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善若水,大音希声”,音乐应是回归自然的状态,寻找真我的过程。本文提出了“六感”的新观念,阐释了“乐感”与“六感”在古筝演奏中的关系,以及将这种关系一一对应、将古筝演奏的层面与阶段通过本文详细表达。
关键词:古筝 乐感 六感 关系
“乐感”是演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性格以及对作曲家所描述的意境自我处理“意像化”后所呈现的自我感觉与印象,它反映出演奏者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及细节把握的瞬间感觉与认知。“乐”是声音的具象化;“感”是感动,感染力;“乐感”的结合是表达内心,相通六感,而最终通过演奏者的演奏传递给听众。
与乐感相通的六感,包括五感“形、声、闻、味、触”也即是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加人的第六感觉——心灵感应。乐感与六感是相通相织的,谈到流水、高山等形态各异的图画,以音乐描绘水、山都会有特殊的表达。产生的“画卷感”, 与人生的积累、接触的丰富图片与景物息息相关。这并不是天生所具有的,而是通过我们视觉的储存信息传播到大脑记忆板块中,从而形成的强烈记忆与画面,这些画面已经深入潜意识。所以,当看到水、山等字眼时,大脑会迅速地将有关记忆调动出来,这从本质上看相通“形”(视觉)。乐感表达途径与六感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普遍观察,视觉、听觉与触觉在古筝演奏中是表面层面的,我们都很能轻松理解其含义,但嗅觉、味觉和心灵感应又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些是追求至高演奏的修行之路。关于“嗅觉”的介绍中,美国作者海伦·凯勒说,“嗅觉是一位有力的奇才,它扩大我的视野,提供有益的信息。”哲学家、法国百科全书代表人德尼·狄德罗说:“视觉最肤浅,听觉最傲慢,嗅觉最易给人快感,味觉迷人而多变,触觉最深刻、最具哲学意味。”而古代,如文人演奏古琴前先沐浴、换衣、熏香,演奏时将香炉置于琴前。这些说明什么呢?一是为了静心,二是为了入境。从表面来看,嗅觉可引心入境,使情意一体,相通相交。从深层面来看,“嗅觉”也为演奏中的气息运用,将乐曲更具“人性”,更有呼吸。
“味觉”是当人处于紧张或放松的状态下时,大脑皮质中的味觉中枢从而产生了不同感覺,由反馈神经而完成整个味的分析活动。在演奏中,或兴奋,或平静,或悲痛,或激动,都与味觉紧密相连。这种“无味”的味觉与“酸甜苦辣”的味觉是不同的,因情感而产生的味觉是“无”的味觉,直接沟通心灵的情绪,这是乐曲表达中很难平衡的部分。
心灵感应是可遇不可求。音乐表达的最高境界,是你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你,找到真正的自我与人生含义。在所有的积累与技术成熟之下,也许就是在葡萄树下,或是再寻常不过的午后,或甜腻的练习,突然,你感应到你的心,发现了你从未找到的一片清泉,泉水如此甘甜。就是这样的瞬间契机。但是,又有多少人触碰到这样的高峰呢?
那么乐感与六感不断磨合下,如何能触及顶峰,归结于“人”。培养乐感要心灵美;增强六感,要人格美。一个作品的表演,从拨动的音、滑动的旋律、内心的起伏及身体的表达从内至外对作品的诉说,都是心灵与人格的呈现。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的是人的教育。”只有做好思考“人”,培养高尚的品质与德行,才有可能接近顶峰。
在追寻中有无数不可避免的磕绊,在不可避免的磕绊中也要努力追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六感”与“乐感”相织相交,将碰撞出属于个人的新天地,表达“乐感”,领悟“六感”,上善若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顾再锡.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思考[J].艺术百家,2006(5):108-109.
[2]刘燕.筝技与乐感——古筝演奏中乐感培养的实施[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97-100.
