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美国人都在问,事实上我也自问,怎么能发生这种事?在一个我们帮助实现解放的国家,在一个我们帮助避免被摧毁的城市,怎么会发生这种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9月15日在白宫玫瑰园,面对媒体发出这样的疑问。
9月16日,塔利班武装组织攻击北约一处驻阿富汗主要基地,造成14名武装人员死亡,其中包括2名美军。这也使得阿拉伯地区的反美浪潮开始出现军事冲突。
此次始发于9月11日的反美浪潮,如果从时间上看,很难说得清究竟是巧合,还是背后有极端暴力组织在有意策划。那部粗制的反伊斯兰影片
抗议浪潮,起源于一部美国反穆斯林影片《穆斯林的无知》。
这部电影由一个名为萨姆·巴奇莱的犹太裔美国人制作并导演。巴奇莱是导演,同时也是加利福尼亚州地产商。巴奇莱仇视伊斯兰教,并公开宣称伊斯兰教是“癌症”。他从大约100名犹太捐助人那里筹集到了500万美元,并于2011年在加州拍摄完成了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
严格说来,在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制作费的好莱坞电影业中,这显然是一部小成本、甚至看上去有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在网络上公开的十几分钟宣传片中,演员的演技一般,布景明显是后期制作,从视觉上看,由于背景制作的简略,演员在沙漠中行走看上去更像“悬浮”在沙漠中。
就是这样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内容却严重伤害了穆斯林的感情。
影片中,伤害穆斯林感情的处理首先在于,制作者将神圣的“先知”穆罕默德具象化了。在伊斯兰信徒看来,先知是神圣、不可见的,任何人都不能将其人性化。除此,影片还将穆罕默德刻画成一个好色之徒、同性恋者、恋童癖,并且屠杀战俘、毫无怜悯之心。
但这部电影并没有正式公映——只是在好莱坞一个租来的剧场,向十来名观众进行了唯一一次“公映”。从今年7月份,影片14分钟时长的一段宣传片在视频网站上传开,但并未引起什么抗议。
真正开始引起穆斯林抗议的是9月初,一篇阿拉伯文的博客和埃及电视台播出的一段一分多钟的阿拉伯语片花。
博客由埃及裔的美国人克里斯·萨迪克发布,他是科普特基督徒,痛恨伊斯兰教,写博客支持焚烧《古兰经》的美国牧师琼斯。
而宣传片由埃及一家电视台在同一天播出,主持人谢赫·哈立德·阿布达拉在埃及A1-Nas电视频道播放了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在该场景中,一个滑稽版的先知穆罕默德把一头毛驴称为“穆斯林第一动物”。
有意煽动仇恨的萨迪克,还向媒体公布,要在“9·11”这一天进行电影公映。
公映没有进行。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内的4名外交官,在利比亚班加西被愤怒的穆斯林抗议者杀死。
“9·11”是美国的报警电话。2011年,本·拉登领导下的基地组织,就专门选择了9月11日对美国双子楼进行恐怖袭击,以增加行动的震慑效果。
这个数字,随后成为一个符号。它背后,开始承载伊斯兰原教旨、暴力、恐怖主义等概念。
利比亚惨剧发生后,阿拉伯地区的反美浪潮迅速铺展开。
谁是“点火者”?
