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的课程资源.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组织教学的要求,并且高度概括了这种开发与利用的特点应是“灵活的”、“创造性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呈现出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主要表现为:(1)狭隘的开发观:认为教学资源的开发仅是指向文本等静态资源,忽视了对“人”这一动态“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简单的整合观:认为“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是对所有收集资料的拼凑叠加,忽视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所收集资料的甄别、筛选、重组等. 以上两种偏差导致的结果,常常使教师陷入为“开发”而开发、为“利用”而利用的新教条主义框框中,成为教学资源的奴隶,这样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自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 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靠我们用心去发现、挖掘与利用. 没有发现的意识,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被埋没;不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从我们身边会逃走;不会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闲置而浪费.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积累,勇于探索,抓住契机,课程资源随手可得.
其实,想真正教好数学课,教师同样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 只要多留意、多用心,到处都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在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认为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积极利用课本——有效地开发和使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它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是引导学生思维和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桥梁”,是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构建的“手段”.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弄清新教材的特点、编排结构,以准确理解新教材为基础,对新教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当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必须因人而异,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这些课程资源. 因为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以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些素材在教学时可能会受到局限. 如我在教“求小数的近似数”时,教材上呈现的情境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陌生的,而且也没有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 这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灵活处理,以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玩什么玩具?为筹备运动会,刘老师要批发气球,单价是0.06元,批发的总价是6.48元,猜一猜,老板会收刘老师多少钱呢?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可能会回答“6元5角”,这样适时地引出了近似数.这样的情境既适应了学生的认知需要,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关注教学的生成资源. 比如我在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出现了用不是相对应的底和高来求面积的错误. 我马上抓住这一问题,请学生自己来解决.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求面积时必须使用对应的“底和高”.学生课堂上的错误好比是亟待开发的宝藏,教师要用“点石成金”的慧眼去发现学生错误的闪光点,去挖掘学生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的价值,巧妙利用,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二、注重课本外的课程——创造性地开发课外资源
教材虽然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多方面地开发与利用新课程资源,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首先,要重视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周围发生的事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 比如在讲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利用学生和座位来构建并开展;在讲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借助教室的框架;比较线段的长短时可以借助学生的身高与地势.这样,效果比较明显,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春暖花开,中午有很长的自由活动时间,多数学生都到室外进行跳绳、打沙包等游戏. 借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分小组活动,记录小组成员一分钟能跳绳多少个,计算一下照这样的速度3分钟能跳多少个,5分钟呢?并制定表格,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分析,进而明确跳绳总数在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这样让学生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分析,学会了用数学解决问题,同时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其次,重视社区与家庭环境的教育资源. 家庭与社区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城市的社区环境、民风民俗、科学设施、科学博物馆以及社会中众多的人力资源,还有家庭生活的环境等,这些资源离学生生活较近,学生又对之有较直接的心理体验. 鉴于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各种资源和家庭资源,把视野扩大到校外,延伸到家庭、社区,并适时地开展一些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为学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 如:“制定我家置办年货的计划”,“快乐的假日活动安排”,“调查每个节日的时间和意义”,在春节期间和假日许多商店打折的情况下,让学生调查买同样物品到哪家商店购买最便宜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这不仅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之所在. 这样的活动不仅深受学生们欢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 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宽带和卫星通信技术所提供的教学电视和多媒体数据广播通道,以及网络提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使它成为教师了解社会的平台,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从而使数学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 并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与学,如,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计算机上做数学题,解答历年中考试题等.
教师在利用媒体资源时,不应简单地追求形式,还要学会裁剪,恰到好处的使用,要关注对其教学效果的优化,不要一味地照抄照搬. 恰当地运用教学资源,可使学生学得开心、记得牢固,使教与学收到实效.
总之,要随时留心身边的事物,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并巧妙地运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充实教师的数学教学,才能使教与学互利双赢.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 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靠我们用心去发现、挖掘与利用. 没有发现的意识,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被埋没;不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从我们身边会逃走;不会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闲置而浪费.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积累,勇于探索,抓住契机,课程资源随手可得.
其实,想真正教好数学课,教师同样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 只要多留意、多用心,到处都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在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认为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积极利用课本——有效地开发和使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它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是引导学生思维和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桥梁”,是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构建的“手段”.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弄清新教材的特点、编排结构,以准确理解新教材为基础,对新教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当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必须因人而异,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这些课程资源. 因为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以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些素材在教学时可能会受到局限. 如我在教“求小数的近似数”时,教材上呈现的情境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陌生的,而且也没有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 这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灵活处理,以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玩什么玩具?为筹备运动会,刘老师要批发气球,单价是0.06元,批发的总价是6.48元,猜一猜,老板会收刘老师多少钱呢?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可能会回答“6元5角”,这样适时地引出了近似数.这样的情境既适应了学生的认知需要,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关注教学的生成资源. 比如我在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出现了用不是相对应的底和高来求面积的错误. 我马上抓住这一问题,请学生自己来解决.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求面积时必须使用对应的“底和高”.学生课堂上的错误好比是亟待开发的宝藏,教师要用“点石成金”的慧眼去发现学生错误的闪光点,去挖掘学生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的价值,巧妙利用,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二、注重课本外的课程——创造性地开发课外资源
教材虽然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多方面地开发与利用新课程资源,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首先,要重视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周围发生的事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 比如在讲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利用学生和座位来构建并开展;在讲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借助教室的框架;比较线段的长短时可以借助学生的身高与地势.这样,效果比较明显,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春暖花开,中午有很长的自由活动时间,多数学生都到室外进行跳绳、打沙包等游戏. 借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分小组活动,记录小组成员一分钟能跳绳多少个,计算一下照这样的速度3分钟能跳多少个,5分钟呢?并制定表格,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分析,进而明确跳绳总数在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这样让学生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分析,学会了用数学解决问题,同时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其次,重视社区与家庭环境的教育资源. 家庭与社区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城市的社区环境、民风民俗、科学设施、科学博物馆以及社会中众多的人力资源,还有家庭生活的环境等,这些资源离学生生活较近,学生又对之有较直接的心理体验. 鉴于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各种资源和家庭资源,把视野扩大到校外,延伸到家庭、社区,并适时地开展一些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为学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 如:“制定我家置办年货的计划”,“快乐的假日活动安排”,“调查每个节日的时间和意义”,在春节期间和假日许多商店打折的情况下,让学生调查买同样物品到哪家商店购买最便宜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这不仅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之所在. 这样的活动不仅深受学生们欢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 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宽带和卫星通信技术所提供的教学电视和多媒体数据广播通道,以及网络提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使它成为教师了解社会的平台,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从而使数学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 并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与学,如,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计算机上做数学题,解答历年中考试题等.
教师在利用媒体资源时,不应简单地追求形式,还要学会裁剪,恰到好处的使用,要关注对其教学效果的优化,不要一味地照抄照搬. 恰当地运用教学资源,可使学生学得开心、记得牢固,使教与学收到实效.
总之,要随时留心身边的事物,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并巧妙地运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充实教师的数学教学,才能使教与学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