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欧洲北部风光的共同热爱,让桑德拉·巴托查与维尔纳·博尔曼联手展开了一项为期四年的拍摄项目,并最终以多种视觉形式展现了成果。
桑德拉·巴托查(Sandra Bartocha)与维尔纳·博尔曼(Werner Bollmann)最初酝酿这个“致敬北欧之光(Pay tribute to the Nordic light)”的大型纪实项目时,两人在德国自然摄影界均已有所建树。那是2011年,博尔曼刚刚与同行温弗雷德·维希涅夫斯基(Winfried Wisniewski)一同出版处女作《北欧时刻:针叶林与苔原上的野兽故事》(Nordic Moments:Animal Stories from Taiga and Tundra)。“我对这片地区仍然很痴迷。”博尔曼回忆道,“桑德拉当时和我已经认识了,而且是好朋友。我们有相似的审美、相同的理念,想一起拍点关于北欧的东西,这很重要。”
巴托查依靠精巧的植物和风光作品闻名,而博尔曼则专攻欧洲的鸟类与哺乳动物。他们共同对自然光线的热爱,尤其是北欧之光,让他们的创作水平不相上下。在丹麦语和挪威语里,意为“光”的单词均为“Lys”(发音同英语中的“Loose”)。拍摄项目以这个词来命名,也始终提醒着人们,这对摄影师从波罗的海群岛至极地苔原拍摄的每一幅作品,都贯穿着“光”这个主题。
巴托查说:“为这本书构思主题时,我们都认为光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北欧的光向来很独特。你在午夜仍可见到太阳,还能看到极光,感受极夜。在极昼与极夜之间,你会度过漫长的黄昏。所以我们努力让‘光’或‘无光’成为每幅作品的重点。”
于是,项目很快又有了一个副标题——深入北欧之旅(An Intimate journey to the North)。这体现出两位摄影师不断进取和探索的精神。他们要前往欧洲北部的所有地区,活动范围相当惊人:南起丹麦阳光明媚的草木葱郁之地,北达覆盖壮丽冰川的斯匹次卑尔根,西至挪威风暴肆虐的海岸,东抵芬兰幽深阴暗的森林。
到未知地域探险之前,巴托查与博尔曼先挑选了几个最适合展现风景和光线变化的场所。他们划 分的六个区域,后来成了书里的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标题都与光或某种情绪有关:南方、止水、幽林、莽原、怒海、极北。他们刻意避开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旅游胜地,如挪威的峡湾、瑞典的拉帕河三角洲和萨勒克国家公园等。“我们拍的是整个生态,是那种更为普遍的景象。”巴托查说。
他们两人都清楚,要想实现雄心,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巴托查的话来说,就是“像摄影师那样成长”。如今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相当积极的体验。巴托查说:“起先我们分工明确,我专拍植物和风光,维尔纳则一如既往地拍摄动物。挑战之处在于突破我们的局限,尝试其他类型的摄影。”博尔曼补充道:“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我连一张拿得出手的风光作品都没有,所以必须去实践,学习怎样拍摄风光作品。”
从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就不仅限于只出一本书。巴托查与博尔曼准备依靠多元的视觉呈现方式,最终做成DVD的形式,计划于今年四月发售。“我们早就有这个打算。你忙活了四年,总不能只為了出一本书吧!”巴托查说,“我们考虑了多种手段,比如延时摄影和视频剪辑。我们准备在头脑里把一切都捏合成型,最后一气呵成地将其实现。”
他们的朋友,作曲家托尔斯滕·哈德(Torsten Harder)负责创作配乐。他的音乐灵感来自于荒野寄来的照片。“在这四年的旅行过程中,我们不断寄给他照片,告诉他我们的感受和观点,希望他能通过视觉的方式,获得亲自与我们同行一般的体验。”多种视觉形式集合的最终版本长度为45分钟,预告片及新书已于去年十月在德国吕嫩举办的国际自然摄影节(International Nature Photography Festival)上问世。
回顾过去这段经历时,博尔曼估算了一下,他们在荒野中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挪威北部苔原上度过的两个多月是最漫长的一趟旅途。”他们在寒风凛冽的挪威海岸拍照时,气温将近零下四十摄氏度。相机竟然能抵抗这种严寒,着实令人惊叹。博尔曼说:“什么问题都没碰上,真是不可思议!”巴托查立刻补了一句:“只有一次例外:维尔纳在波罗的海的最后一趟行程中摔了相机。但那可不是相机的错!”
