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传统绘画系统以客观的、具象的、写实的造型元素为主,其视觉形象大多是完整的、立体的和明确的,但其艺术的含蓄美、朦胧美和情绪美显得不足;而非理性绘画力求打破这种理性表达体系,创造一种主观的、抽象的、写意的直觉表现手段。本文将尝试探索这种表现手段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 非理性 绘画 手段 实现
绘画的“非理性表现”是指画家在绘画过程中以直觉的方式创造无确定目标指向的非预见性视觉审美图像的行为,其突出特点是“随意而为”和“将错就错”,它所创造的图像较之于在理性状态下制作的必然形态更自由、更生动、更耐人寻味,更具有不可言状的象外之像和玄外之响。这种表现往往是在误为、误读与不为的状态下进行,它不假修饰而自然天成,不寻“宫商”而通乎神明。
显然,非理性表现不可能在完全理智的状态下进行,因为理智是以严格的逻辑思辨为前提的,在这种状态下创作,画面中一旦有与预设目标不相符的但具有偶然效果的审美视觉图像萌芽,理智之手便会立刻将其连根拔除,而这些被拔出的元素恰恰是非理性表现绘画的核心元素。
那么在绘画过程中,怎样才能营造非理性表现的发生机会?怎样才能使非理性的表现手段正常发挥?怎样才能让非理性的表现效果得以实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以理性力量让创作行为回到非理性状态
一般而言,艺术创作是一个从感觉出发但经过理性审视与梳理再回到感觉的过程,其行为往往是理性和非理性交替进行;但有时受理智思维惯性的限制而难以进行表现方式的转换,则必须以理性力量让理性创作行为回到非理性状态。西方“存在主义”便是以高度理性化方式和审美手段传达非理性内容并使之返回到理性和审美中去的例子,这是一种讨论和描绘过非理性因素的理性主义。同理,非理性绘画表现状态也能以理性的方式加以激活。当人们在理性的作用下以某种预定的效果为目的进行创作时,其潜意识或感觉也会如影随形地纠缠其中,对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影响,使其创作行为不知不觉地偏离理性的航线,并产生出虽不符合主观目的但更高妙、更具审美价值的非理性视觉形象;如果此时我们不以非理性的方式对画面进行观照,继续以一种“清醒”而偏执的常规思维方式走下去,则会对这种难得的灵感之光做愚蠢的抹煞。因此,当我们寻找非理性创作状态时,最好能间或打破原有的创作惯性而停止下来,且不仅仅是从行为上停下来,更主要的是能够带着超乎常规的思维回到“悬空心理”状态,将自己内心预设的目标隐去,对画面做无目的的凝神观照,充分发挥遐想、联想、幻想、设想、感想等生命直觉因素,“伫中区以玄览,瞻万物而思纷”(陆机《文赋》),并将所想与直觉经验杂糅在一起,放在潜意识的搅拌机中随意混合,这时,那些超越理性的形而上视觉元素便会显现出来,并诱发创作者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进入一种全新的表现状态。
二、在特定的条件以半理性方式创作
所谓半理性状态是指人因某种原因(如饮酒后、精神失常、半睡眠、做白日梦、抽烟、听音乐或因某些特殊环境的刺激等)介于理智与混沌的中间地带。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有一定逻辑,但其行为又出现某种程度的“失控”,因而使人的行为更自在,更易于冲破既定的目标而产生理智状态下难以出现的灵感,并创造出“其理未必然,其效果未必不然”的艺术效果。
其实不论作者还是作品,中外艺术史上早已存在半理性状态下创作的先例。在中国,不仅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谈,更有怀素的狂草,梁楷的泼墨人物,徐渭的写意山水、花鸟等,这都是作者在半理性“癫疯”状态下的炳耀之作;而波洛克、凡·高、杜尚,则是西方美术史上颠覆理智创作的例子。有理论认为:艺术家与善于抽象思维的逻辑学家不同,也与讲究伦理的道德学家相异,更不同于精通计算的数理学家,艺术家在很多情况下可在半理性状态下工作,其活动的前提是生命直觉。一般而言,逻辑思维能驾驭科学语言,而生命直觉能创造和操纵艺术语言。艺术语言传达的联想与情感不是为了与现实中的事物丝丝入扣、互为参证或完全吻合,而是为了解除逻辑与哲学中的“真实论”绳索,自由地表现出隐约、虚幻、迷离、眬甚至错乱的感觉。
