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端端吻合术(ETEa)和端侧吻合术(ETSa)在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7月,共收治需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80例,均行前臂远端或腕部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端端吻合90例,端侧吻合90例;术后均随访12个月,分别观察早期血栓形成(2周内)、迟发性血栓形成、吻合口狭窄、盗血综合征等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通畅率. 结果 术后12个月,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
【机 构】
:
518020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周围血管外科,518020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周围血管外科,518020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周围血管外科,518020广东省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端端吻合术(ETEa)和端侧吻合术(ETSa)在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7月,共收治需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80例,均行前臂远端或腕部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端端吻合90例,端侧吻合90例;术后均随访12个月,分别观察早期血栓形成(2周内)、迟发性血栓形成、吻合口狭窄、盗血综合征等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通畅率. 结果 术后12个月,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端侧吻合(P<0.05),早期血栓的发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侧吻合术后无1例出现盗血综合征,术后1年通畅率显著高于端端吻合术(P<0.05). 结论 端侧吻合在术后并发症和初期通畅率方面均优于端端吻合,在肢体远端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端侧吻合术是较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杏林花开,香满台州.《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换届改选暨第八届编委会于2011年9月23日在浙江温岭九龙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游苏宁总编辑莅临会议指导,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裴国献教授、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刘小林教授、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侯春林教授和本刊顾问、表彰编委及编委、通讯编委、特约编委150余人与会.会议得到了浙江台
问:"神桥"是一种什么材料?有何用途?@@答:"神桥"是人体周围神经经脱细胞处理后获得的去细胞神经支架,作为一种移植材料用于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缺损.@@问:"神桥"何时获得何种产品许可证?@@答:"神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严格审核,于2012年5月正式获得准产注册证,获准临床使用与上市.这是全球继美国在2008年获准临床使用与上市的同类同质材料后,我国自行研发的国内唯一获正式
患者 女,54岁,因发现左足底中部黑斑2月余入院.既往有不明原因顽固皮肤过敏史,服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5mg,3次/日)至今1年余;下肢静脉曲张病史10年余.查体见:满月脸,四肢皮肤菲薄且皮下脂肪肥厚;双下肢静脉曲张呈蚯蚓状迂曲,久站或行走时伴双下肢疼痛,曾在外院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左足底中部可见黑色隆起包块,大小约2.5 cm×2.5 cm,局部破溃,质偏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P
创伤导致的儿童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处理不当甚至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甚者截肢.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们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儿童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5~13岁(平均8.2岁).致伤原因:汽车碾压伤12例,摩托车车轮绞压伤7例,重物压伤2例.软组织缺损部位均为足踝部.创面大小9cm ×6 cm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工业外伤等高强度损伤因素导致的下肢严重创伤病例逐年增多.医患双方时常会面临截肢与否的选择.诚然,假肢可以为膝关节以下截肢的患者提供良好的行走功能,但保留一个既能行走又有感觉功能的肢体仍是医患双方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对年轻或另一侧肢体已无法保留的患者尤其如此.本文将从急诊保肢和中晚期修复重建两方面总结严重下肢创伤的诊治策略。
目的 探讨掌长肌腱移位术重建臂丛上、中干完全损伤及下干部分损伤伸指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掌长肌腱移位术重建伸指功能共12例,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8 ~ 45岁,平均26.5岁.受伤至伸指功能重建手术时间11个月~4年,平均1.8年.左侧5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3例.均经临床检查与肌电图检查诊断为臂丛上、中干完全损伤,下干部分损伤. 结果 本组12例经
目的 评价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2005年11月至201 1年12月,对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26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除全部行常规手术及神经外膜松解外,其中18例又进一步行神经束膜松解,术后辅以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0个月~6年,平均3.5年.术前20例肌力下降的患者术后肌力恢复优良率为75.0%;术前感觉减退及消失者10例,术后感觉恢复
目的 探讨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岛状皮瓣修复手腕、手掌、手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创伤导致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根据缺损的部位及创面的大小,以豆状骨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为皮瓣轴心线,以豌豆骨以近约4cm处尺动脉发出的腕上皮支为旋转点设计皮瓣.切取皮瓣面积16cm× 8cm~6cm×4cm.临床上用于修复手腕、手掌、手背组织缺损病例25例.结果 25例中23例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皮肤浅层坏死,经换药处理后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临床常见,由于受伤机制复杂,损伤重,曾经认为是手术禁忌证[1].自Pho等[2]报道拇指旋转撕脱伤离断再植成功以后,临床上关于拇指旋转撕脱伤离断再植术式改进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自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我们采用环指桡侧及中指尺侧指固有神经、血管束联合转位再植拇指,取得了满意疗效。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模拟逆行岛状皮瓣切取并处理静脉瓣膜系统,进一步探讨促进静脉逆流、减轻皮瓣的肿胀及提高皮瓣存活质量的方法. 方法 15只成年大白兔的30支后肢(左、右各半)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的模拟手术,直接结扎大隐静脉近端(皮瓣远端)为A组;以硬脊膜外麻醉导管处理静脉瓣膜后,结扎大隐静脉近端为B组;穿刺后,分别结扎大隐静脉近端、远端(皮瓣蒂部)为C组.每一组均进行静脉压的测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