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40年,上海长成啥样

来源 :上海人大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5w56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2040”草案横空出世。日前,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局长庄少勤介绍了最新公示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简称“上海2040”)草案主要内容。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徐毅松、市发展改革委巡视员王思政共同出席发布会。
  该草案8月22日起启动一个月社会公示。
  八大成果勾勒“上海2040”轮廓
  一是确立了上海至2040年发展新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以及三个重点领域子目标,即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二是探索超大城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坚守“建设用地、人口规模、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四条发展底线要求下,引导高密度超大城市由外延增长型向内生发展型转变。以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城市空间立体、复合、可持续利用;建立空间留白和动态维护机制,探索具有弹性和韧性的城市结构。
  三是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新格局。以“开放市域、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规划视野,构建“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区域空间格局。在“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组成的市域城乡体系下,搭建由“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构成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形成“大都市圈-城镇圈-生活圈”空间架构。
  四是打造更具活力的繁荣创新之城。强化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创意、高端制造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和服务能力的国际枢纽门户和低碳、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打造与创新经济和创新发展相适应的服务设施和服务环境,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激发城市持续活力。
  五是营造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覆盖高品质公共服务、舒适的公共空间和开放共享的社区环境,构建可负担、可持续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职住平衡;实施严格的风貌保护政策,加强历史资源活化利用,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和江南水乡风貌特色;建设高品质文化设施,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六是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强化生态基底硬约束,划定生态保护控制线,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加大海洋、大气、水、土壤环境保护力度,显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水资源、能源供给安全,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七是建立“目标(指标)-策略-机制”的成果体系。突出规划公共政策属性,落实“郊野单元规划”、“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融规划和土地政策于一体的实施性政策工具。
  八是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一方面加强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信息化技术在规划“编制-实施-监测-评估-维护”过程中的运用,通过建立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发展战略数据库(SDD),实现规划的智能动态维护,发挥城市规划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源头治理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和载体。
  七大亮点扮靓“上海2040”
  有媒体问:这次是上海第五轮总规,跟之前的几轮相比,这次编制和规划当中有什么亮点?
  徐毅松说,新一轮总规在延续之前规划总体理念的基础上有创新。总结起来有七个方面:一是体现发展趋势与上海实际的相结合,实施国家战略和公众意愿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要求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以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为引领,加快国际竞争新优势。像纽约、伦敦,其全球城市的竞争力体现在经济、科技、文化三方面的影响力,也是把文化作为独特和竞争的核心资源。上海至2040年的发展目标则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与文化大都市。同时,新一轮规划不仅仅着眼于经济的影响力,还更关注在宜居、宜业、宜游、宜学人居综合环境方面。因此除了体现国家规范要求的城市性质以外,也立足于城市本身和市民的期待。第一次在规划里提出了城市发展的目标愿景,明确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
  二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贯穿在规划编制的各个方面。从经济导向转化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加关注人的需求。规划实施的策略当中积极适应未来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加强调“社区”空间这个基本单元的建设。
  三是构建开放协调的发展格局,也就是呈现开放市域面向区域的规划视野。这一轮规划继续坚持有机疏散的理念,为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现在的问题,特别提出了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总体发展要求。上一版总规大家比较熟悉,明确了“1966”的城乡体系,在这个基础上这一版规划深化形成了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城乡体系,强化遏制中心城向外的无序蔓延。另外要继续发挥新城、新市镇集聚人口的作用,不是简单进行中心城人口的疏解,而是强调在长三角城市群的节点功能,培育新城成为长三角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综合节点城市。
  四是坚持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视野,探索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五是发挥上海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结构合一的体制优势,落实两规融合、多规合一。
  六是积极探索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上的转变。充分考虑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生产、生活、治理方式产生的影响,我们在空间和布局上积极应对,建立一个空间的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数据库。
  七是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体现规划战略引领、结构控制和实施管控的特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事实导向,创新成果框架,构建“1+3+1”的成果体系(“1”是总体规划报告,“3”是附件,“1”是文本图集)。我们的规划既要落实国家要求,强化规划的引领,也要强化规划的实施。
  上海将更便捷、更绿、更持续……
  更便捷。徐毅松说,要构建“三个1000公里以上”由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组成的交通网络。在东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加密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以中运量轨道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的局域公共交通网络。在城镇圈之间构建一些骨干的线路来提高交通的联系和效率。
  更绿。“生态是我们的短板”,徐毅松直言道。划出生态保护控制线,这一块的生态用地含广场绿化用地面积,占了陆域面积的60%,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构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体系,主城区主要是形成市域近郊的绿环以及16条生态间隔带。加强城乡的公园体系建设。把市域生态空间网络和重要的生态要素划入生态保护的控制线。健全生态保护的实施机制。
  “另外环境指标在规划里也有考虑。全市碳排放,规划里面到2040年要较峰值下降15%左右。还有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供应比重占20%以上。第三个指标是2040年PM2.5浓度要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再一个是固废无害化处理和分类处理,到2040年达到百分之百。”
  更持续。有媒体问,在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情况下怎么实现“建设可负担、可持续的住房体系”?庄少勤认为,从总体规划角度来说,可负担意味着城市生活成本和商务成本要控制,否则会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可持续就是资源上可持续,跟未来上海这座城市市民的需求,与人口结构,比如说老龄化、少子化或者说国际化、强流动性特点相适应。
  在庄少勤看来,住房涉及居住成本。“房产不能当成是投资投机的产品”,他强调。要建立可负担、可持续的住房供应体系,首先必须坚持上海这些年的经验即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以居住为主、以市民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这意味着住房供应功能定位问题,意味着应该对今后住房的需求要加强管理,否则的话供给和需求就很难达到健康的平衡。在住宅用地的供应上,我们有信心保证是可持续的。“这个容量在规划当中是留足的,大家不用担心今后没有土地供应了,住房用地是充足的。”
  住房供给在结构上,要增加中小套型住房和租赁房,以满足家庭人员规模变化、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在空间布局上,要构建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化发展格局。未来新城、新市镇要成为人口进一步集聚区域,其住房供应会增加、公共服务能级也会提升。
其他文献
本届以来,杨浦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着力提高履职能力,提升履职实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积极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五年来,在历届人大工作的基础上有一些微创新,也取得了新进展:在全市首创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时开展满意度测评,荣获2013年上海依法治理优秀案例奖;率先将专题询问引入区人代会,有效提高了大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质量;逐步深化区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
目的探讨CAAP-AF评分、APPLE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房颤消融术的251例患者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进行的,它们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何以共同推进?第一,依法治国必须着眼全局,全面部署,在法治发展规划上要努力确保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之齐头并进。第二,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各项措施必须适应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第三,依法行政必须适应人民群众依法
在土地价值不断攀升,城市化进程飞速加快的今天,一些老城区——现在和曾经的城市中心区,只有通过更新改造才能延续其活力和生机,实现外界对城市本体的价值认同。本文正是以此
总结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明视下行颧弓骨折复位术的临床疗效.27例单纯颧弓骨折患者,采用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明视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对术后面部外形、功能恢复以及手术并发症等临床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不同锥度下的高层混合结构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即结构变形沿高度的位移变化曲线和结构模态分析。可以知道不同锥度下的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