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双语教学的内涵和形式入手,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自然保护区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双语教学的主要发展对策,即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双语教学 自然保护区学 发展对策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4号),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把开展双语教学的情况作为评估指标的观测点之一。同年12月,又提出了《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200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提出从2007年至2010年,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促进作用。现在我国各高校的双语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双语教学的内涵和形式入手,分析当前高校自然保护区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对策,为促进高校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双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形式
  在国外,一般采用“bilingual education”(双语教育)或“bilingual schooling”(双语学校教育),国外双语教育主要源于种族同化(如美国) 或多元文化(如加拿大)的需要,但国内学者则多使用“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或bilingual instruction)。国内学者对双语教学的定义众多,第一类是直接引用西方学者的定义,我国引用最为广泛的为:一个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要高于第二语言[1,2]。第二类为从双语教育的宏观和微观层次给出的定义: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而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内容的教育[3,4]。第三类从双语教学的形式和动机定义:双语教学在以语言为载体获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又强化了受教育者的英语应用能力,强调运用外语进行课堂教学的交流与互动[5-7]。
  从双语教学的实施类型来看,最常见的有三种模型[8-10]:第一类是沉浸式(immersion program)。它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中只用与学生母语不同的语言进行教学,所有的课程和教学语言都用第二语言。第二类是保持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它指学生入学时使用母语进行教学,然后部分学科的教学逐渐地使用外语,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第三类为过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它指的是学生入学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进行教学,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外语进行教学。
  二、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双语教学是完善自然保护区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随着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实体的科学经营管理。2002年12月,北京林业大学在中国率先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学”学科,并得到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使之成为博士学科专业点。自然保护区学的诞生和发展是当前对我国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客观要求。由于自然保护区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独立但又要向具有多学科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因此,自然保护区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适宜的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不但可以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而且可以将国外领先的教学内容吸收到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二)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自然保护区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时代,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对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加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当前国际化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对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语言的要求更是要引起学生的重视。既懂专业又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保障,而双语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造就完美人格,提升竟争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11]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是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国际化自然保护区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三)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和教师外语水平的需要
  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专业内容,了解学术动态和趋势,提高学生借助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获取最新专业信息、进行专业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大量的国外教材和学科前沿资料,教师通过双语授课同样也能提升自身的专业外语水平,为增强自身科研水平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供锻炼平台。
  三、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师资匮乏,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系统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现在从事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二类:一是专业学科教师中英语水平较高的;二是外籍教师,这二类教师在双语教学中都存在着其相应的问题。第一类教师尽管专业上都达到了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水平,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献、进行英文写作基本没有问题,但距离流利运用英语授课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口语表达方面,难以清楚地用英语表达专业内容。第二类教师,也就是外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都相当娴熟,但对于汉语以及中国文化所知不多,与学生沟通不便,教学的过程也不十分顺畅。可见,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位博学的复合型人才,而教师队伍中真正称得上复合型教师的为数不多,所以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12]。
  (二)双语教材紧缺
  双语教学中,合适的双语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市面上的双语教材质量良莠不齐,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双语教材是以英语专业词汇及知识结构的训练为主旨,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既有地道的英语又有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学科知识的双语教材。目前高校使用的双语教材大多为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这些教材语言表达地道、内容生动有趣,适于启发式教学。但是同时,外文原版教材在结构、体系侧重点等方面无法与国内的课程相配套,老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起来都有一定难度;部分内容虽然先进、广泛、重实际应用,但是脱离了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学生难以理解;而且一部分教材专业性太强、难度很大,超过了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此外,原版外文教材价格比较昂贵,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虽然部分教师采用了翻译与原版相结合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原版教材的理解困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翻译教材的质量无法保证,有的国外优秀教材翻译过后失去了原本的逻辑连贯性,甚至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容易误导学生。
  (三)教学模式不够科学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调整好英语与汉语的比例十分重要。全英文式授课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偏高,多数同学英语听力一般,全程英语讲授要求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造成视听疲劳,影响教学效果[13]。一些高校的双语教学流于形式,仅仅PPT或者教材是英文的,口语表述全为汉语;还有的课堂为教师讲一段翻译一段,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十分随意的,缺乏科学性,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最初目的,挫伤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四)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尽管目前高校大学生四六级通过率很高,但就整体而言,学生外语水平仍参差不齐,特别是听力和口语方面,水平差距很大,直接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效果。例如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的课程,大量的陌生单词与信息成为了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的障碍,影响了他们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成为专业学习、英语学习的阻碍。而且大班授课也很难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双语教育。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
  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之一。考试及作业考核方式要体现双语教学的特点,重视语言、学科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目前传统教学活动的质量评价已有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包括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但是双语教学的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大多数高校在双语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上,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试卷考试方法,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很难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在双语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做出正确的评价[12]。
  四、自然保护区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发展对策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双语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并准确地表达专业知识,可见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其不仅专业精深、英语好, 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同时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14]。在师资来源方面,可以通过校内人才、引进人才和两种人才合理搭配的方式,让学科教师和外籍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实施双语教学,使他们的优势和劣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15]。
  (二)加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
  在缺乏统一教材的背景下,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国外教材的编写体系与我国现行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学教学要求和实际;而且中外思维方式不同,英文的表达方式也有别于中文,这可能使学生感到极不适应[16]。教师应根据各类教材的实际情况对自然保护区学专业中文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反复对照和深入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原版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改编,编写出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能符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学教学大纲要求,而且语言难易和表达方式更适合中国学生的社会和生活环境的英文教材。
  (三)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营造双语教学氛围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专业第一”的观念,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不能因为双语教学模式的使用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17]。要重视英语与学科间教学的融合,切不可本末倒置,盲目追求外语使用量。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的外语付诸应用,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式,营造双向交流、平等讨论的“互动教学”氛围[14]。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平衡两种语言,尽量坚持用英语授课,并借助母语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对于专业学习中比较重要和较为难理解的内容,应采用实物、图片,借助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加以指导,使学生时刻处在英语的氛围中[18]。要运用英文撰写教案、教学大纲及其它教学文件,用英文板书与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不仅在教学中可创造外文气氛与情境,还可为日后的国际教育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14]。
  (四)建立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
  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双语教学与传统教学活动的质量评价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应该建立规范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学院(系)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具体考核事宜,比如组织相关人员随堂听课,掌握教学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能力、态度以及有关部门在双语教学实施中的作用、效果等。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团的作用,定期召开双语教学研讨会,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激励机制方面,由于双语教学在能力养成、教学精力、物质保障和风险承担等方面,都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持续性较大投入[15]。因此可以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课酬、职称晋升、出国留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Richards,J.C.et al.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C].Beijing:FLTRP.2000.
