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回顾梳理了近年来前庭康复各项新兴技术,重点对人工前庭植入、直流电/电噪声前庭刺激、感觉增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述评,并对前庭康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与思考。
【机 构】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眩晕与平衡障碍中心 耳鼻喉科研究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 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眩晕与平衡障碍中心 耳鼻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回顾梳理了近年来前庭康复各项新兴技术,重点对人工前庭植入、直流电/电噪声前庭刺激、感觉增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述评,并对前庭康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与思考。
其他文献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多种疾病或感染可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和血清IgG4浓度升高,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肺内病变伴胸腔积液起病,之后发现合并纹带棒状杆菌肺部感染的IgG4相关性疾病病例。
为加速全球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扩展,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6月发布了全球结核病防治2.0版行动计划,要求各国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积极行动,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结核病筛查范围和发现力度,积极推进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确保实现2018年联合国高级别会议政治宣言承诺的目标。为此,笔者结合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需要,系统梳理了开展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现状和进展,并结合全球结核病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我国结核病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肺动脉高压是指由多种临床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病理生理状态,然而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肺血管结构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和免疫细胞(巨噬细胞等)中发生的代谢重编程被认为是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机制,后者介导了肺血管重塑并导致肺动脉高压。已有许多研究发现了肺动脉高压中复杂的代谢重编程现象,并基于代谢通路靶点进行药物干预。本文将对代谢重编程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肺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PH),在目前PH分类中被归为四型。其诊断依靠右心导管检查测定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1mmHg=0.133kPa),肺动脉楔压≤15mmHg,伴有与通气显像不匹配的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并已经规律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CTEPH发病率较低,为每年每百万人口4例。虽然近年对CTEPH的研究深入、临床诊断意识的加强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球囊肺血管成形术等治疗方法的出现,CTEPH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CTEPH发病机制不清楚
近年来随着氧化应激机制研究的进展,氧化应激促进肺癌和肺间质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被部分阐明,抗氧化剂已成为肺癌的临床常用药物。但对于合并存在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抗氧化剂的使用也保护了一些与肺癌扩散和间质性肺疾病加重有关的基因和蛋白,对于这样一组特殊的且已存在明显氧化应激的患者,如何权衡抗氧化剂使用的利弊,是临床面临的挑战。
肺癌(LC)的发病率近些年逐渐上升,与间质性肺疾病(ILD)尤其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密切相关。氧化应激是肺恶性肿瘤以及肺间质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因素之一,近年来,关于抗氧化剂应用于LC-ILD患者的疗效一直倍受学界关注,本文对氧化应激在肺癌和肺间质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汇总,探讨抗氧化剂应用于LC-ILD治疗的潜在价值及可能的矛盾性,以期探索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并为后续研究方向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肾细胞癌支气管内转移临床上相对少见,我科确诊肾细胞癌支气管转移1例,影像学以指套征为主要表现。该患者中年男性,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胸部CT示右上肺上叶前段支气管内高密度影,呈指套征。气管镜示右肺上叶前段开口干酪样坏死物质填充,反复经局部冷冻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持续存在右上肺指套征。后患者咳出烂肉样组织,病理提示转移性癌,来源于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
急性肺栓塞(APE)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缺乏临床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一旦确诊APE,对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APE危险分层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与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思路。
我国轻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众多,疾病负担重,临床上存在诊断率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和自我管理不够等问题。过度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会增加哮喘急性发作和死亡的风险,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轻度哮喘的临床诊疗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轻度哮喘的重视,积极采取规范化的诊治方案,降低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背景与目的为明确COVID-19感染是否影响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比较了因COVID-19住院的患者中合并ILD和基线无ILD患者的转归(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合并症方面匹配)的差异。方法在欧洲多国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3月1日至5月1日期间收住院的COVID-19患者:合并ILD的COVID-19患者(ILD-COVID-19)来自三级ILD诊疗中心和二级医院,非ILD患者来自国际严重急性呼吸道和新兴感染联合会(ISARIC4C)。主要研究终点是生存与否;次要终点比较特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