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逸夫为什么要出售TVB股权,竞购者到底都是何方富豪,地产商人杨国强为什么要收购TVB……任何一部TVB制作的商战剧也比不上这场真实博弈的火爆与精彩。
赫赫有名的TVB(全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又称“香港无线”)要换老板了。
这是个大新闻。从《霍元甲》、《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到《金枝玉孽》和《刑事侦缉档案》,“香港无线”的电视剧陪着我们长大。它是全球最大的华语电视剧供应商。不过,电视剧在它每年数千小时的节目产量中也只占10%左右,电视剧绝不是TBV文化影响力的全部。
这似乎也不算大新闻。TVB大老板邵逸夫已经102岁,实际管理者邵夫人方逸华也已年过七十,出售股权实属正常。
5月中旬以来,持有TVB约26%股权的邵氏公司股权交易事件逐渐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焦点。围绕碧桂园主席杨国强和邵氏之间的交易,从内地财团到外国财团,从这个亿万富豪到那个亿万富豪,不断有人被扯到这场乱局中,整个事件神秘莫测。
也许到了最后一刻,真正的买家也不会浮出水面。
谁出100亿
这两年来邵逸夫要出售TVB股权的消息一直不断,但真要找到接盘者并不容易。
2006年夏天,百岁高龄的邵逸夫因肝炎住院,市场上立刻出现了他的TVB股权将要出手的传闻。当时市场关心的是盘下这个庞大的电视王国,究竟得花多少钱——邵逸夫开出了100亿港元的价码。
意图进军中国市场的媒体大亨默多克,在减持了凤凰卫视两成股份后试图出手收购TVB,但被这100亿港元的叫价吓跑了。他在1987年就动过收购TVB的脑筋,但没有得到邵逸夫的同意。
在默多克之外的竞争者还有:“小超人”李泽楷,他曾经躲在幕后指使“壳王”德祥集团主席陈国强拿下TVB收费电视的股权,此举曾惹得邵逸夫大怒,所以李澤楷被香港媒体形容为目前这场竞赛中毫无胜出希望的“陪跑”;其士集团主席周亦卿,身为邵氏和TVB董事的他被内地一家财团游说出面收购,他在了解了该笔资金来路不明后退出了争夺战;央视,2001年央视与TVB组成了合资公司,当时这家央视驻港公司也被卷了进来,但央视出面否认了。
2007年5月,一家中资财团提出了107亿港币的收购价,而新鸿基和恒基集团也提出过要联手收购,但此后便没了动静,TVB也没有证实过这些消息。
2008年初邵逸夫再次入院,出院后开始加快了卖盘的步伐。5月13日香港媒体最先披露了邵氏有意出售TVB股权,并称有内地地产商及外资基金有意参与竞购。次日TVB和邵氏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齐飙,因为成交异常,于当天下午双双停牌。晚上两家公司同时承认,邵氏确实曾获关于可能购买TVB股份的接洽,但“尚未订立任何协议”。随后越来越多的消息见光了:这位内地地产商是碧桂园的大股东杨国强,内地首富杨惠妍的父亲;香港前财政司长梁锦松代表的黑石基金、凯雷基金和美国贝恩资本均加入了这场竞争;同时“小超人”再度被传愿意出价60亿(李泽楷本人否认),但邵氏的开价依然是100亿;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合和实业联席董事总经理胡文新和远东控股董事总经理邱达根等富豪第二代也都在研究竞购事宜;后来连世贸集团主席许荣贸也以私人身份加入了TVB竞购战,要和杨国强一较高下。
到目前为止,杨国强被认为是唯一符合邵逸夫爵士所设标准的买家——100亿,现金交易,而且最好是中国人。邵逸夫在2001年接受的采访中透露过,TVB股权不考虑卖给台湾地区或外国的财团。而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5月20日向香港联交所发出公告,否认了这桩收购行为由碧桂园公司发出,但公告没有否认杨国强私人的收购行为。
5月27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邵逸夫已同意向杨国强出售74.58%的邵氏兄弟股权。第二天恰逢邵氏股东大会,身兼TVB及邵氏主席的邵逸夫及其妻方逸华拒绝回应此事件,两大上市公司也出面否认就收购事件达成了任何协议。
