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者(创作谈)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很忙,我就在家附近的幼儿园里上学,也没有人接送,每天晃晃悠悠走上半个小时的路程上下学。那个时候,马路上还没有那么多的车。有一次,我得了一张奖状,急着拿回家向父母炫耀,不料半途中摔了一跤,跌进了泥坑里。奖状摔烂了,上面沾满了黑黑的污泥,我一路哭着回了家。这是一张绘画比赛的奖状,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正式的荣誉。那个时候我最拿手的事是画画,是我作为一个孩子最初的表达方式。
   我高中里念的是理科实验班,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班上总共就四个女生。青春期的我开始不喜欢说话,因为那样才是酷的。也曾尝试着在一本带锁的日记本里记下一些零碎的只言片语,但那本日记本后来被隔壁班的男生偷看了,我一怒之下就把它撕了个稀巴烂。
   我生长在一个算不上文化气息浓厚的环境里,我爸妈都不看书,《故事会》是我接触最早的除了课本以外的读物。除此之外,我还看《西游记》、《红楼梦》、《朝花夕拾》、《昆虫记》、《安娜·卡列尼娜》,诸如此类。它们都来自于《中小学生必读课外书目》、《你人生中一百本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有些我觉得好看的,反复看了好几遍,因为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有哪些书可以去看。毕业以后,结婚生子,朝九晚五,生活就这么不急不缓地向前流动着。但是,就在那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子里,我常常感到某些东西在身体里积累、积累,然后开始满溢出来。
   这是些什么东西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每当我尝试将它们表达出来的时候,它们忽然就离我远去了,变得面目模糊。有时候费了好大的劲向别人描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想法,他们的反应却让我更感孤独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尝试写作。一口气写完以后,身体就会空了,特别地轻松。但是这种感觉持续不了多久,我又觉得空落落的。于是我又开始看书,寻找什么东西去填满它,周而复始,这便是我写作的初动力。
   我喜欢读小说,也喜欢写小说,因为小说可以虚构。虚构对我的诱惑力是极大的,它给我提供了一种与现实世界交叠、映照甚至反转的可能性。通过虚构,我的表达原本受限于现实的那部分被解禁了,我通过加上一些原本并不存在或并没有发生的事物,让事情展露出其更接近它的本质和真相的那一面。这种比真实更真实的表达方式令我着迷。
   《黄色自卸车》和《纵火》是我刚开始练习写小说的两个作品,算上之前写的另一个,我写的可称之为小说的作品也就三个。它们都没有什么曲折的故事,里面的人物也是生活中会见到会谈到的那种人,这与我相对单调匮乏的生活经历有关系。但即便是如此匮乏的生活经历,当我有时得以窥见生活本身所隐藏的奥秘时,那里面的广阔和深邃也足以令我惊叹不已。
   《黄色自卸车》试图描摹的是一个中年女人并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但誰的生活不是这样呢?也就这么过了,生活自有一种属于它的生态平衡。但是那辆黄色自卸车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主人公苏乘开始回过头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与丈夫、与儿子的关系。接近小说结尾的时候,女主人公再次与自己曾经有过暧昧的男同事见面以后,这种审视达到了巅峰,她突然领悟了一些东西,那些自己曾经苦苦求索却一直视而不见的东西。人常常是会出现那种境况,某些时刻,突然意识到自己先前几十年的生命白活了。
   苏乘突然第一次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年里,在她似乎每天陪伴着儿子、喂他吃饭、看他张开小嘴、送他上学、陪他过生日的日子里——常常那样心不在焉地,怀揣着自己的心思,那些可笑的心思。从没有,哪怕一天,把自己全身心地奉献给他过。
   审视需要勇气,但是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度过的。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苏格拉底说的。
   《纵火》的故事就更加单纯了。一个从小父母离异、身上带着烟头烫伤痕迹的女人,和一个妻子有精神疾病但被自己的道德枷锁禁锢的男人,相约去放了一场火。
   当火苗在芦苇丛里跳跃、闪烁的时候,一种兴奋、期待的情绪立马从我们心里升腾起来,看着那肆意向上的火光和被染红的天空,甚至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一种与它热烈地拥抱在一起的渴望。然而,当你靠近那片火,靠近,再靠近一点,扑面而来的热浪近乎即刻间要灼伤你的脸,你退却了。但是火仍旧不管不顾地向更远更高处燃烧着。你终于感到一种不受控制的焦灼与不安,你害怕了。我们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这样一场大火中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次与欲望、与现实的搏斗。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肉体接触,但这是种更赤裸更彻底的结合。这种与欲望与现实的搏斗,让他们对于自身和那荒诞又不可抗拒的命运有了一点新的领悟。虽然这种领悟,并不会像我们读故事时常常期待的那样,从此改变人的命运。那只是一种领悟,火熄灭以后的灰烬和一缕白烟。就像黄色自卸车里的领悟一样,这世上的大彻大悟总是可遇而不可求,谁还不是今天想开了,明天又突然想不开了。但至少,在那一刻,他们内心的那种震颤是如此地真实而又强烈,这就已经足够了。
