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之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通过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以及改变观念、增强意识等4个方面的措施,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B 844.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人才通常被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著名学者黄楠森定义,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坚强的创新能力[1]。俞国良教授也认为,创新人才主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方面[2]。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施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过去数百年,我国经济的落后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而科学技术滞后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型人才的缺乏。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3]。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名男性成人进行30年追踪研究发现,800人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两组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差异,而是在心理素质上差异。因此,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国内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他们大都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一段历史。
20世纪40年代,美国创造学与创造工程之父Alex Faickney Osborn[4]在其公司发起创新研讨,并于1953年和帕内斯教授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创造学系。到了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J·Guilford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麻省理工学院强调学生必须先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基础和人文知识基础,再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英国的大学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与合格的社会成员。19世纪,英国教育家John Henry Newmon曾说过,绅士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6]。英国的两所古典大学,牛津和剑桥深受纽曼大学理念的影响, “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被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水平人才。至2001年,牛津大学就已经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7]。
德国的大学人才培养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培养“完人”和“全人”成为其大学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
在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却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发表以后才开始的。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一是以创造学家庄寿强提出的“知识层次模式理论”为代表,他认为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知识,第二类是与专业只是相关的知识,第三类是与专业知识相距较远的知识[8];二是以殷石龙的创新主体基本知识结构理论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知识结构多层次论[9]。
二、心理健康教育之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国内诸多学者认为评判心理健康的两个方面在于适应环境与发展自我,其中发展自我更为重要,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创造力。心理健康教育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人格等心理条件,创新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与基本内容。通过心理健康的学习,能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创新过程中正确的对待挫折与困难。创新意识是创新过程中的起点,产生创新意识更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而心理健康的低下可能会抑制创新意识的形成。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能继续向高层次的需求努力,而低层次需求的缺乏也会成为实现高层次需求的障碍。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灵活多样,能够启发人从不同的方面观察事物的发展状态以及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思维的灵活性。心理健康教育更能有助于塑造创新人格。人格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而此时的非智力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情绪的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新人的素质教育中,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10~11]。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近30年的历史,存在着水平低、结构不够完善等弊端。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认知上的偏差,许多高校都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导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不是很长。相比较而言,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已达到成熟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完善,对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也非常的重视。尽管我国教育部曾下发许多文件,要求各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思想上的认识模糊不清,实践方式上更是存在诸多偏差,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只存有形式,应付上面的工作。有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思想教育混为一谈,在本质上就存有很大的偏差。吴晓雷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过于重视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忽视访谈、个案、作品分析等质的研究,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化,倾向于对新生,贫困生扎堆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研究联系不够[12~13]。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
只有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历并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任职资格证书者才有资格被聘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受到广泛重视。
(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系统的课堂讲解,到具体实践指导、组织一系列活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价值,克服自卑感,培养他们对创新活动的正确认知,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与欲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稳定创新目标,激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从而树立创新信念。
(3) 形式的多样化
在传授心理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环节,不仅仅局限于老师讲解,学生被动的听取。可以学生讲解,老师引导,以讨论的形式或者辩论赛的形式会更让人们记住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心理短剧、情景模拟以及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引起学生参与进来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4) 改变观念,增强意识
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摆正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高校的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高校教育的点缀品,而是必须品。陶行知曾说过:“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不该仅局限于生理上的健康,而应该是生理和心理共同完全安好的状态[14]。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因此,高校应该改变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楠森.创造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1):5-7.
[2]罗登辉,吴帅锋,王桢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育[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259-260.
[3]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20.
[4]田德新,张喜荣.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85-87.
[5]J.P.Guilford.Traits of Creativity[M].New York:Harper & Publisher,1959:142-161.
[6]陈建成,李勇.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1):14-18.
[7]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0-13.
[8]彭宗祥,徐卫.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
[9]殷石龙.创新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6(1).
[11]江昕,朱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5):55-58.
[12]吴晓雷,冯维.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与问题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10-111.
[13]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3):1-6.
