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国在学术界跟西方好的学校学习“非升即走”的人才管理模式要注意的问题。“非升即走”的模式在西方有长期的学术土壤和应用时间的检验,已经被著名高校所采用。中国的高校正在逐步地借鉴和实施“非升即走”的政策。“非升即走”的政策在我们国家进行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要想真正实现“非升即走”的策略,需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配套措施,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上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们既要学习西方“非升即走”的政策,也要研究这种“非升即走”政策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价值观导向,这样这个政策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并达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学术,高校用人政策,非升即走
一、 引言
我们看到现在国内著名的学校在推行国外著名高校已经使用比较成熟的一种“非升即走”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模式。“非升即走”的模式就是给引进人才一个使用期限,在使用期限内如果达到了考核目标,就可以得到职位的上升。如果没有达到考核目标,就须离开教学岗位,重新选择职业,这是国外已经成熟的模式。
这种模式正在逐步被中国的著名高校采用,但是我们发现“非升即走”的模式在中国高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清华大学实施的相对比较好,像北京大学前几年在实施过程中,有的老师产生了激烈的反应。因此对“非升即走”这个模式在中国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在中国高校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配套措施,社会的舆论导向,社会的价值观,以及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过渡性措施进行研究总结,这可能是“非升即走”在中国落地,并达到效果必须要做的事情。
二、“非升即走”模式在国外应用的情况和问题
“非升即走”模式在国外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一些有周期性的研究,甚至有的研究成果需要很长时间的这部分人员实施“非升即走”模式,容易埋没人才。第二,实行“非升即走”模式,需要研究人员有相应的资源做保障,学校给予相应的支持。第三,国外对“非升即走”这一部分教师,一般会有一些社会上给予的通道,有相应的研究机构或公司给他们相应的机会。而且国外在“非升即走”的问题上,一般采取保密的方式,不会对下一步的职业选择产生大的影响。同时国外的文化也比较能够接受这种“非升即走”的模式。
三、 国内“非升即走”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采取“非升即走”模式的主要单位是国内最顶尖的高校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几所名校。这几所学校实施“非升即走”模式有几个原因:第一,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高,容易吸引高水平的学术人员;第二,学校的待遇比较好,高水平的学术人员愿意前来;第三,学校已经形成了学术竞争的氛围,实施“非升即走”模式有一定的土壤和环境。这是国内“非升即走”模式的基本情况。
北大早期实施了“非升即走”的政策模式,要求老师在完成固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有研究计划,特别是要有研究成果。这样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由于争取国内的学术资源需要相应的社交能力,而国外回来的这一批学者,他们潜心做研究,不太擅长社交,可能不容易获得国内学术资源的支持。第二,他们从国外回来,与国外的学术联系逐渐中断或者减少以后,可能不利于学术水平的继续提高和成果的出现。这是国内在“非升即走”这个问题的一个内在原因。
“非升即走”这个模式在国内实施的话,有两个制约性因素。第一是“非升即走”这个模式在国内缺少一种人才从高校走出去的通道。在国外的高校里,教师工作了几年以后,有些有影响力的教授反而主动换学校,或者是主动到一些研究机构和政府、企业去,因此“非升即走”这个模式是一种常规性模式。但是我们国家目前对有学术成果的人员给予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对学术成果少,特别是没有学术成果的人,支持少,甚至有些单位还拒绝引入这样的人员,这样就使“非升即走”这个模式很难形成国内的产业流动。第二个因素是国内编制的痕迹比国外要多,这使国内推行“非升即走”这个模式从编制上讲就很难解决。在国内的学术氛围,特别是由于編制和名校流动性的原因,很难进行不同单位的流动。而且国内的高校往往是根据学术身份来配备相应的住房和待遇,甚至包括孩子上学这些都跟学术身份有关系。一旦学术人员的学术身份没有了,相应的待遇都会立即取消。这样将个人的资源和利益跟学术身份紧密挂钩之后,就使那些“非升即走”的人,离开了原有的学术身份和学术单位以后,产生非常大的生活障碍。这是造成很多“非升即走”的人走极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原因。
以上是我们对“非升即走”这种模式在中国的人文环境、社会配套资源以及实行现状的分析。
四、在国内实行“非升即走”政策的几个建议
