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晚上,我正在办公室备课,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
“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为什么你就不罚我?”一个声音冷冷地问,是L。
我刚拿到高一(3)班的花名册,就有好几个同事问我:L是不是在你们班?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L,口头禅是:“本少爷什么也不缺。” 他来自干部家庭,家族唯一的男孙,自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和父母关系冷淡。此外,为人机智,善于搞气氛,与班里不少男同学关系较铁;善于察言观色,对领导油嘴滑舌,对着普通的老师就耍性子;书本总是杂乱地堆叠在课桌上,课堂不是蒙头大睡就是看恐怖小说;作业基本不交,爱玩暴力游戏。
校运会前,一场麻将风波,使得我和L之间潜在的矛盾白热化了。
周二,眼保健操时间,我发现L在摆弄着一副小型的旅行麻将。我猜道,他打算在接下来的校运会期间“大开杀戒”。我二话不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麻将给夺了过来了。他很明白,依照我的处事原则,麻将是拿不回来的。
然后,我收到L发来的短信:你不把麻将还给我,我就把你的班搞垮!
他在向我宣战。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我知道他有这样的号召力。
当天午睡时间,我去宿舍检查人数时,L不在。已经进入初冬,并且下着小雨,天气阴阴冷冷的,他会去哪里呢?我想起L曾经提起街口有黑网吧。走进乌烟瘴气的网吧,我一眼就认出了L对着电脑奋战的背影。我不动声色地在他身边坐下,十分钟后,他伸懒腰时才发现我。他惊讶之余,还是默默地跟我回了学校。
往后的两天里,L接二连三地故意违反班规。课堂上他嗑瓜子打断老师们上课;午睡时间拉了和他称兄道弟的男生去网吧;下午怂恿表现懒散的学生一起偷溜;晚自习以倒垃圾之名频频迟到。
对于这些和L一同违纪的学生,我都分别按事情的轻重做了处理。唯独对L,我视若无睹。我没有打算妥协,不然L对这个世界就是一种态度:欺软怕硬。我决定孤注一掷:不借助任何外力,引导他通过自我教育来消除他内心的戾气。
星期四晚上,L没有来晚自习。我给他家长打电话确定他回了家,关于他这两天在学校的表现,我一概没有提起。
挂断电话后,不一会儿,一个陌生的号码打进来了。
“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为什么你就不惩罚我?为什么我和别的同学一起犯错,你就不罚我?”
是L。他这一通电话,证实我的判断是正确:相处三个月,他在乎我对他的关注。
我装作有些泄气地说:“因为我还没有想到处理你的方法。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你才会考虑我的感受,像我处处在你父母面前维护你一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
我缓了缓语气,接着说:“我那天连续上了5节课,午睡时间还得冒着冷雨,跑去黑网吧里找你。难道你觉得我去找你,是因为你的家庭背景吗?是为了要讨好你巴结你的家人吗?我只是把你看作是我的学生,才会关心你的安全!既然你把我想得这么有心机,那我无话可说。你爱怎样就怎样,我一概不理……”
就这样,我和L因为麻将风波产生的心结,终究是解开了。
第二天早上,最新一期的《读者》静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我知道,是L放的。
L之所以会主动给我打电话,是因为开学以来我和他有着朋友般的情谊。
和L相处,我有两个原则:一是投其所好;二是真诚相待。
例如:L对稗官野史颇感兴趣,我会和他谈论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譬如李香兰是不是汉奸等。尽管有时候争论得面红耳赤,可是他还是很喜欢跑到办公室听我讲名人轶事。
又如:课堂上,当看到L趴桌睡觉时,我会默不作声地走到他身边,轻轻把他的头托起来,在他那堆书里把课本抽出来,给他打开页数,并拿了一支笔塞进他手里。尽管他仍然双眼惺忪地坐着,可渐渐地,他当真很少上课睡觉了。
再如:周末,我会发短信给L的家长,告诉他们最近L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爱吃什么样的零食。
像L这样一位有着强烈个性的中学生,不应该拿校规班律和家长权威来压制他,这样效果不好并且容易令他的逆反心里更加强烈。对于他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行为,我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导。除了用真诚和耐心感染他之外,我还努力地引导他去理解和正视我对他的宽容,以此作为他对自己进行内在自我教育的动力。我会让他知道,我的宽容和尊重并不等于纵容,他应该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待,下意识地独立承担自己的责任。
面对学生反复地犯错,教师更需要的是有“水滴石穿”的耐性,因为情感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慢艺术。
“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为什么你就不罚我?”一个声音冷冷地问,是L。
我刚拿到高一(3)班的花名册,就有好几个同事问我:L是不是在你们班?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L,口头禅是:“本少爷什么也不缺。” 他来自干部家庭,家族唯一的男孙,自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和父母关系冷淡。此外,为人机智,善于搞气氛,与班里不少男同学关系较铁;善于察言观色,对领导油嘴滑舌,对着普通的老师就耍性子;书本总是杂乱地堆叠在课桌上,课堂不是蒙头大睡就是看恐怖小说;作业基本不交,爱玩暴力游戏。
校运会前,一场麻将风波,使得我和L之间潜在的矛盾白热化了。
周二,眼保健操时间,我发现L在摆弄着一副小型的旅行麻将。我猜道,他打算在接下来的校运会期间“大开杀戒”。我二话不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麻将给夺了过来了。他很明白,依照我的处事原则,麻将是拿不回来的。
然后,我收到L发来的短信:你不把麻将还给我,我就把你的班搞垮!