[3]毛丽华.古筝二度创作中乐感的培养和提升——以《林冲夜奔》为例[J].文教资料,2012(8):98-100.
作者学校: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表演(古筝)
关键词:古筝 乐感 六感 关系
“乐感”是演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性格以及对作曲家所描述的意境自我处理“意像化”后所呈现的自我感觉与印象,它反映出演奏者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及细节把握的瞬间感觉与认知。“乐”是声音的具象化;“感”是感动,感染力;“乐感”的结合是表达内心,相通六感,而最终通过演奏者的演奏传递给听众。
与乐感相通的六感,包括五感“形、声、闻、味、触”也即是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加人的第六感觉——心灵感应。乐感与六感是相通相织的,谈到流水、高山等形态各异的图画,以音乐描绘水、山都会有特殊的表达。产生的“画卷感”, 与人生的积累、接触的丰富图片与景物息息相关。这并不是天生所具有的,而是通过我们视觉的储存信息传播到大脑记忆板块中,从而形成的强烈记忆与画面,这些画面已经深入潜意识。所以,当看到水、山等字眼时,大脑会迅速地将有关记忆调动出来,这从本质上看相通“形”(视觉)。乐感表达途径与六感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普遍观察,视觉、听觉与触觉在古筝演奏中是表面层面的,我们都很能轻松理解其含义,但嗅觉、味觉和心灵感应又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些是追求至高演奏的修行之路。关于“嗅觉”的介绍中,美国作者海伦·凯勒说,“嗅觉是一位有力的奇才,它扩大我的视野,提供有益的信息。”哲学家、法国百科全书代表人德尼·狄德罗说:“视觉最肤浅,听觉最傲慢,嗅觉最易给人快感,味觉迷人而多变,触觉最深刻、最具哲学意味。”而古代,如文人演奏古琴前先沐浴、换衣、熏香,演奏时将香炉置于琴前。这些说明什么呢?一是为了静心,二是为了入境。从表面来看,嗅觉可引心入境,使情意一体,相通相交。从深层面来看,“嗅觉”也为演奏中的气息运用,将乐曲更具“人性”,更有呼吸。
“味觉”是当人处于紧张或放松的状态下时,大脑皮质中的味觉中枢从而产生了不同感覺,由反馈神经而完成整个味的分析活动。在演奏中,或兴奋,或平静,或悲痛,或激动,都与味觉紧密相连。这种“无味”的味觉与“酸甜苦辣”的味觉是不同的,因情感而产生的味觉是“无”的味觉,直接沟通心灵的情绪,这是乐曲表达中很难平衡的部分。
心灵感应是可遇不可求。音乐表达的最高境界,是你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你,找到真正的自我与人生含义。在所有的积累与技术成熟之下,也许就是在葡萄树下,或是再寻常不过的午后,或甜腻的练习,突然,你感应到你的心,发现了你从未找到的一片清泉,泉水如此甘甜。就是这样的瞬间契机。但是,又有多少人触碰到这样的高峰呢?
那么乐感与六感不断磨合下,如何能触及顶峰,归结于“人”。培养乐感要心灵美;增强六感,要人格美。一个作品的表演,从拨动的音、滑动的旋律、内心的起伏及身体的表达从内至外对作品的诉说,都是心灵与人格的呈现。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的是人的教育。”只有做好思考“人”,培养高尚的品质与德行,才有可能接近顶峰。
在追寻中有无数不可避免的磕绊,在不可避免的磕绊中也要努力追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六感”与“乐感”相织相交,将碰撞出属于个人的新天地,表达“乐感”,领悟“六感”,上善若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顾再锡.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思考[J].艺术百家,2006(5):108-109.
[2]刘燕.筝技与乐感——古筝演奏中乐感培养的实施[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97-100.
[3]毛丽华.古筝二度创作中乐感的培养和提升——以《林冲夜奔》为例[J].文教资料,2012(8):98-100.
作者学校: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表演(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