第一,“非升即走”这个政策总的来说有它的好处。比如说它能够吸引优秀人才,能激励人才加强学术研究,同时能促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这是它积极的方面。“非升即走”模式在著名的高校,在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的学校应该是比较好,而且它有利于进行人才的流动,所以不能因为出了事就否定了“非升即走”这个政策的合理性。
第二,“非升即走”这个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对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成果进行评估,对其可能取得的成绩以及需要的帮助要进行统盘考虑。一旦出现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应该协助他们做以后的职业选择,使他们能够有良好的生活过渡,同时也对他们进行学术性的帮助,使他们从国外回来之后能够顺利过渡到国内的学术体系和学术资源的转换,这一点对学者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问题都出在这个环节上。从国外回来的学者他们有的是学术资源不够,有的是社交能力不足,有的是研究课题和国内实用性挂钩挂的不紧,这样势必影响他们出成果,影响他们满足考核要求,这也是在“非升即走”这个政策实施时要特别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三,“非升即走”这个政策,在国外不需要舆论环境,但在国内需要建立“非升即走”的舆论环境。要对那些研究成果不好的人员,通过组织给予协调安排,避免他们生活困顿;有关单位要进行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设计,使他们能够有良好的职业通道,这样才能使这个政策能够推行下去。
第四,建议对这一部分“非升即走”的人员设立一个国家基金,使他们一旦“非升即走”没有很好的工作选择的时候,给他们一部分必要的生活安置,使他们家人的生活不至于陷入困顿的状态,顺利度过重新工作的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
五、总结
以上是关于“非升即走的几个建议。总的来说“非升即走”政策是针对顶尖的学术人员采取的阶段性的使用政策,也是鼓励多出成果,留下好人才的政策。这种政策它有一定的竞争性,也有一定的挑战性。
我们相信随着未来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后,“非升即走”的政策将会以更加完善的方式在著名的高校推行,起到一个培养人才、多出成果、留住好人才的作用,使那些具有不同技能的人才慢慢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赛道,这才是“非升即走”政策实施的价值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江涛,王亮.包容型领导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差错管理氛围与即兴行为的中介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8(02):128-135.
[2]仝泽民,杨柳.国内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情况与优化路径[J].高等教育评论,2020,8(02):135-143.
[3]王名扬,秦惠民,王苏阳.美国大学现行教师评聘制度的特点、成因与影响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72-77.
(作者简介:李江涛,职称:副研究员,学历:博士,研究方向:系统管理,商业模式,理论经济学)
关键词:中国学术,高校用人政策,非升即走
一、 引言
我们看到现在国内著名的学校在推行国外著名高校已经使用比较成熟的一种“非升即走”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模式。“非升即走”的模式就是给引进人才一个使用期限,在使用期限内如果达到了考核目标,就可以得到职位的上升。如果没有达到考核目标,就须离开教学岗位,重新选择职业,这是国外已经成熟的模式。
这种模式正在逐步被中国的著名高校采用,但是我们发现“非升即走”的模式在中国高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清华大学实施的相对比较好,像北京大学前几年在实施过程中,有的老师产生了激烈的反应。因此对“非升即走”这个模式在中国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在中国高校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配套措施,社会的舆论导向,社会的价值观,以及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过渡性措施进行研究总结,这可能是“非升即走”在中国落地,并达到效果必须要做的事情。
二、“非升即走”模式在国外应用的情况和问题
“非升即走”模式在国外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一些有周期性的研究,甚至有的研究成果需要很长时间的这部分人员实施“非升即走”模式,容易埋没人才。第二,实行“非升即走”模式,需要研究人员有相应的资源做保障,学校给予相应的支持。第三,国外对“非升即走”这一部分教师,一般会有一些社会上给予的通道,有相应的研究机构或公司给他们相应的机会。而且国外在“非升即走”的问题上,一般采取保密的方式,不会对下一步的职业选择产生大的影响。同时国外的文化也比较能够接受这种“非升即走”的模式。
三、 国内“非升即走”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采取“非升即走”模式的主要单位是国内最顶尖的高校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几所名校。这几所学校实施“非升即走”模式有几个原因:第一,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高,容易吸引高水平的学术人员;第二,学校的待遇比较好,高水平的学术人员愿意前来;第三,学校已经形成了学术竞争的氛围,实施“非升即走”模式有一定的土壤和环境。这是国内“非升即走”模式的基本情况。
