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能力 有效途径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在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指导学生朗诵吟诵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这就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这里所说的读,不是放任自读,教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读的水平,做到读必有所得。采用的有效途径是:首先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内涵。诵读对语感养成有感染与渗透作用。经过朗读,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加深了理解,对作者准确的用词也有了深刻理解,从而训练了学生语感。其次要指点朗读技巧,揣摩感情。朗读不仅有理解和感情的问题,还有技巧运用的问题,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其三教师要适时范读,领悟文章旨趣。在生动的范读中培养语感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语感效果。
二、引导学生揣摩比较
训练语感,必须让学生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懂得赏析。有的要从字面上去推敲,有的要从涵蕴方面去揣摩。叶圣陶说:“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文法辞法,最紧要的还是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
教学中有的教师从课文中抽出一句,讲这句在文章中如何重要,作者写得如何精妙,或从句中找出一个词,分析作者用词如何恰当,学生往往是听听而已,过后不会自己体会并应用。若将句中的两个词交换位置,或用别的词代替这个词,或增删课文原句,然后将改变后的句子与课文原句进行比较,无须讲解,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匠心。通常采用的有效途径有:一是换位比较,了解句义变化。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即使在同一个句子中,交换词的位置、调整词序,语句的含义也与原来截然不同。将其在句中交换位置,让学生体会词义的变化,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遣词造句时不仅要推敲字词,挑选词语,而且要选择词语在句中的最佳位置。二是换词比较,体会用词准确。将句中的关键词换成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可发现它们表达的意思的微妙差异,体会出祖国语言的丰富及作者用词的准确。三是增删比较,发现规律。在文章的重点部分或基础知识的地方,增添词语,两相对比,可加深理解。将课文句子中的修饰语删去,然后与原句比较,可感受修饰语的作用,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指导学生体验品味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1. 体味语境。语言离开了语言环境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仅是文字符号而已,要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恰当词语,要先把握语境含义及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2. 品味语言,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使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为此,我注意抓住这类文章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去理解、赏析、朗读、背诵,凭借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培养语感。首先推敲关键词语的精当。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不但能准确地表达意义,还能传递审美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段落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品评词语的妙用。其次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因而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领略其中的美,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句子,并能正确地运用有关句式。再次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文章的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以便更准确更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通过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
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意识,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义教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 《语法教学必须与培养语感相结合》,《语文学习》,1993.4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能力 有效途径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在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指导学生朗诵吟诵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这就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这里所说的读,不是放任自读,教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读的水平,做到读必有所得。采用的有效途径是:首先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内涵。诵读对语感养成有感染与渗透作用。经过朗读,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加深了理解,对作者准确的用词也有了深刻理解,从而训练了学生语感。其次要指点朗读技巧,揣摩感情。朗读不仅有理解和感情的问题,还有技巧运用的问题,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其三教师要适时范读,领悟文章旨趣。在生动的范读中培养语感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语感效果。
二、引导学生揣摩比较
训练语感,必须让学生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懂得赏析。有的要从字面上去推敲,有的要从涵蕴方面去揣摩。叶圣陶说:“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文法辞法,最紧要的还是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
教学中有的教师从课文中抽出一句,讲这句在文章中如何重要,作者写得如何精妙,或从句中找出一个词,分析作者用词如何恰当,学生往往是听听而已,过后不会自己体会并应用。若将句中的两个词交换位置,或用别的词代替这个词,或增删课文原句,然后将改变后的句子与课文原句进行比较,无须讲解,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匠心。通常采用的有效途径有:一是换位比较,了解句义变化。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即使在同一个句子中,交换词的位置、调整词序,语句的含义也与原来截然不同。将其在句中交换位置,让学生体会词义的变化,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遣词造句时不仅要推敲字词,挑选词语,而且要选择词语在句中的最佳位置。二是换词比较,体会用词准确。将句中的关键词换成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可发现它们表达的意思的微妙差异,体会出祖国语言的丰富及作者用词的准确。三是增删比较,发现规律。在文章的重点部分或基础知识的地方,增添词语,两相对比,可加深理解。将课文句子中的修饰语删去,然后与原句比较,可感受修饰语的作用,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指导学生体验品味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1. 体味语境。语言离开了语言环境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仅是文字符号而已,要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恰当词语,要先把握语境含义及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2. 品味语言,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使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为此,我注意抓住这类文章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去理解、赏析、朗读、背诵,凭借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培养语感。首先推敲关键词语的精当。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不但能准确地表达意义,还能传递审美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段落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品评词语的妙用。其次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因而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领略其中的美,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句子,并能正确地运用有关句式。再次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文章的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以便更准确更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通过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
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意识,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义教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 《语法教学必须与培养语感相结合》,《语文学习》,1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