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最生态宜居的城市之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构想,确立了新时代构建理想城市的新模式,为成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数据显示,成都在当今全球化世界中表现良好,正在走向国际舞台纵深,具有发展成为世界性公园城市、并作为代表性样板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巨大潜力和基础。与公园城市建设同步,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加快推进成都全球化品牌塑造和传播,应作为成都市国际传播的一项重要工作。
确立“三生和合、文以化成”的公园城市全球化品牌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的“公园城市”构想,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成都向城市发展高级形态转变。同时,公园城市建设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重要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也对城市管理中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源、生产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
纵观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公园城市建设如何促进城市文化更新、文化生产力激发、生活方式改变及城市品牌形象构建,是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三生和合”。本质上,公园城市建设是通过城市内部的生态要素、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即“三生和合”,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环境更新,促进城市内在文化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形成一个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所有领域与城市自身生长和谐共进、有机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第二,“文以化成”。城市的生态、生活、生产系统在这个城市整体中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且共同发展,而将三者联系成一个和谐合作的生命共同体的便是城市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内在精神。《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即“改变”。城市文化是将公园城市的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系统联结成内在统一体的精神纽带。对内而言,公园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对外而言,品牌塑形,文化立本,公园城市国际传播仍要以城市文化为核心,此即“文以化成”的要义。
奠定公园城市的城市文化多维度品牌识别场景
公园城市建设是根治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人的生活和行走空间布局畸形、城市自身新陈代谢及自我调控能力差等城市病的一剂良药。
基于场景理论,公园城市建设应站在“顾客”,即广义上的“消费者”或“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待城市街区及相关服务设施。城市各类服务休闲设施和各类市民群体形成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城市“场景”,即由各种消费实践所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空间。场景具有社区环境、物质结构、多样性人群、活动、场景价值五大要素,包含了人类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因此,城市不再仅作为住区或产区的物理空间存在,而是集休闲、娱乐、新鲜体验为一体的社会空間,一个充满文化、艺术和价值理念的场域。城市设施为“消费”而设置,空间物体为被市民欣赏、娱乐而存在。在这种场域中,城市中的空间设施超越物质范畴,上升到行为和精神的层面,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区域品牌特色,能够满足后工业时代个体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在公园城市规划中,相关部门应将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公共管理区、道路、绿地等都视为创造文化、艺术和价值理念的场域,通过系统化的品牌识别系统构建,让该区域的品牌价值理念融入实体空间,服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影响当地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出特定的区域品牌。
由此看来,“公园城市”应当围绕人本价值核心,通过系统化的品牌识别系统构建,使城市成为一个文化全面发展的空间。
融入天府文化,打造国际化的生态人文景观
第一,梳理天府文化符号,丰富公园城市文化内涵。人文景观是因人类活动在自然景观上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由于人与环境的互动影响,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天府文化范围广泛,类型多样,特征鲜明,价值深厚。当前,成都在天府绿道建设中,着力强化天府文化的景观化显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应进一步推进天府文化符号体系的构建,采取保护、复原、再创造等途径,形成更多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生态景观地标。
第二,推广芙蓉市花文化,强化城市花卉景观识别。特色植物是构建公园城市自然景观的重要元素。天府之国拥有多样化的植物资源,如市花芙蓉花。成都自后蜀孟昶在城中广植芙蓉花,便有了“蓉城”之美称。历代诗人题咏不绝,佳作纷呈,杜甫“花重锦官城”的名句流传千古。目前,成都需要加强完善芙蓉文化的传播载体,提升节庆活动、主题公园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创意性,让芙蓉花成为传播成都公园城市品牌的独特文化符号。