北大早期实施了“非升即走”的政策模式,要求老师在完成固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有研究计划,特别是要有研究成果。这样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由于争取国内的学术资源需要相应的社交能力,而国外回来的这一批学者,他们潜心做研究,不太擅长社交,可能不容易获得国内学术资源的支持。第二,他们从国外回来,与国外的学术联系逐渐中断或者减少以后,可能不利于学术水平的继续提高和成果的出现。这是国内在“非升即走”这个问题的一个内在原因。
“非升即走”这个模式在国内实施的话,有两个制约性因素。第一是“非升即走”这个模式在国内缺少一种人才从高校走出去的通道。在国外的高校里,教师工作了几年以后,有些有影响力的教授反而主动换学校,或者是主动到一些研究机构和政府、企业去,因此“非升即走”这个模式是一种常规性模式。但是我们国家目前对有学术成果的人员给予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对学术成果少,特别是没有学术成果的人,支持少,甚至有些单位还拒绝引入这样的人员,这样就使“非升即走”这个模式很难形成国内的产业流动。第二个因素是国内编制的痕迹比国外要多,这使国内推行“非升即走”这个模式从编制上讲就很难解决。在国内的学术氛围,特别是由于編制和名校流动性的原因,很难进行不同单位的流动。而且国内的高校往往是根据学术身份来配备相应的住房和待遇,甚至包括孩子上学这些都跟学术身份有关系。一旦学术人员的学术身份没有了,相应的待遇都会立即取消。这样将个人的资源和利益跟学术身份紧密挂钩之后,就使那些“非升即走”的人,离开了原有的学术身份和学术单位以后,产生非常大的生活障碍。这是造成很多“非升即走”的人走极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原因。
以上是我们对“非升即走”这种模式在中国的人文环境、社会配套资源以及实行现状的分析。
四、在国内实行“非升即走”政策的几个建议
第一,“非升即走”这个政策总的来说有它的好处。比如说它能够吸引优秀人才,能激励人才加强学术研究,同时能促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这是它积极的方面。“非升即走”模式在著名的高校,在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的学校应该是比较好,而且它有利于进行人才的流动,所以不能因为出了事就否定了“非升即走”这个政策的合理性。
第二,“非升即走”这个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对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成果进行评估,对其可能取得的成绩以及需要的帮助要进行统盘考虑。一旦出现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应该协助他们做以后的职业选择,使他们能够有良好的生活过渡,同时也对他们进行学术性的帮助,使他们从国外回来之后能够顺利过渡到国内的学术体系和学术资源的转换,这一点对学者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问题都出在这个环节上。从国外回来的学者他们有的是学术资源不够,有的是社交能力不足,有的是研究课题和国内实用性挂钩挂的不紧,这样势必影响他们出成果,影响他们满足考核要求,这也是在“非升即走”这个政策实施时要特别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三,“非升即走”这个政策,在国外不需要舆论环境,但在国内需要建立“非升即走”的舆论环境。要对那些研究成果不好的人员,通过组织给予协调安排,避免他们生活困顿;有关单位要进行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设计,使他们能够有良好的职业通道,这样才能使这个政策能够推行下去。
第四,建议对这一部分“非升即走”的人员设立一个国家基金,使他们一旦“非升即走”没有很好的工作选择的时候,给他们一部分必要的生活安置,使他们家人的生活不至于陷入困顿的状态,顺利度过重新工作的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
五、总结
以上是关于“非升即走的几个建议。总的来说“非升即走”政策是针对顶尖的学术人员采取的阶段性的使用政策,也是鼓励多出成果,留下好人才的政策。这种政策它有一定的竞争性,也有一定的挑战性。
我们相信随着未来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后,“非升即走”的政策将会以更加完善的方式在著名的高校推行,起到一个培养人才、多出成果、留住好人才的作用,使那些具有不同技能的人才慢慢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赛道,这才是“非升即走”政策实施的价值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江涛,王亮.包容型领导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差错管理氛围与即兴行为的中介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8(02):128-135.
[2]仝泽民,杨柳.国内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情况与优化路径[J].高等教育评论,2020,8(02):135-143.
[3]王名扬,秦惠民,王苏阳.美国大学现行教师评聘制度的特点、成因与影响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72-77.
(作者简介:李江涛,职称:副研究员,学历:博士,研究方向:系统管理,商业模式,理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