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ru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
  上午好!
  2007年10月10日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思想家、教育家杨时展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分会选择在此时、此地召开杨时展先生学术思想讨论会,确实别有一番深意。大家知道,浙江不仅是杨先生的出生地,也是杨先生曾经长期工作过的地方。今天,我们齐聚人杰地灵、交相辉映的浙江绍兴,共同追忆先生的音容笑貌,研讨先生的学术思想,学习先生的学风人品,对丰富中国会计史研究、促进中国会计更大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财政部并以我个人名义,对为我国会计事业奋斗一生、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杨时展教授表示深切的缅怀和追思,对在座各位会计学者、会计史研究者的辛勤劳作和不懈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座各位有的是杨先生的学生,有的是财经院校的会计学教授,有的是财政官员。大家不远千里会聚这里,都是受到先生深邃的学术思想、崇高的人格魅力的感召而来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斯人长逝,但他留下的大量作品永生,启迪思想、征服人心的魅力永恒。他就像屹立在会计地平线上的一座碑,闪烁在会计学术天穹的一颗星,永远值得我们感佩和仰望。
  
  一、为什么要学习杨时展先生
  
  谈到杨先生,不知不觉间先生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依旧穿那身朴素的蓝布中式棉袄,依旧戴那副传统样式的眼镜,双眸明亮而睿智,话语抑扬而顿挫……真不敢相信先生已经走了十年了!二十多年前,我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时名湖北财经学院)读书,有幸得到过先生的指导和教诲。在此,我想谈谈心中的先生,也谈谈后辈会计学人应学习先生什么样的精神。
  (一)学习先生慎思明辨、砥砺完美的学术品格
  在我看来,杨先生的生命历程就是一部孜孜不倦的奋斗史,是一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恢弘乐章,勤奋严谨、追求完美是其主旋律。在他的词典中,似乎没有“大概”、“差不多”这样的字眼,都是“借贷必相等”的要义。大家知道先生的文章多而精彩,《中国会计的现代化问题》、《会计信息系统一评、二评、三评》、《论会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问题》、《效益十策》等文章,可谓才思横溢,影响深远,堪称会计学的扛鼎之作。然而,精彩文章的背后是先生衣带渐宽的辛劳,是杜鹃啼血般的用心,是不为人知的江湖夜雨十年灯的苦思。每次落文之前,先生总是反复思考,反复比较,如负重前行的骆驼;每次初稿之后,先生总是进行反复细致地修改润色,如春蚕吐丝,反复雕琢,每篇文章至少要修改六、七遍方才作罢。不敢说是语不惊人誓不休,至少是语不圆满修不止。
  先生讲课之精彩更是倍受赞誉。直到今天,我还常常忆起先生的课堂及讲座从来都是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过道上都站满了人。但先生讲台上的四十五分钟,讲台下却是极其辛苦的备课过程。新讲的课如此,反复讲过的课也如此;对博士生的课如此,对本科生的课也如此。先生是以追求完美的态度来对待每节课的。我记得先生曾说过,他从来不允诺准备时间少于半个月的讲座邀请,因为他需要准备充分到将讲座内容完全背诵下来,一个小时的课往往需要几倍乃至更多的时间准备。正因为准备充分,兼之原本就学养丰厚,如此厚积薄发,使得讲课的先生思接千载,听课的学子视通万里,那份氛围、那份情景、那份感觉、那份享受,所有听过他讲课的人都难以忘记,都回味不已。
  (二)学习先生爱生如子、大爱无言的育人情怀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各种生命活动范围可以归结为四等,由低到高分别是:混沌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的“功利境界”;“正其谊,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的“天地境界”。我认为,杨先生对于教育事业、对于学生的爱是超越功利、不计得失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栽桃培李”的深切热爱,可以说是进入了一种大爱无言的“天地境界”。
  杨先生爱生如子的故事太多太多。许多人只知道先生一生著述丰硕,但实际上先生指点别人写文章和帮助别人改文章,都比自己写出的作品要多得多。先生涉猎的领域甚广,对于会计史、审计史、经济史、文学史均有较为透彻的研究,但是囿于时间等多种原因,一直未能系统成书,只是在先生西去后由学生整理出版了会计史遗著《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这不能不说是先生完美学术生涯中的些许遗憾。但是,先生生前将自己对于会计、审计史的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很好地帮助了郭道扬教授《中国会计史》及文硕教授《世界审计史》的成书出版,这也算是对先生毕生辛勤耕耘的一种补偿和嘉奖吧?!据我所知,潘同生教授在编著《中国经济诗今译》一书时,也曾蒙先生多次热心指教和细心点拨。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书时所写的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审计史》,先生也给予了很多的指点、帮助,特别是亲自动手修改至少有三、四遍之多,有的章节中密密麻麻满是先生的批注。至今我还记得其中激发我一生对会计审计投入热情和对事业执著追求的一句勉励性评语——“你对审计史研究作出了你力之能及的贡献”。正是在先生的指导、修改和推荐下,这篇论文得以作为刊首文章在《审计研究》创刊号上发表,并前后被几十家报刊转载。今天想来,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我的学术成果,倒不如看作是先生以及郭道扬先生、何任远先生至诚关爱、无私奉献的结果。
  (三)学习先生只讲奉献、不计索取的立身操守
  先生常言:“人生到底怎样来度过才算有价值?会计上,资不抵债要破产,我想人的一生中,如果奉献不抵享受,恐怕也只能算是一个破了产的没有价值的人,一个道德上有问题的人,一个人格不高尚的人。这个想法经常会使我想起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出、处、辞、受四个字上那种十分严肃、守身如玉的功夫,并在这一问题上保持一种我并不总能做到的比较不苟的态度。”众所周知,先生是一位十分注重节俭的人:餐桌上鲜有丰盛的饭菜;数次赴台讲学所着西服只是花八十元钱买布去做的,足下之履乃花五十元钱在小商品市场上买的,而这身行头每每在重大场合用及;因事外出从来不用公车,每每都是以高龄之身与学生们同挤公共汽车。记得有一年夏天先生来北京讲学,他和老伴住在极其普通的房间里,用一台直径只有六寸的小电扇驱暑,让前去看望的我肃然起敬。然而,先生却一举将节衣缩食的十万元率数捐出,在中南财经大学设立“勤诚助学金”以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的一位同学因为偏科而休学,先生数度向学校反映千万不要误了他的学业,还亲自请他到家中长谈,指点他前进道路。先生用他一生的追求,践行了他所列示的“贡献-享受=生命价值”的人生意义公式。
  