9月14日本来是穆斯林的休息日,这一天,所有的穆斯林都会放假,进行礼拜。
下午5时左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上班的中国人叶晋(化名),正要下班回家。在途经喀土穆老城区时,遭遇警察封路。一群游行者正徐徐往回走。
喀土穆的老城区里有许多西方使馆,苏丹政府的办公大楼也在那边,因此苏丹只要有游行,多数都在老城区。
“穆斯林的礼拜日很神圣,按理应该不会有暴力活动。”叶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那次抗议,正是发生在礼拜之后。
广州一家金融公司驻苏丹经理高远扬(化名)也开车经过遇到了游行的队伍。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现场秩序并不乱,多数是年轻人,远处能看到冒烟。
晚上回去看网络新闻,高远扬才知道,冒烟是因为喀土穆的抗议者在德国使馆前点火,焚烧了国旗和现场的一些物件。
这些抗议者分别在德国、英国、美国使馆前抗议,德国使馆的遭遇最严重,一些使馆前的物品被烧毁,使馆也遭到了破坏,但没有人员伤亡。
苏丹的某外国人论坛中,讨论起此事,知道起因是一部美国制作的反抗伊斯兰的电影,并且认为“这部影片德国和英国也参与了,所以三国使馆遭到了攻击”。
但事实上,这是一部纯粹美国制造的电影,德国与英国都与此影片无关。但许多抗议者明显不知道其出自何处,一个原教旨主义穆斯林团体甚至呼吁,要再在荷兰使馆前进行一次抗议。
而伊朗宗教领袖卡尔扎伊也公开呼吁国民进行抗议。由于伊朗未与美国建交,他们选择在“能代表西方和美国”的瑞士使馆前进行了抗议。
不过,工作和住处都在老城区另一侧的高远扬表示,所在城区并未有任何无秩序的场景,事实上,那天看到的现场撤退也很有秩序。
“在苏丹,这样的抗议很常见。”他说,由于中国使馆和中国在当地的企业都不在老城区,而是主要集中在机场一侧的利雅得区,他们更多是通过网络得知抗议新闻。“单位也有一些伊斯兰信仰的本地同事,他们都没有参与抗议,对此事也未见有什么评论。”
然而,媒体对苏丹14日的抗议规模报道不一,当地媒体报道抗议队伍有几百人,西方媒体则称有数千人。
就在同一天,突尼斯也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抗议,并出现警民暴力冲突。此前,包括埃及在内的十几个伊斯兰国家,均出现了规模不同的游行抗议。
苏丹和突尼斯的激烈抗议,让美国政府决定撤离在两国的非紧急人员,并提醒游人近期不要进入两国。美国政府同时表示增派安保人员,被苏丹政府劝阻。苏丹政府表示,他们有能力保证使馆安全。
“美国人制裁了他们这么多年了,苏丹人本来就恨美国人。”在苏丹华人论坛有人表示。
这种旧恨,加上亵渎性影片的新仇,促使反美浪潮在阿拉伯地区一呼百应。
然而,广州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办事处的许光达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那里很平静,丝毫没有抗议的迹象。
事实上,此次反美抗议的20多个国家中,都是和美国原本就有纠葛的国家。这其中,包括利比亚、埃及、突尼斯等国在内的后“阿拉伯之春”国家,抗议尤为激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媒体做出无奈而模糊的推断:“这个世界是多么复杂,有时又是多么使人不知所措。”
9月16日塔利班攻击北约驻阿富汗基地,更是将抗议加入了军事冲突的元素。而塔利班宣称,原本目标竟然是与美国无关的英国王室成员哈里王子。
他们正是看中了哈里王室身份的影响力,“无论是谁,只要是与美国并肩作战的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就要攻击他。”早在本月7日,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就放出这样的话。那时候,针对美国亵渎伊斯兰的电影引发的抗议,要等到4天后才开始。
“投机分子总会分得一杯羹”
9月17日,利比亚政府逮捕50名涉嫌制造暴力的抗议者,以对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之内的4名美国外交官之死,做出交代。至此,除了伊朗政府公开表示要对抗美国之外,各抗议国政府都在呼吁理性对待此事。
