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再营销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y_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招商引资正在广东展开。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向世界敞开南大门,毗邻港澳而又华侨众多的珠三角在承接了来自香港的资金以及低端制造业之外,积极与海外建立联系——如同其他逐渐认识到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重要陛的国家和地区,广东企图借此吸引更大量的投资和技术,谋求在仿效“四小龙”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加快完成邓小平对广东“追龙”的嘱托。
  1986年,时任广东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的杨迈邀请美国社会学家傅高义前往广东考察报道。彼时的广东正急于吸引外资入粤,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相信广东正在发生的变化、改善当地的投资气候,则是省政府层面对傅高义发出邀请的初衷。
  三年后,傅高义所撰《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出版,这似乎可视作广东在1979年之后第一次面向世界营销自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外向的发展路径同样成就了广东的辉煌—从蛇口到深圳,从深圳到广东,从广东到全国,由招商引资和加工贸易为骨髓灌注而成的“广东模式”也被逐渐开放的内陆所“复制”。
  然而,当国际市场因金融危机长期低迷,“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发展至瓶颈,廉价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外资朝更具投资吸引力的区域转移时,广东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再一次的飞跃?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广东的迷茫成为各种舆论甚嚣尘上、争论不息的话题。
  是面临发展至今最严峻的挑战还是原有路径已到尽头?
  是要换一个引擎还是要换一个方向?—直担当着改革开放急先锋角色的广东,未来要往何处去?
  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
  天津滨海一跃而起,成渝经济圈伺机而动——长三角之后,第三、乃至第四个城市群落的崛起不仅在于此时此刻中国的发展赖以更多区域经济板块的支撑,这也同时意味着在中国现有的经济版图上,区域间的竞逐开始硝烟弥漫。
  逐渐失去优势竞争力的广东,在外人眼中,似乎于追兵四起之时慢下了脚步。
  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双转移……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里,广东在大拐角处坚持而隐忍地调整着自己的节奏与速度,这才是真相。
  “要把工业投资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作为衡量各市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下决心扭转工业投资徘徊的局面。”2011年刚开了个头,省委书记汪洋又派了新的任务。
  年初的省委全会之后,省里传出话来,汪洋在会上甚至亲自部署了今年面向央企、民企、世界500强的三场重大招商活动。“要见到实效”是例牌要求。
  如此大型的营销之于经济转型期的广东,显然背负着与过往单一的招商引资完全不同的考量。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产业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各国、各地区都在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增强各自的竞争力。然而,在区域竞争中,广东的招商引资工作总体却相对薄弱,力度、水平及增长速度不仅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有差距,甚至不如中西部地区。”在多个不同场合,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竞争、对于广东招商引资的现状,汪洋都曾表达过类似观点。
  眼下,转型升级逐步加快、双转移已见成效,资源获得重新整合配置的广东需要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从全球发展战略的眼光来看,广东更需要在新兴产业、新兴经济体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本聚焦点的时刻把握机会。
  觊觎更高端的外资,争夺央企,向民营资本招手……这一切仅指向一个目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广东并不愿意在新一轮的竞争当中掉队,以致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地位不保。于是,重新自我营销,借力各路资本,广东图谋继续先行一步。
其他文献
产业政策体系要形成鼓励当地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积极投入或参与攻克各种前沿技术的创新活动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地区增强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措施。高新技术产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制度先发优势"推动了温州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上世纪末以来,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所下降,率先改革的"制
目前商业银行收费巧立名目、自主定费,存在较多较乱现象,反响最大的是小额账户管理费、存取款手续费、年费、贷款顾问费、验资证明等。
松阳县于2012年确定全力打造“田园松阳”这一加速区域经济崛起的战略性定位和长远性目标,并将其作为松阳县未来发展追求的区域品牌。如何在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上,打造一个现代
期刊
信用是公民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的兴旺发达之道,是政府的公正公信之源。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