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海上救助多元主体及其协作模式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2003年至2013年我国海上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海上救助活动中的参与主体进行了概括,又列举分析了日趋多元化的海上救助参与主体,通过对传统海上救助主体间的协作进行反思,力图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中心桥梁的双向循环式协作模式,推进我国海上救助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实现政府、涉海NGO组织、相关科研院校、民间救援队伍等多元主体的交流、互动与渗透。
  关键词:海上救助 多元主体 协作模式
  自2003年6月以来,我国交通部南海、东海、北海三大救助局在国家救捞体制改革完成后的实践中,开始实施“准军事化”管理, 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空立体救助体系,但以协同应对、灵活高效和快速反应为特征的海上救助组织网络一直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一、从“单一”走向“多元”:海上救助参与主体的演变
  首先,我国海上救助队伍早在建国之初就开始建立,从1951年交通部在上海组建的中国人民打捞公司,1973年国务院成立的“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到1989年成立的海上搜救中心。我国海上专业救助自2003年又进行了体制改革,建立了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在救助和打撈分开管理之后,将海上人命救助作为公益性职责由国家承担。因此本文中的“原有海上救助参与主体”主要是指2003年以后至2013年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之前的一段时期内的情况。
  其次,考虑到海上救助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过程,对于它的研究不应只包括海上危机险情出现的短暂救助时间,而应当将日常的前期准备和演习、中期紧急救助和后期的跟踪完善都囊括其中,因此对于本文中提到的“海上救助中的参与主体”,就不仅局限于狭义上中期参与紧急救助的主体,也包括在前期和后期中的更广义上的参与主体,这是对于本文海上救助参与主体外延的界定。
  1.原有海上救助参与主体。目前我国海上救助体系主要以各级海上搜救中心为指挥协调机构,负责海上险情信息接收和救助行动协调指挥;海上救助力量组成主要有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海事、渔政、边防、海警、军队、港行部门、航运单位及社会公益力量等。[王文宽. 我国海上公益救助体系建设研究[D]. 宁波大学 2014]上述机构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常存在联络不畅,不利于搜救行动的统一协调。一系列涉海NGO组织和民营救援队伍相继产生并发展壮大,但政府与这些民间组织、私人部门组织之间虽有互动,但却无协同应对。
  2.日趋多元化的海上救助参与主体。2013年初我国海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海警、渔政、海监、海关等部门涉海执法力量进行了重新整合,使得国家海上救助力量组成格局产生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也对我国海上救助体系提出了新要求。自我国首支海上搜救志愿者总队于2008年9月在温州苍南县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兴主体参与到了海上救助活动中来,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2.1社会组织。这里所指的社会组织主要指涉海NGO和部分心理干预组织。涉海NGO主要包括一些致力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非营利组织,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中国海洋学会等。这些NGO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人才、理论知识甚至技术设备,能够协助进行海上救助及减轻事后影响等工作。心理干预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在海上救助中往往受到忽视,海上救助中的心理干预不仅适用于经历了海难事故的幸存者及其家人,也适用于为受害者提供救援或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
  2.2科研院校。各类以海洋技术,海上设备研制开发的科研院校作为海上救助的技术支撑和理论研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在科研院校开设的海洋设备研发类专业可为我国海上救助提供稳定性更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专业救助设备,为海上救助提供硬件支持,同时对于海上救助体系和各类救助队伍建设的科学探讨也将有利于我国海上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3民间救援队伍。近年来我国民间救援队伍的建设发展迅速,呈现出两种发展态势:一种是志愿者队伍形式,目前各沿海省市如福建、天津、泉州、青岛等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海上救援志愿者队伍,如蓝天救援队、海鹰救援队和三角洲救援队等民间救助队伍也不断发展成熟。另一种则为救捞一体式的有偿性海上救助,以经营养救助,但基本上以经营为主,其成员常为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具备一定的水上救捞技巧并熟悉当地的水文环境。
  二、海上救助多元主体的协作模式
  基于海上救助本身所具有的公益性和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性,可以借鉴治理模式的网络构架,既要注重政府角色的特殊性,合理分权可以解决现存单一模式的弊端,但要尤其注意多元主体参与的有序性。
  1.多元主体协作模式的起点:政府角色的定位。政府角色的定位是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起点。多中心治理理论更趋向于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为中介者,即制定宏观框架和参与者的行为规则。政府应当是海上救助体系中最主要的角色,但应抛弃传统的集权模式,做好在整体协作中的中心桥梁,充分发挥引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其协调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整体协作模式合力的发挥。
  2.多元主体协作模式的结构:以政府为中心桥梁的双向循环式构架在多元主体协作模式的构架中,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处在海上救助体系这一网络之中,主体间的连接关系构成了一个双向循环的三角形,政府处于三角形之中,形成紧密联合三角形各顶点的一个平面,为涉海NGO(暂且将跨国救援组织也纳入涉海NGO中)、科研院校、民间救援队伍提供信息交流和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三角形三个顶点间的相互影响则构成了一种有序的静态平衡,涉海NGO能够为科研院校提供相应的海上实践和技能培训机会,并通过宣传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加入民间救援队伍,科研机构则为NGO和民间救援队伍研发先进的海上救助设备,并提供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等人力资源,民间救援队伍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为科研院校和NGO提供研究提升的素材。在这个模式构架中,每个结点之间都是互通的,并且这种互通都是双向的。
  三、结语
  我国经济已逐步发展成为以来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海上救助能够为海上生产活动提供应急保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高海上救助能力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借鉴多中心理论的思想精髓,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下涉海NGO、科研院校和民间救援队伍的优势特色,促进多个参与主体间的有效协作,是对传统海洋救助体系的反思,也是在我国海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变化的新形势下,对完善海上救助体系的新探讨。
  参考文献:
  [1]闫章荟. 灾害应对组织网络及其适应性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2]王琪. 变革中的海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杨晓武. 中国海上救助力量状况分析研究[J]. 中国水运,2006(11).