他在向我宣战。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我知道他有这样的号召力。
当天午睡时间,我去宿舍检查人数时,L不在。已经进入初冬,并且下着小雨,天气阴阴冷冷的,他会去哪里呢?我想起L曾经提起街口有黑网吧。走进乌烟瘴气的网吧,我一眼就认出了L对着电脑奋战的背影。我不动声色地在他身边坐下,十分钟后,他伸懒腰时才发现我。他惊讶之余,还是默默地跟我回了学校。
往后的两天里,L接二连三地故意违反班规。课堂上他嗑瓜子打断老师们上课;午睡时间拉了和他称兄道弟的男生去网吧;下午怂恿表现懒散的学生一起偷溜;晚自习以倒垃圾之名频频迟到。
对于这些和L一同违纪的学生,我都分别按事情的轻重做了处理。唯独对L,我视若无睹。我没有打算妥协,不然L对这个世界就是一种态度:欺软怕硬。我决定孤注一掷:不借助任何外力,引导他通过自我教育来消除他内心的戾气。
星期四晚上,L没有来晚自习。我给他家长打电话确定他回了家,关于他这两天在学校的表现,我一概没有提起。
挂断电话后,不一会儿,一个陌生的号码打进来了。
“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为什么你就不惩罚我?为什么我和别的同学一起犯错,你就不罚我?”
是L。他这一通电话,证实我的判断是正确:相处三个月,他在乎我对他的关注。
我装作有些泄气地说:“因为我还没有想到处理你的方法。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你才会考虑我的感受,像我处处在你父母面前维护你一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
我缓了缓语气,接着说:“我那天连续上了5节课,午睡时间还得冒着冷雨,跑去黑网吧里找你。难道你觉得我去找你,是因为你的家庭背景吗?是为了要讨好你巴结你的家人吗?我只是把你看作是我的学生,才会关心你的安全!既然你把我想得这么有心机,那我无话可说。你爱怎样就怎样,我一概不理……”
就这样,我和L因为麻将风波产生的心结,终究是解开了。
第二天早上,最新一期的《读者》静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我知道,是L放的。
L之所以会主动给我打电话,是因为开学以来我和他有着朋友般的情谊。
和L相处,我有两个原则:一是投其所好;二是真诚相待。
例如:L对稗官野史颇感兴趣,我会和他谈论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譬如李香兰是不是汉奸等。尽管有时候争论得面红耳赤,可是他还是很喜欢跑到办公室听我讲名人轶事。
又如:课堂上,当看到L趴桌睡觉时,我会默不作声地走到他身边,轻轻把他的头托起来,在他那堆书里把课本抽出来,给他打开页数,并拿了一支笔塞进他手里。尽管他仍然双眼惺忪地坐着,可渐渐地,他当真很少上课睡觉了。
再如:周末,我会发短信给L的家长,告诉他们最近L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爱吃什么样的零食。
像L这样一位有着强烈个性的中学生,不应该拿校规班律和家长权威来压制他,这样效果不好并且容易令他的逆反心里更加强烈。对于他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行为,我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导。除了用真诚和耐心感染他之外,我还努力地引导他去理解和正视我对他的宽容,以此作为他对自己进行内在自我教育的动力。我会让他知道,我的宽容和尊重并不等于纵容,他应该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待,下意识地独立承担自己的责任。
面对学生反复地犯错,教师更需要的是有“水滴石穿”的耐性,因为情感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慢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