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有效学习与适应生活的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时代下,随着社会的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更新,各种各样的数理信息时刻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仅具语文阅读能力已明显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就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旨在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策略研究
引言:学生具备数学阅读能力是读懂数学文本、解答数学问题的前提。小学数学课本中包含大量的定理、公式、概念、运算法则等等,要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从问题中发现关键信息,进而理清数量关系,一举攻克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学阅读能力,不断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用数学眼光精心发掘文本中的数学元素
数学阅读文本形式较为丰富,不仅包括数学课本、练习册以及学生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信息,同时还包含了所有与数学文字、符号、思想等相关的一切元素,其中不乏一些深度、抽象的信息[1]。由此可见,数学阅读文本与文科阅读文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数学阅读文本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在抽象与具象、文科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相互转换。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文本有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精准提炼重点信息,为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一)勤于体会文本中的“重点元素”
数学阅读文本具有抽象性,因此学生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字、插图、表格、符号等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与分析,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与内涵。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时,需抓重点术语,找关键句进行标注,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把握重点信息。比如,我们课题组教师白艳勤交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挺有实效性,学生在读数学文本时情不自禁地就将一些重点的、不懂的术语标注出来,为提取数学信息以及深度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尤其是在解决问题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二)善于发现文本中的“隐藏元素
在阅读数学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一些数学思想与规律,引发数学思考,引领学生智慧地思考。比如,教材中好多“公式”“定义”“结论”以及“数学思想”等在教材上没有直接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深入阅读教材文本,让学生们站在数学角度,用敏锐的数学目光去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元素。
(三)勇于发掘文本中的“拓展元素”
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渗透在整套教材中。為此,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数学发展史,发掘数学发展史的素材及其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这一栏目,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对数学的认识。通过这一栏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进而深刻体会数学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意蕴和数学内涵。
二、用数学思维精深领悟文本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过程,便是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文本内容进行思维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阅读材料的丰富性,精心设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知并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在问题导向下进行缜密思考,实现“内部语音的转化”促进学生智慧的思考和成长。
例如:我们课题组教师李建宏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设计了以下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学生初步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此时,李老师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质疑:
1.该性质中提到的数只能是整数吗?我们如果用分数、小数等进行验证,该性质是否成立呢?
2.你认为该性质中哪些词语很重要?为什么如此重要?你能举例验证吗?
(1)如果分子和分母“不同时”进行“同步运算”,该性质还成立吗?
(2)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加或者减”同一个数,该性质还成立吗?
(3)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不同的数”,该性质还成立吗?
(4)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零,那么该性质还成立吗?李老师的这些问题紧紧围绕分数基本性质进行,在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下,学生便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深度的理解和探索,从而深刻掌握该性质的本质,为熟练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数学文本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数学思维感悟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促使他们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与探究能力。
四、用数学语言精准表达文本中的数学思想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小学生的创新成果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语言表达过程本身也是对信息的再加工,即对思维的再加工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表述出来,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因此,教师要为小学生搭建一个能够畅所欲言的数学阅读交流平台,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就自己阅读材料的重难点、新颖的观点、创新的解题方法、先进的数学思想等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然后在倾听其他同学分享或参与研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收获与感悟,长此以往学生们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共赢。
比如,我们课题组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课题基地校--兴县实验小学每学期开展的“图书漂流节活动”“阅读交流会”以及每天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数学阅读收获与感悟,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以此促进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效果明显。
结束语:数学教育应重视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顺应核心素养时代下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最终实现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能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终极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永虎.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 科普童话, 2020(26).
[2]郭香云. 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17):137.
关键词: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策略研究
引言:学生具备数学阅读能力是读懂数学文本、解答数学问题的前提。小学数学课本中包含大量的定理、公式、概念、运算法则等等,要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从问题中发现关键信息,进而理清数量关系,一举攻克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学阅读能力,不断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用数学眼光精心发掘文本中的数学元素
数学阅读文本形式较为丰富,不仅包括数学课本、练习册以及学生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信息,同时还包含了所有与数学文字、符号、思想等相关的一切元素,其中不乏一些深度、抽象的信息[1]。由此可见,数学阅读文本与文科阅读文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数学阅读文本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在抽象与具象、文科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相互转换。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文本有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精准提炼重点信息,为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一)勤于体会文本中的“重点元素”
数学阅读文本具有抽象性,因此学生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字、插图、表格、符号等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与分析,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与内涵。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时,需抓重点术语,找关键句进行标注,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把握重点信息。比如,我们课题组教师白艳勤交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挺有实效性,学生在读数学文本时情不自禁地就将一些重点的、不懂的术语标注出来,为提取数学信息以及深度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尤其是在解决问题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二)善于发现文本中的“隐藏元素
在阅读数学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一些数学思想与规律,引发数学思考,引领学生智慧地思考。比如,教材中好多“公式”“定义”“结论”以及“数学思想”等在教材上没有直接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深入阅读教材文本,让学生们站在数学角度,用敏锐的数学目光去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元素。
(三)勇于发掘文本中的“拓展元素”
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渗透在整套教材中。為此,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数学发展史,发掘数学发展史的素材及其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这一栏目,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对数学的认识。通过这一栏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进而深刻体会数学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意蕴和数学内涵。
二、用数学思维精深领悟文本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过程,便是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文本内容进行思维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阅读材料的丰富性,精心设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知并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在问题导向下进行缜密思考,实现“内部语音的转化”促进学生智慧的思考和成长。
例如:我们课题组教师李建宏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设计了以下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学生初步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此时,李老师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质疑:
1.该性质中提到的数只能是整数吗?我们如果用分数、小数等进行验证,该性质是否成立呢?
2.你认为该性质中哪些词语很重要?为什么如此重要?你能举例验证吗?
(1)如果分子和分母“不同时”进行“同步运算”,该性质还成立吗?
(2)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加或者减”同一个数,该性质还成立吗?
(3)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不同的数”,该性质还成立吗?
(4)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零,那么该性质还成立吗?李老师的这些问题紧紧围绕分数基本性质进行,在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下,学生便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深度的理解和探索,从而深刻掌握该性质的本质,为熟练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数学文本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数学思维感悟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促使他们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与探究能力。
四、用数学语言精准表达文本中的数学思想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小学生的创新成果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语言表达过程本身也是对信息的再加工,即对思维的再加工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表述出来,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因此,教师要为小学生搭建一个能够畅所欲言的数学阅读交流平台,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就自己阅读材料的重难点、新颖的观点、创新的解题方法、先进的数学思想等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然后在倾听其他同学分享或参与研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收获与感悟,长此以往学生们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共赢。
比如,我们课题组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课题基地校--兴县实验小学每学期开展的“图书漂流节活动”“阅读交流会”以及每天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数学阅读收获与感悟,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以此促进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效果明显。
结束语:数学教育应重视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顺应核心素养时代下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最终实现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能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终极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永虎.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 科普童话, 2020(26).
[2]郭香云. 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1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