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听课调研是校长进行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但听课之后的评课却存在一系列误区。
1.基于身份评课的误区。一些校长评课往往注重自己的身份,存在居高临下的一面,校长的评论往往成为基调,一些老师即使有不同看法,但由于校长的评课基调,也就唯校长所云为是了。如一校长评价一位新教师的公开课时,第一句就是“我认为你这一节课不成功”,这样一来,给开课老师首先当头一棒,而其他评课老师也囿于这样的基调,就多找开课老师的不足,而很少找优点、亮点了。
2.跨学科评课的误区。一般来说,校长也是由普通老师成长起来的,就是说,成为校长前也是某一学科的老师。成为校长后,听不同学科的课不可避免,但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许多校长常常把曾教学科上课的一些环节、方法、评价、预设生成等的评判标准用于其它学科的评课上,导致忽视具体学科的特点而产生学科混淆、武断评价、千篇一律的后果,既暴露校长自身对各学科理解的不足,也给非本学科上课的老师以后上课、成长等带来不良影响,如文理科上课的一些环节、步骤、评价等存在本质区别,一些理科出生的校长对文科教学的读、看、实践活动等不以为然,认为应多练习、多做题,这对于语文、英语、政史地之类的学科教学是不足取的;同样文科出生的校长对理科教学的评价更应慎重,并且由于教材、观点等变化,对于长期不熟悉理科的校长的评课更是出了难题。
3.学段不同评课的误区。如完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高中)等,校长可能是某一学段老师出身,对该学段的教学、管理比较熟悉,但对于其它学段的教学、管理等可能不是太了解、熟悉,这就造成了校长评课往往从自己熟悉的学段教学出发,机械教条地以该学段的评价标准、具体环节、课堂理念等作为评价别的学段的标准的误区,这不利于评课的客观公正,不利于老师的成长,也不利于良好、浓厚、民主的教科研风气的养成。如一完中,初中学段出身的一位同志担任学校校长,该校长在听一位高中老师的课后,对该老师提出批评,认为该老师上课内容比较空洞、环节不严密、课堂效率不明显,事实上这位老师上课的内容是高考虚词知识点的复习,该知识点本身就比较抽象,就是结合实例分析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所以由此而带来的学生兴趣不浓、上课热烈程度不够等也就不足为奇,并且虚词知识点作为汉语言学习的一部分,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这位校长的评课就有点门外之见的味道了。
那么校长如何客观、公正、合理评课呢?
1.淡化校长身份。具体评课时,校长应淡化自己的身份,以一个普通听课老师身份提出建议性的见解,最好在别的老师谈完自己的看法后,再进行自己的发言。具体评价时应客观,尤其对于新教师,应肯定多于否定,鼓励多于批评。校长应意识到,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也是一种学习、探讨的过程,完全居高临下是不足取的,只有以一种平和的态度与老师打成一片,彼此敞开心扉开诚布公,才会有畅所欲言、促使开课老师不断进步成长的效果,所以校长评课的态度要随和,如果以一种探讨、商量的语气就更易于被他人接受,当然,对确实存在的不足,因人因地该直言不足的时候还是多多益善。
2.对所听学科尤其是自己不熟悉学科有大致了解。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校长听课前应翻阅相应教材或找所听学科的老师学习、了解有关学科特点、知识结构、上课环节、学生生成、教师具体上课的共性过程和方法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听懂所听学科老师的上课内容,对于客观、公正地评课也是大有帮助的。
3.从微观角度了解各学段上课的有关情况。学段不同,上课的方式、手段、效果、生成等就会有各自的特点,如幼儿园、小学上课,小朋友们肯定既热烈、又活跃,而高中生则有了几分理性,如果因为高中老师上课课堂不热烈、学生发言不踊跃就认定上课老师的课堂效果不好,就未免失之于武断、片面。作为校长,应深入了解各学段的课堂环节、学生反应、知识和能力的不同目标、过程和方法的不同安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同定位等,从而对不同的学段教学有一个基本性的认识,并带着这些认识来听课、评课,效果可能会比较好。
4.对一位老师的课,进行单向评价会使得评课变得片面.校长可以在听完一位老师的课后,再听几节同学段、同学科、同一年级的其他老师的课,通过横向比较,做出相应的评价,这对于校长评课的完整性不失为一条可借鉴之举。
5.校长外出听课是正常的事,但不能把外校老师的上课作为一种模式标准,尤其不应该把重点中学老师的课奉为经典,并以此作为评价本校老师上课优劣的标准,因为学校不同,学生素质会不一样,应该从本校实际出发,从老师、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导,当然,外校的好的做法可以作为借鉴加以推广,但不应硬性规定,导致千篇一律,可以引导本校教师通过比较,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争取不断进步,使得上课卓有成效,为学生所欢迎。
校长听课、评课是日常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校长评课的客观、公正与否将会影响到老师的成长、学校的教学管理,甚至会影响到学校品位的提升、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对校长来说,评课应在深思熟虑、态度谦和、学管双用、鼓励为主、了解不同学科、注意不同学段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评课才会为老师信服、才会有实效。
