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也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莫里森从女性的精神世界出发,刻画出不同民族、文化及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对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精神危机给予了更多关注。在莫里森笔下,女性主体构建不仅在于女性通过政治途径找到了自我,还在于其获得的自我在社会上获得进一步的升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所形成的正确的主体意识对内在的自我建构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文学创作 女性 主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当代作家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她的作品主要探索及反映美国女性的历史及命运,并凸显文化冲突下对黑人文化的坚守。长期以来,美国的女性文化就是一种白人女性强势、黑人女性弱势的文化,莫里森文学创作的重点便放在此领域。斯坦纳曾说:“莫里森在以一个女性及黑人的身份说话,这正强化了其以美国人身份说话的能力。”在莫里森的小说中,她努力建构美国社会女性的叙事声音,并展现了在美国白人社会中黑人女性是如何生存及发展的。在《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多次批判美国的种族歧视、文化殖民及对黑人妇女的迫害。故事讲述十一岁的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惨故事,她以“黑”、“丑”的黑人身份饱受欺凌,并执着于白人的“蓝眼睛”。她在购买糖果时受到白人的讽刺,同时受到亲生父亲的玷污,最终导致神智的异常。长期以来,莫里森在关注种族问题的同时,还非常关注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问题,并通过多种作品的女性建构,摆脱女性文化,特别是黑人女性毫无发言权的社会现实,并倡导一种多元共生的文化状态。
一 美国社会黑人女性的主体文化意识
1 美国黑人女性文化意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美国社会女权主义思想开始盛行并广为传播。在这一背景下,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开始以黑人及女性的身份进入文化这一宽广领域,并以女性成长特别是其主体意识的建构投入了最大的关注。文化是一切文明的全体,并影响着周围人的思想及行动,是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长期斗争的结果。从文艺复兴以来,莫里森在关注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同时,还关注美国白人社会对黑人女性的创伤。她的许多小说都是描写女性,特别是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缺失。在其小说中,白人文化的霸权是左右主人公命运的真正源泉,这种不同寻常的文化氛围是主人公及周围人群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由于外表的丑陋而受尽外人的嘲讽,倍感人世间的冷酷无情,黑人女孩的弱小构成了其深受社会压迫的理由。同时,佩科拉还遭受了父母的虐待及父亲的强暴。这样,无家可归的佩科拉便得到克劳迪娅一家人的帮助,并逐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此外,克劳迪娅还在圣诞节将收到的圣诞礼物洋娃娃肢解了,这一举动在当时审美文化浓重的美国社会有点异乎寻常,这也表现了其肢解美国白人文化的决心。同时,这一动作也说明了造成当时黑人女性命运的社会文化根源,说明以美国主流文化及生活方式为主流的女性文化,势必造成美国黑人女性的苦难及心理扭曲。
2 莫里森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文化分析
莫里森的文学创作过程有着浓厚的女性文化色彩。她的小说《秀拉》填补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创作的空白;《所罗门之歌》采用民间传说的形式,描写了女性主体意识及文化结构,“奶娃”从北方城市来到南方并寻找着自己的民族根源,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及自我意识;《柏油娃》直接取材于非洲的民间故事,将黑白人文化、男女文化直接对撞,彻底颠覆了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王子及公主形象;《宠儿》讲述了一种类似哥特式的鬼故事,通过一种离奇的魔幻世界渲染黑人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杀婴事件通过多种文本展现在小说中,并通过多种不同文本的建构原则,给读者以解读的可能性,这也是莫里森对美国女性文化的梳理与解释。在小说《天堂》中,莫里森描述了西方世界的建国神话,并指出人类的天堂应建立在谅解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追求绝对化的世界。同时,她还以一种“碎片化”的叙事风格描述了女性作为一种“他者”的身份存在,对“爱”置入一种新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获得对现实生活的新认识。
二 发展中的女性主体自我文化认同
