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出语”即广播录音报道中音响出现的“开场白”。“引出语”使用是否恰当和精彩,对一篇录音报道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出语”既为音响服务,也为通篇报道服务,有着承上启下、美化结构、烘托意境的作用。常见的录音报道的“引出语”大致包括“叙述式”“描写式”“议论式”等几种形态。同时还有“标注式”“反引式”“非语言式”等形式。
关键词:引出语 录音报道 音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播作品的不断创新,录音报道的采写水平越来越高。在研究把握宏观理论的同时,不少微观问题也引起业内同行的重视。“引出语”作为录音报道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探究。
“引出语”即为录音报道中衔接文字和音响之间的过渡文字或其他内容,是音响出现的“开场白”。它既为音响服务,也为通篇报道服务,有着承上启下、美化结构、烘托意境的作用。
以往人们对录音报道批评较多的如文章结构呆板、音响没有用“活”等诸如此类的缺点,也有一些问题是由于“引出语”使用不当造成的。
录音报道不“活”,很多情况表现在“引出语”不活。录音报道中,运用音响最多的成分是人物讲话,当前最多最易出现的“引出语”是××说、××认为、××谈道等。如果通篇报道的音响都用这种叙述式“引出语”,就会使人觉得呆板、生硬,此篇录音报道自然缺少了生动色彩,失去了“灵气”。所以,在提高录音报道采写质量的同时,同样也要在“引出语”的表现形态上下番工夫。
常见的录音报道的“引出语”大致包括“叙述式”“描写式”“议论式”等几种形态。
一、叙述式“引出语”
叙述式“引出语”以凝练的语言,扼要而直接地将录音报道音响中主要的人物和事实引出来,是“引出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法之一。
例一:88岁的钱学森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在200多位科技同行面前即兴谈了他的心情……
【出现场录音——钱学森
刚才领导和同事们都讲我钱学森怎么样,怎么样,那都是千千万万人一起劳动的成果啊。我钱学森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略——钱学森讲他人生三次激动的时刻。
作为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钱学森的讲话思想深刻、感情真挚、层次清楚、声音洪亮饱满,本身就有极大的可听性。此段的“引出语”简洁明了,平铺直叙,将重点放在了钱学森讲话的本身上。如果记者在这段话前再加上很多的描述或者是形容词反倒是画蛇添足了。
也有一些录音报道的“引出语”看起来是叙述式的,但在写作上又加入了一些文学的元素,使录音报道更有现场感。
例二:今天早上6点,家住浦东上南六村2号503室的方女士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
【出录音——方女士
我就听到外面的人大喊:“楼顶水箱坏了,大家都起来看一下!” 我赶紧从床上跳起来,到客厅一看,哎呦,整个客厅的天花板都在哗哗地“下雨”,地板上已经水漫金山了。
【录音止
原来,今天凌晨4点,2号楼顶楼的浮球坏了,3~6楼居民家中不同程度进水。
这则录音报道的“引出语”运用恰当,使用了小说的技巧,简洁却清楚地交代了事件,是叙述式引出语的变化性写法。这种写法比传统的写法更有可听性。
二、描写式“引出语”
描写式“引出语”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常抓取某一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这种“引出语”是目前录音报道中较为常用的。但如何描写,怎么样才能描写好,也是我们每个记者必须要学习的。
例三:北方冬日的阳光洒在北京地坛医院整洁而安静的院落里。上午10点30分,温家宝和吴仪在刘淇、王岐山的陪同下来到患者和医护人员中间,他们的胸前都佩戴着象征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在与艾滋病患者亲切握手后,温家宝、吴仪等还与患者围坐,促膝交谈。
【出录音
温家宝: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一:我叫孙福利。
温家宝:哪里人?
患者一:山西的。
温家宝:发现病多长时间了?
