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项目表述、使用状况调查、分析评价、改进对策等四个方面,从城市景观设计的角度,对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进行了项目分析阐述。
【关键词】表述;调查;评价
1.项目表述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分为三个区域:北端是680ha的森林公园;中心区315ha,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ha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将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2.使用状况调查
奥林匹克公园因涉及到国家赛事场馆集中场地的使用,充分考虑了赛前赛后的作用转换。对于赛后利用进行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本次研究对于细化的人流也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变化及使用者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春季使用率最高,以外地游客及中年使用者为主;6:00~8:00时段使用者数量较少,8:00~18:00时段较稳定,18:00时刻为转折点,9~12:00,13:00~17:00,20:00~22:00时段达到高峰值(P0.05);使用者分布较分散,白天集中在北段,傍晚后集中在南段。
3.分析评价
奥林匹克公园空间形态体现了北京城市特色,强调中轴线的特殊意义。功能布局既充分满足奥运会的要求,又利用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交通系统及交通组织规划有利于赛期和赛后的使用,重视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体现生态、环保的概念。具有较强的分期建设与市场化融资运作的可操作性。
3.1總体设计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与北京古城遥相呼应,也成为了现代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景观设计延续了北京城市的棋盘格网布局,设计风格“简约、现代、宏大”,三条相互渗透的轴线和一座下沉花园成为设计的最大特征。三条轴线分别是体现庄重理性的中轴、体现人文自然的绿轴、和体现生态科学的水轴,三条轴线在一个相对紧密的空间内相互联系、互相交融,形成统一整体。
北京传统的中轴线是实轴,它南起永定门,贯穿着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等许多大型建筑,北抵钟鼓楼。奥林匹克公园的中轴则是不摆放建筑的虚轴,2.4km长、60m宽的中轴景观大道贯穿中心区,延续北京中轴线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北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仰山稳稳地压于轴线之上,颇具北京古城之内景山之于故宫的神韵;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分布两侧,拱卫着中轴;北端的湖泊与轴线东侧的龙形水系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这样,已延伸至26km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为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
根据中心区景观设计特点,可将中心区总体景观分为中轴景观大道(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延长,宽度60m)、树阵景观区(位于中轴景观大道西侧)、庆典广场(位于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馆之间、中轴景观大道西侧)、下沉花园(位于公园中部,国家体育场北侧,中轴景观大道东侧)、北侧休闲花园(位于下沉花园北侧,中轴景观大道东侧)、龙形水系(位于国家体育场、下沉花园、休闲花园东侧的带状水系)、东岸自然花园(位于龙形水系东侧的带状水边绿地)等不同的特色景观区域。
3.2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特色景观区域
3.2.1中轴景观大道
奥林匹克公园中轴景观大道是北京市中轴线的北部端头,南起熊猫环岛,北端止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广场区,分为民族大道和中心区两段,总长度达3.7km,宽60m。
3.2.2庆典广场
庆典广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国家游泳中心西侧,中轴景观大道东侧,与国家体育场隔中轴景观大道相望,是中轴序列的一个高潮。庆典广场南北长约260m,东西宽约100m,是奥运会赛时主要庆典活动及人流集散中心。庆典广场主要以提供开阔的室外广场环境为主,地面采用1000mm×500mm全花岗岩铺装为主,表面烧毛处理,经久耐用,目的是为人群提供一个庆典的场所,适应大量人流的穿行。
3.2.3树阵景观带
树阵景观带位于中轴景观大道西侧,长2.4Km,宽100m,沿中轴景观大道由高大乔木形成的20个矩阵整齐排列,乔木之间纵横间距为6m,由南至北厚度呈渐变布置,在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东侧打开形成庆典广场和体育馆广场。树阵林下设有变化丰富的休闲空间,设置供市民活动的场地、雕塑及辅助设施,树阵下地面由南部纯铺装向中部树下规整绿篱、北部树下自由绿化逐步渐变,体现了由现代城市向郊野森林公园的过渡,硬质铺装全部采用透水砖。
3.2.4下沉花园
北京的巨大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皇家建筑方面,还体现在众多的四合院民居上。四合院是因北京的气候而产生的住宅建筑,其中包含着许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建筑设计思想。
3.2.5休闲花园
休闲花园占地面积10.8ha,分为南北两个地块,是中轴尽端与森林公园相接处的缓冲地段。该区域人流量相对较小,景观植被设计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区的自然式文化生态休闲花园,也成为联系北部森林公园的过渡地段。
3.2.6龙形水系
贯穿奥林匹克中心区南北的龙形水系总长约2.7km,水面宽度20m~125m,总水面面积为16.5万m2,水深0.6m~1.2m,在中心区内自然曲折,形成了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水轴,并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奥海共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龙型水系。
3.2.7东岸自然花园
东岸自然花园占地面积6.3ha,位于龙形水系以东,湖边东路以西的长条带状绿地,在水平方向上与中轴相互对应,全长2.3km,宽度5m~67m不等,主要为绿地,采用自然式种植手法,靠湖边东路一侧较为紧密和封闭,乔灌结合,而面向湖边一侧为疏林草地、花卉,开敞,便于从东岸观赏中心区场馆,也便于中心区看过来有水、草坡、灌木、树林的效果。
3.2.8景观设施
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内还设置有一些永久性的景观设施,如公共卫生间、变配电站、地铁出入口、信息接入点、直饮水点、完善的标识、标志等,均作了精心设计。
4.改进措施
由于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地位,其将城市空间作为整体考虑,将“科技、人文、绿色”的理念融入设计之中,形成一个大景观空间的概念,但是对大场景塑造的同时,忽略了对小城市景观的细部刻画。这一点还需要设计师及工程师在今后的设计中不断完善。
5.结语
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的充分结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使北京城市的古老轴线向北延伸并丰富,翻开了北京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关键词】表述;调查;评价