1 女性文化的身份认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女性主体意识开始形成,莫里森在其文学创作中开始对女性主体意识进行历史解读,以填补以往的历史盲区,并指出权力对女性的压抑及其自我身份的认同。莫里森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并运用多视角、多文化的表现策略,穿越历史及现实,记录下女性的不同命运及生活,并让她们逐步拥有话语的权利,建构自身文化。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着力宣传种族主义下扭曲的女性文化这一主题,但作者特意通过一个小女孩克劳迪娅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其与故事的女主角佩科拉都是生活在白人社会而被忽略的黑人女性。同时,莫里森还以女性的视角解读了阶级、种族及性别的关系,她的“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天堂》,以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女性对 “爱”的追求为主线,塑造了光辉灿烂的女性形象,并逐渐建立起来她们自身的主体意识及文化认同。身份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地位的确立及认识,是一种心理过程。文化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及演进的过程,不同种族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及开放性。美国社会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像是一个“他者”,被主流社会认为是一种异物或沉默者。莫里森的文学创作体现了女性群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命运,同时,莫里森的创作并没有停留在对白人社会的控诉上,她展现了女性主体文化的新走向,即女性意识开始从缺失中苏醒过来,超越了种族的限制,直到最后身份的建构。
2 “历史三部曲”中的女性自我文化意识
莫里森作为美国社会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其创作的《天堂》、《爵士乐》、《宠儿》等是其文学作品的典范,被称作“历史三部曲”。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美国女性文学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在关注种族歧视的同时,开始重视性别问题对女性文化的影响。作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一直关注黑人女性这一群体,她的作品不但是这一弱势群体的发声器,而且也是女性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重要引路者。她将女性所承受的痛苦及负担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对其生存状况加以描绘,创作出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如《宠儿》中的塞丝、丹芙、萨格斯等;《爵士乐》中的维奥莱特等,这些女性形象都成为了莫里森小说中的叙述主体,这也是其女性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小说《宠儿》中,在残酷的奴隶制度下,黑人女性承担着繁殖黑人奴隶的待遇,而且其所生的孩子也是奴隶主的财产,她们作为母亲的权利是被剥夺了的。塞丝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而当其做了母亲之后,更加了解孩子对母亲的渴望,最后使得其将母爱发展到一种极端的错位。《爵士乐》中,莫里森将女性作为男性情感的重要寄托与精神支柱。小说中男主人公乔一直不断寻找生活及精神上的归宿,而这种归属感的给予者正是女性。在《天堂》中,女性共同构筑了一个独立的社区,并在这一纯女性的群体中得到了互爱及情感寄托,组成了一种真正自由的天堂。 三 莫里森小说中女性角色分析及其自我价值
1 小说中女性的角色分析
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有许多女性人物的形象,并有着较强的主体意识,其早期的“历史三部曲”尤其如此。三部作品中年轻的佩科拉、青年女性秀拉、中年女性帕力特等均来自美国底层社会,并在男女文化冲突下经历了迷茫、反抗的成长过程,这对研究女性文化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价值。作为《最蓝的眼睛》的主人公,佩科拉以一个黑人小女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这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莫里森试图说明黑人女性在幼年没有自身主体的正确认识,并在白人文化冲突下而迷茫,最终成为白人文化的牺牲品。《秀拉》作为莫里森第二部关于女性文化的作品,继承了《最蓝的眼睛》的风格,描述了一个黑人女性的童年,这对女性文化,特别是黑人女性生活有着进一步的拓展。秀拉与佩科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莫里森第一个蔑视白人文化的女性,并终其一生寻找与发掘自我。《秀拉》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正是女性主义兴盛时期,美国社会的女性文化不再满足于政治及经济领域的男女平等要求,并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传统文化,对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进行了反抗与斗争。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莫里森就对社会对男女的分工进行了质疑,并认为这是造成女性受剥削的重要根源。《所罗门之歌》的帕力特可以说是莫里森作品中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她从小热爱自然,身上有股深林的气息。帕力特通过其甜美的歌声及完全的母爱带领及帮助孩子走出了其狭隘的精神世界,并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意识及其存在的价值。
2 莫里森小说中女性的自我价值
