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干象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杨干象是我国杨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属于国内林木植物检疫对象之一。阐述了杨干象的分布、危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方法,将其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杨干象;生学特性;防治
  杨干象,昆虫名,属鞘翅目象虫科。主要以幼虫在树干内钻蛀危害,造成树木风折,生长衰弱,甚至大片死亡。扩散快,危害重,是杨树毁灭性害虫。
  一、分布及危害特点
  杨干象,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近几年来,唐山市及周边地区都有此虫危害。
  二、形态特征
  成虫:长椭圆形,黑褐色或棕褐色,无光泽。体长7.0~9.5mm。全体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散布白色鳞片形成若干不规则的横带。前胸背板两侧,鞘翅后端1/3处及腿节上的白色鳞片较密,并混杂直立的黑色鳞片簇。鳞片簇在喙基部着生1对,在胸前背板前方着生2个,后方着生3个,在鞘翅上分列于第二及第四条刻点沟的列间部着生6个。喙弯曲,中央具1条纵隆线。前胸背板两侧近圆形,前端极窄,中央具1条细纵隆线。复眼圆形,黑色。触角9节呈膝状,棕褐色。鞘翅于后端的1/3处,向后倾斜,并逐渐萎缩,形成1个三角形斜面。臀板末端雄虫为圆形;雌虫为尖形。雄虫 外生殖器阳具端的侧缘几乎平行,先端不扩大,略似弹头形,但不隆起,先端边缘中央有一“V”形缝。其全体淡色鳞片带有显著粉红色,特别在鞘翅后端1/3斜面处更为明显。
  卵:椭圆形,长1.3mm,宽0.8mm。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9.0~13.0mm,胴部弯曲呈马蹄形,乳白色,全体疏生黄色短毛。头部黄褐色,上颚黑褐色,下颚及下唇须黄褐色。头顶有一倒“Y”形蜕裂線。无侧单眼。头部前端两侧各有1根小的触角。额唇基沟完整,唇基沟为弧形。唇基梯形,表面光滑,上唇横椭圆形,前缘中央具2对刚毛;侧缘各具3个粗刚毛,背面有3对刺毛;内唇前缘有2对小齿,两侧有3个小齿,中央有“V”形硬化褐色纹。其前方有3对小齿,最前方的1对较小,上颚内缘有1钝齿。下颚叶片细长,先端内侧有粗刺并列。下颚须及下唇须均为2节。前胸具1对黄色硬皮板。中、后胸各由2小节组成。腹部1~7节由3小节组成,胸部侧板及腹部隆起。胸足退化,在足痕处有数根黄毛。气门黄褐色。
  蛹:乳白色,长8.0~9.0mm。腹部背面散生许多小刺,在前胸背板上有数个突出的刺。腹部末端具1对向内弯曲的褐色几丁质小钩。
  三、生活史及习性
  杨干象1年发生1代,以卵或1龄幼虫在寄主枝干韧皮部或木质部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卵也相继孵化。幼虫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危害,后蛀成圆形坑道,蛀孔处的树皮常裂开如刀砍状,部分掉落而形成伤疤。5月中、下旬在坑道末端向上钻入木质部,做成蛹室,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经6~10d爬出羽化孔,羽化盛期在7月中旬,7月末羽化终了。成虫羽化后,到嫩枝条或叶片上补充营养,在枝上留下针刺状小孔,在叶背啃食叶肉成网眼状。7月下旬开始交尾产卵,成虫假死性强,卵多产在树干2m以下的叶痕、枝痕、树皮裂缝、棱角、皮孔处。成虫寿命30-40天。
  四、防治方法及措施
  1.栽培抚育防治
  (1) 采用多树种混合栽植,避免树种单一化,因地制宜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加强抚育管理,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制,清理林木病虫枝,增强通风透光,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和天敌繁衍的生态条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增强林木自控能力。
  (2)加强对苗圃3年生大苗严格检疫,对幼林地及时进行跟踪检疫,对林地周围杨树作到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及时消灭虫源地。
  2.化学防治
  (1) 于4月中下旬树液开始流动时,用40%的氧化乐果50%的杀螟松30-60倍液或除虫脲(高渗氧化乐果) 特效王翿先甲50-100倍液点涂侵入孔,防治越冬幼虫。
  (2) 5月上旬是防治初孵幼虫最佳期,可将40%氧化乐果,60%敌马合剂30倍液或2.5%灭幼脲号III号油剂用毛刷或毛笔点涂幼虫排粪孔和蛀食坑道,涂药量以排出气泡为宜,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3) 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成虫出现期,用4.5%高氯菊酯、或25%灭幼脲油剂、或40%杀螟松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可以降低产卵量,100%抑制卵孵化率。
  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 肿腿蜂对杨干象幼虫的最高寄生率可达60%, 兜姬蜂也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因此, 有分布的省区要加强保护,其他地区可进行人工助迁和人工饲养工作。
  4.人工防治
  杨干象幼虫初期的防治也可采用人工方法,即用锤子敲击杨树树干上有排粪孔的部位,击死树皮内的幼虫。
  5.物理防治
  幼虫初期,用小毛刷沾油漆涂沫树干有排粪孔的部位,同时利用油漆的强烈气味,使杨干象幼虫窒息而死;将自动油漆喷在树干有排粪孔的被害部位,也可熏杀幼虫。
  五、杨干象防治历
  参考文献:
  [1]孙玉剑、郭瑞、高俊崇 杨干象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 2010.5.
  [2]艾云艳 杨干象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28.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疆的生猪产业在新疆畜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说关乎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对新疆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研究目前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生猪产业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产区,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新疆生猪产业发展迅速,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人口就业改变农村经济结构。虽然新疆生猪发展趋势良好,但为确保未来进一步发展,仍需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一、新
