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群文阅读的关键不是确定议题,不是简单地把多篇课文组合链接在一起,也不是在议题确定下进行多篇文本的整合与链接,尽管从议题到链接已经实现了转变,但这仍不是群文阅读的核心和关键。
群文阅读实施的关键是设计合宜的、有效的群文阅读导读单,创设阅读情景。群文阅读导读单是师生基于课程意识,在确定好议题、对文本进行有效整合与链接(共建或组元)的前提下,师生围绕确定议题、指向语文核心素养而设计的学习活动任务。任务驱动下的群文阅读,它是撬动群文阅读学习的支点。这里所说的“任务”(阅读情景)是指在某一环境中实现的群文阅读,而群文阅读导读单是针对某个议题下的群文阅读任务而需要连接起来的一整套背景化了的信息。它不仅仅是知识任务,更是一种创造力强、探究度大、信息量足、应用味浓的知识资源,是教师或者师生共同设计提供给学生可以“一探究竟”或“一显身手”的材料、问题或活动。
简言之,群文阅读导读单是以阅读任务群的建构为导向,以承载语文核心素养为维度的学习项目设计。在这样的学习任务环境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知识、信息的传递者,转变为知识、信息的加工者和链接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群文阅读的情境一般有支持工具和命令两个部分组成。支持工具是呈现给学生的一组背景化了的群文;命令是从既定的支持工具出发,明确向学生提出的一组学习指示,并应反映出通过这个情景的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教学意图。这两者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能力要素)呈现在群文阅读的导读单中,驱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一、群文阅读的支持工具
群文阅读要根据既定的具体议题,选择适宜的支持工具。
支持工具是一组呈献给学生的物质因素:书面文章、插图、照片等,这是一组背景化的因素。书面文章、插图、照片等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阅读的文本,群文是指在某一议题统领下的文本组元。群文组元要在确定议题的前提下考虑教学条件,要明确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与教学条件之间的适用性,注意文本之间的异质性、自足性,注意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难易适度,尽量做到文质兼美,体式多元。因为群文阅读必须指向提高学生理解力的水平,是需要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阅读,组元的文本要符合“跳一跳”才能理解的水平,学生通过研究和钻研,才能读懂、读会,体验到“跳一跳”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获得感。如在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时,师生通过认真分析“站起来”,对“站起来”所涵盖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教师依据理解,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和国家发展历程拓宽议题范围,变成“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教师根据划定文本的基本范围,确定《邓稼先》《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作者叶小文,中央委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作者王清涛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海雪原斗野猪》(访谈录节选)《厉害了,我的国》(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记录片)《无问西东》等为组元篇目。这样的组元方式是在确定“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主题下进行组元,文本既有连续性文本也有非连续性文本,都符合“跳一跳”的选文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与时代融入的自豪感。
这样的支持工具,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背景,描述学生进行阅读时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二是阅读信息,学生将在此基础上行动,按照情况的不同,信息可以是完整的或者不完整的,可以是恰当的或者干扰性的;三是功能,它要表述学生完成群文阅读的目的。
二、群文阅读的命令
驱动命令是从既定的支持工具(背景、信息、功能)出发,明确向学生提出的一组学习指示,它反映出通过对某个情景的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教学意图。
一个好的读者应该清楚读书的理由。群文阅读的目的是什么?群文阅读不是为了获得某些资讯的一般式阅读,也不是消遣娱乐的粗放式阅读,群文阅读必须是指向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力的阅读,是需要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阅读。群文阅读导读单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必须具备可操作的具体步骤,这样,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议题的确定与分析,即是教育教学目标的准备与管理;选定阅读文本,确立教学内容,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设计、规划,即是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和可操作化。教学目标应该明确教学指向、教学靶标、目标定位、兼顾掌握学情,这样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鉴赏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批判能力才成为可能。