新成立的埃及政府甚至在美国使馆外面筑起了水泥墙。
目前为止,除了也门、巴林的抗议人数达到2000多人,其他国家抗议规模大都为几百人,远在东南亚的穆斯林国家马来西亚,甚至只有几十人上街进行了和平抗议。
除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及外交官在抗议中死亡,北约驻阿富汗基地遭受塔利班袭击死伤8名士兵外,冲突中其余的伤亡都发生在抗议中的警民之间。在暴力冲突发生时,各国警察的主要手段是催泪弹。
各国抗议的队伍中,青年人居多,甚至不乏十来岁的孩子。难以分清,抗议者中谁是普通穆斯林信徒,谁是原教旨主义的暴力分子。
但各国政府一直在采取疏导、维持秩序的措施。
开罗美国大学的人类学家哈尼亚·肖尔卡米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组织很多,也很有力量,但更多的追求民主化的市民也在组织起来,用和平、民主的方式监督政权。
“包括埃及在内的新的执政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显然也要同时面对少数但掌握力量,容易制造动静的极端组织,这是他们的难题。”哈尼亚·肖尔卡米说。
在美国驻利比亚大使以及其他3名外交官被袭遇难之后,利比亚民间也紧随官方之后,对死者表示歉意和哀悼。
“多数人是向往民主政府制度的,但是暴力的冲突事件更容易传播,加上伊斯兰宗教信仰的广泛性,各国的呼应很容易看上去连成一片,似乎整个阿拉伯世界都要消灭美国。但媒体看到的暴力事件,也许代表不了主流。”哈尼亚·肖尔卡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暴力冲突的两个来源,一是塔利班等公开的原教旨组织的参与,一是伊斯兰国家常年不满政府和西方,而形成的抗议惯性。后者的表现,往往是在群体存在中被激发起来的。就像苏丹抗议者本来是在烧德国国旗,混乱中开始焚烧现场停放的汽车,进而演化成打砸事件。然而,在警察的疏导下,抗议人群在退去时却井然有序。
一个很关键的刺激点,在于维护治安的警察。在埃及、利比亚等国,抗议者在激动的情况下引起混乱,现场警察用了催泪弹,导致更大的混乱,并在混乱中引起了人员伤亡。
“当权者是解决问题的,而美国政府依然是抗议对象,但这是他们必然承受的。”哈尼亚·肖尔卡米说,少数极端力量的趁火打劫,煽动情绪,甚至趁机实施暴力,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毕竟,一个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度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投机分子总会分得一杯羹。”
9月16日,塔利班武装组织攻击北约一处驻阿富汗主要基地,造成14名武装人员死亡,其中包括2名美军。这也使得阿拉伯地区的反美浪潮开始出现军事冲突。
此次始发于9月11日的反美浪潮,如果从时间上看,很难说得清究竟是巧合,还是背后有极端暴力组织在有意策划。那部粗制的反伊斯兰影片
抗议浪潮,起源于一部美国反穆斯林影片《穆斯林的无知》。
这部电影由一个名为萨姆·巴奇莱的犹太裔美国人制作并导演。巴奇莱是导演,同时也是加利福尼亚州地产商。巴奇莱仇视伊斯兰教,并公开宣称伊斯兰教是“癌症”。他从大约100名犹太捐助人那里筹集到了500万美元,并于2011年在加州拍摄完成了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
严格说来,在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制作费的好莱坞电影业中,这显然是一部小成本、甚至看上去有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在网络上公开的十几分钟宣传片中,演员的演技一般,布景明显是后期制作,从视觉上看,由于背景制作的简略,演员在沙漠中行走看上去更像“悬浮”在沙漠中。
就是这样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内容却严重伤害了穆斯林的感情。
影片中,伤害穆斯林感情的处理首先在于,制作者将神圣的“先知”穆罕默德具象化了。在伊斯兰信徒看来,先知是神圣、不可见的,任何人都不能将其人性化。除此,影片还将穆罕默德刻画成一个好色之徒、同性恋者、恋童癖,并且屠杀战俘、毫无怜悯之心。
