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急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54
一氧化碳(CO)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轻度CO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等症状;中度CO中毒患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5例,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7~55岁,平均39岁,均符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标准。
中毒原因:20例为煤炉煤燃烧不完全引起的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5例为煤矿井下通风不良引起的中毒。
中毒程度:轻度中毒20例,中度中毒4例,重度中毒1例。
结 果
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5例,24例治愈出院,1例转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讨 论
急救与护理:⑴现场急救护理:①接到急救电话时要问清患者地点、姓名、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急救物品迅速出诊,并作好记录。②急救人员随救护车到达现场后,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松开衣扣及裤带,并注意保暖。③出诊护士要配合医生及时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四肢活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⑵氧疗及护理:①氧疗期间观察评价组织氧合状态,其指标包括意识思维能力,BPP,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等。②轻、中度CO中毒。吸氧流量2~4L/分,呼吸衰竭时4~15L/分。开始吸入时的氧浓度≥60%,以后根据动脉血气观察结果,调节吸氧浓度和流量,维持PaO2 60~100mmHg或SaO2≥90%,以免发生氧中毒。③长时间高流量吸氧或氧气湿化不充分,使鼻腔和呼吸道黏膜干燥而产生不适应感,分泌物黏稠结痂而不易排出,可阻塞呼吸道,因此鼻插管供氧流量超过4L/分时应予湿化。④使用面罩给氧者,每2~3小时摘掉面罩数秒钟,使面部皮肤干燥,防止其受压破损和溃疡形成。⑤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吸痰应采用一次性导管,气管内抽吸严格无菌操作。湿化瓶、毕导管和面罩,1次/日更换。⑥需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做好进舱前的患者安全检查,解释和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情绪,严紧带易燃、易爆品入舱。患者进舱前应穿全棉服装。详细介绍舱内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便于在高压氧舱治疗过程中及时指导和处理不良反应。了解患者耳咽管的开放情况,指导患者掌握开放咽鼓管的方法。昏迷患者在加压时可抬起下颌,协助其开放咽鼓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有无耳鼻出血;对原有高血压,应严密监测血压,了解有无头痛、头昏等症状,在稳压过程中警惕氧中毒等并发症,减压时嘱咐患者自由呼吸,禁止屏气,以免造成严重的肺气压伤,开放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道,人工气道气管内导管气囊在减压后打开。若有输液时,应使用开放式输液吊瓶,注意调整输液速度和莫菲管液平面,防止气栓症发生。
治疗:①解除脑水肿:对于昏迷时间较长,瞳孔缩小,四肢强直性抽搐、病理反射阳性的患者,采用高渗脱水剂,如:甘露醇,按1g/kg的剂量快速静滴,视病情2~4次/日,并予50%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交替使用,以消除细胞内脑水肿,地塞米松10~20mg/日静脉注射,消除血管源性脑水肿。②血压下降,给予抗休克处理。及时、快速、足量补充血容量,迅速恢复有效血容量。③预防感染:加强口腔、皮肤护理,督促患者刷牙、漱口,自己不能清洁,2次/日口腔护理。④营养支持: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不能进食者,通过静脉补液,保证能量供给,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发生便秘。⑤控制高热:采取头部物理降温,头部用冰帽,体表用冰袋,每2小时测量体温1次,使体温维持在32℃左右,低温可降低脑代谢,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必要时使用冬眠疗法。
参考文献
1 王庸晋.急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1-292.
2 王丽华.现代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54
一氧化碳(CO)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轻度CO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等症状;中度CO中毒患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5例,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7~55岁,平均39岁,均符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标准。
中毒原因:20例为煤炉煤燃烧不完全引起的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5例为煤矿井下通风不良引起的中毒。
中毒程度:轻度中毒20例,中度中毒4例,重度中毒1例。
结 果
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5例,24例治愈出院,1例转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讨 论
急救与护理:⑴现场急救护理:①接到急救电话时要问清患者地点、姓名、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急救物品迅速出诊,并作好记录。②急救人员随救护车到达现场后,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松开衣扣及裤带,并注意保暖。③出诊护士要配合医生及时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四肢活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⑵氧疗及护理:①氧疗期间观察评价组织氧合状态,其指标包括意识思维能力,BPP,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等。②轻、中度CO中毒。吸氧流量2~4L/分,呼吸衰竭时4~15L/分。开始吸入时的氧浓度≥60%,以后根据动脉血气观察结果,调节吸氧浓度和流量,维持PaO2 60~100mmHg或SaO2≥90%,以免发生氧中毒。③长时间高流量吸氧或氧气湿化不充分,使鼻腔和呼吸道黏膜干燥而产生不适应感,分泌物黏稠结痂而不易排出,可阻塞呼吸道,因此鼻插管供氧流量超过4L/分时应予湿化。④使用面罩给氧者,每2~3小时摘掉面罩数秒钟,使面部皮肤干燥,防止其受压破损和溃疡形成。⑤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吸痰应采用一次性导管,气管内抽吸严格无菌操作。湿化瓶、毕导管和面罩,1次/日更换。⑥需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做好进舱前的患者安全检查,解释和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情绪,严紧带易燃、易爆品入舱。患者进舱前应穿全棉服装。详细介绍舱内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便于在高压氧舱治疗过程中及时指导和处理不良反应。了解患者耳咽管的开放情况,指导患者掌握开放咽鼓管的方法。昏迷患者在加压时可抬起下颌,协助其开放咽鼓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有无耳鼻出血;对原有高血压,应严密监测血压,了解有无头痛、头昏等症状,在稳压过程中警惕氧中毒等并发症,减压时嘱咐患者自由呼吸,禁止屏气,以免造成严重的肺气压伤,开放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道,人工气道气管内导管气囊在减压后打开。若有输液时,应使用开放式输液吊瓶,注意调整输液速度和莫菲管液平面,防止气栓症发生。
治疗:①解除脑水肿:对于昏迷时间较长,瞳孔缩小,四肢强直性抽搐、病理反射阳性的患者,采用高渗脱水剂,如:甘露醇,按1g/kg的剂量快速静滴,视病情2~4次/日,并予50%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交替使用,以消除细胞内脑水肿,地塞米松10~20mg/日静脉注射,消除血管源性脑水肿。②血压下降,给予抗休克处理。及时、快速、足量补充血容量,迅速恢复有效血容量。③预防感染:加强口腔、皮肤护理,督促患者刷牙、漱口,自己不能清洁,2次/日口腔护理。④营养支持: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不能进食者,通过静脉补液,保证能量供给,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发生便秘。⑤控制高热:采取头部物理降温,头部用冰帽,体表用冰袋,每2小时测量体温1次,使体温维持在32℃左右,低温可降低脑代谢,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必要时使用冬眠疗法。
参考文献
1 王庸晋.急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1-292.
2 王丽华.现代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