在半理性状态下,艺术家更易创造出与生活符号相左的艺术符号系统。因为艺术符号系统是感性的、情绪的、联想的、虚构的,甚至是与客观事物相矛盾或错误的符号系统,其视觉效果往往是混沌的、含糊的、多义的、复杂的,但也是更加柔韧而不僵滞并且有一定弹性的,它可以激起人们多方面的想象。而科学语言尽可能把自己限制在规定的意义之内,唯恐含糊不清或支支吾吾而引起歧义。艺术语言则不尽然,画错了、画颠倒了、画得模糊不清甚至空着不画都能成立,艺术语言需要“精妙”但不一定需要“精确”,艺术语言的“含混性”与“精妙性”二位一体,精妙性是它的外在状态,含混性往往是它的内在要求,这两者能够构成艺术作品的含蓄美、朦胧美和丰富美等审美特质。
三、用非理性方式对传统绘画系统作创造性颠覆
传统绘画系统以客观的、具象的、写实的造型语言为主,其视觉形象大多是完整的、立体的和明确不变的,而非理性绘画力求打破这种体系,创造一种主观的、抽象的、写意的形而上视觉符号系统。
1. 注重视觉形象的片段性、边沿性和非理性表现
要实现非理性表现,就必须注重视觉形象的片断性、边沿性和非理性,而不必过于重视对形象整体性、本质性和必然性的描绘。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说,现实世界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破碎的世界多的是边沿,少的是本质,多的是偶然,少的是必然。因此,绘画作品有责任表现这种世界的片段性、边沿性和偶然性,尽量展示边沿的“无边性”,显示偶然的的剧烈冲动和错乱效果,使真实和虚构模糊不清,时间和空间杂糅重组,泯灭视觉形象的确定性和明晰性,强化绘画视觉元素的独立存在方式和审美意趣,使之激发受众对宇宙人生的领略、感受和体悟。
2. 注重平面、消解深度
深度和平面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绘画往往只注意画面深度空间的建构,画面中所有的视觉形象都必须具有受光、背光、反光、投影等立体造型因素,不太注意平面性和深度性的对立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平面更能显出视觉的深度,深度建立在平面之上方能显出深度何其“深”,一旦平面与纵深相辅相成,所有透视、比例、结构、光源色、环境色等立体因素将被平面的价值消解、重构,画面的暂时性、瞬间性、非连续性的审美价值都将浮现出来。因此,只有打破传统绘画深度表现模式的重负,才能让非理性表现的光芒自由释放。
3. 在生命的体验中展示视觉形象和意义的双重不确定性
非理性绘画的表现方式不仅要追求视觉形象的不确定性,更要追求视觉意义的不确定性,这种双重不确定性,才能为艺术的直觉表达扫清道路,才能体现出非理性的无限生命。我们根本不要担心这种不确定性会出现丧失作品自生内涵的危险,因为绘画是刻画心灵的艺术,是对心灵和生命密码的解读和释意,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属于心灵对心灵的揣摩、预测和臆想,其本身就充满了主观、偶然和不确定性。
传统绘画的现成表现系统已不能完全适应追求心灵表现的非理性绘画,我们必须用非中心、异端、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移植、分裂、变形等一切手段对其进行颠覆。
的确,非理性绘画因其在创作情绪上注重生命体验和内心顿悟,在观察方式上讲求误读、误判和超然物外,在创作手法上讲求随意而为、将错就错、顺其自然,在创作过程上追求瞬间偶发、不期而遇,在创作效果上往往不求形似和介于是与不是之间,因此,其创作规律比起“客观再现式绘画”来显得较为神秘和捉摸不定,往往是在直觉驱使下的感觉行为,它窈兮兮、惟恍惟忽,常常是苦苦寻觅而遥不可及,心不在焉却不期而至,忽然出现又转瞬即逝。但是,非理性绘画又有其自生的脉络,只要我们摆脱理性思维的传统惯性,让生命之流在心灵的宇宙间自由流淌,则一定能运用这种形式创作出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