莫里森通过女性的视角分析了女性的积极作用,并肯定了她们的自我价值,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正如哈根斯所认为的,“莫里森对女性的创作积极运用到了其文学主体的视野,肯定了女性自我意识主体的价值,莫里森正立足于女性所处的现实矛盾,并通过积极构建女性的主体意识,以提升自身的地位,实现性别的平等,为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与现实起点。”莫里森对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及白人的价值观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并否定了这种以白人意志为基础的女性文化观,极大鼓舞了黑人女性为自身权利进行斗争的意志。作品中对黑人女性的精神世界进行了透彻分析,并希望她们能回归到现实,找回真实的自我,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另外,莫里森还从女性主义的精神世界入手,描绘了不同种族、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及交流,对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精神危机给予了更多关注,并为危机的解决寻找出路,她提出重建黑人女性意识,并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莫里森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其他少数族裔作家自我的心理历程及意识形态,并从女性自我主体建构中完成了这一过程。其作品充满了颠覆性,一改过去以男人为中心的文学创作模式。在莫里森笔下,女性主体构建不仅在于女性通过政治途径找到了自我,还在于其获得的自我在社会上获得进一步的升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所形成的正确的主体意识对内在的自我建构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Wendy Steiner.Toni Morrison’s Fiction[M].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66:78.
[2] Emory,Elliot.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Stat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684.
[3] Hagens,Henry Louis,Jr.Preface[A].In Gates,HenryLouis,Jr.and Appiah,K.A.(eds).Toni Morrison:Critical Perspectives Past and Present[C].New York:Amistad,1993.
[4] 陈秋玲:《“我者”与“他者”——莫里森小说中的主体意识》,《外国文学》,2009年第7期。
[5] 应微微:《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身体政治意识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
[6] 史敏:《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的原始图腾与神话仪式》,《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7] 邓静:《白人强势文化中的黑人女性的自我憎恨意识》,《文化论坛》,2000年第9期。
[8] 李少丽:《黑人女性主体意识与身份认同》,《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刘传江,男,1980—,江西崇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赣南医学院。
朱秀芳,女,1984—,江西广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赣南医学院。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文学创作 女性 主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当代作家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她的作品主要探索及反映美国女性的历史及命运,并凸显文化冲突下对黑人文化的坚守。长期以来,美国的女性文化就是一种白人女性强势、黑人女性弱势的文化,莫里森文学创作的重点便放在此领域。斯坦纳曾说:“莫里森在以一个女性及黑人的身份说话,这正强化了其以美国人身份说话的能力。”在莫里森的小说中,她努力建构美国社会女性的叙事声音,并展现了在美国白人社会中黑人女性是如何生存及发展的。在《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多次批判美国的种族歧视、文化殖民及对黑人妇女的迫害。故事讲述十一岁的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惨故事,她以“黑”、“丑”的黑人身份饱受欺凌,并执着于白人的“蓝眼睛”。她在购买糖果时受到白人的讽刺,同时受到亲生父亲的玷污,最终导致神智的异常。长期以来,莫里森在关注种族问题的同时,还非常关注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问题,并通过多种作品的女性建构,摆脱女性文化,特别是黑人女性毫无发言权的社会现实,并倡导一种多元共生的文化状态。
一 美国社会黑人女性的主体文化意识
1 美国黑人女性文化意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美国社会女权主义思想开始盛行并广为传播。在这一背景下,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开始以黑人及女性的身份进入文化这一宽广领域,并以女性成长特别是其主体意识的建构投入了最大的关注。文化是一切文明的全体,并影响着周围人的思想及行动,是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长期斗争的结果。从文艺复兴以来,莫里森在关注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同时,还关注美国白人社会对黑人女性的创伤。她的许多小说都是描写女性,特别是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缺失。在其小说中,白人文化的霸权是左右主人公命运的真正源泉,这种不同寻常的文化氛围是主人公及周围人群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由于外表的丑陋而受尽外人的嘲讽,倍感人世间的冷酷无情,黑人女孩的弱小构成了其深受社会压迫的理由。同时,佩科拉还遭受了父母的虐待及父亲的强暴。这样,无家可归的佩科拉便得到克劳迪娅一家人的帮助,并逐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此外,克劳迪娅还在圣诞节将收到的圣诞礼物洋娃娃肢解了,这一举动在当时审美文化浓重的美国社会有点异乎寻常,这也表现了其肢解美国白人文化的决心。同时,这一动作也说明了造成当时黑人女性命运的社会文化根源,说明以美国主流文化及生活方式为主流的女性文化,势必造成美国黑人女性的苦难及心理扭曲。