第三,策划天府熊猫品牌,打造全球独特生态品牌。成都是珍稀动物的故乡,其中大熊猫在成都平原生活已经持续了八九百万年,是天府文化的独特符号资源,也是成都现有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熊猫文化的艺术性和创意性,策划公共文化活动、营销事件、新媒体传播和艺术创意推广,永远占据熊猫文化全球传播的制高点。
第四,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建设生态文化艺术标志。在生态空间建设中,进一步将天府文化、生态科技、园林园艺设计和智慧科技相结合,通过生态艺术的导入和智慧设施的运用,构建体现成都生态建设成果、融生态美学与天府文化为一体的城市标志物和传播符号。从国外经验来看,新加坡“花园城市”品牌建设的标志性节点“超级树”便是生态艺术与现代智慧设施良好结合的典范。
融入艺术价值,打造人性化的生活审美场域
第一,强化公共设施运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完善公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石,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物质载体。一个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音乐厅等的建设,更需要考量的关键点是场馆的品牌化、特色化运营、公众开放度等。文化场馆应当结合地方文化,策划更多讲座、导览、培训、节庆等体验性活动,持续促进和培育市民对高雅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尤其是探索产业化运营,拓宽市民文化消费领域,整体提升城市的文化供给和文化活力。 第二,大力发展公共艺术,丰富城市文化品位要素。艺术是城市独特精神的传达。公园城市建设需要深入挖掘城市生态空间的文化展示功能,大力推进公共艺术区建设,邀请国际艺术家驻留创作,建立国际水准的公共艺术区,并举办相应主题的国际艺术节活动,进一步提升本地市民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水平,也为成都的国际美誉度及影响力提升提供支撑。还可利用公园空间策划系列公共艺术文化活动,不断促进社会交往,让公园绿地与城市生活文化有机融合。
第三,拓展生活美学空间,促进市民群体文化消费。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为城市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并推动城市文创经济发展,为城市带来经济价值。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应结合城市绿道、公园等生态空间建设,开辟一批体现成都地域文化特点的“生活美学新空间”消费区,形成系列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生活美学场域,吸引全球优质的文化消费要素集聚,作为引领国内高雅文化休闲消费的示范点,为扩展成都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支撑。
第四,优化社区文化建设,拓展友好人际交往空间。要通过打造环境优美、社区特色鲜明、功能多元、设施完善的公园化社区,推动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公共福利的全民共享。着力建设具备高标准生态水平、国际化服务特征明顯的社区邻里中心,提升对国际人士在成都生活的吸引力,奠定成都生活品质在全球传播中的良好口碑。打造“社区客厅”,塑造国际前沿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氛围,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满足居民的多元化生活、情感交流、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
融入绿色理念,集聚创意化的生产经济要素
第一,推动公园式产业园区建设,探索绿色经济价值转化。城市发展以人本为核心,以生产方式变革为途径。公园城市建设应大胆探索打造花园式产业园区,建设高品质的科创空间与产业孵化基地,培育公园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城市进行国际传播的创新性符号与节点,实现城市生态品质与产业功能双提升。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力倡推动城市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如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通过产业生态化改造,形成了生态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制,成为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推动公园式人才社区建设,集聚绿色经济高端人才。城市未来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成都参与世界城市竞争,离不开国际人才、高端人才引进。应探索建设具有天府文化风貌和底蕴的公园式社区,在空间环境中充分植入地域文化元素,高质量推动产城融合,完善城市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服务,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形成高端人才社区,实现职住平衡。例如享有“生态之都”美誉的弗莱堡是德国西南边陲的小城,却吸引了众多世界一流机构,吸引了全球高端人才。
第三,推动公园式文化空间建设,助力创意经济持续发展。成都应充分挖掘绿色空间潜力,加速各产业功能、业态、平台的优化共享,创新运营机制,为成都建设“三城三都”品牌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公园城市的文创经济应重点关注艺术与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吸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构、活动、人才汇聚成都,形成国际时尚创意资源汇集地。培育和发展一批集文旅、休闲、创业为一体的国际化文创空间,建设现代商业、文化创意、特色美食、主题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人文街区,发展体验经济业态,打造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体验,构筑生活创意体验实体,让生态空间与城市生活和产业有机融合。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是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通过实践“三生和合、文以化成”的理念而形成的城市生命共同体,定能彰显这座城市在全球化城市竞争中独特的品牌价值。