摘 要: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环境质量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人们生存的环境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污染情况。虽然,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环境质量问题的角度上,PM2.5的问题尤为严重,一旦PM2.5的浓度升高的比较严重,会对人们的出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对产生PM2.5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借此找到减少PM2.5的正确方法
一、引言  1972年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学说,他认为交际能力是指“何时说,何时不说以及关于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与何人说何内容”。相应地,以交际能力相关理论为基础的交际语言能力测试,其目的就是评估语言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应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语言能力测试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听力等输入性能力,更重视对语言学习者的写作、口语等产出性能力的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破坏不断增加。环境检测在操作过程中会受到检测布点、硬件设备、样本采集、人员素质以及检测方法等因素影响。而环境检测结果准确度与环保工作、城市建设等都有密切关系,需要相关检测部门努力提升环境检测质量。为了确保环境检测结果具有突出应用价值,本文深入探究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升环境检测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影响;环境检测质量;主要因素;对
摘 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提升了气象信息服务于人们生活的能力。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气象服务向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气象业务的发展中,随着硬件设备、预测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相关的气象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促进气象业务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气象业务;应用价值  在气象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应用计算
摘 要: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对于信息处理的手段,其在农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有利于提升农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减少应信息的传递不便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本文以新型边缘计算物联网应用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的必要性与具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希望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边缘计算;架构  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业生产也开始应用新的技术手段,不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的行业都加速了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逐渐的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进步方向。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它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大问题,所以农业的紧跟时代发展,开拓农业的信息化是很受国家关注的重要方面。农业的信息化能够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对于旧有的农业改造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要想进一步
摘 要:GIS地理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在诸多领域内得到了实际应用,通过了实践检验。能够为众多领域的信息收集与整合处理提供成熟的应用平台。面对我国农业与土地资源数量庞大的信息处理任务,GIS以其强大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胜任这一工作。因此,本文通过GIS系统在农业与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具体的应用情况,力图为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应用提出参考性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的发
期刊
摘 要:竹产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的12大农村产业革命之一,分析了后坪乡竹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发展竹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竹产业的对策,为加强后坪乡竹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竹业;现状;问题;对策;后坪乡  后坪乡位于沿河县西北角,距县城178千米,北部与彭水自治县交界,西部与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接壤,东部与塘坝乡相连,南部与客田镇毗邻,国土面积105.73平方千米,辖1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