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推动高中新课程的措施
福建省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为了加强对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2006年2月,福建省政府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3月1日至2日,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对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5月16日,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了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会议,省级样本校校长、省普教室教研员和各市(区)教育局中教科科长共1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样本校承担着先行研究、为福建省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实践经验和示范作用的重任,并且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课程设置方案,创造性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省级样本校承担着14个课题的研究项目。通过研究,要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或指导性意见,供全省各所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学习和参照,并为省教育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在6月15日前,要求“学校排课和学生选课指导”、“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课程背景下达标、示范高中评估标准”和“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五个课题组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其余9个课题组(“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及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机制”、“教师发展性评价”、“师生互动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等)应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2006年5月16日至20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教育局长和样本校校长、教务主任国家级培训班在福州举办。本次培训班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和基础教育司主办,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基础教育处和福建师大课程中心共同承办。各市(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福建师大、集美大学、漳州师院等高校有关院系领导,省普教室教研员,省级样本校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共260多位教育管理者和专任教师参加了培训。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幕菊等12位国家级专家和校长从理论、管理和实践的角度,围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分别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阐述。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到福州八中实地考察了该校研发的高中新课程教学保障系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
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向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发挥。因此,具有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从2006年秋季起,福建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使用新课程,为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承担培训工作的机构,根据各地实际制订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要营造良好的教师学习氛围,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系统扎实地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优先安排农村学校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并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参加培训提供方便。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由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小课题教学研究,如针对先期实验省份的成功经验以及所反映的教学中课时不足、教材内容偏多、模块备课较难操作等具体问题进行实证性研究,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成为促进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以及获得专业指导的基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学校推进新课程实施办法,在课程开设、课程管理、评价改革、校本教研、师资建设、设备配置和管理使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先行探索。样本校应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基地、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和实验成果推广基地,为各层次普通高中提供新课程管理和教学的经验,并辐射、带动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向前健康发展。
由于各地选用的教材不同,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是由各校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措施。例如,分层次教学,将基础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给予不同的教学进度,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生生互助,在各个实验小组中都分配有基础不同的学生,由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采取补课的方式等。
福建省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为了加强对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2006年2月,福建省政府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3月1日至2日,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对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5月16日,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了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会议,省级样本校校长、省普教室教研员和各市(区)教育局中教科科长共1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样本校承担着先行研究、为福建省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实践经验和示范作用的重任,并且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课程设置方案,创造性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省级样本校承担着14个课题的研究项目。通过研究,要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或指导性意见,供全省各所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学习和参照,并为省教育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在6月15日前,要求“学校排课和学生选课指导”、“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课程背景下达标、示范高中评估标准”和“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五个课题组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其余9个课题组(“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及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机制”、“教师发展性评价”、“师生互动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等)应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2006年5月16日至20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教育局长和样本校校长、教务主任国家级培训班在福州举办。本次培训班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和基础教育司主办,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基础教育处和福建师大课程中心共同承办。各市(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福建师大、集美大学、漳州师院等高校有关院系领导,省普教室教研员,省级样本校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共260多位教育管理者和专任教师参加了培训。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幕菊等12位国家级专家和校长从理论、管理和实践的角度,围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分别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阐述。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到福州八中实地考察了该校研发的高中新课程教学保障系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
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向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发挥。因此,具有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从2006年秋季起,福建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使用新课程,为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承担培训工作的机构,根据各地实际制订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要营造良好的教师学习氛围,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系统扎实地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优先安排农村学校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并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参加培训提供方便。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由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小课题教学研究,如针对先期实验省份的成功经验以及所反映的教学中课时不足、教材内容偏多、模块备课较难操作等具体问题进行实证性研究,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成为促进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以及获得专业指导的基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学校推进新课程实施办法,在课程开设、课程管理、评价改革、校本教研、师资建设、设备配置和管理使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先行探索。样本校应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基地、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和实验成果推广基地,为各层次普通高中提供新课程管理和教学的经验,并辐射、带动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向前健康发展。
由于各地选用的教材不同,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是由各校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措施。例如,分层次教学,将基础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给予不同的教学进度,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生生互助,在各个实验小组中都分配有基础不同的学生,由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采取补课的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