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民俗活动中积累下来的经典语言,是经验的总结,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该文就气象谚语这一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与面临的困境展开探讨。
关键词:气象谚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9-158-02
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预测天气变化、为了趋利避害指导农业生产而在民间流传的与气象相关联的谚语,是祖祖辈辈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这些气象谚语遵循自然规律,内容上大多具有科学道理,形式上押韵生动,富有趣味性。气象谚语贴近群众、深入群众,至今还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国的民俗文化和农业文明。
1 气象谚语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1 天气谚语能够预测天气变化 天气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就是通过观察自然界天气的变化,找出其存在的规律性,通过经验总结,对天气的变化用简洁充满韵文的谚语形式进行预报。
在现代气象观测仪器发明以前,我国古代科学家也发明了一些气象观测仪器,但远没有形成完善的观测体系。因此,要用观测数据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极为困难。天气谚语这一我国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就成为了当时实用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例如“东风急,备斗笠”、“燕子低飞,要落雨”、“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
1.2 农业气象谚语指导农业生产 气象谚语和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它们对指导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就是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我国农村仍在运用二十四节气,运用气象谚语来安排日常的生产生活,预测天气与气候的变化,从而顺应农时、不违农时,科学种田。
农时方面,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早春种麦正适时”、“云雾山中出名茶,姜韭应栽瓜棚下”、“豌豆大蒜不出九,种蒜出九长独头”、“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农业措施的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夏天不热,五谷不结”、“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如“豌豆开花,最怕风刮”、“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等等。
2 气象谚语的科学性
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对自然界风云雷电、雨雪冰霜、动物、植物等等长期观察,反复地实证后的经验总结,用简明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形象,描绘天气与自然的千变万化,预测其来龙去脉,因此具有科学性。
“东虹日头,西虹雨”,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折射、反射后形成的。虹在西边,说明西边的大气里有大量雨滴存在,并随着天气系统的运动,自西向东移来,未来本地就会下雨。虹在东边,说明东边的大气里有大量雨滴存在,但是东边的雨滴已随着天气系统东移过去,未来本地就不再下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在一天中的日出和日落这两个时间,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被散射之后,照在云层上,短波光(绿、蓝与紫光)便被云朵吸收,天空便形成了长波光的云彩,就会呈现出鲜红和金黄色的彩霞。在我国,天气系统通常由西向东移。朝霞,说明西方有云层发展,而且白天时空气一般不稳定,未来天气将转阴雨;而晚霞,说明云层已经东去,而且晚上一般对流作用减弱,未来天气将转晴。
“天上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空明显地布满卷积云,似鱼鳞状而且延绵很长。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将自西向东快速移动,在东方形成狂风暴雨。
“泥鳅跳,风雨到”。晴天泥鳅潜伏在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呼吸水中少许氧气生活。天气反常,气压变低,温度升高,水中氧气减少,则泥鳅就会游到水面上呼吸氧气。平静的水面因泥鳅的躁动而变化则预示不久将下雨。
3 气象谚语的区域适用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与气候差异比较大,因此气象谚语就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例如黑龙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6,7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关于气候描述的,不少地方都有“九九歌”,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等。气象谚语在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内涵,因此在运用时要因地制宜。
4 气象谚语申遗的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是中国文化的印记,如果丢失了,是一种让人痛心的损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在2012年3月人代会上呼吁,将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欣慰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已入选2011年5月23日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扩展项目),民俗类,项目编号“X-68”。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气象谚语与“农历二十四节气”一样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要求。
4.1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续继承 气象谚语将自然界的风云雷电、雨雪冰霜等与气候、物候、农事活动相结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理应申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4.2 中国气象文化的价值体现 气象谚语与“农历二十四节气”一样都是我国的国粹,从文化上界定,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很有研究价值。气象谚语是我国气象文化的核心内容,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现代气象学和科技发展可能会有所帮助。因此,保护和利用好气象谚语,不仅是弘扬气象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气象部门对经济社会发挥作用时的一个好帮手。
5 气象谚语申遗的建议
我国各地的气象谚语汇集起来可以说浩如烟海,其中哪些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哪些已不适宜现在的天气与气候变化的,都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由于地域的不同,气象谚语具有区域适用性。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单位或部门对气象谚语进行搜集汇总,那么由谁来申报就成了一个问题。因此,建议国家气象局应该从建设气象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气象谚语申遗工作,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申遗机构与组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科学预测与预报,气象谚语将渐行渐远。虽然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仍然受着气象谚语的指导,但影响力亦越来越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十分必要。申遗成功后,才能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重视与保护,得以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气象谚语这一中华文化印记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责编:陶学军)
