年而搜集这些段子热情地群发……就让人肝肠寸断。
  k歌软件
  虽然庸俗如唱K,之前在昏暗的包房和朋友们传唱一只油腻腻的话筒还有诸多“怀念同学情谊,观察朋友间的猫腻促成有情人以及分享失恋的伤春悲秋”等社会交往功能,而现在的唱歌软件虽然方便快捷又省钱,但它只放大了最可恶的“我是麦霸”部分,说实在的,你又不是王菲陈奕迅,谁耐烦听呀?
  Amazon Dash
  据说亚马逊推出的这个Amazon Dash是帮人快速下单的,它身上有一个条形码扫描与录音按钮,前者扫描日用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后者直接让你说出来,比如说“一打茶叶蛋”—然后透过Wi-Fi,一打茶叶蛋就直接同步到你的亚马逊购物车里啦,这确实方便又快捷。但是我们不禁想指出,千千万万的人们(主要是女性)在千千万万个偷懒、百无聊赖、假装在上班的时刻,“在网上买东西”都不是为了“买东西”好吗?那是解压,是锻造审美观,是累积正能量,是让幸福的焰火盛开在消费的天堂里……啊,有时候都不用消费,放在购物车里看看就好了呢。
  外卖、泡面和罐头
  有多少大好青春的大学生毁在了这些东西上?虽然事实上他们毁在了游戏、动画和被窝里,但必须承认外卖、泡面和罐头们促成了“宅”属性的建立,这是Comfort Zone里最重要的一环。方便食品的发明使得人们再也不用每天跑到外面去吃饭了,所以顺带着也不是很想上班,也不是很想见人,也不是很想减肥……常言道,女子宅久易汉,男子宅久易娘,醒醒吧。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的概念很厉害,感觉谁都能自由地安排时间接受想要的高质量的知识,但是牛津大学校长贺慕敦曾经表示要谨慎地对待在线教育,他的理由是“你们明明都在批评填鸭教育,那么在线课堂里并没有老师来Challenge你,上课也就是听听讲座吧,听少了的人可能还会越变越狭隘呢,而教育的意义不是学习思辨吗?”—这似乎有些道理,思维训练这事儿好像不是单向接收就行的。那么在线教育会推动民主化和阶层平等吗?好像也不会,传播学家蒂奇诺曾有个“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就像我们《好奇心日报》指出过的那样,大量学习在线教育课程的人本来就有学霸基因,开放的在线课程越多,学霸们将越强大,而其他普通人如你我,大概只会继续庸庸碌碌吧,话说你上完过一个课程吗?   社交网络
  似乎在社交网络上能更快地交到朋友,但是怎么解释同一件事发布到微博、饭否、豆瓣、朋友圈这样的行为?这究竟应该被归咎于一键群发技术,还是说这主要激发了某种奇怪的人格:“无论多少个赞都无法使我满足”,“我值得更多的爱意和转发”,“快点夸奖我并表示羡慕和嫉妒”……然后证明自己真的没人理。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曾经走着云淡风轻路线的盆友,因为深陷社交网络而变成了可怕的人!
  智能家居
  现世纷繁复杂,所有的创业者都在探索“什么是真实的人类需求”、“怎么找到这个需求”和“怎么用它挣钱”。现在的智能家居厂商已经有抱住消费者拼命摇晃质问他们“你们究竟要什么”的趋势了:你们不想要更便捷的人生吗!回家之前就用手机开好空调如何?回家之前就用手机开洗衣机(而且只能在脏衣服已经放进去的情况下)如何?回到家的一刹那灯慢慢地亮了并且闪着不同颜色的光表示“欢迎回家”如何?可以抻着脖子用电视机逛淘宝、看网页,并在色情广告跳出来的时候提供给你一个可以手忙脚乱地关掉的按键如何?……说!你们想要什么!
  为什么方便快捷不代表全部?因为从某些意义上讲我们还是温柔传统的……古代人
  我们还在看纸质书
  Kindle当然是很棒的产品,但不是每本书都有电子版;看杂志用平板电脑非常好,可是看久了眼睛疼;报纸呢,虽然已经不太看了,但是请问现在你们拿什么东西卷一卷打蟑螂?……时光匆匆留下每一件意蕴深刻的产品,它们被取代的过程总是漫长,我们总还是追求窝在一个舒适有阳光的角落,翻看一本纸书的感觉,并把这件事定义为“与我现在从事的连续加班到深夜的工作截然不同的,理想而美好的生活状态”之一。
  我们饲养猫狗
  饲养猫狗的体验能用什么快捷的方式来替代吗?似乎不行,养在手机里的电子宠物再萌也比不上一只真小狗在你身上蹭啊蹭,所以之后它们一切调皮捣蛋胡搅蛮缠天翻地覆都得受着,说起来,真想拥有“无人机遛狗”、“猫叫声翻译机”、“狗咬东西威慑装置”等服务啊。
  我们还在吃……饭
  多么庆幸啊,我们还保有吃饭的热情,而不是像科幻小说里那样饮用管状营养液。但是这么做的人也有,软件工程师Rob Rhinehart发明了一种叫Soylent的营养液,这种流质物体据说可以补充他一天的营养,节省下的做饭的时间可以多多工作。令人钦佩的小伙子!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基本消灭了人生绝大部分的快乐吧。
  我们还在恋爱
  咦,为什么没有一项技术能迅速解决恋爱问题?还要费劲地从小鹿乱撞开始一直折腾到结婚?肯定因为我们是温柔传统的古代人。
  不过某些方便快捷倒真的有无敌感
  @英国时报报道,美国男子Jason成绩太差辍学,结果被人打伤头部,醒来之后,看什么都是几何图案,看树叶都能看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反射的阳光也能看出圆周率,医生说这叫“后天学者症候群”(Acquired Savant Syndrome),患者会在被击打脑部之后在数学、音乐和艺术方面展现惊人的才华。如果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什么样的方便快捷才是真牛逼”的话—好了,这就是。
  据说,一个《星际迷航》粉丝在星航展上遇到了现在的老婆,女生只会说法语男生只会说英语,所以他们在最初几个月的交流中一直在说克林贡语。这简直是Soulmate的最高境界,既然寻常生活的交流有碍,那么就启用神奇的快捷键吧,前提是你得有这过硬的技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有长期的爱好是一件多么拉风的事情。
