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新一辈”的精神初恋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热切爱过萨特的人,已离萨特很远了。原来,与萨特的哲学,“只可一宿,不可久眠。”
  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于巴黎鲁塞医院,终年75岁。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超清楚地记得,那一年,自己在《外国文艺》上看到萨特葬礼的照片时所感到的震撼:树上、房顶上到处都是人。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能让5万人自发地为一个哲学家送行?
  
  电光石火初相遇
  
  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里面,陈晓明属于年龄小的。和很多有着强烈政治情怀的大同学比,他只是单纯地怀着一份对知识的狂热。他寝室门上贴着“闲谈请勿超过十分钟”的条子,常常凌晨4点起床到书店排队买书。
  1979年,陈晓明用一部拜伦的《唐璜》和一大堆吃的东西从朋友那换来了他的第一本萨特。“从小我们被告知‘祖国处处有亲人’,而正当我们没发现几个亲人的时候,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们被告知自己是“螺丝钉”、“一块砖”,正当我们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一块砖的时候,萨特来告诉你,‘你不是什么别的东西,你就是你自己。’”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陈晓明如此描述初读萨特时的刹那惊艳。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翻译家周煦良由英语译的一个萨特图解自己哲学思想的小册子,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这恐怕是那个年代最通行的一个萨特读本,也是各种讨论会、演讲会上经常议及的话题。一些人通过这个小册子了解萨特,更多的人通过流行的格言来揣度他们自己的萨特。而天书式的萨特著作《存在与虚无》,啃读下来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人。
  何怀宏是这小部分人之一。他现在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0年,何怀宏刚刚从地方部队调来北京工作。来京第一件事,就是上“老北图”借了英文版的《存在与虚无》,在一个月里读完,写下数万字的笔记。而当时他的正式学历,只是文革期间的高中毕业生。
  1981年,何怀宏的心态“悲观而又渴望自由”。在3月3日的日记中,何怀宏写道:“想到我可以集中力量研究——自由问题,一个多么迷人的问题。充满诱惑,也充满危险,既为自己,也为社会。”这一年,何开始了生平第一项具有学术意义的研究——对存在主义的研究。
  1982年底,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何怀宏受人民大学伦理学教研室的邀请,给学生作过一次“萨特伦理思想”的讲演,场内爆满。讲演之后,有一个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找到他,又提出了一些有关人生、异化、命运等问题,那个学生很激动,临走时对何鞠一大躬,连声说“谢谢你”。“其实我讲得并不好,我想那是一个知识饥渴的年代,是一个人们感觉相当敏锐和新鲜的年代。”对此,陈晓明也有同感:“吸引我的不是萨特本身,而是那时的思想氛围。”
  萨特掀起的思想飓风只是随之而来的一连串风暴的开头,在80年代的前半期里,不同脉络的人文话语交织为一个响亮的声音,文学界形象地称之为“大写的人”,哲学、美学界则笼统地称之为“人学”。
  
  萨特被中国“世俗化”
  
  萨特被“抛”生到中国的过程,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除了由于1980年离世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外,关于萨特热之由起,被誉为中国萨特研究第一人的柳鸣九老先生,端出了更多的细节。
  1981年,柳鸣九编选组译的《萨特研究》出版。世人只看到由此书掀起的萨特热潮,却不一定清楚,柳鸣九的“项庄之意”,是在一个叫日丹诺夫的人。此人作为斯大林的意识形态总管,对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艺术持彻底否定的论断。对日丹诺夫,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文学研究室研究员的柳鸣九早有反骨,1978年,柳鸣九在知识界率先对日丹诺夫揭竿而起。1979年后,国内对西方20世纪文艺作品的译介才蔚然成风。1980年,面对“批日丹诺夫就是搞臭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柳鸣九没有明确反驳,他本着让作品自己说话的态度,编写了“法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十本,《萨特研究》是其中的第一本。
  柳鸣九评述萨特:“他的强大在于,他不仅是体系与思辩的大师,而且善于把他的哲学用文学、戏剧的方式通俗地解释给人听。”
  80年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革还很接近,于是萨特的东西首先以格言的形式迅速得以流传。哲学家李泽厚曾说:“萨特热所表现的不是说人们对萨特有多少真正的了解,而是由萨特传来的那点信息所造成的。”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吴格非认为,萨特关于人的“存在”的形而上的思考,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演化成为形而下的感受。结果就是,萨特在本体上对人的研究,被化作世俗的“人生指南”。
  在大口的饕餮吞咽中,误读萨特不可避免。“我觉得当时萨特的拥护者和批判者都是在极端说话。”萨特热的亲历者、国家话剧院导演查明哲说:“比如拥护者把萨特的‘自由选择’作为口号,来指责当时的社会自由少。其实萨特说到自由,是阐明了个体自由后接着又强调了总体性自由、牵涉性自由,而许多人忽略了后半部分。再比如‘他人即地狱’,其实萨特想说的是我的存在,以他人看到我的目光为前提,而我的存在,同时也为他人设置了一个界限,于是实现自我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而许多人理解为人与人之间是不能沟通、交流的。”
  1981年4月29日,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法语系四年级学习尖子冯大兴,因在凌晨潜入书店盗窃被人发现抓住,在挣脱中击伤一老人致死而被判死刑。人们在他的日记里发现了不少萨特的印记,于是在当时的学生中间,冯大兴的例子被当作读萨特走火入魔的教训。
  
  因为了解而分手?
  
