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对外伤性肝破裂治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加强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措施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外伤性肝破裂的患者救治中,护理技术熟练程度的至关重要的,能够明显的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 外伤性肝破裂;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治愈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07-02
由于交通越来越发达,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也随之增加。严重出血是导致肝外伤致死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程度也与疾病的治愈息息相关。研究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对外伤性肝破裂治愈率的影响的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肝破裂的患者,30例為男性患者,3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10-52岁之间。其中有6例肋骨骨折,8例后腹膜血肿,10例并发多发性软组织损伤,3例住院后确诊,33例患者出现休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患者采取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2.1 高效护理操作技术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评估患者的病情,进行紧急抢救,快速清理气道以及开通静脉通道,进行输血与输液以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短术前准备时间。严重肝损伤的患者在进入急诊科后应立即应用B超和腹腔穿刺术进行确诊,确诊后经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入院时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引起休克等症状,救治不及时则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要求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及熟练的技术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术前准备,为急救赢得充足时间。
1.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为防止患者误吸或呼吸道阻塞,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对于昏迷患者如果发现呼吸道积痰应立即进行吸痰,并且进行吸氧,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并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尤其应严密监测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并仔细观察患者血氧浓度的变化。
1.2.2.3 病情监测和熟练的护理操作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意识状态的改变。休克早期时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出冷汗等症状,而且感到烦躁兴奋。在休克进展期时,患者由兴奋转向抑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多有昏迷,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及四肢的温湿度的变化。休克早期又称代偿期,脉搏表现为代偿性增快,而且细而频繁,但血压正常或偏高;休克晚期脉搏则极其微弱,甚至摸不到[1]。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保证10-15min测量1次,待逐渐稳定后,可半小时测量一次,直到血压完全稳定。
1.2.2.4 术后护理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等,并做好记录。如果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应查看手术切口有无感染症状,若持续高热,可以用酒精擦浴等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并配合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与患者进行交谈,耐心的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缓解心理压力,对治疗充满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如果患者在输液和输血后血压仍不升高,此时应考虑可能仍有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术后应注意保证引流管道的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当患者麻醉药消退且意识清晰后,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变换体位,按摩皮肤防止发生压疮,并进行口腔特殊护理,如果患者排痰困难,应予以拍背以协助痰排出,必要时进行吸痰。
1.2.2.5 防止出现并发症 ①应防止出血:严重出血是肝外伤患者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继发性出血主要是因为肝组织继发感染导致坏死脱落,可在伤后数天或数十天发生,此时应输入新鲜血液,并用止血药或维生素K配合治疗,输血量为600-1000ml时,应配合输入10-20ml的10%葡萄糖酸钙溶液。②应防止感染:患者肝损伤时容易发生创伤性休克后,致病菌能够透过黏膜屏障在肝内、隔下等产生脓肿;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及血象变化,采取半坐卧位,配合抗生素使用,抑制细菌产生毒素。③应防止胆瘘:大面积的溃疡可能导致胆汁溢出,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如果胆汁溢出量少且胆道畅通的患者,持续吸引胆汁可使其渐渐恢复;若胆汁流出量较多且胆道有梗阻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④应防止创伤性肝囊肿:外伤性肝破裂后,如果血肿未与肝外或胆管建成管道,则可能形成囊肿,检查时可在腹部中扪及肿大的肝脏包块,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引流。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表示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外伤性肝损伤患者常会大量失血,因此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术前对患者准确评估病情,进行输血及输液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尤为重要。患者在休克时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血管收缩,尤其是四肢的末端静脉。在休克早期,患者会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情况,如果出现吸气浅显或鼻翼扇动时,显示病情恶化;对休克患者应进行滞留导尿术,记录尿量及测定尿比重,作为补液时的依据;对于迟发性肝破裂患者,无明显异常,是由机体呈代偿状态所致,所以应借助B超及腹腔穿刺进行详细检查,这对发现肝被摸下出血非常重要。告知患者绝对卧床2-3星期,尽量避免移动,为保证机体的营养需要,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营养液。本组实验通过加强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实施护理,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应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快速正确的做出判断,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进行输血和输液,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术前准备,为急救赢得时间。加强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彦业.外伤性肝破裂的处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1,1(16):892.