桑德拉·巴托查(Sandra Bartocha)与维尔纳·博尔曼(Werner Bollmann)最初酝酿这个“致敬北欧之光(Pay tribute to the Nordic light)”的大型纪实项目时,两人在德国自然摄影界均已有所建树。那是2011年,博尔曼刚刚与同行温弗雷德·维希涅夫斯基(Winfried Wisniewski)一同出版处女作《北欧时刻:针叶林与苔原上的野兽故事》(Nordic Moments:Animal Stories from Taiga and Tundra)。“我对这片地区仍然很痴迷。”博尔曼回忆道,“桑德拉当时和我已经认识了,而且是好朋友。我们有相似的审美、相同的理念,想一起拍点关于北欧的东西,这很重要。”
巴托查依靠精巧的植物和风光作品闻名,而博尔曼则专攻欧洲的鸟类与哺乳动物。他们共同对自然光线的热爱,尤其是北欧之光,让他们的创作水平不相上下。在丹麦语和挪威语里,意为“光”的单词均为“Lys”(发音同英语中的“Loose”)。拍摄项目以这个词来命名,也始终提醒着人们,这对摄影师从波罗的海群岛至极地苔原拍摄的每一幅作品,都贯穿着“光”这个主题。
巴托查说:“为这本书构思主题时,我们都认为光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北欧的光向来很独特。你在午夜仍可见到太阳,还能看到极光,感受极夜。在极昼与极夜之间,你会度过漫长的黄昏。所以我们努力让‘光’或‘无光’成为每幅作品的重点。”
于是,项目很快又有了一个副标题——深入北欧之旅(An Intimate journey to the North)。这体现出两位摄影师不断进取和探索的精神。他们要前往欧洲北部的所有地区,活动范围相当惊人:南起丹麦阳光明媚的草木葱郁之地,北达覆盖壮丽冰川的斯匹次卑尔根,西至挪威风暴肆虐的海岸,东抵芬兰幽深阴暗的森林。
到未知地域探险之前,巴托查与博尔曼先挑选了几个最适合展现风景和光线变化的场所。他们划 分的六个区域,后来成了书里的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标题都与光或某种情绪有关:南方、止水、幽林、莽原、怒海、极北。他们刻意避开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旅游胜地,如挪威的峡湾、瑞典的拉帕河三角洲和萨勒克国家公园等。“我们拍的是整个生态,是那种更为普遍的景象。”巴托查说。
他们两人都清楚,要想实现雄心,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巴托查的话来说,就是“像摄影师那样成长”。如今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相当积极的体验。巴托查说:“起先我们分工明确,我专拍植物和风光,维尔纳则一如既往地拍摄动物。挑战之处在于突破我们的局限,尝试其他类型的摄影。”博尔曼补充道:“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我连一张拿得出手的风光作品都没有,所以必须去实践,学习怎样拍摄风光作品。”
从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就不仅限于只出一本书。巴托查与博尔曼准备依靠多元的视觉呈现方式,最终做成DVD的形式,计划于今年四月发售。“我们早就有这个打算。你忙活了四年,总不能只為了出一本书吧!”巴托查说,“我们考虑了多种手段,比如延时摄影和视频剪辑。我们准备在头脑里把一切都捏合成型,最后一气呵成地将其实现。”
他们的朋友,作曲家托尔斯滕·哈德(Torsten Harder)负责创作配乐。他的音乐灵感来自于荒野寄来的照片。“在这四年的旅行过程中,我们不断寄给他照片,告诉他我们的感受和观点,希望他能通过视觉的方式,获得亲自与我们同行一般的体验。”多种视觉形式集合的最终版本长度为45分钟,预告片及新书已于去年十月在德国吕嫩举办的国际自然摄影节(International Nature Photography Festival)上问世。
回顾过去这段经历时,博尔曼估算了一下,他们在荒野中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挪威北部苔原上度过的两个多月是最漫长的一趟旅途。”他们在寒风凛冽的挪威海岸拍照时,气温将近零下四十摄氏度。相机竟然能抵抗这种严寒,着实令人惊叹。博尔曼说:“什么问题都没碰上,真是不可思议!”巴托查立刻补了一句:“只有一次例外:维尔纳在波罗的海的最后一趟行程中摔了相机。但那可不是相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