患者一:五年了。
【省略——录音止
这条录音报道突破了时政报道“引出语”写法的程序化,写出了鲜明的特色,传递出情感的温度。“引出语”准确、真实而又新颖别致地说明了温家宝视察的地点和氛围,鲜明地突出了新闻主体,简洁地交代了新闻背景,生动地渲染了新闻现场的气氛。区区数十字却为听众勾勒出一幅温暖的画面,再加上记者温文尔雅的描述,真正起到了音响未出就“鲜”声夺人、吸引听众的作用。
例四:体育馆内座无虚席,五千位观众沉浸在热烈的气氛中,跳水皇后高敏在大家热情的盼望中出现在告别体坛文艺晚会的现场。
高敏说:(出录音)我,今年22岁,但我在跳坛上已经有13年的历史了(掌声),我在我所参加的世界大赛中,从来没有人战胜过我,从来没有一个人让她的国旗在我们的国旗上头(掌声如潮)。
【省略——告别跳坛的不舍和感谢。录音止
高敏在告别晚会上讲了很长一段话,叙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此时的复杂心情。高敏的讲话几度昂扬、几度哽咽,引起现场阵阵热烈掌声。这段录音的“引出语”也是描写式的,寥寥几句话交代了地点(体育馆)、人物(高敏)、事件(告别文艺晚会),并将场景也介绍了(五千观众气氛热烈、热情的盼望),既全面又简短,非常符合这段录音报道的需要。如果这段录音的“引出语”变为平铺直叙式的表述:昨晚,高敏在天津市人民体育馆举行的告别体坛文艺晚会上说……虽然这样的“引出语”也没什么错,但却让人感到索然无味。 例五: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里,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幸福乡,一走进农民陈传胜家的绿色食品大棚,满眼春色哗啦一下涌入眼中。
满脸是汗的陈传胜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给记者算着账:
【出录音——陈传胜:
一公斤巴西菇,卖140块钱,要把它深加工成其它产品,一公斤巴西菇就要卖到一两千块钱,一筐筐的巴西菇销往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等地,那可就是换回来一筐筐的美元、日元。
【录音止
这段录音的“引出语”采用的也是描写式方法。天寒地冻与满眼春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声词“哗啦”的引用使得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满脸是汗的主人公让我们感到他的勃勃生气。
三、评论式“引出语”
评论式“引出语”就是对录音音响要陈述的事实先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
例六:不管怎么说,几经波折的赛力事达项目如今终于又“起死回生”了。但是,和赛力事达类似的种种“项目之痛”。却不能不引起省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决策者的反思。
曹家兴:(出录音——)项目搞好了,对经济增长,对全省提高经济实力肯定起相当好的作用,如果项目运作不好,项目质量差,带来的后患无穷——贻误人才,贻误财力,劳民伤财。
【录音止
这段录音报道的“引出语”有着鲜明的态度——项目之痛要引起反思。在没有听到录音之前,听众就已经知道了记者的态度,接下来的录音中,听众可以对这种态度有更明确的认识。这种评论式的“引出语”常常出现在评论中或批评类、监督类新闻报道中。“引出语”和录音音响双重作用,可以让新闻的观点更明确、更强烈。
除了这些常见的“引出语”,笔者结合学习和业务实践,发现尚有一些新的形态值得概括和补充。下面就几种“新形态”进行探讨:
A.标注式“引出语”
在人物开始讲话前,播音员或主持人只播其名,讲话开始,这种形态常用于录音述评。由于述评内容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需要多个人物讲话论证主题,这时可以使用最简练的“引出语”,听起来像“点名”一样。
例七:当今,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足鼎立,互相之间依存度很高。其中,稳定是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社会均衡发展、健康运行的前提……
【出录音,混播
人大代表党磊:[录音回放]“一个国家要稳定,就要让全体人民享受公平、富裕的阳光。没有公平,就没有社会公正;没有富裕,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就谈不上社会稳定 、民族振兴。”
【出录音,混播
人大代表荣海:[录音回放]“只有效率而没有公平,那这种效率会最终毁灭一个国家……
【录音止
这样的处理,一是舍去了渲染,和述评文章在风格上协调一致,精炼而严谨;二是避免了文字重复,使各个人物的讲话自然呼应,保持报道浑然一体。设计的结果具有排比、递进的文章节奏。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还借鉴了“压低混播”的技巧,播音员在“报名时”用人物录音作背景,然后再从头回放录音内容,非常巧妙,一是利于衔接,二是不会顾此失彼,保持了录音的完整性。
B.反引式“引出语”
这种形态在人物录音或其他录音出来前不作任何介绍,好像没有“引出语”,录音直接出现,但录音结束后则对上面出现的录音作出交代,可以是概括式语言,也可以是采用议论式语言进行。