群文阅读不是自由阅读,是在课程理念观照下的学习行为,这就要求在制定群文阅读导读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课程、教材、学生、阅读之间的关系,要对群文阅读进行课程化管理。根据群文阅读的形式,可以设计不同的群文阅读课程管理形式,教师要对一个单位时间内的群文阅读作出规划,这个单位时间可以是一节课,也可是一周甚至更多。笔者在进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议题的群文阅读时,则是采取了“2 1”的形式,《邓稼先》作为精讲课文用时两节课,其他群文只进行一节课的阅读,群文阅读任务单就根据一课时进行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在进行“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议题的群文阅读时,则是根据阅读内容需要,安排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这样围绕例文,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学生有更多主动权,这种方式學生也乐于接受,参与积极性也很高。命令工具设计如下:
①精读、精学《邓稼先》,以《邓稼先》为主题轴和母本,训练学生的朗读和默读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运用对联的训练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主题,链接、统整群文《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林海雪原斗野猪(节选)》等,对以上选文进行批注式阅读,并回答几个指向性问题。
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参观学校宣传栏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介绍,体会“站起来”的不易。
④选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的一个点,模仿其中某篇中的一段,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认识。(200字左右) ⑤文本阅读时间在10—15分钟,请按照每分钟400—500字的阅读速度进行。
①是按照教材学习要求,对具有核心地位和价值的母本进行精细化学习,落实课本在教材中的教学价值。
②是根据课文生发了议题“站起来”,教师根据对当前国家发展形势和新时代的认识,拓展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群文阅读议题,教师精心选择文本并进行组元和链接,指明阅读方法“批注式”,批注式阅读既是方法的要求,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延伸和提升,在文本中有1-2个具体问题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完成。如《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要求学生阅读时注意作者的写作思路、顺序及论证方法,随文提出的问题是:1.本文是怎样论证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的?在论证的时候你觉得作者采取了什么方法?在阅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时,提出了:本文与上文相比,你认为在第五段上,有什么特点?举两个以上的例子说说你的发现。这个问题指向数字在论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阅读完以上两文,还设计了对文体和体式的比较问题:在阅读以上两篇文章时,你觉得这两篇文章与《邓稼先》这篇课文的区别点有哪些?试举几个例说明。在读完《林海雪原斗野猪(节选)》时设计了一个猜想续写的问题:“如果你是魏树波,你是怎么做到的?试写一段话进行猜想。”把学生置身在复杂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体会创业的艰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③是充分利用学生熟悉学校资源,阅读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而加深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体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④是写作训练是依据文本进行自由选择的练笔,不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过多限制,做到能模仿,有感而发,就达到训练目的。
⑤是对群文阅读的时间规定,既有速度要求,又有质量要求,既照顾到了阅读速度快的,又照顾到了速度慢的,这样的阅读速度是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
三、群文阅读导读单设计的基本标准
群文阅读导读单的设计,必定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我们希望看到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跨越什么障碍?我们为此给他们呈现的群文阅读的性质是什么?应该设置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使用什么样的命令来驱动?难度系数如何?有什么意义?导读单的基本格式如何?如此等等,只有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思考,并对导读单进行了细致地设计,才能为学生阅读带来一个操作性的答案。为此,群文阅读导读单的设计要基于以下标准:
1.激发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而不是并行排列。群文的组元不是简单的文本排列和无序叠加。它要保证阅读的功能性得到最大化实现,也即教师在选择与某一组学习最适合的文本元时,一定是为了激发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这就必须考虑阅读主体(学生)和这些文本之间的互动效果,这些文本是根据某个有待完成的任务而被加以结构化的。导读单的出现是基于某个需要、企图建构出来的,教师针对学习目的对文本加以组织。教师在设计导读单时,应该考虑知识、技能的相对重要性,要考虑这些知识、技能的性质;还要考虑涉及多少知识和技能。
2.保证群文阅读的新鲜特征。群文阅读中文本选择要保证新鲜的特征,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考虑文本对学生来讲是完全新鲜的;二是即使这些文本学生已经在其他场合见过了,也要保证提出的问题、命令的指向是新鲜的。
