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梦中的香巴拉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mao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8月22日下午,飞机的左右窗口被旅客挤满,照相机的快门声和人们啧啧的赞叹声不绝于耳,我的座位在中间,自然无法分享俯视云层下青藏高原和皑皑雪峰的快感。但很快飞机就降落在贡嘎机场,我真的踏上了一个离云端最近的地方,一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西藏,我真的触摸到3850米之巅的拉萨。
  激动和好奇的心被车窗外的景色染得绚烂多彩,午后的阳光照在平缓的拉萨河里泛出刺眼的眩光,远山近水,绿树草甸以及丰收在望的良田……我不禁疑惑,这哪里是雪域高原,分明是富庶的江南。
  过了柳岩大桥,拉萨市就在眼前了,坐落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时隐时现,这是人间最殊胜的地方,世人心中最向往的天堂!
  我们选择了一家离布达拉宫很近的宾馆,拉萨市北京中路的瑞丰宾馆,凭窗可以眺望雄伟的布达拉宫。由于避免出现“令人生畏”的高原反应,住进宾馆后就原地休息。后来惋惜的是,就是这一天布达拉宫始终被朵朵祥云笼罩,落日的余辉让布达拉宫的金顶大放光芒,而我只是站在窗前欣赏,既没有用大的相机拍照也没有举起小的卡片机。当最后一抹阳光落下,西边天际呈现青黛色的夜幕时,我才从这神圣的情境中走出来。
  为什么没照下来,是大脑缺氧了,还是失忆,总之这个遗憾印在了来拉萨的第一天。但拉萨落日的壮美却永远在我内心回响,只有在黄昏时刻,才得以欣赏到拉萨久远的辉煌,当东方城市一座座沉入黑暗之后,这片祖国西部高原在最后的夕阳中才显现出金色的神圣。
  梦中的香巴拉
  8月24日一早,确切的说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去纳木措。纳木措距离拉萨340公里,但海拔比拉萨高1千多米且温度很低。这之前,有经验的人说来西藏旅游只要经受住去纳木措翻越的那拉根垭口(5190米),就算过关了。因此我要挑战一下自己,选择第三天去纳木措。
  一路上车开得很快,不时传来“您的车已超速”的警示。8点多钟,天刚蒙蒙亮已经到了羊八井。羊八井位于青藏公路和中国通往尼泊尔公路的交叉点上,是西藏第一个地热开发试验区。路标显示这里离拉萨90公里,青藏铁路途经这里。这里还是个高寒地区,一年有八九个月冰封土冻,可是羊八井的地热资源却使方圆40平方公里绿草如茵,温泉的雾气腾腾,据说可在5分钟内煮熟鸡蛋。司机给15分钟的拍照时间,由于天刚露出曙光,照度不太理想,15分钟足够了。
  离开羊八井驶入一望无际的羌塘草原一路向北,静静地飞驰,太阳不知不觉地升起来了,把远处的雪山映得耀眼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晶莹剔透。据说那是白孜山,是传说中念青唐古拉山两位妻子其中的一位。另一位是尼木县玛尔姜乡的其姆岗嘎山。去纳木措必经念青唐古拉山,我们离开羊八井约1小时后便来到念青唐古拉山主峰脚下。下车拍照是必须的,司机给了20分钟。
  念青唐古拉山又名唐拉雅秀,或雅秀念,是西藏人民心中的神山,传说它统领横贯藏北的数以百计的唐古拉山脉,守护着在这里居住的善良的人们,用潺潺流水灌溉着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唐拉雅秀,是纯真天然的代表,更诠释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传说归传说,眼前7982米的唐古拉主峰就伫立在蓝天之下,沐浴着璀璨的阳光,是那样伟岸那样神圣,以至于给它拍照都觉得无从下手,无非就是用望远镜头把它拉近了看个究竟。西藏的山水之大美就是这样,让人在它面前感到渺小和自卑。
  车里的音响应时应景地放着萨顶顶的歌,歌词让我感动。“心如彩云激荡幽香满溢,轻灵飘逸随遇而去,唐拉雅秀天空中呼吸,感动着彼此的心”。
  我们到了念青唐古拉山通往纳木措的惟一关隘,那拉根垭口,这就是5190米考验人承受力的地方,高高的玛尼堆,五彩飞扬的经幡,风中永不停息的转经桶。我站在这里向北望去,纳木措,那温柔地镶在天边的蓝,那满满地盈在空中的蓝,那静静地等在那里的蓝就是纳木措了。
  纳木错是西藏第一大、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湖面高4718米,在蒙语中又称为腾格里海,天湖的意思。离湖岸约二三百米便有不少藏族男女牵着马兜揽生意,为那些体力不支的游客提供代步。我还是坚持自己走。
  从湖岸眺望,白色的牦牛伫立在湖边,远处是念青唐古拉山皑皑白雪的主峰,宁静而深邃。那些骑在马上在湖滩飞奔的藏民溅起欢快的水花,打破了这一湖水的平静,而那飞扬的歌声告诉你,这里就是雪域高原,这里就是神湖纳木措。圣洁的湖水、纯净的蓝天、洁白的云朵、温暖的阳光……啊,纳木措人们发愿往生的香巴拉净土,我梦中的天堂,来过,不想离去!
