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分析,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轻“因”重“果”,分析能力差.对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能认真听讲、理解而只重视结论.还停留在“公式 模仿”的阶段,乱套题型,对概念、公式、定理是一知半解,机械模仿,稍加变化,便无从下手.没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善于总结、归纳,有些同学认为做的结果和答案一样,不愿再“浪费”时间.遇到类似问题时还是满头雾水,没有一套自己的可行方案.
3.缺乏知识积累.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
例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初高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1.首先要改变观念.初中阶段,特别是九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即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
例如,在初中,当|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即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a=2.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又如,前几年北京四中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你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的能力.
3.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涵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最后想说的是,培养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没有将来去研究数学,做数学家的意思,而主要指的是不反感,不要当做负担.“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要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你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数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你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你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最好的老师.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分析,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轻“因”重“果”,分析能力差.对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能认真听讲、理解而只重视结论.还停留在“公式 模仿”的阶段,乱套题型,对概念、公式、定理是一知半解,机械模仿,稍加变化,便无从下手.没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善于总结、归纳,有些同学认为做的结果和答案一样,不愿再“浪费”时间.遇到类似问题时还是满头雾水,没有一套自己的可行方案.
3.缺乏知识积累.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
例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初高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1.首先要改变观念.初中阶段,特别是九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即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
例如,在初中,当|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即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a=2.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又如,前几年北京四中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你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的能力.
3.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涵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最后想说的是,培养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没有将来去研究数学,做数学家的意思,而主要指的是不反感,不要当做负担.“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要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你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数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你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你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