例八:就政府部门来说,培养大批精通世贸规则的专门人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作目标,因为各类竞争归根到底首先是人才的竞争。
【出录音,人大代表游景玉
“我感到比较重要的是高级的科技人才,以及熟悉外语、熟悉国外运作方式、国际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人才。”
【录音完
从人大代表的谈话中我们感受到社会对人才的期望。
可以看出,这篇作品录音之前的“引出语”虽然省略了,但在下一段文字的开头,却用了“从人大代表的谈话中”这一后置的“引出语”,这种反过来说的方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把上面音响的出处交代清楚了,对下面要说的话形成前提。笔者称之为“反引式”。它的好处是将录音和文字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内容相互包容,加快了文章节奏,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当然,反引式“引出语”适合于各种内容的音响。
例九:【音响:拉萨实验小学四年级同学用藏语朗读课文,压混
“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40年后的今天,各族儿童的读书声,已成为雪域高原最为动人的旋律。”
这段录音报道实际上也是反引式的“引出语”,在音响出来之后,用带抒情的评论语言,交代了以上音响的出处,效果不错。它使人一开始就深受音响的感染,在随后的文字交代中又有内涵上的递进。假设采用描写式的“引出语”,就会变为:“在拉萨实验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正传出各族儿童的读书声[出录音]”。显然,这样的效果差了很多。
C.非语言式“引出语”
这通常是用音乐或背景音响带动人物讲话的形态,在现场报道和大型实况转播中常见。其特点在于,“引出语”不是用文字,而是由特定的声音代替。
例十:【水禽声音
记者:这是扎龙的夏天,天才朦朦亮,扎龙的生灵们就已经喧闹起来了。
【大雁叫
记者:听,现在叫得起劲的是大雁,它正扭着胖胖的身子跑来跑去找食吃。
【天鹅叫
记者:……
再如,中央电视台大型现场报道《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中一个片段:
例十一:【实况:唱国歌
男: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庄严肃立,凝神注目。广场上……
从这种形态来看,引出一个可供探讨的话题:“引出语”是否一定是文字?笔者认为不一定,它是个抽象的概念,正如本文开始谈到定义时认为,“引出语”是文字和音响之间的过渡性文字或是其他的内容。这里的“其他”指的就是一些效果音响或是典型音乐等。录音报道是个多元素的体裁形式,其多样性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广播的改革和发展,广播稿的写作方式将会不断创新,传统意义上的各种体裁的格式将被打破,出现多样化趋势,但只要符合广播的基本规律,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无疑是件好事。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刘浩三)
关键词:引出语 录音报道 音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播作品的不断创新,录音报道的采写水平越来越高。在研究把握宏观理论的同时,不少微观问题也引起业内同行的重视。“引出语”作为录音报道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探究。
“引出语”即为录音报道中衔接文字和音响之间的过渡文字或其他内容,是音响出现的“开场白”。它既为音响服务,也为通篇报道服务,有着承上启下、美化结构、烘托意境的作用。
以往人们对录音报道批评较多的如文章结构呆板、音响没有用“活”等诸如此类的缺点,也有一些问题是由于“引出语”使用不当造成的。
录音报道不“活”,很多情况表现在“引出语”不活。录音报道中,运用音响最多的成分是人物讲话,当前最多最易出现的“引出语”是××说、××认为、××谈道等。如果通篇报道的音响都用这种叙述式“引出语”,就会使人觉得呆板、生硬,此篇录音报道自然缺少了生动色彩,失去了“灵气”。所以,在提高录音报道采写质量的同时,同样也要在“引出语”的表现形态上下番工夫。
常见的录音报道的“引出语”大致包括“叙述式”“描写式”“议论式”等几种形态。
一、叙述式“引出语”
叙述式“引出语”以凝练的语言,扼要而直接地将录音报道音响中主要的人物和事实引出来,是“引出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法之一。
例一:88岁的钱学森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在200多位科技同行面前即兴谈了他的心情……
【出现场录音——钱学森
刚才领导和同事们都讲我钱学森怎么样,怎么样,那都是千千万万人一起劳动的成果啊。我钱学森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略——钱学森讲他人生三次激动的时刻。