  二、为什么要纪念杨时展先生
  
  古罗马人说:“时代呼唤英雄主义,英雄造就时代精神。”这句话用到现在这个场合,我想应该表述为:“中国会计需要大师,大师造就中国会计精神”。我之所以特意前来参加这次会议,和大家一起追思和纪念杨时展先生,就是想表明一种自觉仰望的姿态,就是想透过纪念先生来表达对所有大师、先哲的尊崇,就是想通过缅怀先生来激励更多的人成为大师、成为铸造时代会计精神的领军人才。
  (一)纪念杨时展先生,意在表达对大师、对有学术成就的人由衷的敬意
  仁者,国之瑰宝也。纪念先生,是为了缅怀更多仙逝西去、留下宝贵学术遗产的“会计瑰宝”,是为了推崇更多勇于创新、开放进取、追求真理的“会计仁者”。此行浙江,我不禁无限感思。“感”是感慨那些已经故去的会计界前辈,如潘序伦先生、顾准先生、杨纪琬先生、娄尔行先生、刘炳炎先生、李宝震先生、阎达五先生、余绪缨先生、莫启欧先生、吕众文先生等等,他们身体力行地教育着我们作为一位合格的会计人应具备何种人品、何种工作态度以及何种治学精神;“思”是思研仍在老骥伏枥、耕耘不辍的前辈的成功历程,如厦门大学的葛家澍老师、常勋老师、上海财大徐震旦老师、中南财大的郭道扬老师、易庭源老师等,他们一生不懈努力开拓,终成会计审计大家。对于他们的为人治学品格,学生不会忘记,会计人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二)纪念杨时展先生,是为了鼓舞和激励更多的人成为大师、仁者
  对于立志成为大师、仁者的会计学者,不知你们可否想过,你们是不是也像杨先生一样,始终认为自己面对的是未来国之栋梁,不敢丝毫懈怠,时时以传道授业、滋兰树蕙为乐呢?!若干若干年后,会计组织或你们的学生会不会也为你们开这样的纪念会,纪念你们的思想、你们的成就、你们留给后来者的宝贵精神财富呢?!你们的学术成果会不会也能成为中国会计史研究乃至世界会计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呢?!如果你有想过并付出长期努力,说明你已在迈向大师的路途上起步;如果你的学术思想和成果在国内外开始得到认可或渐多被引用,说明你离大师的距离趋近了;如果你在临近学术巅峰的同时又是一位人格高尚如杨先生的人,那么你离成为受人尊重和推崇的大师可能就不远了。需要强调的是:我并非讲每个人都要成为大师,但我觉得每个人都要对于崇高满怀敬意,对于大师满怀敬意。要像仰望星空一样仰望大师,通过仰望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翱翔在天际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三)纪念杨时展先生,有助推动我国会计事业走向灿烂辉煌的未来
  中国会计事业正处于一个成绩倍出、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将更加海阔天空。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行之路依旧艰辛:中国会计语言的表达方式较为晦涩,仍需简化、优化、美化,让更多的人读懂它、使用它、接受它、喜欢它;中国会计的影响依旧有限,尚需致力扩大它的影响力,不仅要影响国际会计语言、规则和组织,还要影响国际经济、法律、文化等领域;中国会计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于政治生活的程度仍然较浅,需要我们不断去创新它、提升它,让会计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流语言之一。路漫漫,其修远,希望广大会计行业的同仁们在前辈大师精神的指引下,团结一致,克难攻坚,致力打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会计规则和思想,培养促进国际趋同的会计人才和大师,推动我国会计事业迈向一个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灿烂未来。
  
