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本主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本主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价值实质,是要求教育管理活动以学生为本,立足于使其得到尽可能完善的发展。人本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有其内在依据,其实践路径在于:一是要树立尊重学生、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二是要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三是要建构平等交往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四是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校;教育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普遍受到尊重,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教育管理活动的价值是围绕人来展开的,因而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中引入人本主义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学价值
  
  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把人看作是万物的核心和衡量万物的标准,无疑是对人的尊重和地位的提升。这种“人本精神”后来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继承,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价值和尊严,反对等级特权和宗教迷信对人性的扼制、对人的主体性的剥夺。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后现代主义随之兴起,人本主义被赋予“反传统、改革现实”的新含义。
  关于“人本主义”的内涵,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注重对人的行为、经验的研究,认为自由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遗传、环境的影响;二是重视人的个性,认为人具有选择、创新、价值判断与自我实现的能力;三是关注人的潜能的发展。因此,重视借助特殊感觉、知觉研究真善美,突破创造力及人类反应的可能性以及重视对创造潜意识的探索的思想体系就是人本主义思想。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本主义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重视人的独特性;三是注重人的潜能的发展。概而言之,人本主义就是要求一切从人的本位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关注人、尊重人、尊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以人为本的价值实质,要求教育管理活动应立足于使人得到尽可能的、完善的发展,教育的价值主要是人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人力”的训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并使之获得“一技之长”和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而教育管理育人功能的最高体现就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使人成为人,将不具有完善人性的人提升为具有相对完善人性的人。因此,人本主义的教育学含义就是教育要有利于人和人类的成长,由不完善的个人和人类走向较完善的个人和人类,促使人成为人,使人有人性。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就是利用一切特定历史的有利因素,从人性和人的利益出发,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个性,调动一切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促进教育对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就是把大学生看成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中心,一切管理工作都按照人的本性及发展特点展开,围绕人、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自身潜能,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使他们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为个人的自由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二、人本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几经调整,并最终确立了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围绕既定的培养目标,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制订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以高等教育的任务为例,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里,高级专门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核心内容。人作为精神的主宰和实践的主体是教育活动必须回答的问题和迈进的方向。教育任务的阶段化和层次性,更需要一种科学的教育管理哲学观念来统摄。因此,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实现个体本位教育观和社会本位教育观磨合与协同作用,也就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照搬苏联模式,实行的是比较僵化的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经验式的行政管理居于中心地位,忽视了大学乃是思想上最活跃的园地,大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这一根本的理念。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设有专门机构,设有各项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制度化、规章化的管理。这些无疑是必要的,但这样的管理模式总让人觉得学校“管”得多,制约因素多,而教育疏导少。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着规定课程多、选修课程少;教学内容旧内容多、新知识新信息少。教学方法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灌输传授多,启发、讨论少;对学生的考核,以书面测试学习成绩为主,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明显不足。这种管理模式基本承袭的是物本管理和规范约束的方法,教师和专职管理者始终处于主体的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管理、被塑造的被动位置。既不容易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因管理决策的随意性,在局部范围内提高了办学成本,形成了办学机制方面的惰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原有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目前高校发展的现实要求,引入西方国家的教育管理经验,成为当今各高校加强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可以说,目前高校教育管理正经历着一个从经验、人治管理到理性和法制管理的转换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学的视野中纳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人本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应用的实践路径
  
  1 树立尊重学生、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要践行“以人为本”,就必须首先倡导“尊重的教育”。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学生既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又是教育者、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校大学生都是达到法定年龄的自然人,具备一定思维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行为判断能力的特殊群体,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被他人认可,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同学的理解,哪怕是对自己犯错误的解释和申辩。尊重、认同学生的个性和平等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她们)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产生正向的激励、疏导作用,提高受教育者的效率。三是实事求是地允许和鼓励大学生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即:一方面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正反兼有的全面信息,让学生在比较中、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辨别是非;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2 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以“以人 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全面性、规范性、操作性强的学校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加强“情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通过定期的情感沟通、政治学习、思想交流,广泛联系群众,缩短领导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密切干群关系。在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上,要实行人性化的“严”制度、“软”管理,严宽结合,情理相济,注重工作效果;以教师、学生为本,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育人环境。建立科学、完善、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的评价制度,不仅要有常规的检查,还要有期中、期末的总结检查,要把检查考核评比的结果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结合起来,以形成教职员工讲奉献、比成绩、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3 建构平等交往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人本教育,不是教育者单向地领导学生,也不是教师简单地围绕着学生转。在这里,教育者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要获得发展。教育者要尊重、爱护、培育学生,为主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最好的条件;教育者要在教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确立教育者的主体精神。因此,人本教育模式强调教学是塑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最重要形式,既反对师道尊严,也反对简单的学生中心论。人本教育营造师生互动的发展机制,营造一种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使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进行有成效地教育创造,并可借以表现教师特有的创新能力和主体精神;以教育者为主体,才可能按每个教师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教育艺术,塑造出无数富有个性的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只有使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才能真正绽放出教育的人性光芒,产生真、善、美的教育成果。
  4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弘扬“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本真价值内涵,其关键在于营造一个平等、民主、自由的教育管理环境,正确发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以全面充分发挥,从而让教育管理过程充满创造性和生命活力,不再沉闷、僵化。要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和提高校园环境质量,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这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行为文明程度的提高。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心情舒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的内动力,同时增强高校的凝聚力,为高校建设和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要用高尚的精神、共同的理想凝聚全校师生,建设专业化的学工管理队伍人员,形成团队学习的制度。管理者要善于利用环境的导向性、影响力,大力推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先进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要善于宣传典型,用榜样示范、评优评先等各种机会体现尊重学生、尊重人才的价值导向,使学生将学校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整体向好,绝大多数学生政治方向明确,理想信念坚定,精神状态良好,求知欲高,关注时政,善于捕
山嵛菜又名山葵,以其特有的甜香和辛辣受到爱吃生鱼片和醋饭的日本人的青睐.它能刺激胃口,增进食欲,消毒杀菌,消除口臭.栽培山嵛菜,经济效益高,出口需求量大,在国内引起了广
阐述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轨迹,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意识淡薄、效率不高、思维僵化、开发不规范、特色不鲜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中观
摘要:高校职业咨询的内容包含职业观念的指导,而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观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校职业咨询中有效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将对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起重要的指引作用。文章根据美国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探讨在高校职业咨询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与方法。  关键词:职业咨询;渗透;职业道德;价值    高校职业咨询的内容包含职业观念的指
云南是南菜北运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早春甜(辣)椒的生产和营销,已成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及城市部分待岗人员
在低温贮罐内贮存液氢、液氧、液氮,液住的精确测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差压式液位测量方法,经实践应用证明,其结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摘要】民粹主义兴起带来的政治局势不确定是导致欧洲产生“选举焦虑”的直接原因,各种危机的叠加效应是这种焦虑产生的深层原因。但究其根本,则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固有缺陷造成了“选举焦虑”,乃至“欧洲焦虑”。  【关键词】“选举焦虑” 民粹主义 欧洲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欧洲似乎患上了“选举焦虑症”,在每一次选举之前,主流舆论都难掩焦虑,这一点在2017年
探索创新型企业自我效能对任务绩效及周边绩效的影响。对中国创新型企业主管及其直接下属配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
摘要:技能大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推器,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必须从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努力搭建学生参与大赛的机制和平台,培养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素质;职业教育    技能大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