1.基于身份评课的误区。一些校长评课往往注重自己的身份,存在居高临下的一面,校长的评论往往成为基调,一些老师即使有不同看法,但由于校长的评课基调,也就唯校长所云为是了。如一校长评价一位新教师的公开课时,第一句就是“我认为你这一节课不成功”,这样一来,给开课老师首先当头一棒,而其他评课老师也囿于这样的基调,就多找开课老师的不足,而很少找优点、亮点了。
2.跨学科评课的误区。一般来说,校长也是由普通老师成长起来的,就是说,成为校长前也是某一学科的老师。成为校长后,听不同学科的课不可避免,但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许多校长常常把曾教学科上课的一些环节、方法、评价、预设生成等的评判标准用于其它学科的评课上,导致忽视具体学科的特点而产生学科混淆、武断评价、千篇一律的后果,既暴露校长自身对各学科理解的不足,也给非本学科上课的老师以后上课、成长等带来不良影响,如文理科上课的一些环节、步骤、评价等存在本质区别,一些理科出生的校长对文科教学的读、看、实践活动等不以为然,认为应多练习、多做题,这对于语文、英语、政史地之类的学科教学是不足取的;同样文科出生的校长对理科教学的评价更应慎重,并且由于教材、观点等变化,对于长期不熟悉理科的校长的评课更是出了难题。
3.学段不同评课的误区。如完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高中)等,校长可能是某一学段老师出身,对该学段的教学、管理比较熟悉,但对于其它学段的教学、管理等可能不是太了解、熟悉,这就造成了校长评课往往从自己熟悉的学段教学出发,机械教条地以该学段的评价标准、具体环节、课堂理念等作为评价别的学段的标准的误区,这不利于评课的客观公正,不利于老师的成长,也不利于良好、浓厚、民主的教科研风气的养成。如一完中,初中学段出身的一位同志担任学校校长,该校长在听一位高中老师的课后,对该老师提出批评,认为该老师上课内容比较空洞、环节不严密、课堂效率不明显,事实上这位老师上课的内容是高考虚词知识点的复习,该知识点本身就比较抽象,就是结合实例分析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所以由此而带来的学生兴趣不浓、上课热烈程度不够等也就不足为奇,并且虚词知识点作为汉语言学习的一部分,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这位校长的评课就有点门外之见的味道了。
那么校长如何客观、公正、合理评课呢?
1.淡化校长身份。具体评课时,校长应淡化自己的身份,以一个普通听课老师身份提出建议性的见解,最好在别的老师谈完自己的看法后,再进行自己的发言。具体评价时应客观,尤其对于新教师,应肯定多于否定,鼓励多于批评。校长应意识到,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也是一种学习、探讨的过程,完全居高临下是不足取的,只有以一种平和的态度与老师打成一片,彼此敞开心扉开诚布公,才会有畅所欲言、促使开课老师不断进步成长的效果,所以校长评课的态度要随和,如果以一种探讨、商量的语气就更易于被他人接受,当然,对确实存在的不足,因人因地该直言不足的时候还是多多益善。
2.对所听学科尤其是自己不熟悉学科有大致了解。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校长听课前应翻阅相应教材或找所听学科的老师学习、了解有关学科特点、知识结构、上课环节、学生生成、教师具体上课的共性过程和方法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听懂所听学科老师的上课内容,对于客观、公正地评课也是大有帮助的。
3.从微观角度了解各学段上课的有关情况。学段不同,上课的方式、手段、效果、生成等就会有各自的特点,如幼儿园、小学上课,小朋友们肯定既热烈、又活跃,而高中生则有了几分理性,如果因为高中老师上课课堂不热烈、学生发言不踊跃就认定上课老师的课堂效果不好,就未免失之于武断、片面。作为校长,应深入了解各学段的课堂环节、学生反应、知识和能力的不同目标、过程和方法的不同安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同定位等,从而对不同的学段教学有一个基本性的认识,并带着这些认识来听课、评课,效果可能会比较好。
4.对一位老师的课,进行单向评价会使得评课变得片面.校长可以在听完一位老师的课后,再听几节同学段、同学科、同一年级的其他老师的课,通过横向比较,做出相应的评价,这对于校长评课的完整性不失为一条可借鉴之举。
5.校长外出听课是正常的事,但不能把外校老师的上课作为一种模式标准,尤其不应该把重点中学老师的课奉为经典,并以此作为评价本校老师上课优劣的标准,因为学校不同,学生素质会不一样,应该从本校实际出发,从老师、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导,当然,外校的好的做法可以作为借鉴加以推广,但不应硬性规定,导致千篇一律,可以引导本校教师通过比较,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争取不断进步,使得上课卓有成效,为学生所欢迎。
校长听课、评课是日常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校长评课的客观、公正与否将会影响到老师的成长、学校的教学管理,甚至会影响到学校品位的提升、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对校长来说,评课应在深思熟虑、态度谦和、学管双用、鼓励为主、了解不同学科、注意不同学段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评课才会为老师信服、才会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