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一个小手术就要全麻?麻醉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吗?局部麻醉是不是比全麻的风险要小?……对于麻醉,家长有太多担心,也觉得它太“神秘”。现在,我们就帮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当要做个小手术,医生告诉家长,需要全麻,这令他们担心不已:丁丁才11个月这么小的孩子要全麻,能行吗?这样的担心,不是一两位家长有,只要宝宝接触到麻醉,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有下面这些关于麻醉的担心: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手术要全麻?
对于成年病人来说,局麻只有注射局麻药时轻微的注射痛,完全能承受并且配合完成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小宝宝来说,即使仅产生轻微疼痛的小手术,他们都会哭吵而不能配合,因而需要全麻,这样可以让宝宝在睡眠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手术治疗,能保持良好的配合体位,而且没有局麻药液局部肿胀而影响手术视野的问题,有利于医师尽快、尽好地完成手术。
通常麻醉作用会在手术后多长时间消失?
任何麻醉药都有各自的苏醒时间,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麻醉作用时间的控制越来越精准且复杂。而不同的手术、不同的病情会有不同的麻醉时间。通常麻醉会如此控制:手术结束前的缝线打结等刺激小的手术动作时,麻醉深度已明显变浅,给病人吸痰、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等通气设施时,病人已经接近苏醒或刚好苏醒,然后病人会因为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而继续入睡,再次苏醒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以上,长短不等,但一般术后90分钟内一定要醒来,如果醒不来会被认为发生了麻醉苏醒延迟的并发症,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
局部麻醉是不是比全麻的风险小?
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地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病人保持清醒,安全性大,并发症少,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病人意识消失而无疼痛感觉,因为全麻不能保持病人清醒,而且对呼吸循环有抑制作用,增加了安全上的顾虑,从这个意义来讲,局部麻醉更加安全。
但是,局部麻醉尤其是临床上狭义的局部麻醉(不包括椎管内麻醉)多用于浅表、短小的手术,许多大型手术需要的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许多危重大型手术甚至只能在全麻下完成,也只有全麻才能保证安全,而且在大型高水平医院,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出现意外的死亡率均在十万分之一以下, 从这个角度来说,局部麻醉并不具备安全性方面的优势。
年龄越小,麻醉的风险是不是越大?
由于脏器系统的生长发育尚不成熟,因而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科麻醉风险更高一些。然而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科技崛起的今天,儿科麻醉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医疗体系,在这个成熟的医疗体系里,技术不断进步,各种规范操作日益完善,儿童的麻醉死亡率跟成人麻醉一样,均下降至十万分之一以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科麻醉的风险是一步步在下降。此外,麻醉的风险除了跟年龄相关外,还跟孩子的病情、体重、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 因此不能说年龄越小,麻醉的风险就越大。
全麻对宝宝的智力有影响吗?
从古至今,世界上尚无一项人类的全麻实验证明全麻对人的记忆力、智力有影响。也就是说,全麻会损害智力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第二次麻醉是不是比第一次的量要大?
虽然麻醉药多次使用会产生耐药性,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第二次麻醉与第一次麻醉已经相隔较长时间,耐药性可能已经基本恢复,而大多数麻醉药产生耐药性的程度很低,大多数人产生耐药性的程度不是很高,而且每次麻醉用药均是复合用药,用药量不是很大,产生耐药的程度不高,因而正常情况下,第二次麻醉与第一次麻醉所用麻药量差不多。
尽可能选择不麻醉的做法对吗?
如果某些操作宝宝完全可以耐受,能够避免麻醉当然是最好,这样可以避免麻醉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但是很多手术操作都需要麻醉,不仅可以让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而且可以阻止手术危害性刺激产生的各种影响,维持宝宝的呼吸循环稳定、避免恶性体验、维持身心健康,这时麻醉的作用是利远大于弊,甚至是宝宝生命安全的必要保证,这种情况下选择不麻醉会得不偿失。
宝宝需要麻醉时,前后护理应该
注意什么?
麻醉前 要防止宝宝因受凉而咳嗽、感冒,注意术前禁食禁饮的控制(如下表)。宝宝会因为环境的变化、离开父母怀抱而恐惧,因此最好由父母陪同进入麻醉等候室,让宝宝在父母的陪同下完成基础麻醉,等宝宝入睡后再离开。最好带上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让他在玩玩具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麻醉,大点的孩子在手术前可以与他进行交流和沟通,打消他的顾虑。
麻醉后 宝宝苏醒期可能出现躁动,要注意对他四肢的固定,防止吊针被扯出。注意观察宝宝的嘴唇颜色是否正常,摸摸他的体温是否正常,还要注意记录宝宝的大小便及首次肠道通气(俗称放屁)的时间,按医嘱控制好进食的时间。
当要做个小手术,医生告诉家长,需要全麻,这令他们担心不已:丁丁才11个月这么小的孩子要全麻,能行吗?这样的担心,不是一两位家长有,只要宝宝接触到麻醉,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有下面这些关于麻醉的担心: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手术要全麻?