2 莫里森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文化分析
莫里森的文学创作过程有着浓厚的女性文化色彩。她的小说《秀拉》填补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创作的空白;《所罗门之歌》采用民间传说的形式,描写了女性主体意识及文化结构,“奶娃”从北方城市来到南方并寻找着自己的民族根源,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及自我意识;《柏油娃》直接取材于非洲的民间故事,将黑白人文化、男女文化直接对撞,彻底颠覆了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王子及公主形象;《宠儿》讲述了一种类似哥特式的鬼故事,通过一种离奇的魔幻世界渲染黑人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杀婴事件通过多种文本展现在小说中,并通过多种不同文本的建构原则,给读者以解读的可能性,这也是莫里森对美国女性文化的梳理与解释。在小说《天堂》中,莫里森描述了西方世界的建国神话,并指出人类的天堂应建立在谅解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追求绝对化的世界。同时,她还以一种“碎片化”的叙事风格描述了女性作为一种“他者”的身份存在,对“爱”置入一种新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获得对现实生活的新认识。
二 发展中的女性主体自我文化认同
1 女性文化的身份认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女性主体意识开始形成,莫里森在其文学创作中开始对女性主体意识进行历史解读,以填补以往的历史盲区,并指出权力对女性的压抑及其自我身份的认同。莫里森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并运用多视角、多文化的表现策略,穿越历史及现实,记录下女性的不同命运及生活,并让她们逐步拥有话语的权利,建构自身文化。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着力宣传种族主义下扭曲的女性文化这一主题,但作者特意通过一个小女孩克劳迪娅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其与故事的女主角佩科拉都是生活在白人社会而被忽略的黑人女性。同时,莫里森还以女性的视角解读了阶级、种族及性别的关系,她的“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天堂》,以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女性对 “爱”的追求为主线,塑造了光辉灿烂的女性形象,并逐渐建立起来她们自身的主体意识及文化认同。身份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地位的确立及认识,是一种心理过程。文化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及演进的过程,不同种族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及开放性。美国社会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像是一个“他者”,被主流社会认为是一种异物或沉默者。莫里森的文学创作体现了女性群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命运,同时,莫里森的创作并没有停留在对白人社会的控诉上,她展现了女性主体文化的新走向,即女性意识开始从缺失中苏醒过来,超越了种族的限制,直到最后身份的建构。
2 “历史三部曲”中的女性自我文化意识
莫里森作为美国社会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其创作的《天堂》、《爵士乐》、《宠儿》等是其文学作品的典范,被称作“历史三部曲”。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美国女性文学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在关注种族歧视的同时,开始重视性别问题对女性文化的影响。作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一直关注黑人女性这一群体,她的作品不但是这一弱势群体的发声器,而且也是女性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重要引路者。她将女性所承受的痛苦及负担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对其生存状况加以描绘,创作出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如《宠儿》中的塞丝、丹芙、萨格斯等;《爵士乐》中的维奥莱特等,这些女性形象都成为了莫里森小说中的叙述主体,这也是其女性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小说《宠儿》中,在残酷的奴隶制度下,黑人女性承担着繁殖黑人奴隶的待遇,而且其所生的孩子也是奴隶主的财产,她们作为母亲的权利是被剥夺了的。塞丝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而当其做了母亲之后,更加了解孩子对母亲的渴望,最后使得其将母爱发展到一种极端的错位。《爵士乐》中,莫里森将女性作为男性情感的重要寄托与精神支柱。小说中男主人公乔一直不断寻找生活及精神上的归宿,而这种归属感的给予者正是女性。在《天堂》中,女性共同构筑了一个独立的社区,并在这一纯女性的群体中得到了互爱及情感寄托,组成了一种真正自由的天堂。 三 莫里森小说中女性角色分析及其自我价值
1 小说中女性的角色分析