(张洪/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关键词] 非理性 绘画 手段 实现
绘画的“非理性表现”是指画家在绘画过程中以直觉的方式创造无确定目标指向的非预见性视觉审美图像的行为,其突出特点是“随意而为”和“将错就错”,它所创造的图像较之于在理性状态下制作的必然形态更自由、更生动、更耐人寻味,更具有不可言状的象外之像和玄外之响。这种表现往往是在误为、误读与不为的状态下进行,它不假修饰而自然天成,不寻“宫商”而通乎神明。
显然,非理性表现不可能在完全理智的状态下进行,因为理智是以严格的逻辑思辨为前提的,在这种状态下创作,画面中一旦有与预设目标不相符的但具有偶然效果的审美视觉图像萌芽,理智之手便会立刻将其连根拔除,而这些被拔出的元素恰恰是非理性表现绘画的核心元素。
那么在绘画过程中,怎样才能营造非理性表现的发生机会?怎样才能使非理性的表现手段正常发挥?怎样才能让非理性的表现效果得以实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以理性力量让创作行为回到非理性状态
一般而言,艺术创作是一个从感觉出发但经过理性审视与梳理再回到感觉的过程,其行为往往是理性和非理性交替进行;但有时受理智思维惯性的限制而难以进行表现方式的转换,则必须以理性力量让理性创作行为回到非理性状态。西方“存在主义”便是以高度理性化方式和审美手段传达非理性内容并使之返回到理性和审美中去的例子,这是一种讨论和描绘过非理性因素的理性主义。同理,非理性绘画表现状态也能以理性的方式加以激活。当人们在理性的作用下以某种预定的效果为目的进行创作时,其潜意识或感觉也会如影随形地纠缠其中,对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影响,使其创作行为不知不觉地偏离理性的航线,并产生出虽不符合主观目的但更高妙、更具审美价值的非理性视觉形象;如果此时我们不以非理性的方式对画面进行观照,继续以一种“清醒”而偏执的常规思维方式走下去,则会对这种难得的灵感之光做愚蠢的抹煞。因此,当我们寻找非理性创作状态时,最好能间或打破原有的创作惯性而停止下来,且不仅仅是从行为上停下来,更主要的是能够带着超乎常规的思维回到“悬空心理”状态,将自己内心预设的目标隐去,对画面做无目的的凝神观照,充分发挥遐想、联想、幻想、设想、感想等生命直觉因素,“伫中区以玄览,瞻万物而思纷”(陆机《文赋》),并将所想与直觉经验杂糅在一起,放在潜意识的搅拌机中随意混合,这时,那些超越理性的形而上视觉元素便会显现出来,并诱发创作者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进入一种全新的表现状态。
二、在特定的条件以半理性方式创作
所谓半理性状态是指人因某种原因(如饮酒后、精神失常、半睡眠、做白日梦、抽烟、听音乐或因某些特殊环境的刺激等)介于理智与混沌的中间地带。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有一定逻辑,但其行为又出现某种程度的“失控”,因而使人的行为更自在,更易于冲破既定的目标而产生理智状态下难以出现的灵感,并创造出“其理未必然,其效果未必不然”的艺术效果。
其实不论作者还是作品,中外艺术史上早已存在半理性状态下创作的先例。在中国,不仅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谈,更有怀素的狂草,梁楷的泼墨人物,徐渭的写意山水、花鸟等,这都是作者在半理性“癫疯”状态下的炳耀之作;而波洛克、凡·高、杜尚,则是西方美术史上颠覆理智创作的例子。有理论认为:艺术家与善于抽象思维的逻辑学家不同,也与讲究伦理的道德学家相异,更不同于精通计算的数理学家,艺术家在很多情况下可在半理性状态下工作,其活动的前提是生命直觉。一般而言,逻辑思维能驾驭科学语言,而生命直觉能创造和操纵艺术语言。艺术语言传达的联想与情感不是为了与现实中的事物丝丝入扣、互为参证或完全吻合,而是为了解除逻辑与哲学中的“真实论”绳索,自由地表现出隐约、虚幻、迷离、眬甚至错乱的感觉。
