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并且巧妙地运用一些数及数的变化,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和技能,克服畏惧心理,提高练习兴趣,调动练习积极性,明确奋斗的目标,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了这堂课的教学质量。下面联系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运用数字的变化,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完成动作的自信心
在小学支撑跳跃:跳山羊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用标准的高度来教学和练习,学生(特别是女生)看到器械那么高、跳板那么远,未曾练习就已怯了几分,继而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因此,我们可以把器械的高度适当调低一些,跳板的距离适当拉近一些,尽管这样做可能不利于动作质量的提高,但是可以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勇气。“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随着课时的增加,器械再逐渐增高到标准的高度,让学生的自信心在每一次的练习中得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自然也会逐步得到增强。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用橡皮筋代替竹竿,再将高度放到80%以上的学生可以跳过的高度,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然后逐渐提高高度,最后将橡皮筋换成竹竿,这样的学练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
二、运用数字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30米、50米、100米等跑的项目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有限度、有步骤的缩短距离来调节学生的心理,提高他们的练习兴趣。例如:50米跑的单元教学,第一节课跑50米,第二节课跑49米,第三节课跑48米。这样,学生的成绩由于距离的缩短而有所提高,而学生却以为是自己的努力提高了跑的成绩,学生的心理由于成绩的提高而满足,对跑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这个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学生。
在跑的练习中,还可以不改变距离,而在报时时进行适当的增减,这个方法要视不同的学生而定。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后一次成绩比前一次成绩多报一点的方法,刺激他们下一次要奋力拼搏,争取跟好的成绩,使之身体和心理都得到锻炼;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少报一点,鼓励他们的练习积极性;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双差的学生,只好实事求是,多报了怕打击了他的练习积极性,少报了怕他经不起真实考试的打击。总之,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充分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巧用数字的变化。
三、运用数字的变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
数字与游戏活动的关系密切,游戏的内容、方法、规则、练习的次数等等都与数字有关。例如小学低年级游戏“投准加法比赛”如图(1),要求学生既要用沙包投准数字又要进行加法的运算,每个学生投中的数字不同,答案也就不同,投远的距离也可以2米、3米、4米……不断地进行变化,看似简单的游戏在几个数字的变化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
在游戏活动中,还可以根据数字的变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用一根或几根绳子,在地上摆放出各种圆的、方的图形,利用图形的变化和个数的不同做单双脚跳、跳舞毯、跳方格、连续跳等的练习,如图(2、3、4、5)。1~9这九个数字在体育课的游戏活动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的变化,给游戏活动带来无穷的乐趣。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四、运用数字的变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立定跳远、投垒球等项目的练习中,可以采用两条线的方法,这两条线是指60分线(及格线)和80分线(良好线)。60分线的真实成绩可以是65分甚至更多一些,这条线是针对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设的,目的是让这些学生明白自己目前还处于不及格的状况,必须进行认真的练习,才可能及格。而每一堂课这条线可以逐步地向60分靠拢,在学生看来我通过自己的练习离及格线越来越近了,我马上就能及格了,我要认真地练习。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就会更加自觉地练习。何况学生能自觉地进行练习,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岂有不提高之理。80分线则是针对素质较好的学生而言的,它的真实成绩可能是85分或更多,随着授课时间的增加,这条线也逐渐向80分靠拢,超过线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学生的求胜欲望得到满足,练习兴趣会更加浓厚,他们会想跳地更远,这时老师应及时加上90分线、100分线。而有些原本没有超过80分线的学生由于线的移动和自己的努力也达到或超过了线,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练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自觉地锻炼,在练习的快乐中身体素质得到不断的增强。
总之,在体育课的教学和练习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数字或数字的变化来调节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之在愉悦的氣氛中主动的学习,并能够好较地掌握所学的技术和技能,进而提高身体素质。
一、运用数字的变化,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完成动作的自信心
在小学支撑跳跃:跳山羊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用标准的高度来教学和练习,学生(特别是女生)看到器械那么高、跳板那么远,未曾练习就已怯了几分,继而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因此,我们可以把器械的高度适当调低一些,跳板的距离适当拉近一些,尽管这样做可能不利于动作质量的提高,但是可以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勇气。“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随着课时的增加,器械再逐渐增高到标准的高度,让学生的自信心在每一次的练习中得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自然也会逐步得到增强。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用橡皮筋代替竹竿,再将高度放到80%以上的学生可以跳过的高度,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然后逐渐提高高度,最后将橡皮筋换成竹竿,这样的学练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
二、运用数字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30米、50米、100米等跑的项目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有限度、有步骤的缩短距离来调节学生的心理,提高他们的练习兴趣。例如:50米跑的单元教学,第一节课跑50米,第二节课跑49米,第三节课跑48米。这样,学生的成绩由于距离的缩短而有所提高,而学生却以为是自己的努力提高了跑的成绩,学生的心理由于成绩的提高而满足,对跑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这个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学生。
在跑的练习中,还可以不改变距离,而在报时时进行适当的增减,这个方法要视不同的学生而定。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后一次成绩比前一次成绩多报一点的方法,刺激他们下一次要奋力拼搏,争取跟好的成绩,使之身体和心理都得到锻炼;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少报一点,鼓励他们的练习积极性;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双差的学生,只好实事求是,多报了怕打击了他的练习积极性,少报了怕他经不起真实考试的打击。总之,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充分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巧用数字的变化。
三、运用数字的变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
数字与游戏活动的关系密切,游戏的内容、方法、规则、练习的次数等等都与数字有关。例如小学低年级游戏“投准加法比赛”如图(1),要求学生既要用沙包投准数字又要进行加法的运算,每个学生投中的数字不同,答案也就不同,投远的距离也可以2米、3米、4米……不断地进行变化,看似简单的游戏在几个数字的变化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
在游戏活动中,还可以根据数字的变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用一根或几根绳子,在地上摆放出各种圆的、方的图形,利用图形的变化和个数的不同做单双脚跳、跳舞毯、跳方格、连续跳等的练习,如图(2、3、4、5)。1~9这九个数字在体育课的游戏活动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的变化,给游戏活动带来无穷的乐趣。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四、运用数字的变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立定跳远、投垒球等项目的练习中,可以采用两条线的方法,这两条线是指60分线(及格线)和80分线(良好线)。60分线的真实成绩可以是65分甚至更多一些,这条线是针对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设的,目的是让这些学生明白自己目前还处于不及格的状况,必须进行认真的练习,才可能及格。而每一堂课这条线可以逐步地向60分靠拢,在学生看来我通过自己的练习离及格线越来越近了,我马上就能及格了,我要认真地练习。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就会更加自觉地练习。何况学生能自觉地进行练习,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岂有不提高之理。80分线则是针对素质较好的学生而言的,它的真实成绩可能是85分或更多,随着授课时间的增加,这条线也逐渐向80分靠拢,超过线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学生的求胜欲望得到满足,练习兴趣会更加浓厚,他们会想跳地更远,这时老师应及时加上90分线、100分线。而有些原本没有超过80分线的学生由于线的移动和自己的努力也达到或超过了线,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练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自觉地锻炼,在练习的快乐中身体素质得到不断的增强。
总之,在体育课的教学和练习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数字或数字的变化来调节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之在愉悦的氣氛中主动的学习,并能够好较地掌握所学的技术和技能,进而提高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