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赏识教育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大舞台,尊重是赏识教育的基础,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赏识教育的要旨,谈心是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过犹不及是赏识教育应把握的标准。
关键词:赏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c)-0182-01
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是语言,而每个智力健全的孩子都会说一口地道的方言,是由于孩子牙牙学语时父母宽容和赞赏的态度不经意地激发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1 尊重是赏识教育的基础
赏识学生就是尊重所有的学生,只有懂得尊重所有的学生,才能合格地参与文明薪传的教育教学活动。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呢?
(1)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昕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2)赏识在于视角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规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亦或其外表包裹着的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则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
(3)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非议,要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成人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观照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对于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赏识学生,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如果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学生的言行,立即下结论,难免会有误解的地方,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初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2 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赏识教育的要旨
赏识教育要求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的短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个性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绝不能因学生成绩差而称之为“差生”,更不能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若不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成绩差或某些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就一无是处,有的学生可能在书法上有造诣、有的在体育上有专长、有的对音乐有灵性、有的在班上劳动时表现突出,所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对于学习、行为或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缺少尊重、爱护和赏识,就不会有启发和诱导;而没有启发和诱导,就无法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一句短短的表扬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淡淡的安慰、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让学生获取莫大的力量,恢复自信,以极大的勇气去面对遇到的困难,积极健康地发展。这也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有了赏识教育,便有了一切。”
3 谈心是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
人都好面子,学生也如此,犯了错误绝对不愿老师当众批评,老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隐私”,哪怕他所犯的错误已是众所周知,也当做“隐私”来对待。有的问题确属学生“隐私”,老师更不能“公之于众”了。这时,谈心就成了最好的教育方法。采用赏识教育与学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
新接手的班级里,有一位令老师头疼的学生—— 小郭。一天,走在去教学楼的路上,小郭和另外两名学生从身后走了上来。他们向我问好后,我对郭涛说:“小郭,我看你在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很积极的,怎么会成绩上不去呢?”小郭的回答令我非常吃惊,他说:“老师你别表扬我,你表扬了我,我会翘尾巴的。”我问:“是谁这样说你的?”“从小爸爸就这样说我的,所以我一表扬就骄傲。”我又向他质疑:“我记得你经常光临我们的办公室,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没见你有什么好转,不就是今天挨了批评,明天又重犯了吗?”小郭就没有话了。旁边的两位学生说:“老师,小郭真的很聪明的,课堂上,他没有好好听讲,题目照样解得出。”后来,他们走向教室去了,我也进了办公室。
这就是小郭,短短15天的时间被老师“请进”办公室不下5次。一次我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他竟然问我:“老师,你为我们上课为什么总是笑眯眯的?”我说:“你喜欢一个样子很凶的老师呢,还是一个和蔼的老师?”他不说话了。新学期开学后,小郭也经常光顾政教处,班主任老师也在我面前说他经常违反纪律。我说:“你去找一找他有没有好的地方,表扬他一下行不行?”有一天我到班级听语文课,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就算小郭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位自认表扬不起的学生,从小听到的都是批评的声音,听到表扬反倒不习惯了。由于从小爸爸认为孩子只有批评而经不起表扬,就连孩子自己也认为是不能表扬的。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想,如果小郭的爸爸从小就用赏识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小郭就不会对自己是那样没有自信和勇气。我们不仅要学会自己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还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赏识自己,这样,孩子就有了自尊、自强、奋发向上的勇气。
4 过犹不及是赏识教育应把握的标准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在课堂内屡屡出现,但也有一些“奖过其实”,赞美泛滥的现象,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知道,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赞美要讲原则,要有方法。事实上,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特别是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难免会犯错,一味地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不过,批评和惩罚应该是明确针对学生的过失。每个学生都有值得赏识的地方,同时也有需要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
5 结语
总之,赏识教育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大舞台我们只要辨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走向成功!
关键词:赏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c)-0182-01
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是语言,而每个智力健全的孩子都会说一口地道的方言,是由于孩子牙牙学语时父母宽容和赞赏的态度不经意地激发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1 尊重是赏识教育的基础
赏识学生就是尊重所有的学生,只有懂得尊重所有的学生,才能合格地参与文明薪传的教育教学活动。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呢?
(1)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昕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2)赏识在于视角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规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亦或其外表包裹着的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则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
(3)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非议,要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成人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观照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对于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赏识学生,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如果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学生的言行,立即下结论,难免会有误解的地方,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初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2 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赏识教育的要旨
赏识教育要求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的短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个性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绝不能因学生成绩差而称之为“差生”,更不能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若不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成绩差或某些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就一无是处,有的学生可能在书法上有造诣、有的在体育上有专长、有的对音乐有灵性、有的在班上劳动时表现突出,所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对于学习、行为或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缺少尊重、爱护和赏识,就不会有启发和诱导;而没有启发和诱导,就无法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一句短短的表扬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淡淡的安慰、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让学生获取莫大的力量,恢复自信,以极大的勇气去面对遇到的困难,积极健康地发展。这也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有了赏识教育,便有了一切。”
3 谈心是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
人都好面子,学生也如此,犯了错误绝对不愿老师当众批评,老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隐私”,哪怕他所犯的错误已是众所周知,也当做“隐私”来对待。有的问题确属学生“隐私”,老师更不能“公之于众”了。这时,谈心就成了最好的教育方法。采用赏识教育与学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
新接手的班级里,有一位令老师头疼的学生—— 小郭。一天,走在去教学楼的路上,小郭和另外两名学生从身后走了上来。他们向我问好后,我对郭涛说:“小郭,我看你在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很积极的,怎么会成绩上不去呢?”小郭的回答令我非常吃惊,他说:“老师你别表扬我,你表扬了我,我会翘尾巴的。”我问:“是谁这样说你的?”“从小爸爸就这样说我的,所以我一表扬就骄傲。”我又向他质疑:“我记得你经常光临我们的办公室,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没见你有什么好转,不就是今天挨了批评,明天又重犯了吗?”小郭就没有话了。旁边的两位学生说:“老师,小郭真的很聪明的,课堂上,他没有好好听讲,题目照样解得出。”后来,他们走向教室去了,我也进了办公室。
这就是小郭,短短15天的时间被老师“请进”办公室不下5次。一次我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他竟然问我:“老师,你为我们上课为什么总是笑眯眯的?”我说:“你喜欢一个样子很凶的老师呢,还是一个和蔼的老师?”他不说话了。新学期开学后,小郭也经常光顾政教处,班主任老师也在我面前说他经常违反纪律。我说:“你去找一找他有没有好的地方,表扬他一下行不行?”有一天我到班级听语文课,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就算小郭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位自认表扬不起的学生,从小听到的都是批评的声音,听到表扬反倒不习惯了。由于从小爸爸认为孩子只有批评而经不起表扬,就连孩子自己也认为是不能表扬的。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想,如果小郭的爸爸从小就用赏识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小郭就不会对自己是那样没有自信和勇气。我们不仅要学会自己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还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赏识自己,这样,孩子就有了自尊、自强、奋发向上的勇气。
4 过犹不及是赏识教育应把握的标准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在课堂内屡屡出现,但也有一些“奖过其实”,赞美泛滥的现象,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知道,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赞美要讲原则,要有方法。事实上,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特别是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难免会犯错,一味地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不过,批评和惩罚应该是明确针对学生的过失。每个学生都有值得赏识的地方,同时也有需要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
5 结语
总之,赏识教育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大舞台我们只要辨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