3.能够“产生作品”的群文阅读。阅读是吸纳,阅读产生的作品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自己的独特感悟,阅读心得,独到见解,小论文,阅读笔记,甚至是阅读过程中的圈点批注,如此等等都是通过阅读产生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与分享,让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广阔。
4.学生是行动者。群文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导读单应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可能性,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应该有调动自己思考的明显机会。这对学生丰富自己的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5.提出与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相适合的命令。命令是从既定的支持工具(背景、信息、功能)出发,明确向学习者提出的一组学习指示。它反映出通过对某个情景的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教学意图。命令是对学生要求完成任务的表达,因此,命令的语言要完整、清晰、准确,简明、扼要。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这个命令可以指向方法,也可以指向要求学生达成的结果。它可以有多种形式:撰写一篇文章,完成一个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完成一篇作品等等。
6.赋予群文阅读所需要的难度水平。文本在组元时,尽管教师很少有时间事先对其难度水平进行测试,但是我们理论上仍然可以借助其他能够帮助确定其难度的方法。比如,文章的长度,文章的语言水平、句子的复杂程度、使用的词汇水平、文章的体式(叙述性的、描写性的、辩论性的等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有经验的工具设计者(教师)重要参考依据。
7.群文要体现并传递积极的价值观。群文阅读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学上,其次体现在更宽泛的教育上。群文阅读导读单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群文传递的价值:除了学业学习之外,群文阅读的目的是什么。群文阅读中,主题、文本、支持工具、场所等都是设计者精心选择的,我们是把閱读情景放在环保背景之中,还是放在浪费、破坏自然资源之中;是放在暴力背景中,还是和平背景中……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阅读情景传递的价值,学生的知存态度(成为学生学习习惯的一种态度)得到了悄然的发展。
8.选择一个对学生有意义的背景。群文阅读不应该只是拥有和某一既定的复杂水平有关的技术性品质。它首先应该是对学生有意义的,学生应该和这个群文元维系着一种积极的情感关系。目的是,通过这种积极的关系,群文元把学生调动起来、活跃起来,产生了学习动机和阅读欲望,最终能顺利在命令的驱动下,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总之,群文阅读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建构积极阅读的心理图式,最终养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辽河路校区]
群文阅读实施的关键是设计合宜的、有效的群文阅读导读单,创设阅读情景。群文阅读导读单是师生基于课程意识,在确定好议题、对文本进行有效整合与链接(共建或组元)的前提下,师生围绕确定议题、指向语文核心素养而设计的学习活动任务。任务驱动下的群文阅读,它是撬动群文阅读学习的支点。这里所说的“任务”(阅读情景)是指在某一环境中实现的群文阅读,而群文阅读导读单是针对某个议题下的群文阅读任务而需要连接起来的一整套背景化了的信息。它不仅仅是知识任务,更是一种创造力强、探究度大、信息量足、应用味浓的知识资源,是教师或者师生共同设计提供给学生可以“一探究竟”或“一显身手”的材料、问题或活动。
简言之,群文阅读导读单是以阅读任务群的建构为导向,以承载语文核心素养为维度的学习项目设计。在这样的学习任务环境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知识、信息的传递者,转变为知识、信息的加工者和链接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群文阅读的情境一般有支持工具和命令两个部分组成。支持工具是呈现给学生的一组背景化了的群文;命令是从既定的支持工具出发,明确向学生提出的一组学习指示,并应反映出通过这个情景的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教学意图。这两者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能力要素)呈现在群文阅读的导读单中,驱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一、群文阅读的支持工具
群文阅读要根据既定的具体议题,选择适宜的支持工具。
支持工具是一组呈献给学生的物质因素:书面文章、插图、照片等,这是一组背景化的因素。书面文章、插图、照片等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阅读的文本,群文是指在某一议题统领下的文本组元。群文组元要在确定议题的前提下考虑教学条件,要明确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与教学条件之间的适用性,注意文本之间的异质性、自足性,注意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难易适度,尽量做到文质兼美,体式多元。因为群文阅读必须指向提高学生理解力的水平,是需要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阅读,组元的文本要符合“跳一跳”才能理解的水平,学生通过研究和钻研,才能读懂、读会,体验到“跳一跳”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获得感。如在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时,师生通过认真分析“站起来”,对“站起来”所涵盖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教师依据理解,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和国家发展历程拓宽议题范围,变成“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教师根据划定文本的基本范围,确定《邓稼先》《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作者叶小文,中央委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作者王清涛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海雪原斗野猪》(访谈录节选)《厉害了,我的国》(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记录片)《无问西东》等为组元篇目。这样的组元方式是在确定“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主题下进行组元,文本既有连续性文本也有非连续性文本,都符合“跳一跳”的选文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与时代融入的自豪感。