作者
范红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眭谦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城市品牌研究室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
确立“三生和合、文以化成”的公园城市全球化品牌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的“公园城市”构想,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成都向城市发展高级形态转变。同时,公园城市建设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重要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也对城市管理中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源、生产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
纵观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公园城市建设如何促进城市文化更新、文化生产力激发、生活方式改变及城市品牌形象构建,是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三生和合”。本质上,公园城市建设是通过城市内部的生态要素、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即“三生和合”,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环境更新,促进城市内在文化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形成一个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所有领域与城市自身生长和谐共进、有机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第二,“文以化成”。城市的生态、生活、生产系统在这个城市整体中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且共同发展,而将三者联系成一个和谐合作的生命共同体的便是城市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内在精神。《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即“改变”。城市文化是将公园城市的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系统联结成内在统一体的精神纽带。对内而言,公园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对外而言,品牌塑形,文化立本,公园城市国际传播仍要以城市文化为核心,此即“文以化成”的要义。
奠定公园城市的城市文化多维度品牌识别场景
公园城市建设是根治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人的生活和行走空间布局畸形、城市自身新陈代谢及自我调控能力差等城市病的一剂良药。
基于场景理论,公园城市建设应站在“顾客”,即广义上的“消费者”或“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待城市街区及相关服务设施。城市各类服务休闲设施和各类市民群体形成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城市“场景”,即由各种消费实践所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空间。场景具有社区环境、物质结构、多样性人群、活动、场景价值五大要素,包含了人类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因此,城市不再仅作为住区或产区的物理空间存在,而是集休闲、娱乐、新鲜体验为一体的社会空間,一个充满文化、艺术和价值理念的场域。城市设施为“消费”而设置,空间物体为被市民欣赏、娱乐而存在。在这种场域中,城市中的空间设施超越物质范畴,上升到行为和精神的层面,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区域品牌特色,能够满足后工业时代个体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在公园城市规划中,相关部门应将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公共管理区、道路、绿地等都视为创造文化、艺术和价值理念的场域,通过系统化的品牌识别系统构建,让该区域的品牌价值理念融入实体空间,服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影响当地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出特定的区域品牌。
由此看来,“公园城市”应当围绕人本价值核心,通过系统化的品牌识别系统构建,使城市成为一个文化全面发展的空间。
融入天府文化,打造国际化的生态人文景观
第一,梳理天府文化符号,丰富公园城市文化内涵。人文景观是因人类活动在自然景观上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由于人与环境的互动影响,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天府文化范围广泛,类型多样,特征鲜明,价值深厚。当前,成都在天府绿道建设中,着力强化天府文化的景观化显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应进一步推进天府文化符号体系的构建,采取保护、复原、再创造等途径,形成更多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生态景观地标。
第二,推广芙蓉市花文化,强化城市花卉景观识别。特色植物是构建公园城市自然景观的重要元素。天府之国拥有多样化的植物资源,如市花芙蓉花。成都自后蜀孟昶在城中广植芙蓉花,便有了“蓉城”之美称。历代诗人题咏不绝,佳作纷呈,杜甫“花重锦官城”的名句流传千古。目前,成都需要加强完善芙蓉文化的传播载体,提升节庆活动、主题公园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创意性,让芙蓉花成为传播成都公园城市品牌的独特文化符号。
第三,策划天府熊猫品牌,打造全球独特生态品牌。成都是珍稀动物的故乡,其中大熊猫在成都平原生活已经持续了八九百万年,是天府文化的独特符号资源,也是成都现有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熊猫文化的艺术性和创意性,策划公共文化活动、营销事件、新媒体传播和艺术创意推广,永远占据熊猫文化全球传播的制高点。
