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桩基础工程是高层建筑中一项比较复杂的工艺做法,桩体的质量控制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深的地基基础和较大的垂直高度,对于高层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本文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要点加以探究,为结构高效建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383-01
1 前言
隨着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对于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而桩基础施工技术,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对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施工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衡量,以便选择出最佳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技术,使高层建筑的施工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并确保建筑的工程质量。
2 基础抗震施工前的计算
2.1 结构超限判断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楼体结构进行高度、平面规则性及竖向规则性判断。
2.2 抗震计算分析结果
采用SATWE和PMSAP,2款通用结构设计软件对楼体进行抗震分析,包括整体结构多遇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和整体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2个方面,并考虑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有针对性地对结构的关键部位构件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对楼体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动力弹性时程补充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规范反应谱法计算基本可包络住地震波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可采用反应谱法计算结果指导结构设计与建造。
2.3 楼层剪力分析
根据现行规范,地震烈度为Ⅶ度(0.109)地区建筑结构的楼层最小剪力系数值规定为1.6%。经计算,楼体结构在X和y向地震作用下的最小剪重比为4.79%,不必进行系数调整。
3 基础抗震施工技术要点
3.1 测量定位
测量工程对于整个工程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有专人负责,所用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验,测量做法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依据引测点坐标对建筑物进行测绘定位,进行定位桩施工和做出标记。然后使用全站仪定位出平面控制网及各桩位的定位。高程测量以甲方提供的资料为准。在桩基础开挖前,要对桩的位置进行复核,确保测量定位的准确性。
3.2 泥浆护壁的布置
选择距离桩基较近的位置布置泥浆循环池,在进行钻孔施工时,通过循环系统让泥浆流入沉淀池。一般容量是孔洞容积的1.3左右。在进行沉淀前,及时进行渣滓、杂物的清除,以缩短泥浆净化所需时间。
3.3 冲钻孔施工
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各土层不同性质控制钻孔方式、速度,确保成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补浆,并随时观测各土层的进度是否正常。孔洞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要进行取样判定。检验取样品与地质钻探资料的情况是否相符合。施工时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记录,并结合施工过程准确进行表述。如果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院、业主、监理等进行协商,并解决问题。
3.4 清孔
钻孔施工进行完毕后,必须经过自检和监理的检查,然后进行第一次清孔。一般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作业,把钻孔底沉渣和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经检测孔底的沉渣不超过50mm时就可以停止作业。第一次清孔结束后应迅速拔出钻具,然后安放钢筋笼。检测合格后,就立即进行拆除清孔管作业,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如果前后进行间隔的时间较长,必须再进行一次清孔作业,最终沉渣厚度应该控制在40mm以内。
3.5 浇带
当后浇带钢筋用套筒连接时,应先将套筒与一边钢筋挤压完成,另一边钢筋须待缝内混凝土浇筑前再挤压,并应保证钢筋每端入套筒的有效长度。后浇带外露钢筋可采用水泥浆保护或采用其他可靠的保护措施。对于收缩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60d后方可浇筑;对于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14d后,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决定是否浇筑。后浇带应采用比两侧已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浮浆、杂物,并冲洗干净,浇筑后要潮湿养护不少于15d。被后浇带隔断的梁板在本跨内应设置独立的模板及支撑体系,且必须等到补浇后浇带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以拆除。
3.6 基础回填
在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应排出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采用级配砂石或其他材料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0.94,不得使用建筑垃圾。地下室各种结构缝之间的空隙(混凝土墙之间)应采用中粗砂填实,压实系数≥0.94。基础回填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回填材料损伤混凝土外墙防水层。
4.基于性能分析的抗震质量控制措施
4.1 楼板连续性超限
主要从2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加强洞口周边均设置梁加强,加强楼板平面内外刚度,以提高剪力传递能力,同时凹口外边处每层设置拉梁加强;第二,大开洞周围楼板全部双层双向配筋,且配筋率控制在O.35%以上。因1层楼板与地下车库顶板之间由于覆土绿化原因而致错层高度较大,其处理方式是沿室内外高差处,梁做450角加腋,加大边梁梁宽及箍筋配筋;错层处的墙、柱箍筋均全高加密。
4.2 扭转位移比超限
首先,减少北面横向剪力墙数量,电梯井简体也做开洞处理,使抗侧力构件在平面布置中对称、均匀。其次,加强外围构件的刚度,特别是增大南面边梁及两端的框架梁,梁高均增大至600mm。
4.3 断桩的预防
断桩是当前来说比较常见的工程事故,按照一些案例的调查以及分析,我们总结出在成孔之后对于有地下水的时候又没有立刻进行灌注混凝土以及冲压是最经常出现的造成断桩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输送并且严格的将控岩层的坍塌度并且进行及时的冲压,以此去降低断桩现象的产生。
4.4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的措施
先在框支柱内设置型钢,提高关键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延续性,并加强本层及相邻楼层的框架柱和剪力墙的配筋;然后加强转换层、相邻楼层及再上一层楼板的厚度和配筋率,楼板均通长配置钢筋,配筋率按照0.35%控制。
5.结语
桩基础当前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为工程施工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其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桩基础在选择的过程中,应结合建筑的施工环境,确定桩基础最后的类型。文章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抗震优化措施和施工控制要点,对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予以充分把握,实现结构的高效经济一体化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1] 杨航.桩基础施工中钢筋笼上浮问题分析与预防措施[J].高层建筑理论,2012(13).
