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JL剖面红土粒度体积分形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k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形理论在地貌学、土壤学、沉积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南方第四纪红土研究中的应用尚不多见。选取庐山北麓一个典型的第四纪红土剖面——儿剖面,根据三维空间内的体积分维模型和线性回归法,对红土颗粒粒径的体积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得出该剖面红土粒度体积分维值。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红土粒度的体积分形特征显著,其粒度特征和体积分维值与北方黄土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指示该剖面红土母质具有风成特性,并体现堆积与风化同时进行的加积特征。(2)网纹红土粒度体积分维值最大,第①-⑤均值介于2.0809—2.1411间;第⑥和第
其他文献
目前,岩体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多数采用极限平衡法将边坡一律按照刚体进行分析,没有考虑软弱夹层的影响,但对于岩体内部存在多个软弱带(层)的边坡看做是一个刚性体是不切合实际的,那如
草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土壤质量演变已经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然而有关西藏高原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很少。为此,探讨藏东横断山区草地转变成坡耕地后土壤质量变化。选择3种土地利用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紧接而来的降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地震灾害遥感监测的实施。合成孔径雷达以其穿透云雾的能力,备受人们关注,成为抗震救灾遥感信息保障的
以纵向岭谷区的怒江跨境径流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怒江跨境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结论为:怒江的跨境径流量主要集中在雨季(5-10月),其间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崩塌、滑坡堆积物给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将导致灾区部分山洪沟转化为泥石流沟,为此,给出了一种泥石流
5·12汶川地震及次生山地地质灾害给青川县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为加快青川灾后重建规划的步伐、科学编制规划,为灾后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相关要求,由浙江省地质
研究了川中丘陵区紫色水稻土土壤腐殖质碳的剖面分布及其组成特征,探讨了土壤腐殖质与活性有机碳、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腐殖质碳含量、HA/FA值同时受母质和水分条件的影响,冲沟上部的淹育性水稻土主要受母质的影响,而冲沟交汇处的潜育性水稻土,则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剖面分布上,土壤腐殖质碳含量、HA/FA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在水分条件的影响下,腐殖质碳含量、HA/FA值表
堰塞湖,这个过去连许多水利行业人士都不甚熟悉的专业术语,如今因5·12汶川地震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堰塞湖,英文名imprisoned lake,指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成的湖泊
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率、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转换速率、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度系数和信息熵等指标,分析了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986~2000年间,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对蒋家沟泥石流源地的崩塌、滑坡、散流坡,在旱季与雨季不同时段,降雨入渗后的土壤含水状况观测,以及泉水季节性变化,详细分析了泥石流源地崩塌、滑坡、散流坡土体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