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良好的习惯就像是生命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小花,小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那么,教師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身作则,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学习良好习惯的典范。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就要做好表率。小学生年龄小,心智还不成熟,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所以他们始终处于学习模仿状态,通过观察大人的生活方式,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作为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仿对象,学生常常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所以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江西省宁都县第一小学要求学生养成六个美德习惯,其中一条是“主动弯腰捡纸屑”。为了给学生做个好榜样,笔者每次看到教室的地上有垃圾时,都会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对此,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天放学后,即使自己的桌子底下没有垃圾,学生们也会主动跑去捡教室里其他地方的垃圾,保持教室的整洁。现在,教室比以前干净了许多,笔者认为,这与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讲卫生,可自己的讲台上却乱七八糟;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作业要整洁漂亮,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那么,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怎么可能养成讲究卫生、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呢?
二、注重细节,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生活中的小细节能够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就决定在细节之中。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引导学生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如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坐姿时,笔者首先会告诉学生,坐时要双脚放平,腰板挺直,双手要叠放在桌面上。但是,小学生的耐力有限,坐不了多久就会乱动。这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提示。如当教师说“一、二、三”时,学生回答“请坐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教师以某种手势提示学生,学生看到手势后,就会自觉坐直。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如“上课认真倾听”“回答问题要响亮”“作业书写要整洁”等,教师要注重从这些点滴小事抓起,慢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常抓不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因此,习惯的养成,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且需要不断强化。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在培养他们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反复强调,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要马上予以纠正。如为了培养学生“排队整齐不说话”这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只要是轮到笔者带操,笔者都会提前给学生讲清要求:“下课铃声响后,迅速到走廊上排好队;下楼梯时,靠右贴墙走;在操场上站队时,前后左右要对齐,不要与旁边的同学说闲话;做完操后,才能上厕所、喝水。”在每次做操前,笔者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这些要求,慢慢地,学生的行为越来越规范。
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需要21天不间断地训练才能形成。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必须依靠学生的长期坚持,反复实践。尤其是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一些良好的习惯易养成,也易消退,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他们,且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小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印度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形成良好的习惯,将影响学生的终生,所以教师对学生必须予以重视,关注和指导。在此,笔者祝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愿每个角落都盛开灿烂芬芳的文明之花!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一小学)
一、以身作则,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学习良好习惯的典范。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就要做好表率。小学生年龄小,心智还不成熟,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所以他们始终处于学习模仿状态,通过观察大人的生活方式,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作为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仿对象,学生常常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所以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江西省宁都县第一小学要求学生养成六个美德习惯,其中一条是“主动弯腰捡纸屑”。为了给学生做个好榜样,笔者每次看到教室的地上有垃圾时,都会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对此,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天放学后,即使自己的桌子底下没有垃圾,学生们也会主动跑去捡教室里其他地方的垃圾,保持教室的整洁。现在,教室比以前干净了许多,笔者认为,这与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讲卫生,可自己的讲台上却乱七八糟;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作业要整洁漂亮,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那么,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怎么可能养成讲究卫生、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呢?
二、注重细节,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生活中的小细节能够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就决定在细节之中。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引导学生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如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坐姿时,笔者首先会告诉学生,坐时要双脚放平,腰板挺直,双手要叠放在桌面上。但是,小学生的耐力有限,坐不了多久就会乱动。这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提示。如当教师说“一、二、三”时,学生回答“请坐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教师以某种手势提示学生,学生看到手势后,就会自觉坐直。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如“上课认真倾听”“回答问题要响亮”“作业书写要整洁”等,教师要注重从这些点滴小事抓起,慢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常抓不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因此,习惯的养成,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且需要不断强化。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在培养他们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反复强调,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要马上予以纠正。如为了培养学生“排队整齐不说话”这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只要是轮到笔者带操,笔者都会提前给学生讲清要求:“下课铃声响后,迅速到走廊上排好队;下楼梯时,靠右贴墙走;在操场上站队时,前后左右要对齐,不要与旁边的同学说闲话;做完操后,才能上厕所、喝水。”在每次做操前,笔者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这些要求,慢慢地,学生的行为越来越规范。
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需要21天不间断地训练才能形成。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必须依靠学生的长期坚持,反复实践。尤其是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一些良好的习惯易养成,也易消退,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他们,且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小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印度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形成良好的习惯,将影响学生的终生,所以教师对学生必须予以重视,关注和指导。在此,笔者祝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愿每个角落都盛开灿烂芬芳的文明之花!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