  [2]傅树京主编.高等教育学[C].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袁平华,俞理明.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与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 (8) : 86-90 /76.
  [5]毛晓明,陈少华.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4 (2):41-42.
  [6]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7]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2):20-26.
  [8]陈小红.审视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4(6):85-86.
  [9]宏晨.双语与双语教育的定义与分类:梳理与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70-171.
  [10]林洁.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初探[J].时代教育,2009(2):132.
  [11]武晓峰,程敬恭.双语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探析[J],高教论坛,2003,(2):55.
  [12]石艳丽,刘雪静,耿凯等.高校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探究[J].企业家天地,2007(7):162.
  [13]陈卓,陈红荣,欧少端.高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4]王剑娜.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4):60-61.
  [15]成健,王利娜,殷向晖.高校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2):105-107.
  [16]丁建辉,熊红梅.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6):50/62.
  [17]张素芳.对高校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7(1):74-76.
  [18]高新华,宁乐.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7(25):42-43.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班风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长久以来面临的大问题,大学生党支部是所在年级或班级的核心组织,学生党建是班风学风建设的思想政治保证,班风学风建设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以党支部建设带动班风学风建设,走双赢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向。本文阐述了班风学风的内涵,分析了班风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大学生党支部如何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党支部 班风学风 建
期刊
[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教师。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问、不愿问、不会问、甚至没有机会问。本文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鼓励学生提问、教会学生提问等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共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 敢问会问    新课程“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期刊
[摘要]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介绍了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管理人员应如何进行培养计划实施的管理过程。  [关键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 计划实施 管理    1997年我国正式设置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开始招生,当时主要只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等部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在职不脱产形式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十余年来,全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单位达二百余家,招生总数达二十余万人
期刊
[摘要]前苏联成人教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人教育生源不断增加,生源多元化。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促进成人教育生源多元化是现今各国迈向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所必须的,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前苏联成人教育生源的分析,总结出其生源多元化的原因及特征,进而引出对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前苏联 成人教育 生源多元化    1917年十月革命后,前苏联从一个贫穷落后的非工业化国家,逐
期刊
[摘要]大学培养复合型、开放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意味着大学要传授给学生复合的和开放式结构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而这首先要求学校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实现复合化和开放化,大学教育的活力与师生创造力的开发也能依此而展开。本文认为教育改革是解决社会危机的根本手段,专门针对高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教育模式的弊病提出了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学科融通 课程设置合理化    正值我国经济腾飞的时代,社会要求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来探讨如何构建起高等职业教育“做中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职办学特色,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物流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    2007年9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调研时提出,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  温总理的“做中学、做中教”的
期刊
[摘要]在当今网络资源如此庞大,类型如此繁多的实际的情况下,各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建起了各自的网络学习中心,“学习中心”的资源纷繁各异,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我们依照“任务型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就网络资源进行有目的地筛选、研究,使网络教学资源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并且对日常教学起到最有效地支撑;在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领域诸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做到有的放
期刊
[摘要]物流是我国近几年新出现且发展较快的新产业,相对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本文就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分析,针对此种规格的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从教学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物流 管理人才 知识 能力 要求 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原料供应和产品营销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物流
期刊
[摘要]在高职院校内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是探索以就业为导向教育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方式。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优势明显,本文将就其如何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英语 订单式 校企合作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
期刊
[摘要]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极不对称, 是业界公认的事实。[1]问题解决的瓶颈,就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实现从基本能力到管理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本文提出通过校企合作与教育教学流程再造,采用第三学期的做法,分层次分方向培养,使学生在四年时间里,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与一定的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本科培养目标。  [关键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 基本技能 管理能力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