[14]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5):31.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南京)
[关键词]创新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B 844.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人才通常被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著名学者黄楠森定义,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坚强的创新能力[1]。俞国良教授也认为,创新人才主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方面[2]。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施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过去数百年,我国经济的落后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而科学技术滞后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型人才的缺乏。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3]。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名男性成人进行30年追踪研究发现,800人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两组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差异,而是在心理素质上差异。因此,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国内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他们大都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一段历史。
20世纪40年代,美国创造学与创造工程之父Alex Faickney Osborn[4]在其公司发起创新研讨,并于1953年和帕内斯教授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创造学系。到了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J·Guilford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麻省理工学院强调学生必须先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基础和人文知识基础,再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英国的大学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与合格的社会成员。19世纪,英国教育家John Henry Newmon曾说过,绅士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6]。英国的两所古典大学,牛津和剑桥深受纽曼大学理念的影响, “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被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水平人才。至2001年,牛津大学就已经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7]。
德国的大学人才培养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培养“完人”和“全人”成为其大学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
在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却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发表以后才开始的。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一是以创造学家庄寿强提出的“知识层次模式理论”为代表,他认为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知识,第二类是与专业只是相关的知识,第三类是与专业知识相距较远的知识[8];二是以殷石龙的创新主体基本知识结构理论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知识结构多层次论[9]。
二、心理健康教育之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国内诸多学者认为评判心理健康的两个方面在于适应环境与发展自我,其中发展自我更为重要,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创造力。心理健康教育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人格等心理条件,创新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与基本内容。通过心理健康的学习,能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创新过程中正确的对待挫折与困难。创新意识是创新过程中的起点,产生创新意识更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而心理健康的低下可能会抑制创新意识的形成。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能继续向高层次的需求努力,而低层次需求的缺乏也会成为实现高层次需求的障碍。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灵活多样,能够启发人从不同的方面观察事物的发展状态以及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思维的灵活性。心理健康教育更能有助于塑造创新人格。人格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而此时的非智力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情绪的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新人的素质教育中,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10~11]。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近30年的历史,存在着水平低、结构不够完善等弊端。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认知上的偏差,许多高校都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导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不是很长。相比较而言,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已达到成熟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完善,对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也非常的重视。尽管我国教育部曾下发许多文件,要求各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思想上的认识模糊不清,实践方式上更是存在诸多偏差,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只存有形式,应付上面的工作。有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思想教育混为一谈,在本质上就存有很大的偏差。吴晓雷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过于重视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忽视访谈、个案、作品分析等质的研究,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化,倾向于对新生,贫困生扎堆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研究联系不够[12~13]。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
只有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历并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任职资格证书者才有资格被聘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受到广泛重视。
(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系统的课堂讲解,到具体实践指导、组织一系列活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价值,克服自卑感,培养他们对创新活动的正确认知,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与欲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稳定创新目标,激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从而树立创新信念。
(3) 形式的多样化
在传授心理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环节,不仅仅局限于老师讲解,学生被动的听取。可以学生讲解,老师引导,以讨论的形式或者辩论赛的形式会更让人们记住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心理短剧、情景模拟以及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引起学生参与进来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4) 改变观念,增强意识
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摆正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高校的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高校教育的点缀品,而是必须品。陶行知曾说过:“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不该仅局限于生理上的健康,而应该是生理和心理共同完全安好的状态[14]。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因此,高校应该改变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楠森.创造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1):5-7.
[2]罗登辉,吴帅锋,王桢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育[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259-260.
[3]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20.
[4]田德新,张喜荣.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85-87.
[5]J.P.Guilford.Traits of Creativity[M].New York:Harper & Publisher,1959:142-161.
[6]陈建成,李勇.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1):14-18.
[7]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0-13.
[8]彭宗祥,徐卫.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
[9]殷石龙.创新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6(1).
[11]江昕,朱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5):55-58.
[12]吴晓雷,冯维.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与问题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10-111.
[13]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3):1-6.
[14]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5):31.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