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的微信关注了多少个公众号?英语学习、幽默笑话、心灵鸡汤、美体健康、八卦吐槽,应该是应有尽有吧。从旅行资讯到人生感悟,从动物趣图到政策时文,你转发或者收藏过多少篇微博?你是否觉得在坐公交、等地铁的时间阅读了许多最新的消息、最热的评议、最有趣的文章,内心充实,感受到了知识的跃动,觉着照着这股子求知的劲头很快就能登上人生巅峰?那么,不好意思,你大概是被这种碎片化学习的虚假成就感给忽悠了。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超载的时代,每分钟都会有大量新的信息产生,就算你浏览再多的内容,也不过只是信息大潮中的沧海一粟,没什么了不起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把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只是浏览内容而不加思考,最终造就的结果就是:“这个我知道,那个我知道,可要让我说我却说不好。”这种浮光掠影的阅读方式不但没有让我们获得了多少知识,反而增加了我们的某种焦虑感。
海量信息和快节奏生活催生出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碎片化信息轻松、快捷,符合大众心理诉求,但同时这些信息常伴随着谬传和误导。微博、微信等软件和平台的出现使得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谁都可以为他人创造这些知识碎片,信息趋向于娱乐化,标题哗众取宠,大量无用信息充斥在我们眼前。由于发布成本低,许多账号为了博人眼球往往断章取义,割裂因果,甚至捏造事实,以虚假的信息来蒙蔽大众。
碎片化信息本身没有罪过,但是对这些信息不加筛选地阅读,不加思考地接受则是非常糊涂的。漫无目的地刷完了朋友圈、刷完了微博,你只会觉得更加空虚与焦虑,并不会有太多收获。给这种零碎的阅览冠上“学习”的帽子,似乎有点夸张。
如果真的想从碎片的阅读中获得点什么,你可能得先懂得筛选,整理一下你关注的公众号,只关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公众账号,这会降低你的焦虑心理。不要走马观花地看热闹,觉得有用的内容当时就认真地记下,思考文章分析事情的角度,不要只是把这些收藏起来,永不见天日。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超载的时代,每分钟都会有大量新的信息产生,就算你浏览再多的内容,也不过只是信息大潮中的沧海一粟,没什么了不起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把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只是浏览内容而不加思考,最终造就的结果就是:“这个我知道,那个我知道,可要让我说我却说不好。”这种浮光掠影的阅读方式不但没有让我们获得了多少知识,反而增加了我们的某种焦虑感。
海量信息和快节奏生活催生出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碎片化信息轻松、快捷,符合大众心理诉求,但同时这些信息常伴随着谬传和误导。微博、微信等软件和平台的出现使得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谁都可以为他人创造这些知识碎片,信息趋向于娱乐化,标题哗众取宠,大量无用信息充斥在我们眼前。由于发布成本低,许多账号为了博人眼球往往断章取义,割裂因果,甚至捏造事实,以虚假的信息来蒙蔽大众。
碎片化信息本身没有罪过,但是对这些信息不加筛选地阅读,不加思考地接受则是非常糊涂的。漫无目的地刷完了朋友圈、刷完了微博,你只会觉得更加空虚与焦虑,并不会有太多收获。给这种零碎的阅览冠上“学习”的帽子,似乎有点夸张。
如果真的想从碎片的阅读中获得点什么,你可能得先懂得筛选,整理一下你关注的公众号,只关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公众账号,这会降低你的焦虑心理。不要走马观花地看热闹,觉得有用的内容当时就认真地记下,思考文章分析事情的角度,不要只是把这些收藏起来,永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