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窄谱中波紫外线(UVB)光疗法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已证明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该实验的目的是寻求使用该疗法时,如何才能通过减少UVB照射次数和累积剂量来缩短疗程并把副作用降到最低。作者比较了每周2次与4次小剂量311nm 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69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单盲法分成每周2次治疗组(44例)和每周4次治疗组(25例),予311nmUVB照射所有皮损,以1/2最小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窄谱中波紫外线(UVB)光疗法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已证明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该实验的目的是寻求使用该疗法时,如何才能通过减少UVB照射次数和累积剂量来缩短疗程并把副作用降到最低。作者比较了每周2次与4次小剂量311nm 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69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单盲法分成每周2次治疗组(44例)和每周4次治疗组(25例),予311nmUVB照射所有皮损,以1/2最小红斑量(MED)为初始剂量,以后每照射2次按一定比例增加照射量,观察皮损消退时间,照射次数最多不超过40次。
其他文献
在自然界生物间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Odds通过复习文献得出白念珠菌能增加细菌协同感染机会的结论。为验证此假设,作者用常规培养方法对1986~1988年收集的各种临床标本共67765份进行了分析研究。材料和方法:所有标本均来自Gottigen大学医院。所有标本均用标准方法培养并根据生化方法鉴定,用API-20系统鉴别不同的酵母。所有获得的数据用IBM主机由医学信息分析得出结果。
作者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比较了口服特比萘芬4周与灰黄霉素8周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及耐受性。观察78例学龄前或学龄儿童临床及真菌学检查证实为头癣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特比萘芬治疗组(T组)和灰黄霉素治疗组(G组),每组各39例。要求所有患儿1个月内未系统使用过抗真菌药物、或2周内未外用类似药物治疗,也不包括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无肝或胃肠道病史、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史。
念珠菌主要通过形态学和生化试验来鉴别。新近发现的都柏林念珠菌的主要鉴定特征与白念珠菌极其相似,只能用其他不同的试验加以鉴别。Staib琼脂是临床用于从艾滋病患者分离新生隐球菌的常规培养基,作者研究利用Staib琼脂鉴定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
受体拮抗剂、色甘酸钠、酮替芬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中,但一些用法尚未得到公认,一些临床试验得出的结果也不一致,现就这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及一大组单克隆抗体[抗CD3、CD4、CD8、CD25、CD1a、CD30、CD50、CD54、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髓过氧化物酶、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G1和EG2、类胰蛋白酶、HLADR、重组人白介素(hIL)-3、hIL-4、hIL-5、h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关于ROM方案(利福平600mg,氟嗪酸400mg和米诺环素100mg)治疗对清除少菌型麻风患者早期皮损中炎症性肉芽肿的疗效尚未见报告.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3例在门诊临床诊断和分类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麻风的少菌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在治疗前作临床检查、皮肤查菌和活检.然后给予ROM方案一次量口服.在治疗后6和12个月,分别于疗前同一活检部位再次取皮损活检,作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和Fi
离子导入疗法可以通过电流促进可电离药物的透皮吸收,从而提高局部治疗药物浓度,因此在皮肤科治疗学中很有前景。本文综述了离子导入疗法的使用、作用机制及近年来在皮肤科应用中的进展。
维A酸类药物是目前皮肤科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介绍该类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着重对其在小儿痤疮、鱼鳞病、各种皮肤角化病、皮肤肿瘤及癌前皮肤病等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指出了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大剂量西咪替丁可作为免疫调节剂而增强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它在治疗儿童和成人难治性疣中已显示有前景,但两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未曾证实其疗效.该研究以严格的入选标准、采用安慰剂对照双盲法观察标准剂量西咪替丁对成人难治性疣的疗效.46例病程不少于2年的寻常疣患者纳入该研究,这组患者对标准治疗无效且在本试验前3个月内未接受治疗,年龄<16岁(FDA批准应用西咪替丁的指标),妊娠、肝、肾疾病患者、免疫缺陷者和同
作者报告了1例76岁的妇女,诊断前2年出现全身性瘙痒,以腹壁、乳房、上背部较着。口服抗组胺药、抗焦虑药及外用润肤液治疗无效。血液学、生化、X线透视均排除潜在的系统性疾病。经全科医生及皮肤科专家会诊,因缺乏皮损,诊断为“不明原因瘙痒”。由于持续、剧烈的上背部瘙痒,患者反复要求活检,以排除“皮肤癌”。医生从心理学方面考虑,对患者上背部进行了活检。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然后