1.项目表述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分为三个区域:北端是680ha的森林公园;中心区315ha,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ha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将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2.使用状况调查
奥林匹克公园因涉及到国家赛事场馆集中场地的使用,充分考虑了赛前赛后的作用转换。对于赛后利用进行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本次研究对于细化的人流也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变化及使用者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春季使用率最高,以外地游客及中年使用者为主;6:00~8:00时段使用者数量较少,8:00~18:00时段较稳定,18:00时刻为转折点,9~12:00,13:00~17:00,20:00~22:00时段达到高峰值(P0.05);使用者分布较分散,白天集中在北段,傍晚后集中在南段。
3.分析评价
奥林匹克公园空间形态体现了北京城市特色,强调中轴线的特殊意义。功能布局既充分满足奥运会的要求,又利用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交通系统及交通组织规划有利于赛期和赛后的使用,重视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体现生态、环保的概念。具有较强的分期建设与市场化融资运作的可操作性。
3.1總体设计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与北京古城遥相呼应,也成为了现代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景观设计延续了北京城市的棋盘格网布局,设计风格“简约、现代、宏大”,三条相互渗透的轴线和一座下沉花园成为设计的最大特征。三条轴线分别是体现庄重理性的中轴、体现人文自然的绿轴、和体现生态科学的水轴,三条轴线在一个相对紧密的空间内相互联系、互相交融,形成统一整体。
北京传统的中轴线是实轴,它南起永定门,贯穿着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等许多大型建筑,北抵钟鼓楼。奥林匹克公园的中轴则是不摆放建筑的虚轴,2.4km长、60m宽的中轴景观大道贯穿中心区,延续北京中轴线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北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仰山稳稳地压于轴线之上,颇具北京古城之内景山之于故宫的神韵;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分布两侧,拱卫着中轴;北端的湖泊与轴线东侧的龙形水系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这样,已延伸至26km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为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
根据中心区景观设计特点,可将中心区总体景观分为中轴景观大道(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延长,宽度60m)、树阵景观区(位于中轴景观大道西侧)、庆典广场(位于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馆之间、中轴景观大道西侧)、下沉花园(位于公园中部,国家体育场北侧,中轴景观大道东侧)、北侧休闲花园(位于下沉花园北侧,中轴景观大道东侧)、龙形水系(位于国家体育场、下沉花园、休闲花园东侧的带状水系)、东岸自然花园(位于龙形水系东侧的带状水边绿地)等不同的特色景观区域。
3.2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特色景观区域
3.2.1中轴景观大道
奥林匹克公园中轴景观大道是北京市中轴线的北部端头,南起熊猫环岛,北端止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广场区,分为民族大道和中心区两段,总长度达3.7km,宽60m。
3.2.2庆典广场
庆典广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国家游泳中心西侧,中轴景观大道东侧,与国家体育场隔中轴景观大道相望,是中轴序列的一个高潮。庆典广场南北长约260m,东西宽约100m,是奥运会赛时主要庆典活动及人流集散中心。庆典广场主要以提供开阔的室外广场环境为主,地面采用1000mm×500mm全花岗岩铺装为主,表面烧毛处理,经久耐用,目的是为人群提供一个庆典的场所,适应大量人流的穿行。
3.2.3树阵景观带
树阵景观带位于中轴景观大道西侧,长2.4Km,宽100m,沿中轴景观大道由高大乔木形成的20个矩阵整齐排列,乔木之间纵横间距为6m,由南至北厚度呈渐变布置,在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东侧打开形成庆典广场和体育馆广场。树阵林下设有变化丰富的休闲空间,设置供市民活动的场地、雕塑及辅助设施,树阵下地面由南部纯铺装向中部树下规整绿篱、北部树下自由绿化逐步渐变,体现了由现代城市向郊野森林公园的过渡,硬质铺装全部采用透水砖。
3.2.4下沉花园
北京的巨大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皇家建筑方面,还体现在众多的四合院民居上。四合院是因北京的气候而产生的住宅建筑,其中包含着许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建筑设计思想。
3.2.5休闲花园
休闲花园占地面积10.8ha,分为南北两个地块,是中轴尽端与森林公园相接处的缓冲地段。该区域人流量相对较小,景观植被设计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区的自然式文化生态休闲花园,也成为联系北部森林公园的过渡地段。
3.2.6龙形水系
贯穿奥林匹克中心区南北的龙形水系总长约2.7km,水面宽度20m~125m,总水面面积为16.5万m2,水深0.6m~1.2m,在中心区内自然曲折,形成了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水轴,并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奥海共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龙型水系。
3.2.7东岸自然花园
东岸自然花园占地面积6.3ha,位于龙形水系以东,湖边东路以西的长条带状绿地,在水平方向上与中轴相互对应,全长2.3km,宽度5m~67m不等,主要为绿地,采用自然式种植手法,靠湖边东路一侧较为紧密和封闭,乔灌结合,而面向湖边一侧为疏林草地、花卉,开敞,便于从东岸观赏中心区场馆,也便于中心区看过来有水、草坡、灌木、树林的效果。
3.2.8景观设施
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内还设置有一些永久性的景观设施,如公共卫生间、变配电站、地铁出入口、信息接入点、直饮水点、完善的标识、标志等,均作了精心设计。
4.改进措施
由于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地位,其将城市空间作为整体考虑,将“科技、人文、绿色”的理念融入设计之中,形成一个大景观空间的概念,但是对大场景塑造的同时,忽略了对小城市景观的细部刻画。这一点还需要设计师及工程师在今后的设计中不断完善。
5.结语
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的充分结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使北京城市的古老轴线向北延伸并丰富,翻开了北京城市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