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有许多女性人物的形象,并有着较强的主体意识,其早期的“历史三部曲”尤其如此。三部作品中年轻的佩科拉、青年女性秀拉、中年女性帕力特等均来自美国底层社会,并在男女文化冲突下经历了迷茫、反抗的成长过程,这对研究女性文化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价值。作为《最蓝的眼睛》的主人公,佩科拉以一个黑人小女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这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莫里森试图说明黑人女性在幼年没有自身主体的正确认识,并在白人文化冲突下而迷茫,最终成为白人文化的牺牲品。《秀拉》作为莫里森第二部关于女性文化的作品,继承了《最蓝的眼睛》的风格,描述了一个黑人女性的童年,这对女性文化,特别是黑人女性生活有着进一步的拓展。秀拉与佩科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莫里森第一个蔑视白人文化的女性,并终其一生寻找与发掘自我。《秀拉》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正是女性主义兴盛时期,美国社会的女性文化不再满足于政治及经济领域的男女平等要求,并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传统文化,对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进行了反抗与斗争。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莫里森就对社会对男女的分工进行了质疑,并认为这是造成女性受剥削的重要根源。《所罗门之歌》的帕力特可以说是莫里森作品中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她从小热爱自然,身上有股深林的气息。帕力特通过其甜美的歌声及完全的母爱带领及帮助孩子走出了其狭隘的精神世界,并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意识及其存在的价值。
2 莫里森小说中女性的自我价值
莫里森通过女性的视角分析了女性的积极作用,并肯定了她们的自我价值,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正如哈根斯所认为的,“莫里森对女性的创作积极运用到了其文学主体的视野,肯定了女性自我意识主体的价值,莫里森正立足于女性所处的现实矛盾,并通过积极构建女性的主体意识,以提升自身的地位,实现性别的平等,为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与现实起点。”莫里森对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及白人的价值观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并否定了这种以白人意志为基础的女性文化观,极大鼓舞了黑人女性为自身权利进行斗争的意志。作品中对黑人女性的精神世界进行了透彻分析,并希望她们能回归到现实,找回真实的自我,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另外,莫里森还从女性主义的精神世界入手,描绘了不同种族、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及交流,对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精神危机给予了更多关注,并为危机的解决寻找出路,她提出重建黑人女性意识,并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莫里森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其他少数族裔作家自我的心理历程及意识形态,并从女性自我主体建构中完成了这一过程。其作品充满了颠覆性,一改过去以男人为中心的文学创作模式。在莫里森笔下,女性主体构建不仅在于女性通过政治途径找到了自我,还在于其获得的自我在社会上获得进一步的升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所形成的正确的主体意识对内在的自我建构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Wendy Steiner.Toni Morrison’s Fiction[M].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66:78.
[2] Emory,Elliot.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Stat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684.
[3] Hagens,Henry Louis,Jr.Preface[A].In Gates,HenryLouis,Jr.and Appiah,K.A.(eds).Toni Morrison:Critical Perspectives Past and Present[C].New York:Amistad,1993.
[4] 陈秋玲:《“我者”与“他者”——莫里森小说中的主体意识》,《外国文学》,2009年第7期。
[5] 应微微:《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身体政治意识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
[6] 史敏:《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的原始图腾与神话仪式》,《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7] 邓静:《白人强势文化中的黑人女性的自我憎恨意识》,《文化论坛》,2000年第9期。
[8] 李少丽:《黑人女性主体意识与身份认同》,《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刘传江,男,1980—,江西崇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赣南医学院。
朱秀芳,女,1984—,江西广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