在内地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商银根趋紧,杨国强拿得出100亿元吗?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公开宣布,自己会借给杨国强30亿来“周转”。这位香港排名第三的富豪、碧桂园在香港挂牌上市前入股的战略投资人说,TVB的股权由香港人(杨国强已取得香港身份)控制会更好一些。剩下来的70亿,很可能将由花旗银行联手中银香港、渣打香港与三井住友等10多家中外资银行来融资。李兆基的这番“背书”让杨国强的胜算大增。
记者数次向TVB和邵氏求证上述消息,得到的都是毫无实质内容的官样文章。水面上似乎风平浪静。
出手急急急
6月11日,创下TVB2007年收视率冠军的《溏心风暴》剧组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带队的TVB市场经理何平一再向记者强调,TVB卖盘只是股东们之间的事,对TVB员工没有影响。重回TVB的老牌明星米雪的回答则更像是对新老板的期望:“相信每一个要加入到演艺事业的财团大老板都会爱护自己的员工,尊重演员的热忱,把演艺事业搞得有声有色。”
员工们的反应实属人之常情。这不是他们能够左右和置喙的事情。
6月初由花旗银行安排的银团贷款并没有为杨国强凑足所需资金。近来香港资本市场波动频繁,碧桂园股价严重缩水,加剧了银行的担忧。当地媒体披露说,大约只有一半金额被银团承销。此后的消息更惊人——邵逸夫可能以“卖家融资”形式向杨国强出借35亿元。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很可能意味着邵逸夫不得不在此时卖盘了。身体健康状况是最容易想到的原因,但邵逸夫近年来都是通过家族基金在管理企业,主要的管理层都是专业人士,任何变故都不会对公司运转造成太大的影响。此番急迫的心态不由让人生疑。
港人都说邵逸夫一生子女缘薄。他和子女感情一般,和发妻黄美珍所生的两儿两女从小是由在新加坡的哥哥邵仁枚照顾的。上世纪80年代,邵逸夫的“红颜知己”方逸华加入邵氏后,原本帮父亲打理业务的大儿子邵维铭与小儿子邵维钟退出了董事局,移居新加坡,不再插手邵氏和TVB的事务。发妻病逝10年后,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再婚。而邵氏父子多年不相往来,直到2007年两个儿子随邵逸夫出席香港金像奖颁奖礼,双方关系才开始“破冰”。但隔阂依然难以消除,尤其是面对数额庞大的家族财富时。人们普遍认为,邵逸夫决意生前将TVB股权变现,是为了未雨绸缪,尽力避免身后很有可能发生的家族遗产纠纷。
其实,邵逸夫对财产早就做过一系列分配。他成立了信托基金每月支付生活费,作为留给两子两女的财产,而将邵氏与TVB管理权(股权)交给了方逸华。从表面上看,TVB一旦卖盘,受到影响最大的肯定是近年来在TVB事无大小都要插手的副主席方逸华,在掌权TVB后,她对人员进行清洗,在高层中安插了一大批前邵氏“嫡系部队”,一系列事件让很多员工暗中抱怨,等着TVB易手之后看她的好戏。但从经营层面上说,方逸华也已经77岁,再强悍或者爱权的人,体力上也支撑不了多久了,邵逸夫和她其实是后继无人了。将资产套现后,注入基金做慈善事业,符合他们一贯的处事风格。
对于邵逸夫而言,交易金额固然重要,因为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血。但几年来100亿这个数字从未发生变化,显然,由谁接手他的传媒帝国,延续TVB的辉煌,应该是他更为看重的。
真的就是杨国强了吗?
围绕着这宗交易的谜团远远不止收购资金这一个。杨国强为什么要收购TVB呢?他的动机直接影响着TVB的未来。整个事件扑朔迷离,任何一部TVB制作的商战剧也比不上这场真实博弈的火爆与精彩。
杨国强的胜算要打个问号。他以私人身份而非碧桂园公司来收购,但他缺钱,向银行融资时除了需要以邵氏股权作抵押外,很可能会以他手中的碧桂园股份作为初期抵押。“由花旗银行这样的外资银行来提供银团贷款,用邵氏股权来抵押,就意味着TVB的控制权将会间接落到外资手中,我相信到时无论是内地还是港府都会出来干涉的。如果拿碧桂园股票来做抵押,就相当于某一天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忽然换人,碧桂园的股东是否愿意呢?”传媒投资家王冉分析说。
还有人提出了对收购价格的质疑。100亿港元拿到的是26%的TVB股权,而目前TVB整体市值在220亿港币左右,26%的股权对应价值才接近60亿。当然现金溢价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是资本市场的惯例,但已经有资深的香港银行界人士提出,TVB如果在发展方向上维持现状的话,未来没有太多增长的机会,新老板的回报在哪儿呢?