作为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钱学森的讲话思想深刻、感情真挚、层次清楚、声音洪亮饱满,本身就有极大的可听性。此段的“引出语”简洁明了,平铺直叙,将重点放在了钱学森讲话的本身上。如果记者在这段话前再加上很多的描述或者是形容词反倒是画蛇添足了。
也有一些录音报道的“引出语”看起来是叙述式的,但在写作上又加入了一些文学的元素,使录音报道更有现场感。
例二:今天早上6点,家住浦东上南六村2号503室的方女士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
【出录音——方女士
我就听到外面的人大喊:“楼顶水箱坏了,大家都起来看一下!” 我赶紧从床上跳起来,到客厅一看,哎呦,整个客厅的天花板都在哗哗地“下雨”,地板上已经水漫金山了。
【录音止
原来,今天凌晨4点,2号楼顶楼的浮球坏了,3~6楼居民家中不同程度进水。
这则录音报道的“引出语”运用恰当,使用了小说的技巧,简洁却清楚地交代了事件,是叙述式引出语的变化性写法。这种写法比传统的写法更有可听性。
二、描写式“引出语”
描写式“引出语”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常抓取某一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这种“引出语”是目前录音报道中较为常用的。但如何描写,怎么样才能描写好,也是我们每个记者必须要学习的。
例三:北方冬日的阳光洒在北京地坛医院整洁而安静的院落里。上午10点30分,温家宝和吴仪在刘淇、王岐山的陪同下来到患者和医护人员中间,他们的胸前都佩戴着象征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在与艾滋病患者亲切握手后,温家宝、吴仪等还与患者围坐,促膝交谈。
【出录音
温家宝: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一:我叫孙福利。
温家宝:哪里人?
患者一:山西的。
温家宝:发现病多长时间了?
患者一:五年了。
【省略——录音止
这条录音报道突破了时政报道“引出语”写法的程序化,写出了鲜明的特色,传递出情感的温度。“引出语”准确、真实而又新颖别致地说明了温家宝视察的地点和氛围,鲜明地突出了新闻主体,简洁地交代了新闻背景,生动地渲染了新闻现场的气氛。区区数十字却为听众勾勒出一幅温暖的画面,再加上记者温文尔雅的描述,真正起到了音响未出就“鲜”声夺人、吸引听众的作用。
例四:体育馆内座无虚席,五千位观众沉浸在热烈的气氛中,跳水皇后高敏在大家热情的盼望中出现在告别体坛文艺晚会的现场。
高敏说:(出录音)我,今年22岁,但我在跳坛上已经有13年的历史了(掌声),我在我所参加的世界大赛中,从来没有人战胜过我,从来没有一个人让她的国旗在我们的国旗上头(掌声如潮)。
【省略——告别跳坛的不舍和感谢。录音止
高敏在告别晚会上讲了很长一段话,叙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此时的复杂心情。高敏的讲话几度昂扬、几度哽咽,引起现场阵阵热烈掌声。这段录音的“引出语”也是描写式的,寥寥几句话交代了地点(体育馆)、人物(高敏)、事件(告别文艺晚会),并将场景也介绍了(五千观众气氛热烈、热情的盼望),既全面又简短,非常符合这段录音报道的需要。如果这段录音的“引出语”变为平铺直叙式的表述:昨晚,高敏在天津市人民体育馆举行的告别体坛文艺晚会上说……虽然这样的“引出语”也没什么错,但却让人感到索然无味。 例五: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里,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幸福乡,一走进农民陈传胜家的绿色食品大棚,满眼春色哗啦一下涌入眼中。
满脸是汗的陈传胜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给记者算着账:
【出录音——陈传胜:
一公斤巴西菇,卖140块钱,要把它深加工成其它产品,一公斤巴西菇就要卖到一两千块钱,一筐筐的巴西菇销往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等地,那可就是换回来一筐筐的美元、日元。
【录音止
这段录音的“引出语”采用的也是描写式方法。天寒地冻与满眼春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声词“哗啦”的引用使得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满脸是汗的主人公让我们感到他的勃勃生气。
三、评论式“引出语”
评论式“引出语”就是对录音音响要陈述的事实先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
例六:不管怎么说,几经波折的赛力事达项目如今终于又“起死回生”了。但是,和赛力事达类似的种种“项目之痛”。却不能不引起省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决策者的反思。
曹家兴:(出录音——)项目搞好了,对经济增长,对全省提高经济实力肯定起相当好的作用,如果项目运作不好,项目质量差,带来的后患无穷——贻误人才,贻误财力,劳民伤财。
【录音止
这段录音报道的“引出语”有着鲜明的态度——项目之痛要引起反思。在没有听到录音之前,听众就已经知道了记者的态度,接下来的录音中,听众可以对这种态度有更明确的认识。这种评论式的“引出语”常常出现在评论中或批评类、监督类新闻报道中。“引出语”和录音音响双重作用,可以让新闻的观点更明确、更强烈。
