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皇马连续第三年输掉了圣诞前的最后一轮联赛,任主帅如何怒发冲冠,大牌们的心思早就飞向了山间海边;英超赛场却是别样风景,曼联、切尔西你追我逐,利物浦,阿森纳起起落落,西汉姆、查尔顿苦苦挣扎……自2006年12月23日至2007年1月3日,英超球队在短短12天内打了4轮联赛,英国球迷饱了眼福,不放长假的中国球迷也乐得在下班后欣赏一场激动人心的对抗。岁末年初总意味着一些旧事物翻过陈旧一章,一些新事物揭开崭新一幕,但旧者未必不好,新物可能不善,有关英超的一条新闻便让中国球迷心中咯噔——ESPN STAR SPORTS在竞标中不敌天盛传媒。未来三个赛季要像现在这样陷在沙发里,整个周末晚上锁定地方体育频道,连看三四场英超?悬了。
慢着慢着,究竟怎么回事?我看的是自家的体育台,和ESPN算哪门子关系?听说ESPN在亚洲把持英超多年,现在又是什么情况?要理清其中来龙去脉,非得从英超创立之时说起,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英超诞生与天空翻身史
足球电视转播最早的观众是那些买不到球票或到不了现场的球迷,一直到了1990年,拜英国人守旧思想之累,老英甲联赛每年仍只由BBC和独立台直播寥寥数场。俱乐部开始抱怨:球员工资在涨,外援身价在涨,还有一份《泰勒报告》责令各家改造球场,不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怎么成?遍览所有潜在商机,谁人堪与电视比肩?
时任独立台董事长格里高利·戴克看到了一个双赢的未来,遂召集各家俱乐部老总开会,利益驱使他们达成共识:废除传统联赛模式,创建一个所有俱乐部比赛转播权都有保障的新联赛。这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英超,它从一开始就是为电视而生的。从英足总批准到英超鸣哨,两年内一切都很顺利,惟一的意外是作为发起人的独立台靠边站了。戴克认为他胜券在握,为头5年英超转播权开价3000万英镑,不料横空杀出一个默多克,英国天空广播砸下1.9个亿,就此开创了一个真正的双赢局面。1991年起担任该公司董事长达5年的弗兰克·巴洛曾在采访中表示:“在取得英超转播权前,我们深陷财务危机,备受同行嘲笑,如今公司一举翻身,有些俱乐部为扩大影响力甚至愿被我们收购。”
电视英超的变革
头5年运营的成功,彰示了“英超+电视”这一黄金组合将汹涌澎湃势不可当。1997年起的4年合同,转播金额飙升到6.7亿,2001年还能翻番,3年11亿!海外转播权的水涨船高,令整个上世纪90年代负责亚洲市场的CSI公司选择放弃,ESPN(老板也是默多克)接手后,同大陆各地方台始终谈不拢,整整一年,中国球迷没有看到任何一场英超直播。在宽带尚未普及、视频无从可觅的当时,一些如笔者一样的铁杆是坐在电脑屏幕前,面对着一行行英文的翻滚,想像着一次次精彩的破门。
2004年的新一纸3年合同,在意大利寅吃卯粮泡沫破灭、德国基尔希媒体集团破产后,仍维持了10.2亿的高价。相比上一个3年,这次的本土转播价有点“优惠”的意味,但英超委员会和英超公司不是傻瓜,集锦、全球转播、手机信息发布等维持上升势头,宽带普及则令网络成为新的收入媒介。
5年来的相伴几乎教我们忘却了2001/2002赛季那段孤独寂寥的空白,我们和世界上所有英超球迷一样,津津乐道于阿布花不完的钱和莫里尼奥抱不完的怨。本赛季,红魔似乎重拾1990年代节奏,两家的酣战进行时令英超的魅力加倍放大。热血沸腾时,却见2007/2008赛季紧锁眉头,一脸惆怅地望着我们。
“世道变了,”他说,仿佛若无其事,“涨价了。”没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可就是这种简单,往往透出一种无奈。2005年底,欧盟公平竞争委员会与英超联盟达成协议,电视转播权被拆成6套公开拍卖,英国天空广播的垄断走到了终点。在拍卖场,经验、财力有时还敌不过初生牛犊的气势,天空没有按计划拿到六分之五,13.1亿的价格只够买下4套,另2套被爱尔兰的Setanta Sports的3.9亿揽下。转播权竞争的赢家是英超,合计17亿的3年合同,意味着下赛季每支球队至少获得2500万英镑的分成,这还不算同样卖得火热的新媒体收入。
英超转播的中国战略
处于电视转播分销最后一环的中国大陆市场,竞争同样胶着。2006年底,香港地区3年电视版权被“小超人”李泽楷的电讯盈科集团以2亿美元的天价获得,新加坡电信集团也为他们弹丸之地的信号覆盖耗资1亿美元。而在日本,因电通(亚洲最大的广告公司,同时也是日本地区的英超转播版权代理商)与英超公司谈判破裂,2007/2008赛季起的3年转播已成镜花水月!日本向来以极其成熟的广告市场和付费电视用户群体著称,版权商和电视台尚不敢在如此高位接盘,中国大陆市场该何去何从?