王冉说:“收购是否合算,取决于交易完成后的经营和战略眼光。我个人觉得收购者至少要有行业的运营经验,或者是能够帮助TVB在内地实现更大范围的落地,给TVB的经营实质带来较大改善。”香港市场上普遍的说法是,如果有内地资本进入,对于TVB未来在内地的发展或许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参考李嘉诚和默多克这两位大佬在内地的经历,落地事宜绝不简单。
杨国强对于媒体行业是外行,不少市场分析师认为他和李兆基这两位地产商人,更看重的是邵氏公司名下的地产——TVB过去的片场清水湾的多块地皮,大福证券和巴黎银行对此曾分别估值55亿港元和60億港元。“这迂回得也太远了,他可以直接向邵老先生买土地的,我不相信他是为了土地而进行收购。”王冉评论说。
更多的人,包括王冉也倾向于相信杨国强只是过渡人物,其背后另有高人。“即使杨国强收购成功,作为地产商人的他基本不会给TVB带来太多的战略价值。如果不是正常的个人投资,而是东拼西凑来的资金,我还是倾向于这并非个人行为。至于他的背后是谁,或者他真正的目的何在,大家拭目以待吧。”
最大胆的猜测是已拥有NowTV的“小超人”李泽楷,和他的父亲李嘉诚。“阴谋论者”的论断是,拥有一家如此显赫的电视媒体太敏感,所以李家不会站在台前。这也算树大招风吧。(感谢香港资深记者何江西对本文的帮助)
邵逸夫:
原名邵仁楞,籍贯浙江宁波镇海。其父邵玉轩于19世纪末到上海“淘金”,1901年开设“锦泰昌”颜料号。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排行第六。1925年辅助兄长在上海创立“天一影片公司”,擅长摄影,崭露头角。1958年在香港创办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制作电影。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一度称雄香港,《江山美人》、《貂蝉》、《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享誉华人世界,引起巨大反响。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邵逸夫十分敬业,年轻时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自1980年起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出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董事局主席,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视率长期在港岛名列前茅。作为香港超级富豪的邵逸夫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受到广泛好评。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90年,中国科学院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邵逸夫发妻为黄美珍女士,于1937年结婚,育有两子两女,为长子邵维铭、长女邵素雯、次女邵素云及幼子邵维钟。黄美珍于1987年在洛杉矶病逝,享年85岁。在1997年,90高龄的邵逸夫与方逸华女士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再婚。邵逸夫至今仍掌管无线及邵氏两大媒体娱乐王国,是香港乃至全球最高龄的上市公司主席。
赫赫有名的TVB(全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又称“香港无线”)要换老板了。
这是个大新闻。从《霍元甲》、《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到《金枝玉孽》和《刑事侦缉档案》,“香港无线”的电视剧陪着我们长大。它是全球最大的华语电视剧供应商。不过,电视剧在它每年数千小时的节目产量中也只占10%左右,电视剧绝不是TBV文化影响力的全部。
这似乎也不算大新闻。TVB大老板邵逸夫已经102岁,实际管理者邵夫人方逸华也已年过七十,出售股权实属正常。
5月中旬以来,持有TVB约26%股权的邵氏公司股权交易事件逐渐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焦点。围绕碧桂园主席杨国强和邵氏之间的交易,从内地财团到外国财团,从这个亿万富豪到那个亿万富豪,不断有人被扯到这场乱局中,整个事件神秘莫测。
也许到了最后一刻,真正的买家也不会浮出水面。
谁出100亿
这两年来邵逸夫要出售TVB股权的消息一直不断,但真要找到接盘者并不容易。
2006年夏天,百岁高龄的邵逸夫因肝炎住院,市场上立刻出现了他的TVB股权将要出手的传闻。当时市场关心的是盘下这个庞大的电视王国,究竟得花多少钱——邵逸夫开出了100亿港元的价码。
意图进军中国市场的媒体大亨默多克,在减持了凤凰卫视两成股份后试图出手收购TVB,但被这100亿港元的叫价吓跑了。他在1987年就动过收购TVB的脑筋,但没有得到邵逸夫的同意。
在默多克之外的竞争者还有:“小超人”李泽楷,他曾经躲在幕后指使“壳王”德祥集团主席陈国强拿下TVB收费电视的股权,此举曾惹得邵逸夫大怒,所以李澤楷被香港媒体形容为目前这场竞赛中毫无胜出希望的“陪跑”;其士集团主席周亦卿,身为邵氏和TVB董事的他被内地一家财团游说出面收购,他在了解了该笔资金来路不明后退出了争夺战;央视,2001年央视与TVB组成了合资公司,当时这家央视驻港公司也被卷了进来,但央视出面否认了。