除了这些常见的“引出语”,笔者结合学习和业务实践,发现尚有一些新的形态值得概括和补充。下面就几种“新形态”进行探讨:
A.标注式“引出语”
在人物开始讲话前,播音员或主持人只播其名,讲话开始,这种形态常用于录音述评。由于述评内容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需要多个人物讲话论证主题,这时可以使用最简练的“引出语”,听起来像“点名”一样。
例七:当今,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足鼎立,互相之间依存度很高。其中,稳定是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社会均衡发展、健康运行的前提……
【出录音,混播
人大代表党磊:[录音回放]“一个国家要稳定,就要让全体人民享受公平、富裕的阳光。没有公平,就没有社会公正;没有富裕,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就谈不上社会稳定 、民族振兴。”
【出录音,混播
人大代表荣海:[录音回放]“只有效率而没有公平,那这种效率会最终毁灭一个国家……
【录音止
这样的处理,一是舍去了渲染,和述评文章在风格上协调一致,精炼而严谨;二是避免了文字重复,使各个人物的讲话自然呼应,保持报道浑然一体。设计的结果具有排比、递进的文章节奏。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还借鉴了“压低混播”的技巧,播音员在“报名时”用人物录音作背景,然后再从头回放录音内容,非常巧妙,一是利于衔接,二是不会顾此失彼,保持了录音的完整性。
B.反引式“引出语”
这种形态在人物录音或其他录音出来前不作任何介绍,好像没有“引出语”,录音直接出现,但录音结束后则对上面出现的录音作出交代,可以是概括式语言,也可以是采用议论式语言进行。
例八:就政府部门来说,培养大批精通世贸规则的专门人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作目标,因为各类竞争归根到底首先是人才的竞争。
【出录音,人大代表游景玉
“我感到比较重要的是高级的科技人才,以及熟悉外语、熟悉国外运作方式、国际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人才。”
【录音完
从人大代表的谈话中我们感受到社会对人才的期望。
可以看出,这篇作品录音之前的“引出语”虽然省略了,但在下一段文字的开头,却用了“从人大代表的谈话中”这一后置的“引出语”,这种反过来说的方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把上面音响的出处交代清楚了,对下面要说的话形成前提。笔者称之为“反引式”。它的好处是将录音和文字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内容相互包容,加快了文章节奏,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当然,反引式“引出语”适合于各种内容的音响。
例九:【音响:拉萨实验小学四年级同学用藏语朗读课文,压混
“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40年后的今天,各族儿童的读书声,已成为雪域高原最为动人的旋律。”
这段录音报道实际上也是反引式的“引出语”,在音响出来之后,用带抒情的评论语言,交代了以上音响的出处,效果不错。它使人一开始就深受音响的感染,在随后的文字交代中又有内涵上的递进。假设采用描写式的“引出语”,就会变为:“在拉萨实验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正传出各族儿童的读书声[出录音]”。显然,这样的效果差了很多。
C.非语言式“引出语”
这通常是用音乐或背景音响带动人物讲话的形态,在现场报道和大型实况转播中常见。其特点在于,“引出语”不是用文字,而是由特定的声音代替。
例十:【水禽声音
记者:这是扎龙的夏天,天才朦朦亮,扎龙的生灵们就已经喧闹起来了。
【大雁叫
记者:听,现在叫得起劲的是大雁,它正扭着胖胖的身子跑来跑去找食吃。
【天鹅叫
记者:……
再如,中央电视台大型现场报道《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中一个片段:
例十一:【实况:唱国歌
男: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庄严肃立,凝神注目。广场上……
从这种形态来看,引出一个可供探讨的话题:“引出语”是否一定是文字?笔者认为不一定,它是个抽象的概念,正如本文开始谈到定义时认为,“引出语”是文字和音响之间的过渡性文字或是其他的内容。这里的“其他”指的就是一些效果音响或是典型音乐等。录音报道是个多元素的体裁形式,其多样性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广播的改革和发展,广播稿的写作方式将会不断创新,传统意义上的各种体裁的格式将被打破,出现多样化趋势,但只要符合广播的基本规律,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无疑是件好事。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刘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