其他文献
1950年代,对于每一个缅怀时尚复古风潮的人来说都意义非凡。1940年代末,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女人们和男人一样裹在统一配给的工装外套里。直到1947年2月12日,克里斯汀·迪奥举办了一场高级成衣Show,用铺张到极致的布料堆砌出的裙摆让人们在衣服上重新看到了久违的女人味,也开启了1950年代时尚黄金时代的序幕。  最近,在巴黎Palais Galliera时尚博物馆所举办的“1950年代,时尚在
期刊
圆角长方形黑色硬皮封面,无酸纸内页,中间夹着一根书签,封底有一个可以拉开的折叠纸袋,一根黑色的松紧带从侧边将这些牢牢箍住。这就是标准的Moleskine笔记本。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每一本Moleskine的封面内侧都有一行预留了空格的英文小字,显示如有遗失,人们如何联系本子的主人,并且会得到多少酬金。这几乎是在告诉每个使用者,Moleskine对你来说是特别的。  如果考虑到它的售
期刊
每个汽车公司都在揣摩这个号称最重要的市场中,最主流的消费者们在想什么。  这首先是建立在一道算术题之上的。“中国的80后有2.4亿人,这个人口数量相当于日本的两倍,英国的四倍。”日产公司的首席规划官安迪·帕尔默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帕尔默曾试着用蹩脚的中文说出“80后”这个词。  接下来则是心理学方面的解读。“这一代人在心态上非常有活力、雄心勃勃,并且非常注重个人的品位。”帕尔默说。Desi
期刊
洛西科夫以提出问题作为开始,这些问题在每个人看来都颇有切肤之痛般的感受:“这是一个并不符合人本能的社会,为什么我们不更注重生活的质量而选择速度?为什么我们不用面对面的交流代替电脑屏幕上冷冰冰的文字代码?”按照这种逻辑,问题可以一直罗列下去,比如为什么我们不能安静下来去读一本经典小说,如福楼拜或托尔斯泰的作品,而宁愿去一遍一遍看140字的微博?为什么我们不愿去耐心聆听讲台上缓缓道来的洞见,而宁愿去看
期刊
最近在追美国HBO电视网新推出的美剧《硅谷》(Silicon Valley),很好奇硅谷的创业成本在世界范围内算怎样的水平?哪里的创业成本最低呢?  —John  创业的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为了便于讨论,这里我们把经济成本简化为注册公司的费用,机会成本简化为时间成本,即注册公司所需花费的时间。  在世界范围内,创业成本最低的国家是注册公司无最低资本限制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
期刊
有评论认为,彭博社创始人、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也许是今年唯一能打满分的毕业演讲。你可能没法从这演讲中得到商业启发,但一定会收获不少人生启迪。“我知道,我的演讲有别有于传统的毕业典礼演讲。事实上,这甚至可能让我无法通过人文系的论文答辩。但是,我想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机会来对你们说一些重话了。  “毕业生们,在你们一生中,不要害怕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管这事有多么不受欢
期刊
所有事物都在互联网化。在美国的波士顿,就连公园里的长椅都加入了“智能”阵营。一款名叫Soofa的太阳能长椅,从7月初开始逐渐出现在美国波士顿的各个公园里。除了为人们提供休息这个基本功能,这款长椅还拥有特别的插座可以为智能手机充电。更为方便的是,在思科系统的免费支持下,它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以获得所在地的周边信息,例如掌握周围噪音指数以及空气质量数据等。  “你的手机不仅是用来打电话的,
期刊
7月7日,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宣布,皇马传奇球星、俱乐部荣誉主席迪·斯蒂法诺当天因病逝世,享年88岁。迪·斯蒂法诺是全球足坛的传奇人物,1950年代效力于皇马期间,为球队夺得了1956至1960年间的欧洲冠军联赛五连冠;而在国家队层面,斯蒂法诺的经历也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先后代表阿根廷、哥伦比亚和西班牙三支国家队参赛。  普京  7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了苏联在冷战时
期刊
冯小刚一直抱怨自己在一个没有电影工业的国家拍电影。  眼下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改变一些事情。你将从本期封面故事了解到,越来越多的钱、人和公司在进入中国的电影市场,并购频发,包括那些聚集了大量财富的互联网公司。而这篇文章会重点讲述这个背景之下的一个新趋势:已经占领了手机和PC屏幕的视频网站,正在试图占领银幕—它们在电影营销领域积累起了相当的平台优势之后,开始向上游投资和制作迈进。  直觉上你会认为这是件
期刊
22岁的马里奥·格策在第113分钟给了阿根廷队一记绝杀,把世界杯决赛的比分最终定格在了1:0,也把大力神杯送入了德国队的怀里。  在经历了一个月的鏖战之后,7月14日凌晨3点,巴西时间7月13日下午4点,第20届世界杯决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球场打响。这场充斥着惊险机会、严重犯规、顽强防守以及加时赛的比赛,让熬夜观看变得异常值得。  最终,德国队时隔24年后第四次捧起了大力神杯。  站在7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