2007年5月,一家中资财团提出了107亿港币的收购价,而新鸿基和恒基集团也提出过要联手收购,但此后便没了动静,TVB也没有证实过这些消息。
2008年初邵逸夫再次入院,出院后开始加快了卖盘的步伐。5月13日香港媒体最先披露了邵氏有意出售TVB股权,并称有内地地产商及外资基金有意参与竞购。次日TVB和邵氏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齐飙,因为成交异常,于当天下午双双停牌。晚上两家公司同时承认,邵氏确实曾获关于可能购买TVB股份的接洽,但“尚未订立任何协议”。随后越来越多的消息见光了:这位内地地产商是碧桂园的大股东杨国强,内地首富杨惠妍的父亲;香港前财政司长梁锦松代表的黑石基金、凯雷基金和美国贝恩资本均加入了这场竞争;同时“小超人”再度被传愿意出价60亿(李泽楷本人否认),但邵氏的开价依然是100亿;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合和实业联席董事总经理胡文新和远东控股董事总经理邱达根等富豪第二代也都在研究竞购事宜;后来连世贸集团主席许荣贸也以私人身份加入了TVB竞购战,要和杨国强一较高下。
到目前为止,杨国强被认为是唯一符合邵逸夫爵士所设标准的买家——100亿,现金交易,而且最好是中国人。邵逸夫在2001年接受的采访中透露过,TVB股权不考虑卖给台湾地区或外国的财团。而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5月20日向香港联交所发出公告,否认了这桩收购行为由碧桂园公司发出,但公告没有否认杨国强私人的收购行为。
5月27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邵逸夫已同意向杨国强出售74.58%的邵氏兄弟股权。第二天恰逢邵氏股东大会,身兼TVB及邵氏主席的邵逸夫及其妻方逸华拒绝回应此事件,两大上市公司也出面否认就收购事件达成了任何协议。
在内地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商银根趋紧,杨国强拿得出100亿元吗?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公开宣布,自己会借给杨国强30亿来“周转”。这位香港排名第三的富豪、碧桂园在香港挂牌上市前入股的战略投资人说,TVB的股权由香港人(杨国强已取得香港身份)控制会更好一些。剩下来的70亿,很可能将由花旗银行联手中银香港、渣打香港与三井住友等10多家中外资银行来融资。李兆基的这番“背书”让杨国强的胜算大增。
记者数次向TVB和邵氏求证上述消息,得到的都是毫无实质内容的官样文章。水面上似乎风平浪静。
出手急急急
6月11日,创下TVB2007年收视率冠军的《溏心风暴》剧组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带队的TVB市场经理何平一再向记者强调,TVB卖盘只是股东们之间的事,对TVB员工没有影响。重回TVB的老牌明星米雪的回答则更像是对新老板的期望:“相信每一个要加入到演艺事业的财团大老板都会爱护自己的员工,尊重演员的热忱,把演艺事业搞得有声有色。”
员工们的反应实属人之常情。这不是他们能够左右和置喙的事情。
6月初由花旗银行安排的银团贷款并没有为杨国强凑足所需资金。近来香港资本市场波动频繁,碧桂园股价严重缩水,加剧了银行的担忧。当地媒体披露说,大约只有一半金额被银团承销。此后的消息更惊人——邵逸夫可能以“卖家融资”形式向杨国强出借35亿元。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很可能意味着邵逸夫不得不在此时卖盘了。身体健康状况是最容易想到的原因,但邵逸夫近年来都是通过家族基金在管理企业,主要的管理层都是专业人士,任何变故都不会对公司运转造成太大的影响。此番急迫的心态不由让人生疑。
港人都说邵逸夫一生子女缘薄。他和子女感情一般,和发妻黄美珍所生的两儿两女从小是由在新加坡的哥哥邵仁枚照顾的。上世纪80年代,邵逸夫的“红颜知己”方逸华加入邵氏后,原本帮父亲打理业务的大儿子邵维铭与小儿子邵维钟退出了董事局,移居新加坡,不再插手邵氏和TVB的事务。发妻病逝10年后,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再婚。而邵氏父子多年不相往来,直到2007年两个儿子随邵逸夫出席香港金像奖颁奖礼,双方关系才开始“破冰”。但隔阂依然难以消除,尤其是面对数额庞大的家族财富时。人们普遍认为,邵逸夫决意生前将TVB股权变现,是为了未雨绸缪,尽力避免身后很有可能发生的家族遗产纠纷。
其实,邵逸夫对财产早就做过一系列分配。他成立了信托基金每月支付生活费,作为留给两子两女的财产,而将邵氏与TVB管理权(股权)交给了方逸华。从表面上看,TVB一旦卖盘,受到影响最大的肯定是近年来在TVB事无大小都要插手的副主席方逸华,在掌权TVB后,她对人员进行清洗,在高层中安插了一大批前邵氏“嫡系部队”,一系列事件让很多员工暗中抱怨,等着TVB易手之后看她的好戏。但从经营层面上说,方逸华也已经77岁,再强悍或者爱权的人,体力上也支撑不了多久了,邵逸夫和她其实是后继无人了。将资产套现后,注入基金做慈善事业,符合他们一贯的处事风格。
对于邵逸夫而言,交易金额固然重要,因为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血。但几年来100亿这个数字从未发生变化,显然,由谁接手他的传媒帝国,延续TVB的辉煌,应该是他更为看重的。
真的就是杨国强了吗?