目前全国有20多个城市地方台购买了ESPN的英超和冠军杯节目,但ESPN从中赚到的商业利益只是亚洲地区的零头,根本无法与东南亚地区相提并论。香港地区的版权费因收费电视体系发达,也占到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内地则依旧是传统开路电视的天下,球迷吃惯了免费午餐。转播费又上一层楼的情况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盈利方式,ESPN不敢打包票。此时,获得风险投资的天盛传媒如Setanta Sports一般,在乱世中出手,高价(传言是5000万美元)夺得中国大陆地区的3年英超转播权。天盛传媒全名天盛上海数字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是广东电视台旗下收费电视频道“欧洲足球频道”的市场营销机构。“欧洲足球频道”自2005年10月推出以来,已在全国45个城市落户,用户数量四万多。“拥有10多个非一流联赛的转播权,每周直播近20场”,这样的广告词尚不足以让球迷心甘情愿地掏出188元的月费——但有了英超,一切就不一样了。最简单的数学问题:只要再加四万用户,天盛就能盈利。
在中国,付费看电视这个概念仍是老百姓心中的一个问号。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足球联赛,英超是不是足以将(至少是)球迷们的问号转为开启一扇门的冒号?德国UFA财团早在2000年做的调查就显示,欧洲四分之一的球迷是付费电视用户。利用Google Trends我们发现,广州、上海、香港和深圳四个城市对英超信息的搜索需求是最大的,开放的南方城市更容易接受“购买电子门票”这一付费看球的概念,另有少部分人早已养成了酒吧看球的习惯,充分和欧洲球迷接轨。在这个城市排行榜上,北京和沈阳也在前十,证明北方球迷同样欣赏英超的激烈和明快。相比意甲的荣华褪去和西甲的夜猫子作息,为电视而生的英超充分照顾了远东球迷的生物钟,经常从8点开始陆续安排比赛,虽招来教练和球员的非议,但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毋庸置疑。除开四家豪门,中游球队也能借多年厚积招揽球星,近两届世界杯的参赛球员,英超所占比例最高。平整的场地、高速的节奏、加上“非理性”的客场进取态度,怎能不令看腻了意甲温吞水般的默契球的中国球迷兴奋?百度2006年体育类热门搜索词榜单上,“英超”仅次于“世界杯”和“黄健翔”列第三,“曼联”和“切尔西”则是俱乐部的最热之选,美丽足球的“巴塞罗那”和球迷最多的“国际米兰”也要甘拜下风。你可以质疑和放大英超的任何消极元素,但数据已经摆在眼前。
天盛、ESPN、地方台的这场三方战役结局如何尚未可知,中国英迷也不无可能在下赛季彷徨迷茫一段时间。但着眼未来,英超或许能成为付费电视在中国生根发芽的东风,高清电视的渐渐普及也在旁敲侧击这一观点。中学时我们就学过,事物发展终究曲折向前。英超,绝不会离我们远去。
慢着慢着,究竟怎么回事?我看的是自家的体育台,和ESPN算哪门子关系?听说ESPN在亚洲把持英超多年,现在又是什么情况?要理清其中来龙去脉,非得从英超创立之时说起,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英超诞生与天空翻身史
足球电视转播最早的观众是那些买不到球票或到不了现场的球迷,一直到了1990年,拜英国人守旧思想之累,老英甲联赛每年仍只由BBC和独立台直播寥寥数场。俱乐部开始抱怨:球员工资在涨,外援身价在涨,还有一份《泰勒报告》责令各家改造球场,不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怎么成?遍览所有潜在商机,谁人堪与电视比肩?