[2] 贺忠娥.13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11(12):829.
【关键词】 外伤性肝破裂;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治愈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07-02
由于交通越来越发达,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也随之增加。严重出血是导致肝外伤致死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程度也与疾病的治愈息息相关。研究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对外伤性肝破裂治愈率的影响的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肝破裂的患者,30例為男性患者,3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10-52岁之间。其中有6例肋骨骨折,8例后腹膜血肿,10例并发多发性软组织损伤,3例住院后确诊,33例患者出现休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患者采取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2.1 高效护理操作技术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评估患者的病情,进行紧急抢救,快速清理气道以及开通静脉通道,进行输血与输液以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短术前准备时间。严重肝损伤的患者在进入急诊科后应立即应用B超和腹腔穿刺术进行确诊,确诊后经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入院时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引起休克等症状,救治不及时则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要求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及熟练的技术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术前准备,为急救赢得充足时间。
1.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为防止患者误吸或呼吸道阻塞,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对于昏迷患者如果发现呼吸道积痰应立即进行吸痰,并且进行吸氧,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并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尤其应严密监测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并仔细观察患者血氧浓度的变化。
1.2.2.3 病情监测和熟练的护理操作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意识状态的改变。休克早期时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出冷汗等症状,而且感到烦躁兴奋。在休克进展期时,患者由兴奋转向抑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多有昏迷,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及四肢的温湿度的变化。休克早期又称代偿期,脉搏表现为代偿性增快,而且细而频繁,但血压正常或偏高;休克晚期脉搏则极其微弱,甚至摸不到[1]。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保证10-15min测量1次,待逐渐稳定后,可半小时测量一次,直到血压完全稳定。
1.2.2.4 术后护理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等,并做好记录。如果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应查看手术切口有无感染症状,若持续高热,可以用酒精擦浴等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并配合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与患者进行交谈,耐心的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缓解心理压力,对治疗充满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如果患者在输液和输血后血压仍不升高,此时应考虑可能仍有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术后应注意保证引流管道的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当患者麻醉药消退且意识清晰后,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变换体位,按摩皮肤防止发生压疮,并进行口腔特殊护理,如果患者排痰困难,应予以拍背以协助痰排出,必要时进行吸痰。
1.2.2.5 防止出现并发症 ①应防止出血:严重出血是肝外伤患者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继发性出血主要是因为肝组织继发感染导致坏死脱落,可在伤后数天或数十天发生,此时应输入新鲜血液,并用止血药或维生素K配合治疗,输血量为600-1000ml时,应配合输入10-20ml的10%葡萄糖酸钙溶液。②应防止感染:患者肝损伤时容易发生创伤性休克后,致病菌能够透过黏膜屏障在肝内、隔下等产生脓肿;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及血象变化,采取半坐卧位,配合抗生素使用,抑制细菌产生毒素。③应防止胆瘘:大面积的溃疡可能导致胆汁溢出,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如果胆汁溢出量少且胆道畅通的患者,持续吸引胆汁可使其渐渐恢复;若胆汁流出量较多且胆道有梗阻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④应防止创伤性肝囊肿:外伤性肝破裂后,如果血肿未与肝外或胆管建成管道,则可能形成囊肿,检查时可在腹部中扪及肿大的肝脏包块,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引流。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表示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外伤性肝损伤患者常会大量失血,因此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术前对患者准确评估病情,进行输血及输液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尤为重要。患者在休克时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血管收缩,尤其是四肢的末端静脉。在休克早期,患者会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情况,如果出现吸气浅显或鼻翼扇动时,显示病情恶化;对休克患者应进行滞留导尿术,记录尿量及测定尿比重,作为补液时的依据;对于迟发性肝破裂患者,无明显异常,是由机体呈代偿状态所致,所以应借助B超及腹腔穿刺进行详细检查,这对发现肝被摸下出血非常重要。告知患者绝对卧床2-3星期,尽量避免移动,为保证机体的营养需要,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营养液。本组实验通过加强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实施护理,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应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快速正确的做出判断,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进行输血和输液,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术前准备,为急救赢得时间。加强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彦业.外伤性肝破裂的处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1,1(16):892.
[2] 贺忠娥.13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1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