围绕着这宗交易的谜团远远不止收购资金这一个。杨国强为什么要收购TVB呢?他的动机直接影响着TVB的未来。整个事件扑朔迷离,任何一部TVB制作的商战剧也比不上这场真实博弈的火爆与精彩。
杨国强的胜算要打个问号。他以私人身份而非碧桂园公司来收购,但他缺钱,向银行融资时除了需要以邵氏股权作抵押外,很可能会以他手中的碧桂园股份作为初期抵押。“由花旗银行这样的外资银行来提供银团贷款,用邵氏股权来抵押,就意味着TVB的控制权将会间接落到外资手中,我相信到时无论是内地还是港府都会出来干涉的。如果拿碧桂园股票来做抵押,就相当于某一天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忽然换人,碧桂园的股东是否愿意呢?”传媒投资家王冉分析说。
还有人提出了对收购价格的质疑。100亿港元拿到的是26%的TVB股权,而目前TVB整体市值在220亿港币左右,26%的股权对应价值才接近60亿。当然现金溢价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是资本市场的惯例,但已经有资深的香港银行界人士提出,TVB如果在发展方向上维持现状的话,未来没有太多增长的机会,新老板的回报在哪儿呢?
王冉说:“收购是否合算,取决于交易完成后的经营和战略眼光。我个人觉得收购者至少要有行业的运营经验,或者是能够帮助TVB在内地实现更大范围的落地,给TVB的经营实质带来较大改善。”香港市场上普遍的说法是,如果有内地资本进入,对于TVB未来在内地的发展或许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参考李嘉诚和默多克这两位大佬在内地的经历,落地事宜绝不简单。
杨国强对于媒体行业是外行,不少市场分析师认为他和李兆基这两位地产商人,更看重的是邵氏公司名下的地产——TVB过去的片场清水湾的多块地皮,大福证券和巴黎银行对此曾分别估值55亿港元和60億港元。“这迂回得也太远了,他可以直接向邵老先生买土地的,我不相信他是为了土地而进行收购。”王冉评论说。
更多的人,包括王冉也倾向于相信杨国强只是过渡人物,其背后另有高人。“即使杨国强收购成功,作为地产商人的他基本不会给TVB带来太多的战略价值。如果不是正常的个人投资,而是东拼西凑来的资金,我还是倾向于这并非个人行为。至于他的背后是谁,或者他真正的目的何在,大家拭目以待吧。”
最大胆的猜测是已拥有NowTV的“小超人”李泽楷,和他的父亲李嘉诚。“阴谋论者”的论断是,拥有一家如此显赫的电视媒体太敏感,所以李家不会站在台前。这也算树大招风吧。(感谢香港资深记者何江西对本文的帮助)
邵逸夫:
原名邵仁楞,籍贯浙江宁波镇海。其父邵玉轩于19世纪末到上海“淘金”,1901年开设“锦泰昌”颜料号。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排行第六。1925年辅助兄长在上海创立“天一影片公司”,擅长摄影,崭露头角。1958年在香港创办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制作电影。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一度称雄香港,《江山美人》、《貂蝉》、《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享誉华人世界,引起巨大反响。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邵逸夫十分敬业,年轻时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自1980年起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出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董事局主席,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视率长期在港岛名列前茅。作为香港超级富豪的邵逸夫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受到广泛好评。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90年,中国科学院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邵逸夫发妻为黄美珍女士,于1937年结婚,育有两子两女,为长子邵维铭、长女邵素雯、次女邵素云及幼子邵维钟。黄美珍于1987年在洛杉矶病逝,享年85岁。在1997年,90高龄的邵逸夫与方逸华女士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再婚。邵逸夫至今仍掌管无线及邵氏两大媒体娱乐王国,是香港乃至全球最高龄的上市公司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