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语言学指出:儿童学话并不单单模仿或机械重复,而是不断地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把语言规则“内在化”,形成隐含的规则,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是人类大脑处理新语言材料的工作原理,对外语学习似乎也同样适用。目前许多英语教师都注重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英语氛围。然而在有限的英语课以外,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有多少,有多少学生有机会接触外国人并与之交谈,英语环境的缺乏使得英语教学的重担落在英语教师一人身上,既吃力又收效甚微。
出于这样的困扰,笔者进行了在小学中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的实践,让学生大面积,高频率地接触英语,生活和学习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拓宽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现在小学英语长短课结合,估计学生投入英语学习时间每周仅为120分钟。然而要使学生高频率地接触英语,一周120分钟的英语课堂远远不能达到目的。同时如果教师只能为学生创造英语课堂这么一个有限的语言环境,也无法提供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的机会,陈琳教授建议:“应当为孩子创造尽量丰富的外语环境,由老师利用这种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来教会儿童掌握外语技能简言之,就是要让儿童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外语。”
如何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开辟课外活动这片广阔的天地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实践:把英语系列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行事历,学校的支持使我们得以大刀阔斧地在校园中进行实践,具体活动包括:
1、英语节
英语节是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发挥特长个性的一次机会,它由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组成,并整合了其它学科内容。根据学校行事历安排,英语节活动使学生通过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进一步刺激了学生学英语的劲头,同时引起了家长和其他科老师的重视。
2、校园英语广播
由于校领导的支持,我们学校的课间音乐及放学音乐全部替换成儿童英语歌曲和歌谣,由电脑控制,每天播放。这些英语歌曲和歌谣大部分来自英语教材,少数选自其它材料。欢快的英语歌曲和歌谣遍布校园每一个角落,学生们置身于浓郁的英语氛围中。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甚至会唱,会说上几句。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这些歌曲,歌谣时,只要稍稍点拨一下,就事半功倍。
3、英语走廊
笔者与其它英语教师一道,合作布置了一条英语走廊,鼓励学生到英语走廊参观并互相用英语对话。英语走廊所有的资料让学生参与动手制作和搜集,并定期更新,学生非常乐意参与,推荐了许多有用的材料。看到他们搜集的资料在学校英语走廊上展示,又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和荣誉感,英语走廊成了英语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拓展了英语阵地。
4、英语开架阅览室
征求校长同意后,学校订阅了适合小学生看的英语画报,杂志,学生可去阅览室取阅。鲜艳的插图,有趣的语言吸引了学生,他们个个都争着要看,有的还自己掏钱订阅。英语开架阅览室使学生通过看的形式大量接触英语,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发动其它学科老师和家长为学生创造英语环境
1、利用零星时间
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的1—2分钟,笔者请课代表领唱英语歌曲,说英语歌谣或做TPR活动。以一天五节课,每节课1分钟计算,一周下来也多了二十五分钟的英语活动时间,而且这是高频率的接触英语,学生想忘也忘不了。
2、发动其它学科老师上课指令用英语
笔者为其它学科老师培训了一年的英语,在每个星期学校例会后,为他们上40分钟到60分钟的英语课,尤其注重培训课堂用语及问候用语。同时要求他们上课指令用英语下达,平时与学生见面也尽量用英语打招呼。
陈琳教授指出,“最基本,最方便,最日常的语言环境,就是让学生多听到英语——课上说,课下说,到处说。”如果全校的老师都能跟学生说英语,那是多好的语言环境呀!