  [4]冯炯森. 我国专业海上救助队伍机构职责及岗位调整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15(4).
  [5]黄志球,陈伟健,管洵. 我国海上搜救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水运,2015(5).
  [6]丁颖,王妍.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治理网络框架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7] 刘峰,孔新峰.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启迪与警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政治学思考[J]. 行政管理改革, 2010(1).
  [8]王文宽. 我国海上公益救助体系建设研究[D]. 宁波大学 2014.
  [9]王军,王美蓉,曲然琳. 基于协同救助的海上救助报酬合理分配方法[J]. 中国管理科学,2014(9).
  [10]程明远. 基于CNKI的中国海上救助学术影响力评价[J]. 世界海运,2015(11).
  [11]吴灵. 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危机治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2]陈柏照. 关于海上应急救助的几点思考[J]. 中国水运,2013(3).
  作者简介:栾晓彤(1988—),女,山东胶州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行政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即相当于发展运行企业这个整体中的中枢神经。使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知识、态度等方面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进行概述,阐述行政管理职业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针对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发展路径做出建议,对加大对行政管理职业化的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 行政 管理 职业化  随着现代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行
期刊
摘 要:火电企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火电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资金矛盾、电价调整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到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并诱发了资源浪费等现象。为此,为了缓解企业财务问题,要求企业在实践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实施危机管理计划,由此打造良好的经营管理空间。本文从我国火电企业特点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提升我国火电企业危机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财务
期刊
摘 要:营销资源是企业拥有的核心资源之一,关系到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营销联盟需要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在产品或服务的营销环节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分享彼此的营销资源,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联盟结构。在联盟合作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自己的营销资源被合作企业学习、吸收而导致竞争力下降的风险,联盟方的合作关系并不稳定。那么营销资源对营销联盟合作关系质量有何影响?本着对问题的思考,文章通过文献阅读分析
期刊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员工以及顾客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使得企业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这要求我国企业要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出发,对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研究了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管理在企业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上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思维、管理组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管理五个方面
期刊
摘 要:将儒家文化之精髓“仁”、“礼”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具有现实意义,刚柔结合,内方外圆,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儒家文化 精髓 企业管理  儒家文化是由儒家创造的,又称为孔孟之道。自汉武帝以儒家文化治国,将西汉王朝推到鼎盛时期,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对国际不少国家(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研究的内容是“仁”、“礼”,目
期刊
摘 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如何规范财务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基于价值链会计的企业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關键词:价值链 企业财务管理 绩效评价 研究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管理,是以业务价值链管理作为前提的,旨在突出企业本身的价值在价值链中的比重。在价值链会计模式下,如果仍按传统的财务管理原则或者从传统的视角进行分析,则是
期刊
摘 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特别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000万以上,而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针对屡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通过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可以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具有非常广大的意义。而大学生作为最具创业活力和创新潜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其创业创新能力,是摆在当前社会发展面前重要紧迫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的渗入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科学技术与信息资源,也就导致了处于社会背景和市场环境下的企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户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激烈,所以迫使着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也需要发生转变,才能增強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及经营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当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随时代转变的因素及理念深入探究。  关键词:企业管理 管理现状 时代
期刊
摘 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由此,中国园林行业进入了十年高速发展期,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法制化、一体化,集中化是园林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为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作为民营中小园林企业的BI公司积极转变企业经营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同时,狠抓经营管理创新,流程优化,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塑造企业核心能力,实现了45%营业收入
期刊
摘 要: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重点,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助力。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教学方式单一、德育资源难集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明确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四者的职责、四方联动,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四方联动”为基础,构建“四方联动、四位一体”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育“生态圈”的观点。  关键词:四方联动 德育教育 生态圈  一、四方联动德育工作体系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1.高校德育模式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