   命运总是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但是在短暂的相拥后,每个人又得各自去面对命运带给自己的无法排解也无法共享的孤独。命运就像天意般难测,上一秒还倾盆大雨,下一秒就可能晚霞漫天。在漫天的晚霞中,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某种告慰。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从不缺少认真生活的勇气,哪怕仅仅是因为一只小猫咪。我们就是这么执拗地认真对抗着某种荒谬,在其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生命的本质大抵是渴望被认可的,而被认可的第一步便是表达,无论以何种形式。从这个角度讲,每个人都是一个表达者,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写作者。写作的时候,作者完成了表达;读的时候,更是一种双向的表达。很多人知道我开始写作后,都跟我说过不要放弃,要坚持。我想,对于我而言,如果生命内在的表达需求没有消失,我便不会停止写作。
其他文献
阿微木依萝,女,彝族。1982年生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初中肄业,自由撰稿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文字见《钟山》《作家》《散文》等刊。已出版小说集《我的父亲王不死》《书中人》等五部,散文集两部。曾获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中短篇小说奖、《民族文学》2016年度奖、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奖项。  新锐特邀点评专家:  陈晓明 程永新 程德培 洪治纲 贺绍俊 孟繁华 南 帆
期刊
周洁茹,我们彼此不认识,更从没有见过面,但是建立联系后的第一句,她的问候就是:“我们可以打一架。”   我从没有招惹她,真的。从来没有。她是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黄孝阳的朋友圈里,看到过一张照片,几个人同时在新疆的草原上跳起来摆造型,而我跳得好像太高了,又貌似有一点武术的架势(其实就是电影《少林寺》里面李连杰飞身踹计春华的花拳绣腿版,学名是腾空鸳鸯腿)。我觉得她适合做侦探,符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素
期刊
有那么一些时候,心里很空荡,就会从心底浮上来一些声音。我记忆中的出生地,是在原始森林的旁边,巴掌大的山地高坡上,有我父母建造的茅草房。村子里住着的都是我的亲人。   原始森林将这片小地方包裹起来,每天早晨,我像个野生动物,推开门就跑到随便哪一条山沟里,随便骑在一棵树上,晃晃荡荡就把一天时间打发完了。我没有父母管束,在这个小村子里,我那些堂兄弟、堂姐妹都没有父母管束,父母永远在坡地上干活,永远被烈
期刊
一   王丹苹从医院回到了家。离开二十二天,到处落上了灰,但静还是一样的,她重新回到安静中。   那种从不静到静明显是很好的感觉很快就过去了,王丹苹把手机揣进兜里,悄悄往外走,尽量不在地板留下一点声音。到了门关,停了下来,终于和保姆交代一句,不过是“饭前出去走走胃口好”显得自己很讲科学的话。这回她彻底走了,一直走到在前楼拐弯从她家窗户再也不能看见她的地方。她放心了。她不愿意让保姆听她打电话。在
期刊
那个女人曾经生活在树上,但和卡尔维诺小说中的男爵柯希莫截然不同,不具浪漫和传奇色彩。她带着年幼的儿女们住在树上,原因很简单,是怕被野兽伤害。既然住在树上,就得有一定的居住条件,在我的认知里,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没有先进的工具,让一个普通农妇带着六个孩子生活在树上,不比住在火星容易。而阿微木依萝并没有在小说中交待她住在树上的情况——是有特殊技能,像鸟儿般栖在树上,还是建造了一所像吊脚楼样的房子?由此
期刊
1  大眼鸡从什么时候开始离不开门鳝的,谁都记不起了,连大眼鸡和门鳝也记不得了。大眼鸡和门鳝一看就是天生一对,像大海与船,一个负责晃荡,一个负责摇荡。大眼鸡皮实,门鳝的牙齿专门为大眼鸡生的,鳝牙从嘴里往手臂上长,十个手指头尖成鳝牙,扎在大眼鸡身上,大眼鸡结结实实地又叫又跳,啪啪得浑身都像大眼鸡一样通红。要说这事儿,都是女人叫的,但门鳝能叫大眼鸡叫,这就不是一般的门鳝了,这就是负有使命的门鳝。  但
期刊
1   多年前我就知道陈谛了,如今去回忆,在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知道已经记不清,但不妨碍我在心里进行一番合理的揣测——大概是在2016年底,这是在网络上能查到的她的一些小说最初发表的时间。我应该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她的小说的,她的小说贴在“西局书局”的公号上,通过一系列我们共同的朋友,狗子、高星、张弛等人的分享和夸赞,我有幸读到。如今,过去这么多年,陈谛的小说偶尔在文学期刊发表。因我没有订阅期刊的习
期刊
李铁又醒了,他凝神静听着隔壁房间里那些熟悉的响动,在他耳旁窸窸窣窣。房间里没有一点光亮,他看着另一头窗户上沿那块仅存的四边形墙泥,每次醒来时,他都会望向那里,它与墙体越剥离一分就越固执地不肯掉落。摆钟挂在光秃秃的墙上,黑暗中辨不出时针的位置。它从他记事起就在那里,如今已无法报时。失眠拉长了黑夜,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聆听夜间那些充满威胁的声音。   木床只占据了房间很小的一部分,他将能够发出声音的电器
期刊
杨炼的家在北京天坛公园附近,一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俄苏式四层楼的老房。   国内的诗歌活动越来越多。一直旅居国外的杨炼现在经常回国。采访的时候,杨炼的妻子、小说家友友就在旁边安静地倾听。   杨炼,1955年出生于瑞士,成长于北京。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写诗。   1983年,以长诗《诺日朗》轰动国内诗坛。其后,作品被介绍到海外,并受邀到欧洲各国朗诵。   1988年,杨炼应澳大利亚文学艺术委
期刊
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专业教师与研究生   讨论记录:王海月  一、“罪案小说”形制与创作主题探究   吕彦霖:我们这次讨论房伟的新作《血色莫扎特》。房伟老师是苏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著名王小波研究专家,曾经出版过《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王小波传》。之前在天津的一次见面中,房伟老师讲到自己在写抗战故事的时候,深切地感觉到现实中的故事,比作家虚构的要精彩得多。总体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