3、发动家长在家与学生用英语对话
笔者经常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里人用英语对话,或唱英语歌和念英语歌谣给他们听。如果家里没有人会英语,那就让学生选择一人做他的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都教给他,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教给别人,不仅又巩固了一次,而且加深了印象。
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实践将近1年,取得了如下成绩:
(1)学校的整体英语学习氛围大为改善。学生养成了随时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已经形成。
(2)促进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进行全方位构建英语大课堂的实践后,学生的英语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尤其是听说能力。学生学得轻松,掌握良好。
(3)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根据抽样调查,91%的学生把英语列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之一。
通过将近一年的实践,笔者得出如下体会:
1、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通过课内课外英语材料的大量输入,经过学生主观能动地吸收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学得语言。
2、由于课时的局限,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个性自主选择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3、英语教学不应只是英语教师独挑重担,要想办法引起家长和其它科老师的重视,他们的重视会更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出于这样的困扰,笔者进行了在小学中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的实践,让学生大面积,高频率地接触英语,生活和学习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拓宽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现在小学英语长短课结合,估计学生投入英语学习时间每周仅为120分钟。然而要使学生高频率地接触英语,一周120分钟的英语课堂远远不能达到目的。同时如果教师只能为学生创造英语课堂这么一个有限的语言环境,也无法提供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的机会,陈琳教授建议:“应当为孩子创造尽量丰富的外语环境,由老师利用这种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来教会儿童掌握外语技能简言之,就是要让儿童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外语。”
如何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开辟课外活动这片广阔的天地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实践:把英语系列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行事历,学校的支持使我们得以大刀阔斧地在校园中进行实践,具体活动包括:
1、英语节
英语节是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发挥特长个性的一次机会,它由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组成,并整合了其它学科内容。根据学校行事历安排,英语节活动使学生通过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进一步刺激了学生学英语的劲头,同时引起了家长和其他科老师的重视。
2、校园英语广播
由于校领导的支持,我们学校的课间音乐及放学音乐全部替换成儿童英语歌曲和歌谣,由电脑控制,每天播放。这些英语歌曲和歌谣大部分来自英语教材,少数选自其它材料。欢快的英语歌曲和歌谣遍布校园每一个角落,学生们置身于浓郁的英语氛围中。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甚至会唱,会说上几句。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这些歌曲,歌谣时,只要稍稍点拨一下,就事半功倍。
3、英语走廊
笔者与其它英语教师一道,合作布置了一条英语走廊,鼓励学生到英语走廊参观并互相用英语对话。英语走廊所有的资料让学生参与动手制作和搜集,并定期更新,学生非常乐意参与,推荐了许多有用的材料。看到他们搜集的资料在学校英语走廊上展示,又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和荣誉感,英语走廊成了英语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拓展了英语阵地。
4、英语开架阅览室
征求校长同意后,学校订阅了适合小学生看的英语画报,杂志,学生可去阅览室取阅。鲜艳的插图,有趣的语言吸引了学生,他们个个都争着要看,有的还自己掏钱订阅。英语开架阅览室使学生通过看的形式大量接触英语,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发动其它学科老师和家长为学生创造英语环境
1、利用零星时间
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的1—2分钟,笔者请课代表领唱英语歌曲,说英语歌谣或做TPR活动。以一天五节课,每节课1分钟计算,一周下来也多了二十五分钟的英语活动时间,而且这是高频率的接触英语,学生想忘也忘不了。
2、发动其它学科老师上课指令用英语
笔者为其它学科老师培训了一年的英语,在每个星期学校例会后,为他们上40分钟到60分钟的英语课,尤其注重培训课堂用语及问候用语。同时要求他们上课指令用英语下达,平时与学生见面也尽量用英语打招呼。
陈琳教授指出,“最基本,最方便,最日常的语言环境,就是让学生多听到英语——课上说,课下说,到处说。”如果全校的老师都能跟学生说英语,那是多好的语言环境呀!
3、发动家长在家与学生用英语对话
笔者经常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里人用英语对话,或唱英语歌和念英语歌谣给他们听。如果家里没有人会英语,那就让学生选择一人做他的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都教给他,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教给别人,不仅又巩固了一次,而且加深了印象。
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实践将近1年,取得了如下成绩:
(1)学校的整体英语学习氛围大为改善。学生养成了随时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已经形成。
(2)促进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进行全方位构建英语大课堂的实践后,学生的英语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尤其是听说能力。学生学得轻松,掌握良好。
(3)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根据抽样调查,91%的学生把英语列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之一。
通过将近一年的实践,笔者得出如下体会:
1、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通过课内课外英语材料的大量输入,经过学生主观能动地吸收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学得语言。
2、由于课时的局限,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个性自主选择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3、英语教学不应只是英语教师独挑重担,要想办法引起家长和其它科老师的重视,他们的重视会更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