这样的支持工具,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背景,描述学生进行阅读时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二是阅读信息,学生将在此基础上行动,按照情况的不同,信息可以是完整的或者不完整的,可以是恰当的或者干扰性的;三是功能,它要表述学生完成群文阅读的目的。
二、群文阅读的命令
驱动命令是从既定的支持工具(背景、信息、功能)出发,明确向学生提出的一组学习指示,它反映出通过对某个情景的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教学意图。
一个好的读者应该清楚读书的理由。群文阅读的目的是什么?群文阅读不是为了获得某些资讯的一般式阅读,也不是消遣娱乐的粗放式阅读,群文阅读必须是指向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力的阅读,是需要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阅读。群文阅读导读单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必须具备可操作的具体步骤,这样,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议题的确定与分析,即是教育教学目标的准备与管理;选定阅读文本,确立教学内容,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设计、规划,即是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和可操作化。教学目标应该明确教学指向、教学靶标、目标定位、兼顾掌握学情,这样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鉴赏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批判能力才成为可能。
群文阅读不是自由阅读,是在课程理念观照下的学习行为,这就要求在制定群文阅读导读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课程、教材、学生、阅读之间的关系,要对群文阅读进行课程化管理。根据群文阅读的形式,可以设计不同的群文阅读课程管理形式,教师要对一个单位时间内的群文阅读作出规划,这个单位时间可以是一节课,也可是一周甚至更多。笔者在进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议题的群文阅读时,则是采取了“2 1”的形式,《邓稼先》作为精讲课文用时两节课,其他群文只进行一节课的阅读,群文阅读任务单就根据一课时进行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在进行“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议题的群文阅读时,则是根据阅读内容需要,安排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这样围绕例文,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学生有更多主动权,这种方式學生也乐于接受,参与积极性也很高。命令工具设计如下:
①精读、精学《邓稼先》,以《邓稼先》为主题轴和母本,训练学生的朗读和默读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运用对联的训练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主题,链接、统整群文《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林海雪原斗野猪(节选)》等,对以上选文进行批注式阅读,并回答几个指向性问题。
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参观学校宣传栏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介绍,体会“站起来”的不易。
④选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的一个点,模仿其中某篇中的一段,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认识。(200字左右) ⑤文本阅读时间在10—15分钟,请按照每分钟400—500字的阅读速度进行。
①是按照教材学习要求,对具有核心地位和价值的母本进行精细化学习,落实课本在教材中的教学价值。
②是根据课文生发了议题“站起来”,教师根据对当前国家发展形势和新时代的认识,拓展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群文阅读议题,教师精心选择文本并进行组元和链接,指明阅读方法“批注式”,批注式阅读既是方法的要求,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延伸和提升,在文本中有1-2个具体问题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完成。如《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要求学生阅读时注意作者的写作思路、顺序及论证方法,随文提出的问题是:1.本文是怎样论证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的?在论证的时候你觉得作者采取了什么方法?在阅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时,提出了:本文与上文相比,你认为在第五段上,有什么特点?举两个以上的例子说说你的发现。这个问题指向数字在论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阅读完以上两文,还设计了对文体和体式的比较问题:在阅读以上两篇文章时,你觉得这两篇文章与《邓稼先》这篇课文的区别点有哪些?试举几个例说明。在读完《林海雪原斗野猪(节选)》时设计了一个猜想续写的问题:“如果你是魏树波,你是怎么做到的?试写一段话进行猜想。”把学生置身在复杂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体会创业的艰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③是充分利用学生熟悉学校资源,阅读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而加深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体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④是写作训练是依据文本进行自由选择的练笔,不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过多限制,做到能模仿,有感而发,就达到训练目的。
