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尝试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数学教学要成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重视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而课堂提问则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开启学生心智的阶梯与桥梁。若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提问技巧,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而且也能有效的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1、提问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问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杜绝只提问成绩较好的少数几位学生的不良现象。对成绩好的同学,可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和偏重于抽象思维方面的分析题,推理题,让他们回答。注意发现他们知识的缺陷和把握学习发展的趋势,对他们从严要求,从高掌握,使其稳扎根基,更快提高;较容易的基本概念或基础知识或简单运算,可让成绩较差、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回答,并对他们的进步给予热情的鼓励,有意识地去点燃他们求知上进的心灵火花,借此优化其心理品质,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进步;中等生更不可放松,抓住了他们就可使全班从整体上处于积极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果。总之,要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使他们的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中生好奇心盛,求知欲强。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上如果设计一些能体现教学重点有饶有趣味的问题,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去。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教学中应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做、多看、多想、多说,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能力,从被动接受变到主动接受。
  1、引导探索,温故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从“温故”出发,复习本课所用到的旧知识,以旧引新,以旧促新,既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如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先复习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人人动手、动脑,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发现”新知,这样温故而知新,水乳交融,引导与探索有机结合,课堂上兴致盎然。
  2、变式训练,培养能力。例(习)题的讲解,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对学生起着思维示范作用。在讲解例(习)题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探索解题思路,让学生动手、动脑,师生共同完成。尤其是以例(习)题作为基本题,对其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提高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信息媒介是语言,数学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和教学学科特点有机结合的产物。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反映其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总是与成功的教学语言分不开的。
  1、强调通俗性。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抽象的理论或概念要讲得具体现象,通俗移动,从而使问题在简单的意境中得以解决,这就需要通过有魅力的通俗的语言或具体形象的图表,使学生对研究对象产生摸得着,看得见之感,达到一目了然,充分理解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伸的”这一特性时可这样描述:“如果黑板代表一个平面,那么它就可以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伸展开去,穿过墙壁,穿山过海,把整个宇宙一分为二。……”接着又将代表直线的直尺,放在黑板上,询问学生:这条直线会“伸出”到平面之外吗?这样,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形象化的演示,揭示了同一个内容,更换了信息的载体,使学生一目了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讲究趣味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一种语言艺术的美妙享受中轻松和谐地掌握知识。
  如在讲解已知(x +1)2+|y-3|=0,求x、y的值时,如何使接受能力有限的初一学生理解“两个非负数之和等于零,则这两个数都为零”这一结论呢?我这样打了一个比方,有甲、乙两学生口袋都装得满满的,甲学生说:“我不会没钱。”乙学生又说:“我也不会没钱。”可是一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两人的口袋一合计,掏不出一分钱,原来口袋里装得是稻草,一文不值。学生听后轰堂大笑,接着顺势讲解:“我不会没有钱”与(x +1)2对应,另一个与|y-3|对应,两人的口袋一合计,掏不出一分钱对应于(x +1)2+|y-3|=0。经这样一比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油然而生,理解掌握效果十分明显。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应灵活选用优秀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能力的转移,突出“看、读、思、练”四个字,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以充分的动脑、动手时间,适时指导,使学生在训练中形成知识,理会知识,巩固知识,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概念、定理、例题、练习,从中不难发现纯知识性的成分占绝大部分,内容枯燥无味,呈现方式呆板单调。教师习惯于按照这样的线索去教,很难激发教师创新的欲望与学生求知的欲望,故传统的课堂教学最明显的特征是师讲生听,教师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主动发挥,学生象容器一样被动地接受知识。当前新课标提倡的是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下面就以上两个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标下教学内容的
期刊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左右半脑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建立愉悦的表象优化认知过程,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观点,培养创新能力。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是指历史教师根据历史的过去性、复杂性、社会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历史教学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编的《历史课程标准》已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且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鼓励伙伴型的师生关系。那么这种转变还要不要教师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新课程改革下课堂讲授中教师出现的种种困惑?新课程中承担教育重任的教师如何在课堂讲授教学中完成角色转变,实现讲授与创新的有效结合呢?    一、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讲授教学的价
期刊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它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其特色。在当今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生命力极强的科学。但由于受高考指挥棒和地理可报考专业较少等因素影响,中学地理教学始终处于尴尬地位。课时得不到保障,学生始终认为是副科,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力图找出对策。通过
期刊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
期刊
一、高中英语新教材与统编教材的差异    1、编写体系与原则不同。我国高中统编  教材是以结构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语法为主要脉络编写的。教材强调英语结构知识, 教学中强调机械操练和复用,外语教学基本上是按照“语法翻译法”来进行,其后借鉴前苏联的“自觉对比法”。多年来,这些被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将外语作为一门知识来传授的。   SEFC教材吸取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强调语言的功能,它是以话题为主
期刊
数学教育过程中,语言环节的薄弱,将牵制学生向前发展的进度。因此,初中阶段有必要加强数学的语言教学。对于语言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规范教学语言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首先要规范,要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要有条不紊。首先符号书写要规范。如:“∠”与“b则a+cb+c(用>、b的两边都加上c,不等号的方向不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评价是课改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新课程标准制定后,无论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还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地理教师,都认真地投入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这其中尤其注意对新课程标准下地理学习评价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的细心研究还是将学习评价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大家都在研究,用实际行动推进素质教
期刊
演示实验教学,是保证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要做200多个演示实验。如果每个物理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水平。演示实验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它主要是用无言的动作代替了语言,用操作演示来进行物理学教育。  怎样才能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水平呢?除了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重要的是每个物理教师应该明白演示实验教学必须做到哪几点。由于演示教学的特
期刊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评价问题。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主体教育观已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评价中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让评价走进课堂,把评价融入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工具?    一、自我评价综述    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