[2] 姚树太.浅谈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旬刊,2012(12).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383-01
1 前言
隨着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对于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而桩基础施工技术,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对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施工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衡量,以便选择出最佳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技术,使高层建筑的施工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并确保建筑的工程质量。
2 基础抗震施工前的计算
2.1 结构超限判断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楼体结构进行高度、平面规则性及竖向规则性判断。
2.2 抗震计算分析结果
采用SATWE和PMSAP,2款通用结构设计软件对楼体进行抗震分析,包括整体结构多遇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和整体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2个方面,并考虑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有针对性地对结构的关键部位构件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对楼体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动力弹性时程补充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规范反应谱法计算基本可包络住地震波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可采用反应谱法计算结果指导结构设计与建造。
2.3 楼层剪力分析
根据现行规范,地震烈度为Ⅶ度(0.109)地区建筑结构的楼层最小剪力系数值规定为1.6%。经计算,楼体结构在X和y向地震作用下的最小剪重比为4.79%,不必进行系数调整。
3 基础抗震施工技术要点
3.1 测量定位
测量工程对于整个工程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有专人负责,所用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验,测量做法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依据引测点坐标对建筑物进行测绘定位,进行定位桩施工和做出标记。然后使用全站仪定位出平面控制网及各桩位的定位。高程测量以甲方提供的资料为准。在桩基础开挖前,要对桩的位置进行复核,确保测量定位的准确性。
3.2 泥浆护壁的布置
选择距离桩基较近的位置布置泥浆循环池,在进行钻孔施工时,通过循环系统让泥浆流入沉淀池。一般容量是孔洞容积的1.3左右。在进行沉淀前,及时进行渣滓、杂物的清除,以缩短泥浆净化所需时间。
3.3 冲钻孔施工
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各土层不同性质控制钻孔方式、速度,确保成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补浆,并随时观测各土层的进度是否正常。孔洞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要进行取样判定。检验取样品与地质钻探资料的情况是否相符合。施工时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记录,并结合施工过程准确进行表述。如果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院、业主、监理等进行协商,并解决问题。
3.4 清孔
钻孔施工进行完毕后,必须经过自检和监理的检查,然后进行第一次清孔。一般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作业,把钻孔底沉渣和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经检测孔底的沉渣不超过50mm时就可以停止作业。第一次清孔结束后应迅速拔出钻具,然后安放钢筋笼。检测合格后,就立即进行拆除清孔管作业,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如果前后进行间隔的时间较长,必须再进行一次清孔作业,最终沉渣厚度应该控制在40mm以内。
3.5 浇带
当后浇带钢筋用套筒连接时,应先将套筒与一边钢筋挤压完成,另一边钢筋须待缝内混凝土浇筑前再挤压,并应保证钢筋每端入套筒的有效长度。后浇带外露钢筋可采用水泥浆保护或采用其他可靠的保护措施。对于收缩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60d后方可浇筑;对于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14d后,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决定是否浇筑。后浇带应采用比两侧已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浮浆、杂物,并冲洗干净,浇筑后要潮湿养护不少于15d。被后浇带隔断的梁板在本跨内应设置独立的模板及支撑体系,且必须等到补浇后浇带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以拆除。
3.6 基础回填
在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应排出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采用级配砂石或其他材料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0.94,不得使用建筑垃圾。地下室各种结构缝之间的空隙(混凝土墙之间)应采用中粗砂填实,压实系数≥0.94。基础回填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回填材料损伤混凝土外墙防水层。
4.基于性能分析的抗震质量控制措施
4.1 楼板连续性超限
主要从2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加强洞口周边均设置梁加强,加强楼板平面内外刚度,以提高剪力传递能力,同时凹口外边处每层设置拉梁加强;第二,大开洞周围楼板全部双层双向配筋,且配筋率控制在O.35%以上。因1层楼板与地下车库顶板之间由于覆土绿化原因而致错层高度较大,其处理方式是沿室内外高差处,梁做450角加腋,加大边梁梁宽及箍筋配筋;错层处的墙、柱箍筋均全高加密。
4.2 扭转位移比超限
首先,减少北面横向剪力墙数量,电梯井简体也做开洞处理,使抗侧力构件在平面布置中对称、均匀。其次,加强外围构件的刚度,特别是增大南面边梁及两端的框架梁,梁高均增大至600mm。
4.3 断桩的预防
断桩是当前来说比较常见的工程事故,按照一些案例的调查以及分析,我们总结出在成孔之后对于有地下水的时候又没有立刻进行灌注混凝土以及冲压是最经常出现的造成断桩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输送并且严格的将控岩层的坍塌度并且进行及时的冲压,以此去降低断桩现象的产生。
4.4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的措施
先在框支柱内设置型钢,提高关键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延续性,并加强本层及相邻楼层的框架柱和剪力墙的配筋;然后加强转换层、相邻楼层及再上一层楼板的厚度和配筋率,楼板均通长配置钢筋,配筋率按照0.35%控制。
5.结语
桩基础当前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为工程施工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其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桩基础在选择的过程中,应结合建筑的施工环境,确定桩基础最后的类型。文章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抗震优化措施和施工控制要点,对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予以充分把握,实现结构的高效经济一体化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1] 杨航.桩基础施工中钢筋笼上浮问题分析与预防措施[J].高层建筑理论,2012(13).
[2] 姚树太.浅谈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旬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