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东这个边境城镇,颇有一种海滨小城之感。江中,船只穿梭往来;岸边,新人摆姿势拍照。岸边挂起串串彩灯,远处隐隐飘来音乐,音符仿佛在风中起舞。
眺望对岸,很难想象,那里就是朝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里的边界线和朝鲜与韩国之间著名的非军事区差别非常大。三八线附近武器林立、气氛紧张。而中国和朝鲜之间的这段边界气氛迥然不同:几乎看不到安全设施,没有武装警卫在岸边巡逻,没有铁丝网——至少在中国这一边是这样。
不过,朝鲜的海滨看上去也并没有诱人之处。
河对岸,与丹东熠熠生辉的摩天大厦对视的,是灌木杂草地间闲置的低矮厂房和泥土颜色的平房。
一位丹东当地人告诉我,过去40年间,朝鲜的天际线几乎没有变。仅有的新建筑好像是仓库,用来存储从中国运进来的商品。
丹东是朝鲜进入世界的门户,是中朝两国长期关系的实体体现。结果呢,丹东到处都是朝鲜人,有政要官员、商人、政府派来的女服务员。
如果我告诉你,我入住的宾馆内,许多工作人员只会说朝鲜语、不会讲汉语,你可能就会对丹东有多少朝鲜人有更具体的概念。
精英与司机
早餐期间,我遇到第一批平壤“精英”成员,三位中年男人,穿的衣服、梳的发型几乎一模一样,胸前一律带着朝鲜伟大领导人的胸章。
他们告诉我,胸章是最新款的,几天前才发行。他们自称是投资人,到中国来做生意。
丹东是朝鲜商人的淘金地。附近一处货物码头,证据历历在目。
这里停满了大卡车,怎么也有好几十辆。卡车上布满了朝鲜的灰尘,满载着中朝双方急需的商品:从朝鲜运出来的煤炭等自然资源与从中国运回去的建筑材料、设备。
但是,朝鲜卡车司机不和党政官员在同一个地方吃饭。我们来到城外高速公路一边的一串小餐馆,这里挤满了卡车司机。他们已经开始喝酒了,点的菜很丰盛,桌子上堆满了肉、菜。
令我吃惊的是,他们非常友好,至少一开始是这样。其中一个人告诉我:“是,我是朝鲜人,今天晚些时候回朝鲜。”他还问我,“你从哪儿来的?”
我说,我是英国人。这个答案根本没有让他变色。转念一想,丹东已经开了一家很大的特易购(Tesco,英国超市连锁),据说,朝鲜有钱人都在那里购物。
餐馆里又来了一批司机。突然,围坐在桌前的人不理睬我们了。不过,我也学习到了很宝贵的一课:在丹东,餐馆是接触朝鲜人的最好地方。
女服务员
我决定,去吃当天的第三顿饭。我们来到了朝鲜政府开设的连锁酒店。在那里,两位二十来岁的朝鲜女服务员羞怯地问了我一些问题,还和我们的当地司机调情。
她们问我:“你结婚了吗?在哪儿学的朝语?”
朝鲜中介向丹东派女服务员,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她们的行动受到控制,她们的薪酬大部分充公归了政府。
其中一位女服务员告诉我,她才来不久。接下来,仿佛还在参加招聘面试,她自豪地列举了在学校学过的课程:数学、化学、生物,还有革命史。
英语课好像也是一个亮点。不过,她的英语课好像大部分用来唱英语歌了。
她说:“我给你唱一个。”她僵硬地站在我的座椅后面,放开嗓子,唱起了《婴儿降生时》(When a Child is Born)。
“无声的心愿,在大海飘荡;变幻的微风,在树梢呢喃……”
唱完了,我问她,朝鲜和中国之间有什么区别?
她回答说,人们的心胸是不一样的。朝鲜人做事更有共性,中国人都讲个性。
离开餐馆,走向朝鲜战争的遗物“断桥”,我不禁又想起女服务员的那番话。
从这里,可以听到丹东酒吧、夜总会传出的音乐,可以看到霓虹灯在缓缓降临的夜幕中闪烁,宛如鸭绿江边的迷你拉斯维加斯。
眼前的景色令人无法不沉思,对岸的人,在沉寂、黑暗中看着这边的一切,又是怎样想的呢?