  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萨特了解的增多,萨特逐渐失去光环,被打回原形。
  分析个中原因,柳鸣九认为,萨特身后的20多年中,除了他在哲学上的局限、个人生活上的道德争议逐渐被人们注意到外,对缩小萨特光圈起了特别重大作用的,还是社会历史进程本身。萨特在具体的政治事件与极左思潮中,把自己的阵营性、党派性表现得过于淋漓尽致。因此,当他所立足的阵营在历史发展中露出严重局限性而黯然失色,甚至成为历史陈迹的时候,人们就看到了萨特振振有辞,激昂慷慨所立足的基石,悲剧性地坍塌下去了,看到他在那个地方所投入的激情、岁月、精力、思考、文笔几乎大部分皆付诸东流。
  进入90年代,更多社会思想领域的研究者,看到了萨特作为一种启蒙资源的浅薄。他们现在更加关注的是社会上多数人的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而不是一味要求个人去迸发。
  多年后,何怀宏从萨特那种极端强调自我选择的观点步步后退。“人的心灵必须有所依从、有所敬畏。一切行为都要个人去自由选择(且不说这是否可能),对于个体来说也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个对人性过分的奢望,表现了对人性的一种无知,所以,萨特哲学实际上同样远离了现实的人、真实的人。萨特哲学给我的感觉是:‘它太闹得慌了’。而闹腾的结果却是于事无补。而如果说这里可能潜藏有把人引向更高的东西的契机,萨特哲学也不过是起了一种过渡中介的作用。”
  柳鸣九则看到:“谈存在、谈存在主义色变的时候已经过去,自我选择在现实生活里已蔚然成风,成为千万人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在奉行的行为准则,其中肯定只有极少数喜爱哲理的人是由于受了存在主义的影响,而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在开放时代的广阔天地里合理合法地利用了个体自主性,发挥了自我主观能动性而并未在意任何哲理与意识形态问题的结果。”
  曾经被通俗化的萨特的人生哲理,在大众的层面上,没有再被刻意提起过。正如作家王朔所表达的:以前我不知道萨特、尼采什么的,后来我看了,才发现他们说的我都已经知道了。
  