时任独立台董事长格里高利·戴克看到了一个双赢的未来,遂召集各家俱乐部老总开会,利益驱使他们达成共识:废除传统联赛模式,创建一个所有俱乐部比赛转播权都有保障的新联赛。这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英超,它从一开始就是为电视而生的。从英足总批准到英超鸣哨,两年内一切都很顺利,惟一的意外是作为发起人的独立台靠边站了。戴克认为他胜券在握,为头5年英超转播权开价3000万英镑,不料横空杀出一个默多克,英国天空广播砸下1.9个亿,就此开创了一个真正的双赢局面。1991年起担任该公司董事长达5年的弗兰克·巴洛曾在采访中表示:“在取得英超转播权前,我们深陷财务危机,备受同行嘲笑,如今公司一举翻身,有些俱乐部为扩大影响力甚至愿被我们收购。”
电视英超的变革
头5年运营的成功,彰示了“英超+电视”这一黄金组合将汹涌澎湃势不可当。1997年起的4年合同,转播金额飙升到6.7亿,2001年还能翻番,3年11亿!海外转播权的水涨船高,令整个上世纪90年代负责亚洲市场的CSI公司选择放弃,ESPN(老板也是默多克)接手后,同大陆各地方台始终谈不拢,整整一年,中国球迷没有看到任何一场英超直播。在宽带尚未普及、视频无从可觅的当时,一些如笔者一样的铁杆是坐在电脑屏幕前,面对着一行行英文的翻滚,想像着一次次精彩的破门。
2004年的新一纸3年合同,在意大利寅吃卯粮泡沫破灭、德国基尔希媒体集团破产后,仍维持了10.2亿的高价。相比上一个3年,这次的本土转播价有点“优惠”的意味,但英超委员会和英超公司不是傻瓜,集锦、全球转播、手机信息发布等维持上升势头,宽带普及则令网络成为新的收入媒介。
5年来的相伴几乎教我们忘却了2001/2002赛季那段孤独寂寥的空白,我们和世界上所有英超球迷一样,津津乐道于阿布花不完的钱和莫里尼奥抱不完的怨。本赛季,红魔似乎重拾1990年代节奏,两家的酣战进行时令英超的魅力加倍放大。热血沸腾时,却见2007/2008赛季紧锁眉头,一脸惆怅地望着我们。
“世道变了,”他说,仿佛若无其事,“涨价了。”没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可就是这种简单,往往透出一种无奈。2005年底,欧盟公平竞争委员会与英超联盟达成协议,电视转播权被拆成6套公开拍卖,英国天空广播的垄断走到了终点。在拍卖场,经验、财力有时还敌不过初生牛犊的气势,天空没有按计划拿到六分之五,13.1亿的价格只够买下4套,另2套被爱尔兰的Setanta Sports的3.9亿揽下。转播权竞争的赢家是英超,合计17亿的3年合同,意味着下赛季每支球队至少获得2500万英镑的分成,这还不算同样卖得火热的新媒体收入。
英超转播的中国战略
处于电视转播分销最后一环的中国大陆市场,竞争同样胶着。2006年底,香港地区3年电视版权被“小超人”李泽楷的电讯盈科集团以2亿美元的天价获得,新加坡电信集团也为他们弹丸之地的信号覆盖耗资1亿美元。而在日本,因电通(亚洲最大的广告公司,同时也是日本地区的英超转播版权代理商)与英超公司谈判破裂,2007/2008赛季起的3年转播已成镜花水月!日本向来以极其成熟的广告市场和付费电视用户群体著称,版权商和电视台尚不敢在如此高位接盘,中国大陆市场该何去何从?
目前全国有20多个城市地方台购买了ESPN的英超和冠军杯节目,但ESPN从中赚到的商业利益只是亚洲地区的零头,根本无法与东南亚地区相提并论。香港地区的版权费因收费电视体系发达,也占到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内地则依旧是传统开路电视的天下,球迷吃惯了免费午餐。转播费又上一层楼的情况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盈利方式,ESPN不敢打包票。此时,获得风险投资的天盛传媒如Setanta Sports一般,在乱世中出手,高价(传言是5000万美元)夺得中国大陆地区的3年英超转播权。天盛传媒全名天盛上海数字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是广东电视台旗下收费电视频道“欧洲足球频道”的市场营销机构。“欧洲足球频道”自2005年10月推出以来,已在全国45个城市落户,用户数量四万多。“拥有10多个非一流联赛的转播权,每周直播近20场”,这样的广告词尚不足以让球迷心甘情愿地掏出188元的月费——但有了英超,一切就不一样了。最简单的数学问题:只要再加四万用户,天盛就能盈利。
在中国,付费看电视这个概念仍是老百姓心中的一个问号。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足球联赛,英超是不是足以将(至少是)球迷们的问号转为开启一扇门的冒号?德国UFA财团早在2000年做的调查就显示,欧洲四分之一的球迷是付费电视用户。利用Google Trends我们发现,广州、上海、香港和深圳四个城市对英超信息的搜索需求是最大的,开放的南方城市更容易接受“购买电子门票”这一付费看球的概念,另有少部分人早已养成了酒吧看球的习惯,充分和欧洲球迷接轨。在这个城市排行榜上,北京和沈阳也在前十,证明北方球迷同样欣赏英超的激烈和明快。相比意甲的荣华褪去和西甲的夜猫子作息,为电视而生的英超充分照顾了远东球迷的生物钟,经常从8点开始陆续安排比赛,虽招来教练和球员的非议,但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毋庸置疑。除开四家豪门,中游球队也能借多年厚积招揽球星,近两届世界杯的参赛球员,英超所占比例最高。平整的场地、高速的节奏、加上“非理性”的客场进取态度,怎能不令看腻了意甲温吞水般的默契球的中国球迷兴奋?百度2006年体育类热门搜索词榜单上,“英超”仅次于“世界杯”和“黄健翔”列第三,“曼联”和“切尔西”则是俱乐部的最热之选,美丽足球的“巴塞罗那”和球迷最多的“国际米兰”也要甘拜下风。你可以质疑和放大英超的任何消极元素,但数据已经摆在眼前。
天盛、ESPN、地方台的这场三方战役结局如何尚未可知,中国英迷也不无可能在下赛季彷徨迷茫一段时间。但着眼未来,英超或许能成为付费电视在中国生根发芽的东风,高清电视的渐渐普及也在旁敲侧击这一观点。中学时我们就学过,事物发展终究曲折向前。英超,绝不会离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