  三、为什么要研究会计史
  
  了解和研究会计史对会计学乃至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能让人系统研究会计乃至经济社会现象运动发展的全过程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说过:“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漫长的, 而现时却十分短暂, 它仅仅是由历史向未来演进的一个转换点; 未来则迫近于现时,它以无限时空一直向前延伸。历史、现时与未来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只有密切结合在一起,方能正确地、全面地阐明及评价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生、发展状况及其历史运行规律。这对于会计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孤立地研究一个会计现象,而不将其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进行观察,进行研究,可能只会得到片面的、价值非常有限的结论。
  (二)可以为会计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借鉴
  中国有句俗语:“读史可以明智,可以知得失。”比如要修一座水坝,就必须了解该河段洪水的历史记录,这样才能确定水坝的各种参数。通过历史记载,我们可以了解这条河流以往发生过多大的洪水,水位多高,破坏多大,然后再决定确定设计标准和投资。会计史研究也有相似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研习会计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了解会计发展的本质规律,吸取会计发展的经验教训,掌握会计发展的基本手段,从会计发展历程中获得教益。
  (三)可以让我们窥见会计大师筚路蓝缕的艰辛和做学问的路径
  通过对会计史中成就斐然的会计大师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会计学,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如何研究会计史
  
  既然研究会计史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研究好会计史呢?大家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这里我再谈几点体会,主要是以“中”为原则、以“人”为重点、以“通”为目标来更好的研究会计史。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用“中”字研究会计史
  “中”字再加一笔就成了“史”,于是《说文解字》中将“史”解释为“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记事”。我们研究会计史,就是要保持客观中正的态度,客观地记录下各种不同会计流派相互碰撞的会计学术思想,力争做到忠实于历史,力争做到实事求是。
  (二)要用“人”字研究会计史
  会计学重要的突破性发展,大多是由会计学大师完成的。现在的会计史研究往往侧重以时间的序列回顾和审视会计发展过程。这种一般的史学研究方法虽然可以向世人展示出会计发展的基本脉络,但却不易于把握会计思想发展完善的精髓。因此,我想强调要注重用“人”字来研究会计史,即要注重研究会计大师、会计先哲们的思想,研究他们思想变化的过程,研究他们思想发展的背景及诱因,研究他们思想中最为本质、最为光亮的地方。当然,也包括适当研究他们学术上的遗憾。还要注重研究大师与大师之间的共性、个性差异比较等等。通过研究大师的思想,可以准确把握他们所处那个时代的会计精神;通过研究大师的思想,可以透析会计发展进步的本质规律;通过研究大师的思想,可以使后来者在前人光辉思想的照耀下快步走向成功的殿堂。
  (三)要用“通”字研究会计史
  强调“通”字,即强调融会贯通之意。会计史研究不单单是简单的会计史料汇编,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会计思想摘录,更重要的是会计史实背后的社会,社会背后的思想、思想背后的哲理;会计史也不仅仅在会计史料、会计事项中展现,要善于发现经济社会现象中间的会计、背后的会计;当然,更要格外注重资料、事件、现象、思想的融合与升华。研究会计史,不应囿于一个事件、一个案例,必须敢于打破一些思维的定势和框架的限制,按照历史运动本身来阐述历史,真正进入“整体会计史”的思考境界,做到“站在月球上看地球”。要知道,会计问题之外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之外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问题。