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沟通在构建高职教育师生关系中的作用及策略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和其它方式,运用合理协调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师生间的沟通,是构成教育运行的最基本的细胞。教育沟通在构建和谐的高职教育师生关系,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沟通 高职教育 师生关系
  
  高职学生,是具有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思维、意识、行动等很多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成绩,让人叹为观止。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高职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保证,从教育学角度看,它本身也构成了一种潜在的课程,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智慧的提升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习得均具有重大意义。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少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和谐性。高职教育的目标更加全面,它不仅是为了考试而实施的教育,和谐顺畅的师生关系可以让认知成为学生的情感需要,让教育成为教师的职责所需,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育任务。二是互动性。师生主体论认为,教育是在师生互动基础上,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全面施加影响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形成良性互动,即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当教学指向与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一致时,才能达到最快捷的效果。
  高职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有新视点,教育沟通在构建和谐的高职教育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和其它方式,运用合理协调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
  一、教育沟通在构建高职教育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沟通,有助于高职学生的人格完善,创造良好的师生交往环境
  高职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能的群体,有着许多同龄人所没有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其个性优势,只有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灵,才能透彻的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只有尊重他们心灵的自由,才能引导其走向完满的人生;只有将知识和道德转化成智慧,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才。这一过程的实现,正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沟通来完成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沟通,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学生形成完满的人格,并学会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沟通,是伴随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进入大学后,学生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包括认知、情感、身体、技能、人格、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让大学生在此阶段能健康的成长,并增加自己的智慧,需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沟通积极推进。有效的教育沟通能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无界限的交流,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引航灯,他们可以给学生构筑一个安全、信任、尊重、宽松、适合学生个性成长的师生交往环境,教师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真诚的心灵交往,以自己的人格感召学生,教育学生,发展、创造学生的完满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教育沟通促成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保证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因其高等教育属性不同于中职教育,又因其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它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就业岗位的技能与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基础。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高职教育教学也有其基本原则,比如,贯彻“知能并重,手脑兼修”的教学原则,实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是高职教育本质的体现。
  高职学生可能还相对缺少对众多知识的判断、选择、取舍以及组合、转换的综合能力,因此,帮助他们实现教学相长、转识成智的目标,教师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而教育沟通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教育沟通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而教师的引导则是推进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3.职业教育的特色需要教育沟通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沟通是一种有效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在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各个环节当中,教育沟通均能有效的促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最本质的环节,也是体现良性师生关系的最好场所;活动课程的引入,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参与性课程的开发、设计都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氛围;由教师牵头所组织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教育,更是师生教学关系的延伸与发展。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可见的师生合作,正是教育沟通的直接表现。高效率的教育沟通,既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又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善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扬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育沟通促进和谐的高职教育师生关系的策略
  1.教育爱
  在师生关系中,教育爱是最深沉和伟大的力量,是支撑教师道德人格大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新型教育文明的“阿基米德支点”。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因为这样最能唤醒学生自我完善意识,增长其乐观情绪和信心。高职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待发展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知识尚不够多,他们的生活经验尚欠丰富;而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累积过程、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过程。教师要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负责;同时,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人格修养和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养成和主体性的发展,教师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密切师生关系。
  对高职学生而言,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艺术地把握这种关系,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因此,教师应学会用“理解”,用理性的爱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促成良好的教育结果。
  2.教师社会角色重塑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师生间的沟通是构成教育运行的最基本的细胞。教师只有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学生的心灵,进行多次的深层次的沟通,才能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才能引发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共鸣,才会促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得到触动和发展。然而,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双方的“尴尬”:教师往往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应试教育鲜明的功利性,使得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带有浓厚的功利性色彩,师生之间难以摆脱“分数”的指挥棒;情感交流的缺乏,使得师生之间生出隔膜,缺少交流、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教师的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要求更换适应社会的内容,只有发展地对待教师社会角色的重塑问题,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高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从以下方面来重塑自己:做好学生的信息导航员,帮助学生学会查找、发现、组织和整合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员,让其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充当学生的实践协助者和适应社会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组织、指导、协助,帮助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学会交往、生存等。
  3.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处在不断的探求之中,答案并不唯一。但是,师生之间相互认可,相互促进却是共同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把双方看成是一个有机的共存整体,师生民主平等、沟通合作,师生互评、互尊、互爱,他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和进步,共享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张东娇,顾明远.学校教育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性策略[J].教育研究,2003,(5).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3]赵月望.论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3).[4]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1.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化时代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大环境发生了网络化、信息化、教育多元化的变化,信息化时代教育资源变得异常丰富。为适应这一巨大变化,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应积极提高信息素养,改变学习方式这一论断观点。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高职学生 学习环境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报刊、杂志、广
[摘要]学校归属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元素,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学习兴趣及心理成长。目前,成教生学校归属感普遍较低,成教学院必须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归属感的培育工作。其对策有: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优化教学资源,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成教生 学校归属感 对策    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