在半理性状态下,艺术家更易创造出与生活符号相左的艺术符号系统。因为艺术符号系统是感性的、情绪的、联想的、虚构的,甚至是与客观事物相矛盾或错误的符号系统,其视觉效果往往是混沌的、含糊的、多义的、复杂的,但也是更加柔韧而不僵滞并且有一定弹性的,它可以激起人们多方面的想象。而科学语言尽可能把自己限制在规定的意义之内,唯恐含糊不清或支支吾吾而引起歧义。艺术语言则不尽然,画错了、画颠倒了、画得模糊不清甚至空着不画都能成立,艺术语言需要“精妙”但不一定需要“精确”,艺术语言的“含混性”与“精妙性”二位一体,精妙性是它的外在状态,含混性往往是它的内在要求,这两者能够构成艺术作品的含蓄美、朦胧美和丰富美等审美特质。
三、用非理性方式对传统绘画系统作创造性颠覆
传统绘画系统以客观的、具象的、写实的造型语言为主,其视觉形象大多是完整的、立体的和明确不变的,而非理性绘画力求打破这种体系,创造一种主观的、抽象的、写意的形而上视觉符号系统。
1. 注重视觉形象的片段性、边沿性和非理性表现
要实现非理性表现,就必须注重视觉形象的片断性、边沿性和非理性,而不必过于重视对形象整体性、本质性和必然性的描绘。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说,现实世界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破碎的世界多的是边沿,少的是本质,多的是偶然,少的是必然。因此,绘画作品有责任表现这种世界的片段性、边沿性和偶然性,尽量展示边沿的“无边性”,显示偶然的的剧烈冲动和错乱效果,使真实和虚构模糊不清,时间和空间杂糅重组,泯灭视觉形象的确定性和明晰性,强化绘画视觉元素的独立存在方式和审美意趣,使之激发受众对宇宙人生的领略、感受和体悟。
2. 注重平面、消解深度
深度和平面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绘画往往只注意画面深度空间的建构,画面中所有的视觉形象都必须具有受光、背光、反光、投影等立体造型因素,不太注意平面性和深度性的对立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平面更能显出视觉的深度,深度建立在平面之上方能显出深度何其“深”,一旦平面与纵深相辅相成,所有透视、比例、结构、光源色、环境色等立体因素将被平面的价值消解、重构,画面的暂时性、瞬间性、非连续性的审美价值都将浮现出来。因此,只有打破传统绘画深度表现模式的重负,才能让非理性表现的光芒自由释放。
3. 在生命的体验中展示视觉形象和意义的双重不确定性
非理性绘画的表现方式不仅要追求视觉形象的不确定性,更要追求视觉意义的不确定性,这种双重不确定性,才能为艺术的直觉表达扫清道路,才能体现出非理性的无限生命。我们根本不要担心这种不确定性会出现丧失作品自生内涵的危险,因为绘画是刻画心灵的艺术,是对心灵和生命密码的解读和释意,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属于心灵对心灵的揣摩、预测和臆想,其本身就充满了主观、偶然和不确定性。
传统绘画的现成表现系统已不能完全适应追求心灵表现的非理性绘画,我们必须用非中心、异端、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移植、分裂、变形等一切手段对其进行颠覆。
的确,非理性绘画因其在创作情绪上注重生命体验和内心顿悟,在观察方式上讲求误读、误判和超然物外,在创作手法上讲求随意而为、将错就错、顺其自然,在创作过程上追求瞬间偶发、不期而遇,在创作效果上往往不求形似和介于是与不是之间,因此,其创作规律比起“客观再现式绘画”来显得较为神秘和捉摸不定,往往是在直觉驱使下的感觉行为,它窈兮兮、惟恍惟忽,常常是苦苦寻觅而遥不可及,心不在焉却不期而至,忽然出现又转瞬即逝。但是,非理性绘画又有其自生的脉络,只要我们摆脱理性思维的传统惯性,让生命之流在心灵的宇宙间自由流淌,则一定能运用这种形式创作出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
(张洪/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