但这部电影并没有正式公映——只是在好莱坞一个租来的剧场,向十来名观众进行了唯一一次“公映”。从今年7月份,影片14分钟时长的一段宣传片在视频网站上传开,但并未引起什么抗议。
真正开始引起穆斯林抗议的是9月初,一篇阿拉伯文的博客和埃及电视台播出的一段一分多钟的阿拉伯语片花。
博客由埃及裔的美国人克里斯·萨迪克发布,他是科普特基督徒,痛恨伊斯兰教,写博客支持焚烧《古兰经》的美国牧师琼斯。
而宣传片由埃及一家电视台在同一天播出,主持人谢赫·哈立德·阿布达拉在埃及A1-Nas电视频道播放了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在该场景中,一个滑稽版的先知穆罕默德把一头毛驴称为“穆斯林第一动物”。
有意煽动仇恨的萨迪克,还向媒体公布,要在“9·11”这一天进行电影公映。
公映没有进行。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内的4名外交官,在利比亚班加西被愤怒的穆斯林抗议者杀死。
“9·11”是美国的报警电话。2011年,本·拉登领导下的基地组织,就专门选择了9月11日对美国双子楼进行恐怖袭击,以增加行动的震慑效果。
这个数字,随后成为一个符号。它背后,开始承载伊斯兰原教旨、暴力、恐怖主义等概念。
利比亚惨剧发生后,阿拉伯地区的反美浪潮迅速铺展开。
谁是“点火者”?
9月14日本来是穆斯林的休息日,这一天,所有的穆斯林都会放假,进行礼拜。
下午5时左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上班的中国人叶晋(化名),正要下班回家。在途经喀土穆老城区时,遭遇警察封路。一群游行者正徐徐往回走。
喀土穆的老城区里有许多西方使馆,苏丹政府的办公大楼也在那边,因此苏丹只要有游行,多数都在老城区。
“穆斯林的礼拜日很神圣,按理应该不会有暴力活动。”叶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那次抗议,正是发生在礼拜之后。
广州一家金融公司驻苏丹经理高远扬(化名)也开车经过遇到了游行的队伍。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现场秩序并不乱,多数是年轻人,远处能看到冒烟。
晚上回去看网络新闻,高远扬才知道,冒烟是因为喀土穆的抗议者在德国使馆前点火,焚烧了国旗和现场的一些物件。
这些抗议者分别在德国、英国、美国使馆前抗议,德国使馆的遭遇最严重,一些使馆前的物品被烧毁,使馆也遭到了破坏,但没有人员伤亡。
苏丹的某外国人论坛中,讨论起此事,知道起因是一部美国制作的反抗伊斯兰的电影,并且认为“这部影片德国和英国也参与了,所以三国使馆遭到了攻击”。
但事实上,这是一部纯粹美国制造的电影,德国与英国都与此影片无关。但许多抗议者明显不知道其出自何处,一个原教旨主义穆斯林团体甚至呼吁,要再在荷兰使馆前进行一次抗议。
而伊朗宗教领袖卡尔扎伊也公开呼吁国民进行抗议。由于伊朗未与美国建交,他们选择在“能代表西方和美国”的瑞士使馆前进行了抗议。
不过,工作和住处都在老城区另一侧的高远扬表示,所在城区并未有任何无秩序的场景,事实上,那天看到的现场撤退也很有秩序。
“在苏丹,这样的抗议很常见。”他说,由于中国使馆和中国在当地的企业都不在老城区,而是主要集中在机场一侧的利雅得区,他们更多是通过网络得知抗议新闻。“单位也有一些伊斯兰信仰的本地同事,他们都没有参与抗议,对此事也未见有什么评论。”
然而,媒体对苏丹14日的抗议规模报道不一,当地媒体报道抗议队伍有几百人,西方媒体则称有数千人。
就在同一天,突尼斯也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抗议,并出现警民暴力冲突。此前,包括埃及在内的十几个伊斯兰国家,均出现了规模不同的游行抗议。
苏丹和突尼斯的激烈抗议,让美国政府决定撤离在两国的非紧急人员,并提醒游人近期不要进入两国。美国政府同时表示增派安保人员,被苏丹政府劝阻。苏丹政府表示,他们有能力保证使馆安全。
“美国人制裁了他们这么多年了,苏丹人本来就恨美国人。”在苏丹华人论坛有人表示。
这种旧恨,加上亵渎性影片的新仇,促使反美浪潮在阿拉伯地区一呼百应。