  萨特“弥留”中国
  
  1980年,16岁的少年大学生余明阳在浙江大学哲学系首届学生学术报告会上,以一篇名为“萨特对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影响”的报告,获得二等奖。
  2003年,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的余明阳在广州发起成立了“60年代俱乐部”。在“向60年代势力致敬”的横幅下面,俱乐部成员们说起曾经的激情岁月,公认萨特是对他们这代人影响最大的外国哲学家。直到现在,他们这代人举手投足间,还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萨特的影子。
  当作为哲学家的萨特在中国的思想研究领域里日益退后的时候,萨特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启蒙作用则表现出更为持久的影响。徐星的厌倦孤傲,刘索拉的青春躁动,格非、潘军、残雪、谌容、朦胧诗人……透过一份被批评整合过的受萨特影响的作家名单,你会发现,过去20年中国文学的新变,已经无法离开对萨特的评说。
  萨特在美术圈的影响更加直接。《美术之友》杂志主编成佩说,那个时候,画西画的人“几乎言必称萨特。”萨特在80年代被画家拿来为他们吁求的创作自由和自我表现壮胆做势。
  形式单纯、充满哲理的萨特话剧早已不是戏剧舞台的宠儿。但听说国家话剧院导演查明哲眼下正在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重排萨特剧《死无葬身之地》,《中国妇女报》记者何东表示要来重温当时的那种震撼。七年前,何东和朋友一起看完在中国首排的《死无葬身之地》后,被震撼得在马路边上默默坐了一宿。查明哲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部剧要告诉人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都是可贵的,是需要去捍卫的。而这种东西完全可以穿越时代。
  “用一个词来形容90年代,就是:暧昧。90年代同时消解了前面的两个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邹跃进说,90年代以来的美术思想界其实充满了困惑:调侃、无聊、无赖、无所适从。“80年代的激情在此时显得百无一用。”
  何怀宏对年代的体会是:“80年代是一个人们旧的信仰破灭,但是对信仰本身又仍然郑重其事、非常认真严肃地对待的年代,现在并不能说就找到了新的信仰,但人们对此已经有些无所谓了,这也许是更深一层的危机。”
其他文献
如今在超市购物的体验绝不惬意:费尽周折才在纷繁的货架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等待你的又是收款台前令人却步的长队。  不过,这款名为“购物伙伴”的触屏式电脑购物车或许能改变你对超市的印象。  顾客可以在家里先用购物车上的电脑列出物品清单。到超市后,把与购物车配套的会员卡或钥匙插入购物车操作系统,它就会帮助顾客排出货架的次序。当顾客输入想要找的具体商品的名称时,电脑屏幕上就会显示出地图,并指明路线。顾客
期刊
如今MP3播放器的外形是越来越花哨了,作为MP3外延产品的扬声器也不甘落后。  韩国一家公司日前发布了一款造型别具一格的三角架式MP3外接扬声器。扬声器的颜色为乳白色,机身小巧,把机身展开后,就露出类似三脚架的三片式迷你扬声器。这款产品采用最为常用的3.5毫米耳机插孔,单节5号AA电池,能连续工作10小时左右。
期刊
这款专为喜欢户外运动的人士而设计的手表来自芬兰。它最大的特色在于具备无线通讯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手表内置的微软Corp.'s MSN Direct与MSN上的好友随时保持联系,再加上超大的数字液晶显示屏,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轻松阅读好友发来的信息。  除此之外,手表还提供时间显示、闹钟、倒计时等传统功能,以及气压计、高度计、温度计、指南针等特殊功能,可以满足户外运动人士的多种需求。
期刊
韩国一家移动通信运营商日前推出了一款“爱犬读心术”的手机服务,让手机充当中介,实现人话和狗语之间的互译。  这项服务利用了日本一个能分析55种狗叫声的数据库。用户只需要把手机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让服务系统听10秒钟狗的叫声,系统就能对狗的感情状态进行分析,来判断它是愉快还是悲伤,烦躁还是不满。如果分析的结果是“不满”的声音,那么手机液晶显示屏上就会出现“打一架吧”、“生气了”、“不要接近”等文字。主
期刊
为宝宝量体温实在是一件棘手的事。常规体温计,无论是水银的还是电子的,多为笔型设计,不管是放在肛门还是口腔测量都有明显的不适感,因而很难被宝宝接受。  这款奶嘴式数字体温计是专为婴幼儿度身设计的,奶嘴式外型赋予宝宝亲切感和安全感,整个测量过程都无痛苦。一些辅助功能也设计得很人性化,例如,超大数字显示屏让你读体温数时一目了然;开始和结束时都有蜂鸣提示音,让你方便掌握测量时间;最近次测量结果储存功能,有
期刊
6月10~12日 上海国际赛车场    澳大利亚V8超级房车赛(Australian V8 Supercar Championship Series)起源于1960年,是世界四大汽车赛事之一,在澳大利亚、新西兰,V8赛车俗称为“疯狂赛车”。  房车赛和GT跑车赛之类不同,它一般采用量产轿车的车身作为原型,每支房车赛车队可以按照赛会的规定对车子进行全方位的改装,包括引擎、变速器、悬挂、刹车、轮胎等。
期刊
德国科学家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当治疗头痛时,针灸医生可能只需要将他们手中的针随意刺入人体就行了。  为了对针灸疗法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临床流行病学家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选取了302名年龄介于18岁至65岁的偏头痛患者,并且将他们分成了3个对照组,一组接受传统的中医针灸治疗,一组接受不按照正确中医针灸规则下针的“伪针灸”治疗,第三组则不接受针灸治疗。
期刊
从醒来那一刻,震耳欲聋的收音机声充斥整个房间。歌曲、评书、新闻、天气预报、广告、主持人调侃、听众来电,悉数奔来耳底,如影随形,不离不弃。如是一天难以将息。  晚上8点,我决定投诉。先下楼侦查门牌号码,走到他们楼前就傻了,没有门牌。用手电搜索好一会,终于在电表上找到ⅩⅩⅩ街Ⅹ号。楼门大敞,自由出入。爬到8楼,气未喘平就锁定目标,楼梯口左手第一间。透过门缝,瞥见一男人胖大的身躯,看来丫有着世上最坚强的
期刊
蚂蚁也能够巧妙利用搭建的陷阱,捕获比自己体积大几十倍、体重大上千倍的昆虫。  法国图卢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亚马逊森林的一种寄居在碱蓬上的蚂蚁能够利用碱蓬长出的细丝编织成一个袋状的东西。捕食时,蚁群中的一些工蚁在袋口守株待兔,一旦蝗虫、蝴蝶之类的昆虫落入“陷阱”,工蚁便对猎物群起攻之,直到猎物完全失去知觉。尔后,蚂蚁将猎物切成小块运往蚁穴。  研究人员说,这是第一次发现蚂蚁用陷阱捕食的例子。
期刊
体育选手们如果选择在比赛时穿红色衣服,他们在比赛中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一结论由英国达拉谟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得出。  研究人员发现,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拳击、跆拳道、摔跤、自由式摔跤4个项目的比赛中,选手们被随机分配体育服装,结果在所有4个项目被观察的21轮比赛中,有16轮比赛是穿红色衣服的人赢了。另外,专家们对2004年欧洲冠军联赛的比赛进行初步调查后发现,5支穿红色衣服的球队比对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