第四,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建设生态文化艺术标志。在生态空间建设中,进一步将天府文化、生态科技、园林园艺设计和智慧科技相结合,通过生态艺术的导入和智慧设施的运用,构建体现成都生态建设成果、融生态美学与天府文化为一体的城市标志物和传播符号。从国外经验来看,新加坡“花园城市”品牌建设的标志性节点“超级树”便是生态艺术与现代智慧设施良好结合的典范。
融入艺术价值,打造人性化的生活审美场域
第一,强化公共设施运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完善公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石,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物质载体。一个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音乐厅等的建设,更需要考量的关键点是场馆的品牌化、特色化运营、公众开放度等。文化场馆应当结合地方文化,策划更多讲座、导览、培训、节庆等体验性活动,持续促进和培育市民对高雅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尤其是探索产业化运营,拓宽市民文化消费领域,整体提升城市的文化供给和文化活力。 第二,大力发展公共艺术,丰富城市文化品位要素。艺术是城市独特精神的传达。公园城市建设需要深入挖掘城市生态空间的文化展示功能,大力推进公共艺术区建设,邀请国际艺术家驻留创作,建立国际水准的公共艺术区,并举办相应主题的国际艺术节活动,进一步提升本地市民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水平,也为成都的国际美誉度及影响力提升提供支撑。还可利用公园空间策划系列公共艺术文化活动,不断促进社会交往,让公园绿地与城市生活文化有机融合。
第三,拓展生活美学空间,促进市民群体文化消费。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为城市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并推动城市文创经济发展,为城市带来经济价值。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应结合城市绿道、公园等生态空间建设,开辟一批体现成都地域文化特点的“生活美学新空间”消费区,形成系列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生活美学场域,吸引全球优质的文化消费要素集聚,作为引领国内高雅文化休闲消费的示范点,为扩展成都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支撑。
第四,优化社区文化建设,拓展友好人际交往空间。要通过打造环境优美、社区特色鲜明、功能多元、设施完善的公园化社区,推动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公共福利的全民共享。着力建设具备高标准生态水平、国际化服务特征明顯的社区邻里中心,提升对国际人士在成都生活的吸引力,奠定成都生活品质在全球传播中的良好口碑。打造“社区客厅”,塑造国际前沿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氛围,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满足居民的多元化生活、情感交流、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
融入绿色理念,集聚创意化的生产经济要素
第一,推动公园式产业园区建设,探索绿色经济价值转化。城市发展以人本为核心,以生产方式变革为途径。公园城市建设应大胆探索打造花园式产业园区,建设高品质的科创空间与产业孵化基地,培育公园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城市进行国际传播的创新性符号与节点,实现城市生态品质与产业功能双提升。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力倡推动城市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如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通过产业生态化改造,形成了生态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制,成为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推动公园式人才社区建设,集聚绿色经济高端人才。城市未来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成都参与世界城市竞争,离不开国际人才、高端人才引进。应探索建设具有天府文化风貌和底蕴的公园式社区,在空间环境中充分植入地域文化元素,高质量推动产城融合,完善城市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服务,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形成高端人才社区,实现职住平衡。例如享有“生态之都”美誉的弗莱堡是德国西南边陲的小城,却吸引了众多世界一流机构,吸引了全球高端人才。
第三,推动公园式文化空间建设,助力创意经济持续发展。成都应充分挖掘绿色空间潜力,加速各产业功能、业态、平台的优化共享,创新运营机制,为成都建设“三城三都”品牌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公园城市的文创经济应重点关注艺术与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吸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构、活动、人才汇聚成都,形成国际时尚创意资源汇集地。培育和发展一批集文旅、休闲、创业为一体的国际化文创空间,建设现代商业、文化创意、特色美食、主题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人文街区,发展体验经济业态,打造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体验,构筑生活创意体验实体,让生态空间与城市生活和产业有机融合。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是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通过实践“三生和合、文以化成”的理念而形成的城市生命共同体,定能彰显这座城市在全球化城市竞争中独特的品牌价值。
作者
范红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眭谦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城市品牌研究室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