⑤是对群文阅读的时间规定,既有速度要求,又有质量要求,既照顾到了阅读速度快的,又照顾到了速度慢的,这样的阅读速度是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
三、群文阅读导读单设计的基本标准
群文阅读导读单的设计,必定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我们希望看到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跨越什么障碍?我们为此给他们呈现的群文阅读的性质是什么?应该设置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使用什么样的命令来驱动?难度系数如何?有什么意义?导读单的基本格式如何?如此等等,只有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思考,并对导读单进行了细致地设计,才能为学生阅读带来一个操作性的答案。为此,群文阅读导读单的设计要基于以下标准:
1.激发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而不是并行排列。群文的组元不是简单的文本排列和无序叠加。它要保证阅读的功能性得到最大化实现,也即教师在选择与某一组学习最适合的文本元时,一定是为了激发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这就必须考虑阅读主体(学生)和这些文本之间的互动效果,这些文本是根据某个有待完成的任务而被加以结构化的。导读单的出现是基于某个需要、企图建构出来的,教师针对学习目的对文本加以组织。教师在设计导读单时,应该考虑知识、技能的相对重要性,要考虑这些知识、技能的性质;还要考虑涉及多少知识和技能。
2.保证群文阅读的新鲜特征。群文阅读中文本选择要保证新鲜的特征,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考虑文本对学生来讲是完全新鲜的;二是即使这些文本学生已经在其他场合见过了,也要保证提出的问题、命令的指向是新鲜的。
3.能够“产生作品”的群文阅读。阅读是吸纳,阅读产生的作品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自己的独特感悟,阅读心得,独到见解,小论文,阅读笔记,甚至是阅读过程中的圈点批注,如此等等都是通过阅读产生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与分享,让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广阔。
4.学生是行动者。群文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导读单应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可能性,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应该有调动自己思考的明显机会。这对学生丰富自己的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5.提出与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相适合的命令。命令是从既定的支持工具(背景、信息、功能)出发,明确向学习者提出的一组学习指示。它反映出通过对某个情景的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教学意图。命令是对学生要求完成任务的表达,因此,命令的语言要完整、清晰、准确,简明、扼要。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这个命令可以指向方法,也可以指向要求学生达成的结果。它可以有多种形式:撰写一篇文章,完成一个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完成一篇作品等等。
6.赋予群文阅读所需要的难度水平。文本在组元时,尽管教师很少有时间事先对其难度水平进行测试,但是我们理论上仍然可以借助其他能够帮助确定其难度的方法。比如,文章的长度,文章的语言水平、句子的复杂程度、使用的词汇水平、文章的体式(叙述性的、描写性的、辩论性的等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有经验的工具设计者(教师)重要参考依据。
7.群文要体现并传递积极的价值观。群文阅读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学上,其次体现在更宽泛的教育上。群文阅读导读单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群文传递的价值:除了学业学习之外,群文阅读的目的是什么。群文阅读中,主题、文本、支持工具、场所等都是设计者精心选择的,我们是把閱读情景放在环保背景之中,还是放在浪费、破坏自然资源之中;是放在暴力背景中,还是和平背景中……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阅读情景传递的价值,学生的知存态度(成为学生学习习惯的一种态度)得到了悄然的发展。
8.选择一个对学生有意义的背景。群文阅读不应该只是拥有和某一既定的复杂水平有关的技术性品质。它首先应该是对学生有意义的,学生应该和这个群文元维系着一种积极的情感关系。目的是,通过这种积极的关系,群文元把学生调动起来、活跃起来,产生了学习动机和阅读欲望,最终能顺利在命令的驱动下,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总之,群文阅读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建构积极阅读的心理图式,最终养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辽河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