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之探索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ei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认识、研究和掌握这个事物。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
  【关键词】阅读兴趣灵活运用感性认识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97—02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阅读伴随人的终身,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品位,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而中学生正处于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如何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再创造”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巧妙地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把学生愉快地带进教材所提供的审美空间,并恰当地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实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达到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然而,对一个初中生来说,他不可能有很多直接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而阅读就是积累,是储藏,是汲取前人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华,然后化为自己的营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况且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因素又是复杂的。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笔者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1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认识、研究和掌握这个事物。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努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引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提问:“最严厉的‘三味书屋’有值得歌颂的吗?”大多学生表示不值得,理由是“三味书屋”是封建教育制度的象征,不值得歌颂,应该批判。这时,我就让学生阅读从“第二次行礼时”到“博学的人”这段文字并思考:这段话是褒还是贬?有的学生马上醒悟这段是赞扬先生的。于是,我又因势诱导:“先生是封建制度的宣传者,但是他在执教中有值得赞扬的一面,例如‘有戒尺不常用’,就表现了他的进步与开明,可以赞扬。”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通过阅读,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向于分析事物两重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 灵活运用:泛读一精读一研读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对于教师,应要求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这就要求学生们进行“泛读”。而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思想、结构框架、思路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分析和比较。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运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学会“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3 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知道,文学家以文字进行艺术创作。这种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从作用于感官角度来讲,表面上没有绘画的直观性和音乐的直感性,但它内在隐含着由线条与色彩所带来的绘画的有形性和由节奏与旋律所带来的音乐的有声性。
  在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立足于“想象”一词。作为“想象”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再造性想象”。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再造性想象”是在“想”的基础上产生图画。不过,“再造性想象”所产生的画面是客观地把语言文字本身所包含的画面呈现在读者脑中,而“创造性想象”则是在“再造性想象”的基础上,结合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个性情趣、文学修养等经过主观加工而创造出的新图画。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地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地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在此,笔者结合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来分析,学生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之妙处,诗中之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古道……纷至沓来,映入眼帘,在头脑中绘成一幅多彩多姿的凄美图画。这就是“再造性想象”的初始阶段。再吟再品,景物愈发活灵活现,图画愈发栩栩如生,藤想象(枯),树想象(老),马想象(瘦),道想象(古)……顿时一股凄凉之情油然而生,满眼萧瑟,泪眼汪汪,欲断肠,与作者达到心灵会通,品出了诗情。这便完成了“再造性想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就是“原象”。接着,三吟三品,进入创造性想象阶段,景越来越模糊,情愈来愈悲,自己仿佛就是断肠人,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对“原像”添枝加叶,充实丰满,补充与此相关的画面,即由白描的“原像”上升到工笔的“新像”。由于每个学生对课文内容、思想底蕴感悟不同,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新象”。从品物境到品情境到品意境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再造性想象”到“创造性想象”的过程。最后,笔者指导学生把自己大脑中经过创造性想象产生的图画二即“新象”或口头表达出来或书面描述出来,形成创造性文本二。这样一个从图画到文字的过程,通过想与写糅合在一起并落到实处。
  还有,教会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俗话说得好:“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平时应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写段意等。学生借助这些技术来控制自己阅读的注意力,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另外,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是提高阅读能力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的文章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阅读技能扩展到课外,把课外阅读获得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运用于课堂学习,双管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总之,这仅仅是笔者多年从教的一点体会。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如果说新世纪抗战题材小说使逐渐解脱政治依附心态和加强个体人格的作家实现了对既有的意识形态的有意识的颠覆和消解,那新世纪里作家则在向以往文学历史话语的“真实”发难的同时,也向传统历史叙述找寻呼应和归属,成功地从“概念化”模式中跳脱出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话语言说机制。本文试图从理念认知的深度革新和历史话语的多向熔铸,叙事策略的延展,以及多维的人物塑造等三方面探究新世纪抗战题材小说所突出的独特表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体现。然而很多学生对阅读理解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找出制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原因。然后了解阅读能力的对学我们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衡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是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阅读的速度反映了接收信息的快慢程度,理解的准确性反映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关键词】阅读能力理解过程预测技能词汇和语法  【中
期刊
【摘要】家长要努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并不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能够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教给孩子科学的阅读方法,并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多用一些心思,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家长、课外阅读、读书氛围、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99-02  欧阳修
期刊
【摘要】阅读是现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是途径,但是,很多同学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或者是方法不对,阅读应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等具体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才能充分显效。针对当前中学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本文从自主性阅读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寻求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
期刊
【摘要】阅读的人文性和功利性定位,决定学生的阅读不能局限于教科书的范围,只有以其为源,漫游书海,开拓学生的阅读面,纵览课内外的健康书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9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
期刊
【摘要】文体自选类的作文虽然灵活性大,给我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利于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文体中发挥,但也并不是意味着写作时不需要文体的规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成“四不像”的文章。一旦你确定了运用某种文体,作文就得要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决不能随心所欲。  【关键词】作文要求文体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00-02  在平时作文特别是
期刊
【摘要】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法进行专题阅读,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生物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3-0201-01  阅读能力是指理解和接受书面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它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认识过程,而是通过对书本内容
期刊
高中英语写作主要是学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一个过程,它也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方面。现在高考大纲对写作能力有明确要求,如学生能准确使用词汇和语法;能使用一定的词汇、句型,连贯地、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在实际英语写作中,由于学生平时缺少足够的写作训练,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写,写出来的文章是错误百出,文章单调乏味等。  1 高中英
期刊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综观近年的中考作文试题或试题范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摒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可以从整体上来考虑,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1 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