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靠人才,而人才培养靠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对于农村人才资源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人才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职业教育应当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和输送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管德明(1953- ),江苏南通人,南通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江苏 南通 22600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5-0011-02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和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新农村的战略和具体要求,指明了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既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新农村由谁来建,谁是建设主体?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不仅是为了人,而且必须依靠人。因此,作为新世纪我党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的伟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依托人才资源作为主体和支撑,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有效、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人才培养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因素是人,人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村的发展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技术型人才。农村中的农民、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的人员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数量、素质、能力、层次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得失。然而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人才资源缺乏,特别是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科技进步难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农村经济总体上仍处于高消耗、拼资源的粗放型阶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农村难以培养出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存在着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广大农民。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素质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仍然较低。据统计,在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统计显示,我国2亿多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另据研究预测,到2010年,我国农民平均文化程度也只能达到8年(初中水平)。要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真正让农民富裕起来,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让农民掌握致富的本领。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也提出,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借鉴发达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培育新型农民均被作为核心内容加以重视。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不仅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且有利于将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广大农村干部是农村各级组织的中坚力量,作为各自区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领路人,他们的思想认识、领导水平、文化层次、知识素养至关重要。但就我国目前农村干部的现状来看,结构不甚合理,素质良莠不齐。建设新农村的口号虽然提出来了,但一些农村干部对其重要性、内涵、目标和基本要求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没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农村的“新”究为何意,把新农村简单看成新村庄、新房子。在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流于表面,存在着“急、偏、冒、同”的问题,出现了“一窝蜂”“运动式”、争夺政绩的不良现象。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廉洁高效的农村干部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干部支撑和组织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农村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农村培养、稳定、积聚人才的能力不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相对较差,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农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人才流失导致的结构性问题更趋严重,不能适应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因此,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至为关键,只有重视人力资本投入,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本战略,才能真正转变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
  
  二、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靠人才,而人才培养靠教育。2003年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把发展农村教育放在整个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并决定把新增加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周济部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谈到,教育战线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可见,教育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还是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孵化器,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下的次级系统,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知识技能的教育。它直接面向市场,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功能,与经济建设的关联性最为直接和密切,是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渠道。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正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大量有知识、有能力、能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农民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更要接受合理的职业教育。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100亿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决定了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中比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更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和合理性的优势。新农村建设只有依托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投入有限等原因,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2005年中为止,在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培训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教育培训的竟高达76.4%,每年农村有1200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存在着办学规模持续缩小、办学条件进一步下降、办学模式单一、管理体制不顺等突出问题,而这与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是极不相称的。因此,为打破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瓶颈”,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资源的需求,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的途径
  
  1.架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每个县都应当重点办好一所职教中心,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县域社区性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地。每一个乡镇至少要办好一所成人教育学校,将职业教育和培训延伸到田间地头,让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学到新本领、新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实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统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中小学校各种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农民群众参加科学文化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培训。城市支持农村,引进外部优质资源和社会资本,丰富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渠道和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办学愈是接近农村就愈能适应当地农村的需要,愈能有效地为当地农村服务。江苏省的沙洲职业工学院和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两所学院扎根本县,面向农村,服务“三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适销对路的新农村建设人才。据统计,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共投入12.5亿元专款,支持了634所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投入8800万元专款,支持了55个县级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各地财政也将投入两百多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农村职业学校建设,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在中央财政职业教育经费安排上,坚持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和“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支持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
  2.架通职业院校学生通向农村之路。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学生通向农村,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国家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中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提出争取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将“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因此,职业院校特别是涉农职业院校要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理念,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通过定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输送大量毕业生。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设置专业,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办学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都要紧扣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职业院校要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三下乡”等项目为载体,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去工作或提供服务,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基层组织任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自2004年启动以来,为农村地区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1997年开始实施,十年来成为青年学生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三农”服务的有效办法和重要举措。“大学生村官计划”近些年来陆续在各地推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7 个省市实施该计划,已有三万多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预计2010年将突破65万人。
  3.架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一个国家的经济在由贫穷到富裕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经历由落后的农业经济部门向先进的工业生产部门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开发水平,合理、有序地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不仅是开发人力资源、化解城乡矛盾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8.31亿亩,人口达到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耕地占总面积的2/3以上。农村的现有劳动力大约为4.85亿人,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亿人以上。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采取分层培养模式,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有效形式,将对年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中年农民工的短期职业培训相结合,才能将大规模剩余农村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2004年,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按照“招标确定培训基地、财政资金直补农民、培训保证农民就业”的工作机制,以当前用工量大的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为重点,开展订单培训,至2006年底,共计培训农村劳动力830万人,转移就业72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6.7%。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Z].2005-12-31.
  [2]叶春生.高等专业人才通向农村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叶春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4]任淑华.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J].学术论坛,2007(1).
其他文献
[本刊讯]中共中央党校最近在给中央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实施国际组织资源战略,当务之急是把亚包中心建设好.建设世界性产业中心,在我国尚属首次,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具有
建设研究型中医药大学是我校办学定位问题,更是我校教育发展的策略问题.在此从办学理念、特色化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等视角阐述了如何建设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策略。
由世博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和上海格雷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2006中国上海打印机及耗材展”将于7月19日至7月22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第十四届上
前几天读到一篇网上流传的姜汝祥博士谈“小公司效应”的文章,他拿沟壑纵横的贵州山区农业环境与美国大农庄环境作对比,得出结论是,在贵州这类山区不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机械化不
东北师大人文学院,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年9月,学院先后荣获吉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长春市先进党委”、长春市高教系统“精神
建立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促进个性发展.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军事、突出师承、突出实践,兼顾中医学术特点和西医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