关键词:气象谚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9-158-02
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预测天气变化、为了趋利避害指导农业生产而在民间流传的与气象相关联的谚语,是祖祖辈辈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这些气象谚语遵循自然规律,内容上大多具有科学道理,形式上押韵生动,富有趣味性。气象谚语贴近群众、深入群众,至今还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国的民俗文化和农业文明。
1 气象谚语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1 天气谚语能够预测天气变化 天气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就是通过观察自然界天气的变化,找出其存在的规律性,通过经验总结,对天气的变化用简洁充满韵文的谚语形式进行预报。
在现代气象观测仪器发明以前,我国古代科学家也发明了一些气象观测仪器,但远没有形成完善的观测体系。因此,要用观测数据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极为困难。天气谚语这一我国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就成为了当时实用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例如“东风急,备斗笠”、“燕子低飞,要落雨”、“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
1.2 农业气象谚语指导农业生产 气象谚语和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它们对指导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就是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我国农村仍在运用二十四节气,运用气象谚语来安排日常的生产生活,预测天气与气候的变化,从而顺应农时、不违农时,科学种田。
农时方面,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早春种麦正适时”、“云雾山中出名茶,姜韭应栽瓜棚下”、“豌豆大蒜不出九,种蒜出九长独头”、“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农业措施的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夏天不热,五谷不结”、“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如“豌豆开花,最怕风刮”、“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等等。
2 气象谚语的科学性
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对自然界风云雷电、雨雪冰霜、动物、植物等等长期观察,反复地实证后的经验总结,用简明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形象,描绘天气与自然的千变万化,预测其来龙去脉,因此具有科学性。
“东虹日头,西虹雨”,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折射、反射后形成的。虹在西边,说明西边的大气里有大量雨滴存在,并随着天气系统的运动,自西向东移来,未来本地就会下雨。虹在东边,说明东边的大气里有大量雨滴存在,但是东边的雨滴已随着天气系统东移过去,未来本地就不再下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在一天中的日出和日落这两个时间,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被散射之后,照在云层上,短波光(绿、蓝与紫光)便被云朵吸收,天空便形成了长波光的云彩,就会呈现出鲜红和金黄色的彩霞。在我国,天气系统通常由西向东移。朝霞,说明西方有云层发展,而且白天时空气一般不稳定,未来天气将转阴雨;而晚霞,说明云层已经东去,而且晚上一般对流作用减弱,未来天气将转晴。
“天上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空明显地布满卷积云,似鱼鳞状而且延绵很长。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将自西向东快速移动,在东方形成狂风暴雨。
“泥鳅跳,风雨到”。晴天泥鳅潜伏在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呼吸水中少许氧气生活。天气反常,气压变低,温度升高,水中氧气减少,则泥鳅就会游到水面上呼吸氧气。平静的水面因泥鳅的躁动而变化则预示不久将下雨。
3 气象谚语的区域适用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与气候差异比较大,因此气象谚语就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例如黑龙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6,7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关于气候描述的,不少地方都有“九九歌”,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等。气象谚语在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内涵,因此在运用时要因地制宜。
4 气象谚语申遗的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是中国文化的印记,如果丢失了,是一种让人痛心的损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在2012年3月人代会上呼吁,将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欣慰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已入选2011年5月23日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扩展项目),民俗类,项目编号“X-68”。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气象谚语与“农历二十四节气”一样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要求。
4.1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续继承 气象谚语将自然界的风云雷电、雨雪冰霜等与气候、物候、农事活动相结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理应申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4.2 中国气象文化的价值体现 气象谚语与“农历二十四节气”一样都是我国的国粹,从文化上界定,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很有研究价值。气象谚语是我国气象文化的核心内容,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现代气象学和科技发展可能会有所帮助。因此,保护和利用好气象谚语,不仅是弘扬气象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气象部门对经济社会发挥作用时的一个好帮手。
5 气象谚语申遗的建议
我国各地的气象谚语汇集起来可以说浩如烟海,其中哪些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哪些已不适宜现在的天气与气候变化的,都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由于地域的不同,气象谚语具有区域适用性。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单位或部门对气象谚语进行搜集汇总,那么由谁来申报就成了一个问题。因此,建议国家气象局应该从建设气象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气象谚语申遗工作,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申遗机构与组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科学预测与预报,气象谚语将渐行渐远。虽然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仍然受着气象谚语的指导,但影响力亦越来越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十分必要。申遗成功后,才能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重视与保护,得以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气象谚语这一中华文化印记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