然而,广州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办事处的许光达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那里很平静,丝毫没有抗议的迹象。
事实上,此次反美抗议的20多个国家中,都是和美国原本就有纠葛的国家。这其中,包括利比亚、埃及、突尼斯等国在内的后“阿拉伯之春”国家,抗议尤为激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媒体做出无奈而模糊的推断:“这个世界是多么复杂,有时又是多么使人不知所措。”
9月16日塔利班攻击北约驻阿富汗基地,更是将抗议加入了军事冲突的元素。而塔利班宣称,原本目标竟然是与美国无关的英国王室成员哈里王子。
他们正是看中了哈里王室身份的影响力,“无论是谁,只要是与美国并肩作战的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就要攻击他。”早在本月7日,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就放出这样的话。那时候,针对美国亵渎伊斯兰的电影引发的抗议,要等到4天后才开始。
“投机分子总会分得一杯羹”
9月17日,利比亚政府逮捕50名涉嫌制造暴力的抗议者,以对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之内的4名美国外交官之死,做出交代。至此,除了伊朗政府公开表示要对抗美国之外,各抗议国政府都在呼吁理性对待此事。
新成立的埃及政府甚至在美国使馆外面筑起了水泥墙。
目前为止,除了也门、巴林的抗议人数达到2000多人,其他国家抗议规模大都为几百人,远在东南亚的穆斯林国家马来西亚,甚至只有几十人上街进行了和平抗议。
除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及外交官在抗议中死亡,北约驻阿富汗基地遭受塔利班袭击死伤8名士兵外,冲突中其余的伤亡都发生在抗议中的警民之间。在暴力冲突发生时,各国警察的主要手段是催泪弹。
各国抗议的队伍中,青年人居多,甚至不乏十来岁的孩子。难以分清,抗议者中谁是普通穆斯林信徒,谁是原教旨主义的暴力分子。
但各国政府一直在采取疏导、维持秩序的措施。
开罗美国大学的人类学家哈尼亚·肖尔卡米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组织很多,也很有力量,但更多的追求民主化的市民也在组织起来,用和平、民主的方式监督政权。
“包括埃及在内的新的执政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显然也要同时面对少数但掌握力量,容易制造动静的极端组织,这是他们的难题。”哈尼亚·肖尔卡米说。
在美国驻利比亚大使以及其他3名外交官被袭遇难之后,利比亚民间也紧随官方之后,对死者表示歉意和哀悼。
“多数人是向往民主政府制度的,但是暴力的冲突事件更容易传播,加上伊斯兰宗教信仰的广泛性,各国的呼应很容易看上去连成一片,似乎整个阿拉伯世界都要消灭美国。但媒体看到的暴力事件,也许代表不了主流。”哈尼亚·肖尔卡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暴力冲突的两个来源,一是塔利班等公开的原教旨组织的参与,一是伊斯兰国家常年不满政府和西方,而形成的抗议惯性。后者的表现,往往是在群体存在中被激发起来的。就像苏丹抗议者本来是在烧德国国旗,混乱中开始焚烧现场停放的汽车,进而演化成打砸事件。然而,在警察的疏导下,抗议人群在退去时却井然有序。
一个很关键的刺激点,在于维护治安的警察。在埃及、利比亚等国,抗议者在激动的情况下引起混乱,现场警察用了催泪弹,导致更大的混乱,并在混乱中引起了人员伤亡。
“当权者是解决问题的,而美国政府依然是抗议对象,但这是他们必然承受的。”哈尼亚·肖尔卡米说,少数极端力量的趁火打劫,煽动情绪,甚至趁机实施暴力,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毕竟,一个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度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投机分子总会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