(摘自英国BBC中文网)(编辑/唐馨)
眺望对岸,很难想象,那里就是朝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里的边界线和朝鲜与韩国之间著名的非军事区差别非常大。三八线附近武器林立、气氛紧张。而中国和朝鲜之间的这段边界气氛迥然不同:几乎看不到安全设施,没有武装警卫在岸边巡逻,没有铁丝网——至少在中国这一边是这样。
不过,朝鲜的海滨看上去也并没有诱人之处。
河对岸,与丹东熠熠生辉的摩天大厦对视的,是灌木杂草地间闲置的低矮厂房和泥土颜色的平房。
一位丹东当地人告诉我,过去40年间,朝鲜的天际线几乎没有变。仅有的新建筑好像是仓库,用来存储从中国运进来的商品。
丹东是朝鲜进入世界的门户,是中朝两国长期关系的实体体现。结果呢,丹东到处都是朝鲜人,有政要官员、商人、政府派来的女服务员。
如果我告诉你,我入住的宾馆内,许多工作人员只会说朝鲜语、不会讲汉语,你可能就会对丹东有多少朝鲜人有更具体的概念。
精英与司机
早餐期间,我遇到第一批平壤“精英”成员,三位中年男人,穿的衣服、梳的发型几乎一模一样,胸前一律带着朝鲜伟大领导人的胸章。
他们告诉我,胸章是最新款的,几天前才发行。他们自称是投资人,到中国来做生意。
丹东是朝鲜商人的淘金地。附近一处货物码头,证据历历在目。
这里停满了大卡车,怎么也有好几十辆。卡车上布满了朝鲜的灰尘,满载着中朝双方急需的商品:从朝鲜运出来的煤炭等自然资源与从中国运回去的建筑材料、设备。
但是,朝鲜卡车司机不和党政官员在同一个地方吃饭。我们来到城外高速公路一边的一串小餐馆,这里挤满了卡车司机。他们已经开始喝酒了,点的菜很丰盛,桌子上堆满了肉、菜。
令我吃惊的是,他们非常友好,至少一开始是这样。其中一个人告诉我:“是,我是朝鲜人,今天晚些时候回朝鲜。”他还问我,“你从哪儿来的?”
我说,我是英国人。这个答案根本没有让他变色。转念一想,丹东已经开了一家很大的特易购(Tesco,英国超市连锁),据说,朝鲜有钱人都在那里购物。
餐馆里又来了一批司机。突然,围坐在桌前的人不理睬我们了。不过,我也学习到了很宝贵的一课:在丹东,餐馆是接触朝鲜人的最好地方。
女服务员
我决定,去吃当天的第三顿饭。我们来到了朝鲜政府开设的连锁酒店。在那里,两位二十来岁的朝鲜女服务员羞怯地问了我一些问题,还和我们的当地司机调情。
她们问我:“你结婚了吗?在哪儿学的朝语?”
朝鲜中介向丹东派女服务员,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她们的行动受到控制,她们的薪酬大部分充公归了政府。
其中一位女服务员告诉我,她才来不久。接下来,仿佛还在参加招聘面试,她自豪地列举了在学校学过的课程:数学、化学、生物,还有革命史。
英语课好像也是一个亮点。不过,她的英语课好像大部分用来唱英语歌了。
她说:“我给你唱一个。”她僵硬地站在我的座椅后面,放开嗓子,唱起了《婴儿降生时》(When a Child is Born)。
“无声的心愿,在大海飘荡;变幻的微风,在树梢呢喃……”
唱完了,我问她,朝鲜和中国之间有什么区别?
她回答说,人们的心胸是不一样的。朝鲜人做事更有共性,中国人都讲个性。
离开餐馆,走向朝鲜战争的遗物“断桥”,我不禁又想起女服务员的那番话。
从这里,可以听到丹东酒吧、夜总会传出的音乐,可以看到霓虹灯在缓缓降临的夜幕中闪烁,宛如鸭绿江边的迷你拉斯维加斯。
眼前的景色令人无法不沉思,对岸的人,在沉寂、黑暗中看着这边的一切,又是怎样想的呢?
(摘自英国BBC中文网)(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