因此,杨先生反复论证了一个观点,即“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这种高超“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视点。”我最早读《史记》、《汉书》时,对当时的西域分为三十六国、四十八国一直心存疑虑,以中国历代皇朝的实力,为什么不能将这些散落的小国统一为一个或几个大国?直至有一次乘飞机经过新疆,看到新疆地广人稀的自然风貌,我才恍然大悟——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任何将这些小国结合成更大的政治实体或统一为一个国家都缺乏实际意义。因为要实施有效的统治就得派遣人员、传递消息、征收赋税、交流物资,而这些都很难办到,或者耗费巨大。这就是当时分为三十六国、四十八国的根本原因。如果不从高处、不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对于史料中的记载就难以有准确或深切的认识与体会。
  
  同志们: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座各位都是我国会计历史的书写者和见证者,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学术界、教育界的脊梁,也是我国会计事业明天发展的希望。让我们以仰望的姿态,研究杨时展教授学术思想的精神内涵,学习大师的为人治学的高尚品德,深入研究中国会计史和世界会计史,更好地为我国会计事业大改革、大发展服好务。
  仰望就是追求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还是应该自觉仰望。仰望中有缅怀,也有崇敬;因缅怀而崇敬,因崇敬而缅怀。仰望中有探索,也有奋进;因探索而奋进,因奋进而探索。贝多芬说:“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我坚信: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着力脚踏实地干工作,仰望星空想难题,就一定能取得骄人的功绩!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因为剃齿刀和齿轮的啮合,相当于一对螺旋齿轮的无侧隙的啮合传动,所以有关剃齿刀的计算公式,都是基于一对螺旋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出来的,因此计算公式较为复杂和麻烦。如果我
模锻设备不仅通过其能量的大小去影响锻模所受的机械负荷,同时,还通过其工作速度和与锻件所需变形能量的“匹配”情况去影响锻模所受的热负荷。由于不同的模锻设备具有不同
生产实践证明,工艺路线在生产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它的作用是把所有的部套和零件使用过程(工艺路线)反映出来。使工艺路线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设计图纸中所采用的汽轮机
概念在《基础会计》中面广量大,贯穿整个知识体系始终,它是构成会计学大厦的基石。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
我厂有30吨、60吨材料试验机各一台,随机带有备用钳口几对,但因试验频繁,钳口均已磨损,需要重新加工制造。由于钳口材料一般都是采用合金结构钢20Cr,硬度要求 HRC60~65,不但
32B铸铁超薄膜防锈油,平均膜厚6.5μm,无色透明,干燥半软,不粘手,无油感,无脆性,油膜耐水侵蚀强,一级灰铸铁片涂油后,浸渍于自来水中,10天无变化。油膜耐热性能良好,在85~90
热交换器的管子与管板焊接质量至关重要.陈旧落后的工艺已不能适应需要。采用新的数控脉冲全位置自动氩弧焊能满意地保证质量。本文介绍了匹配的焊接设备,对比了数种接头型式
AFTER rushing through his dinner, Ma Xiao lei quickly changes into his sporting gear and zooms over to the badminton courts. By day Ma runs a photo studio in Be
高速钢工具的高温淬火加热,主要采用氯化钡盐浴槽。这些融盐被认为是中性介质,但在其工作过程中盐浴内会逐渐积累钡和铁的氧化物,并溶解空气中的氧。按著作的资科,氯化钡融
大庆油田共有5000多名焊工,每年完成6万吨钢材的焊接工程,产值约1亿元左右。在油田开发建设中,对焊接结构的安全性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焊接质量,如何提高焊工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