  敏珠林寺和雍布拉康
  8月25日,今天要去拉萨的另一个方向——山南。山南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藏民族的母亲河——雅砻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它海拔3600米,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山南成为藏民族生息繁衍的发源地。
  早7点,乘车穿过拉萨河,沿雅砻河向南行驶。當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的车已经行驶在雅鲁藏布江的西岸,沐浴着高原第一缕阳光在无车又无人的公路上疾驰。这里没有起早的习惯,公路上真的无车。
  没想到雅鲁藏布江水面这样宽阔,以至于漫到公路脚下,大片的树林浸泡在江水里形成无数的半岛和水中小岛,景色宜人。今天的路程不远,约200多公里,第一站是敏珠林寺。
  敏珠林寺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境内,隐藏在山里,并不起眼,我是被车窗外面山坳里一座时隐时现的白塔所吸引。塔身洁白高大,造型也很别致,它身上有两层窗户,金色的塔顶在山中显得十分耀眼,这在山村野店是很少见的。没想到当我们的车行驶到一个村口,就一直的向塔的方向开去,方知这里是山南地区的宁玛派三大名寺之一的敏珠林寺。据传,敏珠林寺修建于1677年,是西藏享有盛名的一座类似综合文化学府寺院。我们9点到这里,寺庙里的僧人还没起床,只有两个年轻的僧人站在院子里用冷水洗脸。
  敏珠林寺是这里惟一供奉释迦摩尼和文殊菩萨的寺庙,寺院以教规严格而著称,传授“南藏”经典和“三素尔”佛教经典,注重研习天文历算、医学,并以书法优美见长。我们在没人引导之下走进寺庙,虽然还没人“上班”,但寺里的酥油灯灯火通明,文殊菩萨的手臂上挂满了香客们敬奉的哈达和佛珠,显然这里香火旺盛。我沿着狭窄的木楼梯上到寺顶层,整个寺院一览无余,那座隐身在山坳里的白塔和四周的村落也尽收眼底。我抓紧时间尽情地拍着照片,一切都是那么随心所欲,只是当要拍这里的藏族村民时,他们一再婉拒。
  在山南最让人震撼的是海拔有3700米高的宫殿雍布拉康。据史书记载,雍布拉康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比布达拉宫还要早。“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日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为“神殿”。雍布拉康让人仰慕,这不仅是因为它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它还是文成公主进藏后居住的地方。
  由于雍布拉康坐落在泽当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要想参拜,有两个途径,骑马或步行。我选择了后者,虽然拾阶而上有些吃力,但那种渐入佳境的感觉还是令人鼓舞的。雍布拉康就像一座耸立在山顶的白色灯塔,金色的塔尖直指苍穹,尤其是从山下仰望,神秘而壮观更有穿越时空之联想。来到山顶反而倒不觉得雄伟壮观,倒是觉得紧凑有序。0.6米宽的通道通往一层殿堂的须弥座后,二层有小门通二层大殿顶部,第三层原有五世达赖时的所加金顶。这座建筑墙壁厚重,内部狭小,一层仅2.28平方米,二、三层也不过4.18平方米,别有洞天。二层法王殿亦分前后两部分,殿后壁中置一多宝格佛橱,内有弥勒、宗喀巴、大佛母、莲花生、文殊等铜造像多尊。由于地方小,游客多,所以此地不宜久留。
  在山南的时间虽然短暂,对藏传佛教及西藏的历史又是知之甚少,因此对寺庙的背景也没有过多地探讨。但这里寺庙建筑的结构、色彩、饰物造型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我叹为观止,特别是敏竹林寺以片石砌筑的墙体据说在西藏也是极为有名,对研究西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也有很高的价值。于是敏珠林寺和雍布拉康的粗狂线条和柔美的色彩成了我此行难忘的风景。
其他文献
通过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概念的再认识,阐明了该专业与其它五大学科的关系,明确了该专业的学科定位.在比较分析了两个培养目标的异同后,确立了办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