对于成年病人来说,局麻只有注射局麻药时轻微的注射痛,完全能承受并且配合完成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小宝宝来说,即使仅产生轻微疼痛的小手术,他们都会哭吵而不能配合,因而需要全麻,这样可以让宝宝在睡眠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手术治疗,能保持良好的配合体位,而且没有局麻药液局部肿胀而影响手术视野的问题,有利于医师尽快、尽好地完成手术。
通常麻醉作用会在手术后多长时间消失?
任何麻醉药都有各自的苏醒时间,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麻醉作用时间的控制越来越精准且复杂。而不同的手术、不同的病情会有不同的麻醉时间。通常麻醉会如此控制:手术结束前的缝线打结等刺激小的手术动作时,麻醉深度已明显变浅,给病人吸痰、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等通气设施时,病人已经接近苏醒或刚好苏醒,然后病人会因为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而继续入睡,再次苏醒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以上,长短不等,但一般术后90分钟内一定要醒来,如果醒不来会被认为发生了麻醉苏醒延迟的并发症,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
局部麻醉是不是比全麻的风险小?
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地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病人保持清醒,安全性大,并发症少,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病人意识消失而无疼痛感觉,因为全麻不能保持病人清醒,而且对呼吸循环有抑制作用,增加了安全上的顾虑,从这个意义来讲,局部麻醉更加安全。
但是,局部麻醉尤其是临床上狭义的局部麻醉(不包括椎管内麻醉)多用于浅表、短小的手术,许多大型手术需要的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许多危重大型手术甚至只能在全麻下完成,也只有全麻才能保证安全,而且在大型高水平医院,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出现意外的死亡率均在十万分之一以下, 从这个角度来说,局部麻醉并不具备安全性方面的优势。
年龄越小,麻醉的风险是不是越大?
由于脏器系统的生长发育尚不成熟,因而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科麻醉风险更高一些。然而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科技崛起的今天,儿科麻醉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医疗体系,在这个成熟的医疗体系里,技术不断进步,各种规范操作日益完善,儿童的麻醉死亡率跟成人麻醉一样,均下降至十万分之一以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科麻醉的风险是一步步在下降。此外,麻醉的风险除了跟年龄相关外,还跟孩子的病情、体重、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 因此不能说年龄越小,麻醉的风险就越大。
全麻对宝宝的智力有影响吗?
从古至今,世界上尚无一项人类的全麻实验证明全麻对人的记忆力、智力有影响。也就是说,全麻会损害智力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第二次麻醉是不是比第一次的量要大?
虽然麻醉药多次使用会产生耐药性,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第二次麻醉与第一次麻醉已经相隔较长时间,耐药性可能已经基本恢复,而大多数麻醉药产生耐药性的程度很低,大多数人产生耐药性的程度不是很高,而且每次麻醉用药均是复合用药,用药量不是很大,产生耐药的程度不高,因而正常情况下,第二次麻醉与第一次麻醉所用麻药量差不多。
尽可能选择不麻醉的做法对吗?
如果某些操作宝宝完全可以耐受,能够避免麻醉当然是最好,这样可以避免麻醉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但是很多手术操作都需要麻醉,不仅可以让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而且可以阻止手术危害性刺激产生的各种影响,维持宝宝的呼吸循环稳定、避免恶性体验、维持身心健康,这时麻醉的作用是利远大于弊,甚至是宝宝生命安全的必要保证,这种情况下选择不麻醉会得不偿失。
宝宝需要麻醉时,前后护理应该
注意什么?
麻醉前 要防止宝宝因受凉而咳嗽、感冒,注意术前禁食禁饮的控制(如下表)。宝宝会因为环境的变化、离开父母怀抱而恐惧,因此最好由父母陪同进入麻醉等候室,让宝宝在父母的陪同下完成基础麻醉,等宝宝入睡后再离开。最好带上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让他在玩玩具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麻醉,大点的孩子在手术前可以与他进行交流和沟通,打消他的顾虑。
麻醉后 宝宝苏醒期可能出现躁动,要注意对他四肢的固定,防止吊针被扯出。注意观察宝宝的嘴唇颜色是否正常,摸摸他的体温是否正常,还要注意记录宝宝的大小便及首次肠道通气(俗称放屁)的时间,按医嘱控制好进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